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能热电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热电厂可行报告

热电厂可行报告

热电厂可行报告1.引言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能源是驱动一切运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电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热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关键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告将对热电厂的建设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市场分析热电厂作为电力供应不可或缺的一环,市场需求强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而电力供应又是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技术分析热电厂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热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降低,这使得热电厂在众多电力生产方式中具有显著优势。

4.成本分析热电厂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大量资金,主要包括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投资。

初期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和安装,以及建设基础设施等。

运行维护投资主要包括燃料成本、人员工资、设备维护和更新等。

5.项目预期效益热电厂一旦投入运行,将为社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推动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热电厂的投资回报周期较短,投资回报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6.环境影响热电厂的运行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燃料消耗、废气排放等。

但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风险评估热电厂的风险主要包括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市场风险等。

但是,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风险。

8.结论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优势、成本投入、预期效益、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估,我们认为热电厂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热电厂将发挥重要作用。

9.建议对于热电厂的建设,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影响;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与社区的沟通,获得社区的支持和理解。

以上就是关于热电厂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希望能为热电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并运营一座电厂项目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

本报告旨在对电厂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项目背景1.1 项目名称:新能源电厂建设项目1.2 项目内容:在项目所在地建设一座以清洁能源为主要发电方式的电厂,项目包括设备采购、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全过程。

1.3 项目地点:项目选择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利用风能作为主要的发电方式。

1.4 项目规划:初步计划建设一座装机容量300MW的风力发电厂,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规模。

三、市场分析2.1 市场需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电力的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

同时,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为新能源电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新能源电厂,竞争激烈。

但考虑到清洁能源政策的不断推动和市场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项目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2.3 技术环境: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已经比传统能源更具优势,为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投资分析3.1 项目投资: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为10亿元,包括场地选址、设备采购、建设和设施等费用。

3.2 资金来源:可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政府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

3.3 投资回报:根据初步预测,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1000万度以上,预计年收入可达3亿元左右,投资回报率约为10%。

五、技术分析4.1 技术可行性:风能发电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同时具备环保优势。

4.2 设备选型:需选择可靠的发电设备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4.3 施工周期:按照初步规划,项目建设周期约为2年,且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情况适时调整。

六、社会影响5.1 就业机会: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电厂可行性报告

电厂可行性报告

电厂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地区的电力供应,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拟建设一座新的电厂。

本电厂计划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式生产电力。

二、项目背景(一)地区电力需求近年来,本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量不断攀升。

现有的电力供应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电力短缺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地区的发展。

(二)能源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利用的政策,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引导。

(三)技术进步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发电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为提高电厂的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电厂选址(一)地理位置经过综合考虑,电厂选址在_____,该地交通便利,便于燃料运输和电力输出。

(二)土地条件所选地址土地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有利于电厂的建设和运营。

(三)周边环境周边无居民密集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较小。

四、技术方案(一)发电技术选择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本电厂拟采用_____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污染排放低等优点。

(二)设备选型选用先进的_____设备,确保电厂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厂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五、燃料供应(一)燃料种类主要燃料为_____,其供应来源稳定可靠。

(二)燃料运输建立完善的燃料运输体系,确保燃料的及时供应。

六、环境保护(一)污染排放控制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二)生态保护措施在电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项目投资估算(一)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置、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总投资为_____万元。

(二)运营成本包括燃料采购、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每年运营成本为_____万元。

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1、概述1.1任务依据西梁热电厂200MW热电工程可研设计依据下列文件1.1.1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西计基础[2003]1335号文《甘肃省计委关于呈批西梁热电厂2×200MW热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见附件11.1.2甘肃省工程咨询院文件,西工咨能字[2003]96号《关于<西梁(丰收)热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见附件21.1.3西梁东城热电有限公司关于热电厂的可研设计委托书。

1.2项目概况甘肃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甘肃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十五”期间,全省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00亿元,年均增长9%。

为满足未来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初步测算,“十五”全省电量预计年均递增12%,装机平均增长10%,至2005年发电量和装机分别达到1750亿千瓦时和32000MW。

根据甘肃省目前在建项目和后续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甘肃省在“十一五”初的电力平衡。

按照目前国家的安排方案甘肃省在2004、2005、2006年只能投产2000MW左右的容量,尚有4000MW以上的缺口,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安排开工新的发电项目,“十一五”又将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为此,西梁热电厂200MW热电联产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十一五”初期投产是完全必要的。

