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_征求意见稿
通信基站用空调技术规范

XXX公司通信基站用空调技术规范目录前言 (IV)1 范围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 (6)3.1 术语和定义 (6)3.1.1 机房用普通空调机 (6)3.1.2 功能 (6)3.1.3 系统的能效比(EER): (7)3.1.4 冷却系统的标准能效比 (7)3.1.5 公布的额定性能 (7)3.1.6 标准额定性能 (7)3.1.7 使用额定性能 (7)3.1.8 额定性能工况 (7)3.1.9 标准额定性能工况 (7)3.1.10 “必须”、“应当”、“推荐”或“被推荐”说明如下: (7)3.1.11 热泵 (7)3.1.12 制冷量 (7)3.1.13 制冷消耗功率 (7)3.1.14 制热量 (7)3.1.15 制热消耗功率 (7)3.1.16 制热辅助电加热器 (7)3.1.17 空气焓差法 (8)3.1.18 风量 (8)4 技术要求 (8)4.1 环境要求 (8)4.1.1 工作环境要求 (8)4.1.2 启动和运行条件 (8)4.2 技术要求 (8)4.2.1 一般技术要求 (8)4.2.2 空调的制冷量、制热量与风量 (9)4.2.3 空调需满足的性能要求 (9)5 服务 (11)5.1 安装调试 (11)5.2 培训 (11)5.3 保修 (11)6 试验方法 (11)6.1 试验条件 (11)6.2 试验方法 (11)6.2.1 运转试验 (11)6.2.2 机组温度控制精度 (11)6.2.3 其他性能试验 (11)7 检验规则 (12)7.1 检验分类 (12)7.1.1 出厂检验 (12)7.1.2 抽查检验 (13)7.1.3 型式检验 (13)7.2 不合格分类 (14)7.3 判定规则 (14)8 标志 (14)8.1 铭牌 (14)8.2 出厂文件 (14)9 包装 (14)图表目录表1 通信基站用空调基本电性能要求 (9)表2 检验项目 (12)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XXX广东公司通信基站用空调的技术要求,并作为该产品检验及试验依据。
浙江电信通信机房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技术规范书

1概述1.1总则1.1.1本规范书为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对通信机房用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的技术要求,用于指导后续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
1.1.2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对通信机房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的最低要求。
除本技术规范书外,投标产品还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
1.1.3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保留和拥有对本文件的解释权,未经授权不得将任何信息泄漏给第三方。
1.2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YD/T 1051-201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363.3-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三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 沙尘试验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T 19413-2010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中国电信[2006]331号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1.3名词和术语1.3.1通信机房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机房,排出机房内部热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加湿装置、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他安装附件组成。
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通信机房的空调制冷能耗。
以下为描述方便,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简称为“新风系统”、“系统”(强调功能及性能时)或“设备”(强调工艺及硬件时)。
1.3.2标准测试工况室内温度为26~30℃,室内外温差为10 ℃,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基站高效能自洁式新风系统

全年总小时数 城市 t≤25℃ 哈尔滨 北京 8221 7298 t>25℃ 539 1462
占全年总时间比率 t≤25℃ 93.85% 83.31% t>25℃ 6.15% 16.69%
上海
6919
1841
78.98%
21.02%
重庆 南昌 武汉 广州
6711 6502 6364 5315
2049 2258 2396 3445
• 新风系统兼容拓展全新设计 • 遥测、遥信及遥控 动环接口支持
基站新风自洁系统预留RS-485通信接口,接口通信 协议符合YDT1363.3-2005中B.13要求。远程实时读 取和设置系统运行状况、告警信息、操作信息、运 行时间以及基站环境、空调运行状态等信息。具体 包括: 遥测:室内外温度、湿度、焓值; 遥信:新风系统运行实时状况反馈; 遥控:基站新风自洁系统远程开/关机控制,且能 对内部组件运行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智能通风
31%
9150
6250
材料费.车 费,人工费
1050
3201
8
0.9年
维护量 大、可靠性 差
基站新风 自洁系统
38%
9150
15650
材料费.车 费,人工费
320
4271
12
3年
少维护、节 能率高
智能换热
20%
9150
9350
材料费.车 费,人工费
240
1922
8
2.7年
少维护、换 热效率 低
3
项目特点
4
推广展望
3
1、行业背景
重要性
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 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 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 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 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 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与“十一五”降低20 %左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完成2020的节能指标 ,“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应不低于15%, 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中国有超过100万个移动通信基站,基站耗电占70%以 上,如何创新开发各种基站节能新技术新手段并使之 得到实际应用,如何能够系统化的全面提供应用解决 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困难。
基站空调技术规范书

