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轴加工工艺制定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汇报

合集下载

金属工艺下压辊轴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下压辊轴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班级:车辆一班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xxx提交时间:2023年6月28日星期二目录一、零件分析 (1)1、零件名称 (1)2、Caxa图 (1)3、三维图 (2)二、铸造工艺设计 (2)1、工艺分析 (2)2、选择造型方法 (2)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3)4、确定加工余量 (4)5、确定起模斜度 (6)6、确定线收缩率 (6)7、确定浇注系统 (6)8、最终加工工艺图 (7)三、锻造工艺设计 (7)1、锻压概述 (7)2、零件的工艺分析 (7)3、毛坯形状的具体工艺参数及加工工艺流程 (8)1)考虑锻件敷料、锻件余量、锻件公差,绘制锻件图 (8)2)毛坯质量及尺寸的计算 (9)3)选定锻造设备 (10)4、加工温度 (11)5、具体加工流程 (12)四、后期处理 (14)1、步骤具体道具及机床 (14)1)铣键槽 (15)2)磨削加工 (16)3)螺纹孔加工 (17)五、工艺比较 (17)六、成员感想 (18)七、评分表 (20)八、参考文献 (21)一、零件分析1、零件名称下压辊轴2、Caxa图3、三维图二、铸造工艺设计1、工艺分析该零件属于轴类件,且为细长阶梯下压辊轴,由于水平放置会使铸件轴的同直径处上下质量不同样,故选择竖直浇筑2、选择造型方法零件材料45钢,小批量生产且结构简朴,故选择手工沙箱造型。

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由于竖直制造沙箱会出现不利于取模的现象,而水平放置又会使铸件轴的同直径处上下质量不同样浇注时零件轴线成水平位置,故制作沙箱时沿轴线水平分型,浇筑时将沙箱立起来,即采用水平分模造型,竖直浇筑的方法。

4、拟定加工余量由课本28页表1-1毛坯铸件典型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可知钢并且手工砂型可知为G~K级,我们选择J级。

根据课本28页表1-2规定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轴的最大尺寸为42,在40-63之间规定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为1.4。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下压辊轴的加工工艺制定班级: 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班小组成员:张中杰董超奇渠飞顾怀超黄波指导教师:邹芹朱玉英提交时间: 2015.6.18I一、课程任务及要求指导思想是力求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使工艺方案尽量简化,课程任务及要求如下:1.仔细理解题意,明确设计任务2.对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和选定,其中包括:(1)毛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比较,(2)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3.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其中包括:(1)工艺性综合分析,(2)生产方法的确定,(3)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其他工艺问题的分析,(4)工艺图的绘制。

4.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其中包括:(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2)工艺基准的选定,(3)工艺过程的拟定,(4)工艺文件的编制,(5)各个工序机床、加工余量、夹具、刀具的选用,(6)绘制机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工艺图5.完成全部工艺编制工作。

6.编写一份完整的工艺制定说明书,并列出参考文献。

二、工艺说明书内容1.第一部分:设计目录2.第二部分:工艺说明书及附件或附图3.第三部分:成员贡献及感想4.第四部分:参考文献三、工艺制定可选择方案(见下图)目录一、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1)1.铸造选择 (1)2.锻造选择 (1)二、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1)三、毛坯生产工艺方案 (2)1.铸造工艺设计 (2)2.锻造工艺设计 (5)四、切削工艺设计方案 (11)1.车削加工轴...........................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轴上键槽的铣削 (14)3.填写冷加工工艺卡片 (16)Ⅰ铸造后切削加工工艺卡片 (16)Ⅱ锻造后切削加工工艺卡片 (18)Ⅲ下料机械切削加工工艺卡片 (21)五、成员分工及感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偏心轴加工工艺制定班级:13级机自12班小组成员:周凯、秦宇、高伟男、吕昊霖指导教师:邹芹朱玉英提交时间:2015.6.18目录一、零件的整体概述及分析二、轴的制造(方法一)1.铸造工艺⑴工艺分析⑵造型方法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⑷确定加工余量⑸绘制铸造工艺图2.机加工工艺⑴机加工工艺性分析⑵粗加工⑶螺纹加工⑷调质处理⑸半精加工⑹精加工⑺铣三、轴的制造(方法二)1.锻造工艺⑴毛坯锻造的工艺分析⑵绘制锻件图⑶变形工艺⑷确定加工余量⑸确定毛坯尺寸⑹选择锻造设备和工具⑺确定锻造温度⑻工艺方案⑼锻后处理2.机加工⑴粗加工⑵调质⑶半精加工⑷精加工四、成员感想五、参考文献一、对零件进行整体概述,以方便对零件工艺流程的制定该零件为偏心轴,由40Cr制成,属于调质钢,偏心轴的外圆直径分别为Φ52、Φ55、Φ58、Φ70、Φ76、Φ80、Φ96和Φ55,属于阶梯轴,轴的中间处有键槽,左端面有两个螺孔,右端面有一个中心孔,且只需制造一个零件。