目前,西梁市没有集中供热,工业、企事业单位、宾馆、医院、学校等用热单位全部是采用自备锅炉。

居民家庭取暖采用小煤炉、土暖器炉。

在本项目供热区域范围内共有大小锅炉88台,其中工业用锅炉33台,采暖用锅炉55台。

年耗煤量22.0万吨,年排灰渣量5.0万吨,并且没有完善的脱硫除尘设施,灰渣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为1270.65吨,烟尘为1562.66根据2003年统计,市区年废气排放量SO2平均浓度超标2.5吨,工业粉尘为1444.4吨,污水289.7万吨,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据计算SO2倍,TSP超标4.7倍,尤以每年1、2、12月污染最重。

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1、概述1、1项目背景及任务依据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是吉林省县级市,人口约44.8万,市政设施较完善。

距离吉林市约120公里,距长春市230公里.。

区内有烟筒山至白山铁路通过,,桦甸与吉林市有柏油公路相联,正在建设中的长春至大蒲柴河高级公路在矿区(厂址)南侧通过。

因此,交通运输方便。

该地区地表水为松花江水系在桦甸通过,具有相对的比较丰富的水力资源,浑发河横贯桦甸中部,经密蜂砬子流入第二松花江。

桦甸页岩以其储量大、埋藏浅、含油率高等特点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理利用能源,综合开发油页岩资源,建设热电厂,有效利用干馏炉所产半焦产品发电供热,并进行灰渣综合利用,有着综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政府对开发利用桦甸油页岩资源非常重视,先后召开几次专门会议,成立了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开发办公室。

并组成吉林省桦甸油页岩集团公司。

本着油页岩综合开始的原则,提出油页岩开采—干馏厂—热电厂—灰渣综合利用同步建设的设想。

为此,东北电力学院、东方锅炉厂于2002年再次合作,对油页岩经干馏所的半焦产品的燃烧特性进行专题研讨和详细的论述,认为半焦产品渗加部份油页岩做为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是可行的,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料。

根据燃料、运输、水源、灰场及综合利用等条件,在桦甸市油页岩矿区具备建设热电厂条件,电厂厂址位于桦甸市公郎头区内。

1.2选厂组织和工作情况2002年6月20日,我院受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委托,立即开展本工程的准备工作。

2002年6月24~25日,在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开发办公室的组织下,在桦甸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我院与参加本设计工作的省煤田勘察设计院、省煤矿设计院、省建材设计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等共同对建厂厂址进行了现场踏选及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踏查调研,认为公郎头山厂址条件较好,范家沟可做为备用灰场,拟采用松花江上红石水库下游的取水方案。

为开展设计工作,同时研究明确了初可研阶段的设计分工:我院负责编制吉林油页岩综合开发工程初可研报告中“总的部分”、“热电厂部分”和“公用工程式部分”。

电厂可行性报告

电厂可行性报告

电厂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地区的用电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我们计划建设一座新的电厂。

本电厂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式为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二、项目背景1、地区用电需求增长近年来,本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量持续攀升。

现有的供电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2、能源结构调整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本电厂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用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优化地区的能源结构。

3、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电厂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本电厂将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选址经过综合考虑,本电厂选址于_____地区。

该地区具有以下优势:1、交通便利靠近主要的交通干线,便于燃料的运输和电力的输出。

2、水源充足附近有可靠的水源,能够满足电厂的用水需求。

3、土地资源有足够的土地用于电厂的建设和发展,且土地性质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4、远离居民区距离居民区较远,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技术方案1、发电技术本电厂将采用_____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环保等优点。

2、设备选型选用先进、可靠的发电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确保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环保措施安装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

同时,对废水、废渣进行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

五、燃料供应电厂的燃料主要为_____。

我们已经与_____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确保燃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建立完善的燃料储备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

六、电力输出电厂所发电力将接入地区电网,通过_____变电站进行输送。

我们已经与当地电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确保电力的顺利输出和消纳。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电厂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对该项目的潜在盈利能力和风险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首先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然后重点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给出总结和建议。

2. 项目背景和目标2.1 背景电厂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前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市场上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一个新的电厂既可以增加电力供应,也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环保、稳定的电厂,以满足市场对电力的需求。