基站空调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站专用空调技术规范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三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程建设规模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四章技术文件、培训及技术支援第五章报价范围及要求第六章工程实施, 1 ,第一章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以下简称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集团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移动基站提供通信机房专用柜式空调设备的公司(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总的技术要求和工程询价,以此作为卖方提出技术建议书和报价书的依据。
2、卖方在收到本文件后五天内,用中文提供满足本文件要求的报价书和技术建议书,对于本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应在技术建议书中逐项点对点答复,说明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根据自身设备特点提出替代、补充方案。
同时,技术建议书还应有反映设备主要性能的具体技术指标,提供设备配置的计算方法,并保证设备配置的品种、数量准确无误,如有错漏由卖方负责。
卖方提出的点对点答复及替代补充方案将作为合同附件。
3、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及服务等,还应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产业部、移动集团公司颁布的下列技术规范、规程,如有不符之处,请在技术建议书附件中逐项加以说明,并提出替代方案或解决办法,并做出技术差异表;如未有声明,则视其所提供的设备、软件及服务能满足下列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下列规范与本技术规范书有不一致之处,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1) 原邮电部(1995)479号关于发布《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的通知;(2) 邮电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3) 电网综(1997)472号关于印发《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通知;(4) 电网综(1997)105号关于下发《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 2 ,监控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5) 原邮电部技术规定YDN 023,1996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6) 中国移动配套设备维护规程(电源、空调部分)(7) 电网综(1997)471号关于印发《通信机房环境安全管理通则》的通知;(8)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4、卖方技术建议书中还应包括:建议签定合同后的工程施工进度表(包括到货、验货、安装、调测、初验、试运行、终验)、人员培训计划、买方和卖方责任分工及卖方认为应说明的其他问题。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2006年度基站土建工程投标文件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08月目录1.总则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通信基站用智能通风 (1)3.2.标准空气状态 (1)3.3.额定风量 (1)3.4.通风换热量 (1)3.5.消耗功率 (2)3.6.能效比 (2)3.7.机组噪声 (2)4.设备概述 (2)4.1.概述 (2)4.2.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2)5.技术要求 (3)5.1.智能通风机组基本参数要求 (3)5.1.1.基站内环境温度要求 (3)5.1.2.智能通风机组通风换热量、送风量及室内机机外静压要求 (3)5.1.3.保持基站内正压要求 (3)5.1.4.能效比 (3)5.2.智能通风机组分项技术要求 (3)5.2.1.可靠性要求 (3)5.2.2.工艺及安全性要求 (4)5.2.3.适应环境参数 (5)5.2.4.运行噪音 (5)5.2.5.密闭性 (5)5.2.6.电气特性 (5)5.2.7.接地 (5)5.2.8.防结露与保温 (5)5.2.9.尺寸 (5)5.3.智能通风机组风机要求 (6)5.3.1.风机要求 (6)5.3.2.风口及风口尺寸要求 (6)5.4.智能通风机组过滤器要求 (6)5.4.1.过滤器性能要求 (6)5.4.2.过滤器容尘量要求 (7)5.5.智能通风机组传感器要求 (7)5.5.1.显示界面 (8)5.5.2.通讯接口 (8)5.5.3.监控功能 (8)5.5.4.告警功能 (9)5.5.5.系统控制功能 (9)5.5.6.控制要求 (11)5.5.7.控制流程 (12)6.测试方法 (14)6.1.测试的一般要求 (14)6.2.性能检测 (14)6.2.1.风量及静压检测 (14)6.2.2.输入功率检测 (14)6.2.3.能效比(EER)计算 (15)6.2.4.运行时噪音测试 (15)6.2.5.过滤器检测 (16)6.3.功能检测 (17)6.3.1.系统本地操作检测 (17)6.3.2.系统四遥功能检测方法 (18)6.3.3.主要控制逻辑检测 (18)6.3.4.故障或告警联动检测 (18)6.3.5.系统状态判断的检测 (19)6.3.6.密码权限管理的检测 (19)6.4.防雷检测 (20)6.5.断电来电后系统自启动检测 (20)1.总则为全面规范中国移动基站节能系统和设备的选型,确保系统设计、设备质量和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节能型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益,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TC4审查通过“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草案送审稿

