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37页word文档

目录引言 (4)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4)1.1设计任务与内容 (4)1.2设计原始资料 (4)1.2.1城市气象资料 (4)1.2.2地质资料 (5)1.2.3设计规模 (5)1.2.4进出水水质 (5)2、设计说明书 (6)2.1去除率的计算 (6)2.1.1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 (6)2.1.2 COD r的去除率: (6)2.1.3.SS的去除率: (6)2.1.4.总氮的去除率: (7)2.1.5.磷酸盐的去除率 (7)2.2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7)2.3、污水厂总平面图的布置 (8)2.4、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二级) (8)2.5、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8)2.5.1.中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在一起) (8)2.5.2、沉沙池 (10)2.5.3、初沉池 (10)2.5.4、厌氧池 (11)2.5.5、缺氧池 (11)2.5.6、曝气池 (11)2.5.7、二沉池 (12)2.6、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2)2.6.1污泥泵房 (12)2.6.2污泥浓缩池 (13)2.7、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13)2.7.1平面布置 (13)2.7.2管线布置 (14)2.7.3 高程布置 (14)3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14)3.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4)3.1.1中格栅 (14)3.1.2污水提升泵房 (16)3.1.3、沉砂池 (19)3.1.4、初沉池 (20)3.1.5、厌氧池 (21)3.1.6、缺氧池计算 (22)3.1.7、曝气池设计计算 (22)3.1.8、二沉池 (30)3.1.9计量堰设计计算 (31)3.2 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32)3.2.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32)3.2.2 储泥灌与污泥脱水机房设计计算 (33)3.3、高程计算 (34)3.3.1污水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34)3.3.2污泥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35)参考文献 (35)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引言 (4)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5)1.1设计任务与内容 (5)1.2设计原始资料 (5)1.2.1城市气象资料 (5)1.2.2地质资料 (5)1.2.3设计规模 (6)1.2.4进出水水质 (6)1.2.5出水水质 (6)1.2.6设计依据 ...................................... .. (7)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工程内容 (7)1.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7)1.3.2工程建设的内容 (8)2.工程规模与处理程度 (8)2.1设计区域现状污水量 (8)2.1.1生活污水量 (8)2.1.2工业企业污水量 (8)2.1.3污水总量 (8)2.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 .92.3设计区域水质情况 ...................................... .92.3.1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93.设计说明书............................................... .93.1去除率的计算 (9)3.1.1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 (9)3.1.2 CODr的去除率 (10)3.1.3 SS的去除率 (10)3.1.4总氮的去除率 (10)3.1,5磷酸盐的去除率 (11)3.2污泥处理与处置 (11)4.污水处理厂方案的确定 (11)4.1 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原则 (11)4.2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 ....................................... ..124.2.1 A2/O工艺 (12)4.2.2 SBR工艺 (14)4.2.3氧化沟工艺 (16)4.2.4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17)4.2.5污水厂总平面图的布置 (18)4.2.6处理筑物设计流量(二级构) (18)4.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9)4.3.1.中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在一起) (19)4.3.2沉沙池 (20)4.3.3初沉池 (21)4.3.4厌氧池 (21)4.3.5缺氧池 (22)4.3.6曝气池 (22)4.3.7二沉池 (22)4.4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23)4.4.1污泥泵房 (23)4.4.2污泥浓缩池 (23)4.5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24)4.5.1平面布置 (24)4.5.2管线布置 (24)4.5.3 高程布置 (25)5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25)5.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25)5.1.1其设计参数 (25)5.1.2设计参数 (25)5.1.3设计计算 (26)5.1.4污水提升泵房 (27)5.1.5设计概述 (28)5.1.6集水间计算 (28)5.1.7水泵总扬程估算 (29)5.1.8校核总扬程 (29)5.2沉砂池 (30)5.2.1 设计参数 (30)5.2.2设计计算 (30)5.3设计概述 (32)5.3.1设计计算 (32)5.4厌氧池 (34)5.4.1设计参数 (34)5.4.2.设计计算 (34)5.5缺氧池计算 (34)5.5.1设计参数 (34)5.5.2设计计算 (34)5.6曝气池设计计算 (35)5.6.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35)5.6.2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 (35)5.7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37)5.8供气量的计算 (38)5.9空气管系统计算 (40)6回流污泥泵房 (43)7二沉池 (43)7.1.1设计概述 (43)7.1.2.设计计算 (43)8.1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45)8.1.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45)8.1.2浓缩污泥量的计算 (45)8.1.3浓缩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46)8.2储泥灌与污泥脱水机房设计计算 (47)8.3高程计算 (47)8.3.1污水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48)8.3.2污泥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49)参考文献 (49)致谢附图 (51)引言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处理均以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为目的,其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该法对氮、磷等无机营养物去除效果很差.一般来说*1,氮的去除率只有20%~30%,磷的去除率只有10%~20%.随着大量的化肥、农药、洗涤剂等高浓度氮、磷工业废水的排出,导致城市污水中N、P浓度急剧增加,从而引起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及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影响了处理后污水的复用.所以,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地去除BOD和SS,而且要有效地脱氮除磷.八十年代以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现代污水处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以厌氧-缺氧-好氧*2*3(Anaerobic-Anoxic-aerobic,简称A2/O工艺)系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因其特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水污染A2O工业课程设计

2 设计任务和内容
2.1 设计任务 计算 A2/O 法脱氮除磷的工艺参数 2.2 设计 2-1 BOD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180 20 COD 280
原始数据 SS 150 30 TN 25 <5 TP 5 ≤1
水温:10~25℃; 总变化系数:������������ = 1 2.2.2 工艺流程
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9 PH 的影响 ○ 3.2 主要设计参数
表 3-1A /O 脱氮除磷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BOD5 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TN 负荷/[kgTN/(kgMLSS.d)] TP 负荷/[kgTP/(kgMLSS.d)] 污泥浓度/(mg/L) 污泥龄/d 水力停留时间/h 各段停留时间比例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数值 0.13~0.2 <0.05(好氧段) <0.06(厌氧段) 3000~5000 15~20 8~11 (1:1:3)~(1:1:4) 50~100 300~600 ≤0.2(厌氧池) 溶解氧浓度 DO/(mg/L) ≤0.5(缺氧池) 2(好氧池) COD/TN TP/BOD5 >8(厌氧池) <0.06(厌氧池)
回流混合液
进水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沉淀池 池
出水
回流污泥 A /O 工艺流程图
2
剩余污泥