拟定流程:1.铸造--机加工2.锻造--机加工二、轴的制造(方法一)1.铸造工艺⑴工艺分析铸件为一阶梯轴,铸造简单,而且对后续加工有便利。

⑵造型方法由于毛坯为对称性铸件,因此采用分模造型的方法;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由于轴对表面要求高,根据铸件的重要表面朝下或处于侧面的原则,所以,本铸件采用平放方式进行铸造。

浇注时毛坯轴线呈水平位置,沿轴线水平分型;浇注位子图分型方案⑷确定加工余量①工件为单件生产,且为调质钢,经查表该铸件的公差尺寸为14,加工余量为J级。

则对于Φ52段加工余量为6.0mm、Φ55段加工余量为6.0mm、Φ58段加上下工余量为6.0mm 、Φ70段加工余量为6.5mm 、Φ76段加工余量为6.5mm 、Φ80段加工余量为7.0mm 、Φ96段加工余量为8.0mm 、和Φ55段加工余量为6.0mm 。

② 收缩余量()%100L /⨯-=m Lj Lm k 。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报告.(DOC)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报告.(DOC)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班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提交时间:目录1 前言 (1)1.1本次设计的目的意义 (1)1.2 设计内容 (1)2 对小轴的分析 (1)2.1小轴的作用 (1)2.2小轴工艺性分析 (2)2.3 铣花键夹具设计目的 (1)3 工艺规程设计 (3)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 确定毛坯小轴、画阶梯小轴毛坯——零件合图 (2)3.3 制定工艺路线 (4)3.4 键槽尺寸链的计算 (9)4 铣花键夹具设计 (13)4.1 确定设计方案 (14)4.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14)4.3 审查方案与改进设计 (15)4.4 夹具的精度分析 (15)4.5 定位误差计算及夹具中小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16)4.6 铣花键的对刀 (18)4.7 加紧机构设计 (19)4.8 操作夹具动作说明 (19)参考文献 (21)1 前言1.1 本次设计的目的意义本题目要求根据变速器小轴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为其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填写相关工艺文件。

通过本设计,增加了对变速器小轴零件的工艺特点的了解,同时锻炼了工艺设计能力、专用夹具设计能力和绘图能力,掌握了资料的查阅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

1.2 设计内容变速器小轴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正逐步趋向低成本、优质高产的方向,通过对变速器小轴加工工艺的设计,熟练变速器小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步骤和方法。

重点研究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并对变速器小轴上的花键设计合理的夹具。

2 对零件小轴的分析2.1 零件小轴的作用由变速器小轴零件图可知,变速器小轴两端Φ20±0.008用来与轴承装配,左端M24×1.5轴上一段螺纹是用来固定零件或调整轴承间隙的。

Φ33花键和Φ26轴上的平键用来装配齿轮或涡轮、半联轴器等。

2.2 变速器小轴加工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小轴精度和技术要求可知,其材料为45钢,并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进行热处理规范,以获得一定得强度、韧性和耐磨度。

金属工艺高速轴课件资料

金属工艺高速轴课件资料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高速轴班级:机自八班. 小组成员:林银福吴俊武蒋阅任成伟. 指导教师:王振华赵德颖. 提交时间:2015年6月23日.成员贡献及评分目录一、整体工艺分析及确定1、零件分析2、毛坯制造方案选择3、生产方法的分析和比较4、生产方法的确定二、自由锻加工过程1、绘制锻件图2、确定坯料质量及大小3、选定锻造设备及锻造温度4、确定工序及锻后热处理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2、工艺基准选择3、工艺过程拟定和工艺过程卡片制作四、成员感想1、感想五、参考文献工艺说明书一、整体工艺分析及确定1、零件分析:轴类零件是机械常用零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支承传动件(齿轮、带轮、离合器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