“ 3 PP系统 结 构 演进 ( ) 安 全 架 G SA E 的 构”研 究报告 完成
2 1年5 2 00 月 7日 ~2 8日, 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 员会 3 G
安全与加密工作组 ( C T 5 WG5) 3 第 6次 会 议 在 厦 门召 开 ,
会员单位 的3 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会议 由T 3WG C 4组长吴 彤、副组长张 雪丽 、王亚晨和 T C5WG7组长吴伟 共同主持 。
导则” ,一项行标 “ 光缆检验规程” ,一项研究报告 “ 阻燃光
求 ” 。
进展 ,并对 中国移动 P 技术 和应用进行 了热烈讨论 。 Kl 经过会议认真细致的讨论 , 通过 了研究课题项 目“ GP 3 P
系统结构演进 ( AE) S 的安全架构” ,该报 告的完成将 为下一
阶段 的研究 工作 奠定基础 。
21 0 0年 5月 2 6日,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网络总 体 工作组 ( C3 WG1】在北京 召开了第 2 T / 8次会议 ,共 7 个会 员单位的 1 5名代表参 加了会 议 ,会议 由组长石 友康主 持。会议讨论通过 了 “ 下一代 网络 ( GN) N 身份管理 (d ) IM 需求”和 “ 下一代网络 ( GN)身份 管理 (d )功能架构 N IM 要求 ”两项 技术 报告 草案征 求 意见 稿。 2 1 5月 2 0 0年 6日至 2 7日,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 业务与应 用工作组 ( C T 3WG4) 在北京召开 了第 1 次会议 , 2 共1 5个会员单位 的 2 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 由组长吴彤
与 副 组长 张 雪丽 、王 亚 晨 共 同 主持 。会 议 讨 论 通 过 了 “ 一 下
T 6光纤 光缆工作组召开第 2 C 9次会议讨论通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第2部分 应用条件(征求意见稿)

5.4乙二醇节能技术….............................................................................................................................16
5.5热管节能技术.....................................................................................................................................20
5.6氟泵节能技术….................................................................................................................................21
5.7空调自适应节能控制技术….............................................................................................................23
5.8空调室外机雾化喷淋和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24
5.9中央空调系统水泵变频技术…........................................................................................................26
探析通信基站空调节能系统