同时,该电厂还应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地区的电力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建设电厂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2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市场上已存在一些电厂项目,这些项目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已有一定的投入和生产能力。

因此,新建电厂项目需要考虑与现有项目的竞争关系,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4. 技术可行性分析4.1 技术条件通过对现有技术和设备的评估,我们可以确认当前已具备建设电厂项目所需的技术条件。

同时,还需要考虑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2 环保要求电厂项目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采用清洁能源和低排放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5. 经济效益分析5.1 投资和成本电厂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土地租赁等方面的成本。

我们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和评估。

5.2 收益预测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售电价格的分析,可以预测电厂项目的收益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成本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以提高收益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6. 总结和建议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认为电厂项目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市场潜力。

热电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

热电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

热电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2)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2)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28)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1)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36)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37)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49)第一节评估结论 (49)第二节建议 (5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003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宜兴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洛宁生物质能热电厂项目洛宁新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洛宁县虎沟金矿项目负责人:1.1.3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河南省洛宁县1.2编制依据及编制单位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3、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5、《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6、设计有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专业设计技术规程等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8、委托方提供的秸秆分布、产量等原始资料1.2.2编制单位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资格证书号:160005-SY1.3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范围包括: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电力负荷分析及市场前景;热力负荷分析及热网规划;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装机方案及工程方案初步设想;环保安全节能;企业组织定员及项目进度设想;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性意见。

1.4承办单位及洛宁县概况1、承办单位概况洛宁生物热电厂项目承办单位洛宁县虎沟金矿,属地方国营企业,隶属于洛宁县政府管理,始建于1988年。

该矿位于洛宁县西山底乡虎沟村境内,矿区距洛宁县城35km,距西又底乡12km,距洛栾公路1km,交通十分便利,矿区总面积8km2,矿区东南、南部分另与洛宁干树金矿,洛宁上官金矿相接壤。

矿区内工业、生活用电由电业公司虎沟35KV变电所直供,通讯矿区内采用光缆程控电话及手机移动联络。

全矿现有职工23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7人。

累计资产7000余万元,全矿生产规模达370t/d,年产黄金11000两,年产值3200万元,年利税210万元。

虎沟金矿遵照“深化改革,科技兴矿,强化管理,安全双赢至上”的办矿方针,加速外围探矿,扩大后备资源,狠抓治理整顿,强化企业管理的经营战略,坚持常抓不懈,从严治矿,依靠科技,艰苦奋斗,走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创业道路,并积极开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物质能发电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的持续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被列为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洛宁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正在加快生物发电项目的开发力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能源可持续开发、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贡献。

2、洛宁县概况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处洛河中游,东径111°08′-111°50′,北纬34°05′-34°38′之间。

最低海拔276m,最高海拔2103m,年平均气温13.7℃,日照时数2217.6h,年平均无霜期216d,年降水量606mm。

东邻宜阳,西接灵宝、卢氏,北靠陕县、渑池,南连嵩县、栾川。

东西长68km,南北宽50km,总面积2306km2,地貌特征为“七山二塬一分川”。

现辖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45万人,县城距市府洛阳90km,距省会郑州215km。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洛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

洛宁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已探明的黄金储量40t以上,远景储量达300t,最长的含金带在县境长达27km,年产黄金3万两以上;白银储量1500t,远景储量5000t,是国家有色系统三大白银开发基地之一;铅储量40×104t;花岗岩C级储量达10964×104m3,远景储量近3×108m3,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以上,现洛河南岸已圈定20余个工业矿体;还有铜、铁、锌等20余种金属矿藏。

林业资源独具魅力,全县宜林面积达189万亩,林木蓄积量389×104m3,年生长量20×104m3,速生沙兰杨全国闻名,金丝揪、黑核桃、长山核桃品种名贵,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尖果培训中心”。

洛宁淡竹竿高节长,层多纹细,质坚性柔,产量居河南省首位,被誉为“绿竹之乡”。

明清宫灯的竹骨均为洛宁竹子所做,用淡竹编成的工艺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是洛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

洛宁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洛河中游,洛河横贯全境,落差达250m,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3.8×104KW。

目前已建成故县、张村、长水、崛山四座水电站,总装机8.56×104KW,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梯级开发,是全国2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境内大小河流35条,水资源总量16×108m3,全县具有大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12.5×108m3,拥有洛南、洛北、沟口三大万亩灌区,总灌溉面积13.8万亩。