该件为高速轴,材料为45号钢,各外圆直径相差不大,要求生产数量为1。

故用轧制方法制作毛坯。

2、毛坯制造方案的选择一般来讲,轧制工艺制造的零件毛坯,它内部缺陷少,安全系数较高。

就轧制与铸造对比而言,轧制件性能要比铸件好一些,因为轧制的毛坯经过轧制后,机械性能提高,铸造毛坯件其组织性能相对差点。

故使用轧制方案制作零件毛坯。

3、锻造方法的分析和比较:4、生产方法的确定:经比较上表分析可知,大致方案选用轧制制成的45号钢毛坯进行自由锻和热处理及机加工等工序。

二、自由锻加工过程1、绘制锻件图如图所示(锻件图)2、确定坯料质量及大小(一)坯料质量公式(单位均为kg)G坯 = G锻 + G损 = G锻 + G烧 + G切(或G芯)G切=(1.5~1.8)D^3[此方案系数选为1.5]已知D = 0.55dmG切= 1.5*0.55^3 = 0.2495kgV锻= 8.5π(55/2)^2 + 20π(78/2)^2 + 2π(55/2)^2 = 1205.134cm^3 G锻= ρ钢*V锻= 7.82*1205.134 = 9424.1g = 9.4241kgG烧= K*G锻= 2.5%*9.4241= 0.2356kg故G坯 = G锻 + G烧 + G切= 9.4241 + 0.2356 + 0.2495 = 9.9091kg(二)坯料尺寸大小确定①坯料直径由锻件图的尺寸确定工艺余块,锻造后件的最大直径D max = 55mm;由公式(D计>= √yD max)[取y = 2]得D计= 77.77mm所以取D计= 78mm②、坯料长度G坯= ρ钢*V坯= ρ钢* L*π(D计/2)^2代入数据得 L = 265.32mm总结:坯料尺寸:Φ78mm*265.32mm3、选定锻造设备及温度在该锻造工艺中,锻件的材料为45钢,锻造设备为0.25t自由锻锤,单件生产。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项目名称:小轴的加工工艺班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提交时间: 2015-6-11目录一、总体分析1、零件的作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3、毛坯选择的原则5、生产方法的确定二、自由锻工艺设计1、确定锻造变形工艺方案2、选择设备3、绘制锻件图4、确定锻造温度范围三、切削工艺设计1、传动小轴的主要表面及其技术要求2、工艺分析①主要表面加工方法②确定定位基面③热处理工序的安排④拟定工艺过程⑤小辊加工工序四、工艺卡片五、参考文献一、总体分析1、零件的名称:小轴2、零件的工艺分析此小轴是典型回转体构件,轴向尺寸上分布多个台阶,且图样对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均有严格要求,易联想到需用精车精磨控制尺寸误差及表面粗糙度3、毛坯选择原则1)使用性原则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心部有足够韧度,表面有较高硬度,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2)经济性原则应从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考虑把满足使用要求和降低制造成本统一起来。

零件的制造成本包括材料费,能源费,工资和工资附加费,各种折旧费等3)工艺性和技术性原则制定生产方案必须与具体生产条件相结合4,毛坯选择考虑到该构件为细长轴类构件,横截面最大尺寸相差仅14mm,若用铸件胚料自由锻造成型,工艺难度大,耗时长,制造成本增加。

故我们选择热轧型钢获得胚料,此外,锻造工艺可获得锻造流线,能提高轴的强度。

此轴最大直径为33mm,查询型钢规格表,为获得较大加工余量,选择直径为40mm的圆钢为原料。

5、生产工艺的确定铸造,自由锻,切削加工,粗磨。

二、铸造工艺设计1、工艺分析该零件属于轴类件,端面质量要求较高,不允许有铸造缺陷。

2、选择造型方法零件材料45号钢,小批量生产且结构简单,故选择手工造型。

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浇注时零件轴线成水平位置,沿轴线水平分型,需要用分模造型。

4、确定加工余量该件为回转体,基本尺寸取k174.5mm。

查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第53页表2-2取尺寸公差等级为CT13。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PPT课件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PPT课件