探析通信基站空调节能系统发布时间:2021-09-03T07:36:51.96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月第12期作者:刘警生[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
刘警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70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
从3G、4G到5G技术的推广应用,通信基站的规模、数量以及基站内主设备的容量也随之大规模增加。
同时,通信基站的能耗也随之大幅增加。
为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空调随基站主设备一起,全年不间断的运行,从而将基站内的温度控制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
采用节能型的基站空调,可以大幅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从而降低通信基站的整体能耗。
本文对通信基站空调节能系统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通信基站;空调;节能系统引言: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移动通信基站实践应用中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对其相关的基础设施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移动通信基站空调系统长期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需要通信公司注重其节能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分析,保持其良好的节能效果。
1 移动通信基站综合能耗分析1.1基站能耗现状移动通信网能量消耗主要由中央机房、一体化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基站等部分引起消耗。
移动通信基站一般采用全封闭式,机房内部发热源头体主要为通信电源设备、传输设备、无线主设备等。
而封闭式的通信机房空气循环较差,热量散发较慢。
常规下,依赖基站空调降温,保障工作状态下的基站设备的环境温度。
但是,长时间运行基站空调,既增加了耗电,又降低了使用寿命,明显地增加了通信运维量。
当前,三大通信基础运营商的基站数量多、面积广,偏远乡镇站点、高山站点约超过75%,增大了维护难度,提高了运营成本,仅仅依赖当前的人力、资金和资源进行网络服务质量保障,是缺乏创新及竞争力的。
超过总用电量的40%用于空调系统的用电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备案号:YD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YD/T ××××—20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定义 (2)4 分类、组成与基本参数 (3)5 技术要求 (3)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IYD/T ××××—200×II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0的格式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YD/T ××××—200×2 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产品分类、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7-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4706.3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98.1-2005 电工电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一部分:贮存GB 4798.2-1996 电工电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GB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8624-1998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12218-1989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GB/T 14295-1993 空气过滤器GB/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9413-2003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JB 8655-1997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IEC 60529-1989 外壳防护等级IEC 60335-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IEC 60335-2-4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二部分: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YD5098-2005 通讯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3 术语和定义3.1 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一种向密闭通信基站提供诸如空气循环(大风量)、空气净化、制冷(全年提供)、新风冷却、再加热的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简称新风空调一体机。
3.2 新风冷却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机房,并排出机房内部热空气,利用空气温差控制室内温度的冷却方式。
3.3 新风冷却风量新风冷却模式下,从机房外吸入机房内的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YD/T ××××—200×3.4 机械制冷风量机械制冷模式下,向室内送出的循环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3.5 新风冷却能效比在新风冷却模式下,制冷量(W)与消耗功率(W)之比。
3.6 机械制冷能效比在机械制冷模式下,制冷量(W)与消耗功率(W)之比。
4 分类、组成与基本参数4.1 新风空调一体机按照安装方式分为:a) 室内型;b)室外型;4.2 新风空调一体机主要组成部分新风空调一体机主要由机械制冷装置、新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加热装置(可选)、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它安装附件组成。
4.3 基本参数5 技术要求5.1 环境条件5.1.1 适用环境条件新风空调一体机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内环境温度:0℃~+40℃;室外环境温度:-30℃~+45℃(机械制冷模式为-15℃~+45℃);相对湿度:5%~95%范围内(无冷凝水);海拔高度:<1000m。
当海拔超过1000m时,根据制造厂与用户协议增加有关措施。
5.1.2 输入电源适应范围5.1.2.1 输入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在单相220V和三相380V、50Hz时为额定电压的85%~115%。
5.1.2.2 输入交流电源频率范围为额定频率的97%~103%。
5.1.3 新风空调一体机的控制精度应达到如下要求5.1.3.1 检测室内出风温湿度、室内回风温度、室外环境温度,检测范围-40℃~+100℃。
在-10℃~+40℃范围内检测精度±1℃,在其他温度范围内检测精度±2℃。
5.1.3.2 检测交流输入电压,220V±15%和380V±15%范围内检测精度2%,检测交流输入频率,检测精度±0.1Hz。
5.2 一般要求5.2.1 新风空调一体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2 新风空调一体机的外壳、电镀件、涂漆件等应符合 GB/T 17758中的规定。
3YD/T ××××—200×5.2.3 新风空调一体机零部件的要求及安装应符合GB/T 17758中的规定。
5.2.4 新风空调一体机的隔热层和消声敷层应有良好的性能,并且无毒、无害、无臭味、不吸潮。
5.3 性能要求5.3.1 新风空调一体机名义制冷性能一般要求5.3.1.1 新风空调一体机应有较大的送风量和较小的冷风比,送风温度应高于机房露点温度。
5.3.1.2 新风空调一体机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应足够大,使显热比不小于0.8。
5.3.2 新风空调一体机性能要求5.3.2.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按6.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3.2.2 运转按6.3.2方法试验时,所测电流、电压、输入功率等应符合表2要求。
5.3.2.3 制冷量试验按6.3.3方法试验时,新风空调一体机的实测机械制冷模式名义工况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按6.3.3方法试验时,新风空调一体机的实测新风冷却模式名义工况显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5.3.2.4 制冷消耗功率按6.3.4方法试验时,应符合GB/T 17758—1999中5.3.4的要求。
5.3.2.5 机械制冷模式最大负荷制冷运行按6.3.5方法试验时,应符合 GB/T 17758—1999中5.3.8的要求。
5.3.2.6 机械制冷模式低温工况运行按6.3.6方法试验时,应符合 GB/T 17758—1999中5.3.10的要求。
5.3.2.7 机械制冷模式凝露按6.3.7方法试验时,应符合GB/T17758一1999中5.3.11的要求。
5.3.2.8 机械制冷模式凝结水排除能力按6.3.8方法试验时,应符合 GB/T 17758—1999中5.3.12的要求。
5.3.2.9 电加热制热消耗功率按6.3.9方法试验时,应符合 GB/T 17758—1999中5.3.7的要求。
5.3.2.10 风门动作试验按照6.3.10的方法试验,当风门开度值为50%时,风门应处于中间开启位置。
5.3.2.11 新风空调一体机噪声按照6.5的测定方法,室外侧噪音≤67 dB(A)。
5.3.2.12 能效比按6.3.3方法实测机械制冷模式和新风冷却模式的制冷量与按6.3.4实测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1规定能效比的90%。
5.4 安全要求新风空调一体机的安全要求除应符合JB 8655中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4.1 制冷系统5.4.1.1 新风空调一体机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9237的有关规定。
5.4.2 新风空调一体机制冷系统应有高压、低压及其他保护器件。
压缩机电机应有过热或过载保护器。
5.4.2.1 新风空调一体机制冷系统应采用GB/T 7778中安全性分类为A1或A1/A1类制冷剂。
5.4.2.2 新风空调一体机使用的压力容器,应分别按JB/T 4750和JB 8701的规定制造和检验。
5.4.3 电气控制和安全保护5.4.3.1 新风空调一体机电气控制和安全保护的设计和检验应符合GB 4706.1、GB 4706.32(公众不易触及的器具)及GB 5226.1的有关规定,室外机电气控制设备防水等级应符合GB 4208规定的IPX4几句要求。
4YD/T ××××—200×5.4.3.2 新风空调一体机应具有检测交流输入电压和频率功能。
5.4.3.3 新风空调一体机应采用计算机控制,设有自动和手动功能,并配备中英文显示屏幕和完善的安全告警功能。
5.4.3.4 电再加热器应和室内送风机联锁,并设温度过高保护器。
5.4.3.5 故障停电恢复供电后应能自动启动或按照要求延缓和顺序启动。
5.5 材料防火要求5.5.1 新风空调一体机中空气过滤器材料应符合 GB 8624 中难燃材料(B1级)的要求。
5.5.2 新风空调一体机中隔热和消声敷层材料应符合 GB 8624 中不燃材料(A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