洛宁是豫西地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0万亩。

全县以王村、赵村、陈吴、杨坡、东宋为代表的五大塬区旱肥地23万亩,旱坡地23万亩,山区旱坡地25.4万亩,川涧区水浇地11万亩,全县人均耕地1.82亩,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7万亩,以旱作农业为主。

洛宁的旱地小麦高产开发集中了部、省、市23项课题,多项获奖,并在豫西推广。

洛宁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处寺河山南麓(阳坡)的苹果以个大、色鲜、味美、可溶性固型物含量高等特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自1986年以来,在国家农业部、省、市召开的优质水果鉴评会上屡屡夺魁,共获得45项次优质水果奖。

洛宁县已被确定为“国家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种植面积现已达到52.7万亩,属中原苹果第一县,98年“上戈牌”苹果已获绿色食品证书,每年有大量的洛宁苹果畅销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洛宁县依托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加工增值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特别是近年来,洛宁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县富民为总目标,在“以果富民,以矿富县”的总体思路指导下,狠抓了“粮、果、烟、牧、矿、水”等六大支柱产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工业上,重点发展了以黄金、银铅、花岗岩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实现了黄金产量吨金县;在农业上,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旱地生产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了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实现了“中原苹果第一县”。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在公路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交通发展的大好机遇,完成了郑(州)卢(氏)公路崛山至长水段二级油路的改建,宜故路、杨三路、崛小路等公路铺筑工程,建成了长水洛河大桥,实现了洛河两岸交通大循环。

目前,洛宁“两横三纵”的交通主框架已具雏形,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25.2%、1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9.8%,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6524元和225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2%和14.4%。

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70亿元,年均增长16%。

1.5项目实施的意义1、落实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实施,提供了国家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依据,其中把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可再生能源法》中第十四和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全额收购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同时2006年1月4日《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也正式配套实施。

而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它们对全世界一次能源的贡献占14%。

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秸秆是可再生而且洁净的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2、利用可再生能源--秸秆发电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世界一次能源缺乏,我国一次能源更是非常紧缺,各国都在寻找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垃圾废料、生物质能等。

利用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是我洛宁公司源利用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能源出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省是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秸秆发电潜力巨大。

3、生物质能发电是节约煤炭资源并直接解决燃煤SO2对大气严重污染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每年发电用煤量达8.5×108t,SO2的排放量达到1200×104t(煤的含硫量按0.8%计),粉尘排放490×104t。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计算,我国每年燃煤7×108t,SO2对大气污染已经到了上限,而我国目前煤炭消耗量已达16×108t,大气污染已经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

由于SO2污染,产生酸雨已危害30%国土面积。

2003年统计,仅酸雨危害这一项使农、林作物损失高达220亿元,SO2的污染更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利用生物-秸秆(玉米、小麦、棉花、豆类、油类秆等)发电可以大量减少SO2排放,秸秆中硫的含量为0.08%~0.25%左右,相当于燃煤含量的1/10左右。

目前世界上瑞典、葡萄牙、丹麦、芬兰等国家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发电量占电力消费总量的25~50%。

按照国家近期出台的对于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占火电总容量的 6.4%测算,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500×104KW左右,其发展前途广阔,同时可大大减少SO2的排放量。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秸秆利用率低,农民以焚烧方式处理积存秸秆,造成烟气污染空气、公路和机场,酿成不少交通事故,也发生过机场关闭等事件。

利用秸秆发电,既可减少燃煤发电带来SO2对大气的污染,又减少粉煤灰、粉尘的排放,也不致随地焚烧秸秆造成交通事故,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可有效节约煤炭资源并减少CO2、SO2的排放,对改善环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体现了循环经济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对洛宁县采暖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洛宁县没有集中供热,目前用小锅炉实施采暖的只有宾馆、医院及政府部门一些局委。

调查表明有极少数家庭采用空调采暖,绝大多数居民采暖仍用土暖气。

目前县内尚无燃气供应,炊用燃料使用情况表明,绝大多数居民仍靠小蜂窝煤炉,其余使用液化石油气。

新世纪以来,洛宁县城市建设十分迅速,新建的居民小区和多层建筑已十分普遍,这些建筑都迫切要求供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