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1)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小 型零件,12.5×38×40槽没 有不予铸出。 (2)分型方法:45号用铸造 法,属于铸钢。因零件数目 为1件,属于单件生产,结构 简单选择手工造型。 (3)分型面如图所示 (4)确定加工余量:选用公 差等级CT14,选用加工余量 等级MA J,上表面降级选用。
另一方面,通过此次项目,使我对金属工艺与零件制造工艺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巩固了自身知识。
钟荣松:通过金属工艺三级项目,我对金属工艺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
对知识更好地掌握了,明白学习的方向。我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深刻明白自己的不
足,要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否则只是空谈,因而,要多实践。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 三级项目报告
偏心块的工艺制定说明书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班 臧玉嘉 杨杰 张亮 刘树勃 钟荣松
于辉 2014年7月10日
2
目录
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分析及选定
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
工艺图 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3
一、零件制造总体方案分析及选定
24
25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5)确定起模斜度:选 用木模样。起模斜度为: a=1mm,α=1°25’。 (6)确定线收缩率:碳 素铸钢自由收缩率为 1.6~2.0%,为保证质量, 选用收缩率=2%。 (7)铸造圆角:对于小 型铸件,外圆角半径取 2mm。 (8)绘制铸造工艺图。
8
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
(1)基准的选定: ①底面和右端面和前面有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应以以上三 面作为精基准面。 ②φ8孔以底面和右端面为基准加工。 ③M10螺纹孔以对称轴线为基准加工。 ④沟槽以左端面和与前后面距离相同的对称面为基准加工。 ⑤8×45°平面以与底面夹角为45度的平面为基准加工。 (2)冷加工详细流程: 粗铣外平面--半精铣外平面--钻φ7孔--机铰φ8孔--钻φ8孔 (螺纹孔处)--粗铣8×45°倒角--半精铣8×45°倒角--半 精铣内槽--粗铣内槽--钳工1×45倒角--R2圆角--攻螺纹

金属工艺偏心轴三级项目讲解

金属工艺偏心轴三级项目讲解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 偏心轴班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11班小组成员:xxxxx指导教师:xxxx完成时间:2016.6.10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名称:偏心轴毛坯实物:2、毛坯选择原则1)使用性原则首先要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心部有足够韧度,表面有较高硬度,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2)工艺性原则其次制定生产方案必须与具体生产条件相结合,选择与实际和所需要的性能相符和从而确定其锻造和铸造的确定工艺。

3)经济性原则最后,在使用性原则和工艺性原则都满足的情况下,应使其成本降低到最小。

二、铸造工艺设计1.铸造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

2)铸造生产的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

工业上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来进行铸造,铸件的重量可由几克到几百吨,壁厚可由0.5mm到1m左右。

3)铸造用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直接利用废机件,故铸件成本较低。

缺点:1)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因此,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低于同种材料的锻件。