过程: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与同步进入的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混合。随后 污水进入缺氧区, 反硝化菌就利用好氧区回流混合液带来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 BOD5 与脱氮的目的,此 时磷的变化较小。接着污水进入曝气的好氧区,聚磷菌在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 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同时, 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存储的 PHB 释放能量来维持其 生长繁殖。 同时过量地摄取周围环境中的溶解磷,并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起 来,使出水中溶解磷溶度达到最低。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A2/O 工艺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 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 脱氮的前提是好氧池的完全硝化功能,缺氧池完成脱 氮功能,而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所以 A2/O 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 磷的功能。
污水处理a2o工艺课件

工艺成熟
A2O工艺是一种成熟的污水处 理工艺,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
泛应用。
缺点
运行不稳定
产生异味
A2O工艺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 境条件的影响,如进水水质波动、气候变 化等,导致工艺运行不稳定。
由于A2O工艺采用厌氧条件进行消化处理 ,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异味物质,如硫 化氢、氨气等。
吸磷反应
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吸 收磷并释放能量,实现吸 磷效果。
03
A2O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
去除氮磷
A2O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好 氧三种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 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
质。
去除有机物
A2O工艺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 ,通过微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 等作用,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 机物。
降低能耗
污水处理A2O工艺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A2O工艺的组成部分 • A2O工艺的优缺点 • A2O工艺的应用场景 • A2O工艺的运行管理 • A2O工艺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01
概述
A2O工艺的定义
定义
厌氧阶段
缺氧阶段
好氧阶段
A2O(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 水处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 的降解作用,通过厌氧、缺 氧和好氧三个阶段对污水中 的有机物、氮和磷进行去除 。
污水处理能力
通过A2O工艺,城市污水 处理厂能够高效地处理大 量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 数万吨。
污水处理效率
A2O工艺具有较高的污水 处理效率,能够去除污水 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有 机物、氮和磷等。
工业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A2O MSBR工艺)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污水、污泥处理工艺1.1污水处理工艺(1)预处理及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选择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现状工艺条件、进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气象环境条件及技术管理水平、工程地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根据本工程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如表4-1所示。
表4-1: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单位:mg/L)从已经批复的可研知,本工程工业废水量约占60%,由于工业集中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本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法+水解酸化,是否需要加药或者加药量的控制,-N及TP的去根据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情况来调整。
从表4-1可以看出,对TN、NH3除率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处理要求,水解酸化池后续需采用脱氮除磷污水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1)常用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目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工艺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按空间进行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第二类为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① 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是指各种处理功能如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不同的空间(不同池子)内完成。
较成熟的工艺有A/O(厌氧/好氧)法、A2/O法和氧化沟法等。
② 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目前常用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有:传统SBR工艺、CAST工艺、UNITANK工艺、MSBR 法等。
2)可用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常用的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都有其适用性及优缺点。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对于二级强化处理,“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法、A2/O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根据XX镇污水厂进出水指标的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宜选择成熟、稳妥、易于维护管理、运行费用低的工艺。
我们选择MSBR、A2/O法作为工艺比选方案。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课程设计(A2O工艺)

武汉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孤岛新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学院:资环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序号:指导教师: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1.1设计任务孤岛新镇6.4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2设计目的及意义1.2.1设计目的孤岛新镇位于山东省黄河入海口的原黄泛区内。
东径118050'~118053',北纬37064'~37057',向北15公里为渤海湾。
向东10公里临莱州,向南20公里为现黄河入海口,距东营市(胜利油田指挥部)约60公里,该镇地处黄河下游三角洲河道改流摆动地区内。
该镇附近区域为胜利油田所属的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为了开发这些油田并考虑黄河下游三角洲的长远发展。
胜利油田指挥部决定兴建孤岛新镇,使之成为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的生活居住中心和生产指挥与科研中心,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综合石油城。
根据该镇总体规划,该镇具有完备的社会基础和工程基础设施。
有完备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暖、电信等设施,并考虑今后的发展与扩建的需要。
因此,为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问题,建设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1.2.2设计意义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前面各个环节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
处理工艺也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发展到A/O、A2/O、AB、SBR、 CASS等多种工艺,以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
虽然如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还是落后于许多国家。
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A2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A2O工艺3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名称 (3)1.2设计依据 (3)1.3设计原则 (3)1.4设计范围 (3)第二章设计水质和水量 (4)2.1设计处理规模 (5)2.2设计进水水质 (5)第三章工艺的选择 (6)3.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 (6)3.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6)3.3处理工艺的选择 (6)3.3本方案采用生化工艺 (7)3.4 工艺流程图 (8)第四章工艺介绍 (9)4.1自动格栅及格栅井 (10)4.2调节池 (10)4.3缺氧池和厌氧池 (10)4.4接触氧化池 (11)4.5沉淀池 (11)4.6清水池 (12)4.7处理系统特点 (12)第五章中水系统自控装置 (12)第六章工程清单一览表 (14)6.1主要设备一览表 (14)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30t/d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86-200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T);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其他相关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1.3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行业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地方标准规定,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和技术设计,使污水处理系统与外管线形成配套系统。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排放达到有关标准。