2)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假如使用铸造来生成偏心轴毛坯的话,由以下来分析。

2.铸造方法的选择1)沙型铸造(尺寸不大)①制芯选择:首先,因为做的是偏心轴,造芯稍微复杂一点,其次还要使制芯的操作灵活,所以可以选择手工制芯,它操作灵活,工艺装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适应性强,可以用于各种尺寸大小、形状不同铸件的生产,其缺点就是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并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但是做的是单件或者是小批量生产,所以手工制芯、造型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②铸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该偏心轴无内腔,所以容易满足浇注位置的选择,应该在远离偏心部分的一侧设置浇口,这样浇注液能够顺畅地在型腔内流动,还可以在远离浇口的一端设置冒口,这样,可以减少缩孔等缺陷;由于其偏心的部分仍然包括了主体部分的轴线,所以只需要一个分型面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件图
在设计锻件时,零件的加工表面应留有机械加工 余量。自由锻件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如无特殊要求时, 均不应大于所规定的公差值。
锻后处理: 该件为中型件,塑性较好,故无需采用特殊冷却 方式,空冷即可,为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其余内容见报告书详解
毛坯生产工艺分析
综上所述
我们采用自由锻进行生产毛坯。
该轴的加工工艺路线应为:
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 工—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四、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流程一
流程二
流程三
工零 艺件 性的 分机 析加 工
基 准 面 的 确 定
机 加 工 工 序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1
回转面
粗车→半精车 →精车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三爪卡盘
外圆车刀
机 基 加 准 工 面 工 的 序 确 定
2 3 4
轴肩部的 粗车→半精车 加工 →精车 键槽 螺纹孔 粗铣→半精铣 钻孔→攻丝
三爪卡盘顶尖装 侧面车刀 圆鼻 置 车刀 平口钳 V型铁 铣刀(键槽铣刀) 虎钳 丝锥
六、成员感想及参考文献
Members of the thoughts and references
Members of the thoughts and references
成员感想及参考文献
经过这几天的三级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 很多,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运用,还下熟悉了怎 么利用网络去查找我们想要的东西。更加学会了 团对合作,只要我们每个人一起去努力事情总能 很快的解决。回想这些天的三级项目的制作过程, 从热加工到冷加工最后算出价钱,我们从最初走 来换了很多次方案,但是我觉得这才是学习的意 义,在不断改进中进步,此外我们也认识到团队 合作的力量,大家一起合作,每个人负责一块, 但彼此之间又相互商量,效率很高,真的合作方 能促进大家的成长。
The selected scheme of the argument
铸造工艺设计
绘 制 铸 造 工 艺 图
铸造工艺设计
2.铸造方法
芯选择:因为做的是偏心轴,造芯稍微复杂一点,其次还要使制芯的操作灵活, 制 选择手工制芯造型就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铸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由于其偏心的部分仍然包括了主体部分的轴线, 所以只需要一个分型面即可,浇注位置和冒口选择在同一端,冷铁选择在另一端, 尽量减少缩孔和缩松缺陷。采用水平分模,竖直浇注。
3、确定起模斜度
为了方便起模,在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上所加的斜度为起模斜度 。此偏心轴的最 大直径为68mm,所以最大垂直于分型面的高度为34mm。所以由查表,知道取模斜度 为1°10’。
4、确定铸造收缩率
由于合金的线收缩,铸件冷却后的尺寸将比型腔的尺寸小了。铸造收缩率 K的表 L 模 -L 件 K 100 % L 件 达式为 铸件收缩率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及铸件的 结构、尺寸因素,铸造碳。为补偿铸件收缩,需要在模样上增大尺寸,对于铸钢、 小型铸件,查表得线收缩率为1.6%。
三、锻造工艺设计
锻造工艺设计
自由锻工 艺分析
计算坯料 的质量及 尺寸
绘制锻件 图
选定锻造 设备
确定工艺 方案
锻后处理
锻件的技 术要求
确定锻造 温度范围
自由锻工艺分析:
锻造工艺设计
优势是通过压肩和拔长,我们能使轴具有良好的 锻造流线,使其轴向方向不易被切断,而且节约了 原材料,也减少了机加工的时间。 锻造温度范围: 对于40Cr,查表含碳量0.3%~0.5%的碳素钢始锻温 度是1150~1200℃。终锻温度是750~800℃。 锻件的技术要求:
金属工艺三级项目汇报
偏心轴加工工艺制定
汇报小组成员: 日期:2016-6-20
Contents
目录
1 零件的整体概述
2
4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设计
5
经济分析3Fra bibliotek锻造工艺设计
6
成员感想及参考文献
一、零件的整体概述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art 零件
零 件 图
二、铸造工艺设计
Members of the thoughts and references
成员感想及参考文献
七、参考文献
[1]邓文英.金属工艺学(上下册)[M].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贾春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第3版) 燕山大学工程图 [3]蔡耀辉.实用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 版社 [4]周世权 田文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1
5
倒角
粗车
车床
三爪卡盘、顶尖 装置
外圆车刀
五、经济分析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性分析
Economic analysis
刀具耐用度
分析 利润
网络
成本
对比
刀具使用寿命
工时成本 刀具成本 …… 复杂度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性分析
零件的切削加工的成本,包括工时成本和坯料成本两部分。给出:铸件:6500元/吨、锻 件:8000元/吨、车工台时费50/时、铣工台时费:40元/时、钻工台时费:25元/时、镗削台时 费:60元/时、插销台时费:30元/时、数控车削台时费:75元/时、数控铣削台时费:80元/时、 磨削台时费:50元/时 成本=坯料成本+工时成本 坯料成本=(8000元/吨)*(0.009302吨)=74.416元 工时成本=各个阶段的加工工时*与其相应的费用[4] 工时=基本工艺时间+辅助时间+其他时间 车工:基本工艺时间=l*h/(n*f*ap),车刀行程总长l:395+6=455mm;工件转速n=20r/s;进 给量f:0.2mm/s;走刀三次。所以基本工艺时间=0.095h,辅助时间为0.20h,其他时间为0.10h 车工总共时为0.395h,此阶段费用=0.395*50=19.75元 洗键槽:同理, 总共用时0.50h,此阶段费用=20元 钻孔:总共用时0.50h,此阶段费用=12.5元 清洗维护费用成本为50元。热处理费用:调质大约1200-2000元/吨,所以我们调质花 费约为2000*0.009302=18.604元 总共约为195.27元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工零 艺件 性的 分机 析加 工
零件图 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攻螺纹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基 准 面 的 确 定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①选择加工余量小的表面; ②粗基准在同一自由度方向上只使用一次; ③保证不加工表面平整光洁、定位可靠的原 则。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⑴基准重合 ⑵基准统一 ⑶自为基准 ⑷互为基准 所选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选择精基准:φ 68的轴心线 理由:①基准重合原则; ②基准统一原则; ③便于装夹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