3.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污水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1.4设计范围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作者张敏学院土木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号110345232指导教师吴森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张敏学号: 110345232专业: 环境工程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某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12 年3月1 日开始至2012 年6月1 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污水水量与水质:实际进水量:Q=10万m3/d 水质COD cr:400mg/L BOD5:200mg/L NH3-N:35mg/L SS:210mg/L PH:6.95;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COD cr≤60mg/L BOD5≤20mg/L NH3-N≤15mg/L SS≤20mg/L pH:6~9。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当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概述(2)确定该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工艺(3)相关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4)管网布置及计算(5)工程概算(6)设计体会(7)参考文献。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
(2)图纸至少有4张,其中平面图和高程图必备,平面布置中应有方位标志。
6 发题时间:2012 年3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答辩成绩:总评成绩:摘要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设计规模为100000m3/d,采用了DE型氧化沟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COD r 的去除率: ........................................................................................................ 8
2.7.1 平面布置 ................................................................................................................... 16
2.7.2 管线布置 ................................................................................................................... 16
1.2.3 设计规模 ..................................................................................................................... 7
1.2.4 进出水水质 ................................................................................................................. 7
3.1.1 中格栅 ....................................................................................................................... 17 3.1.2 污水提升泵房 ........................................................................................................... 18 3.1.3 、沉砂池 .................................................................................................................... 22 3.1.4 、初沉池 .................................................................................................................... 24 3.1.5 、厌氧池 .................................................................................................................... 26 3.1.6 、缺氧池计算 ............................................................................................................ 27 3.1.7 、曝气池设计计算 .................................................................................................... 27 3.1.8 、二沉池 .................................................................................................................... 35 3.1.9 计量堰设计计算 ....................................................................................................... 37 3.2 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 38 3.2.1 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 38 3.2.2 储泥灌与污泥脱水机房设计计算 .......................................................................... 41 3.3 、高程计算 ........................................................................................................................ 41 3.3.1 污水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 ......................................................................................... 42 3.3.2 污泥处理部分高程计算 : ......................................................................................... 42 参考文献 ........................................................................................................................... 43 致 谢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1.3.SS 的去除率: ........................................................................................................... 9
2.1.4. 总氮的去除率: ........................................................................................................ 9
2.5.3 、初沉池 .................................................................................................................... 13
2.5.4 、厌氧池 .................................................................................................................... 13
目
பைடு நூலகம்
录
引言 ..................................................................................................................................... 5
1 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 6 1.1 设计任务与内容 ................................................................................................................. 6 1.2 设计原始资料 ..................................................................................................................... 6
1.2.1 城市气象资料 ............................................................................................................. 6
1.2.2 地质资料 ..................................................................................................................... 7
2、设计说明书 ................................................................................................................... 8 2.1 去除率的计算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