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浅析单、双螺杆泵的对比及在油气多相混输中的应用

浅析单、双螺杆泵的对比及在油气多相混输中的应用摘要:石油在开采和输送过程中都以油气两相或油气水三相形式存在,为在油气密闭集输系统中,实现降低井口回压、增加原油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输送能耗,必须选择与之配套的集输设备-多相混输泵。
单螺杆泵和双螺杆泵均可满上述要求,并可在短时间内输送纯气体和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油气,实现多相混输。
关键词:单螺杆泵双螺杆泵多相混输对比应用螺杆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容积式转子泵,它由偏心螺旋体的转子和内表面呈双线螺旋面的定子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当螺杆转动时,由泵内转子齿形与定子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密封腔的位移来吸入和排出液体。
螺杆泵具有体积小、流量平稳、压力脉冲小、有自吸能力、工作可靠、噪声低、效率高、寿命长以及维修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食品、造纸、船舶、航运、军工和污水处理等工业部门。
一、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1.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单螺杆泵是一种内啮合偏心回转的容积泵,工作中是同一外型面的转子在对应内型面的定子内啮合,形成特殊的接触线,使定子腔分隔,此接触线称密封线。
当转子在泵套内作偏心旋转运动时,其密封线做轴向移动,也使定子容腔做轴向移动,即容积位移,这时密封线在一端消失,又从另一端产生新的密封线,随之把介质从一端推向另一端。
单螺杆式油气混输泵因采用非金属弹性材料橡胶制作而成的定子,它与转子啮合需要有一定的过盈量,使其产生可靠的密封性。
当泵工作时密封线可有效地阻止气体通过,从而达到输送气体的目的;当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若固体颗粒挤在密封线中时,由于橡胶定子的弹性作用定子橡胶表面被压缩,固体颗粒越过密封线,定子橡胶回弹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单螺杆泵可实现输送介质中含有微量固体颗粒的目的。
2.单螺杆泵的工作特点单螺杆式油气混输泵除了输送一般介质外,还可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含气介质、含泥沙固体颗粒介质和高粘度介质。
含气量可达95%,介质粘度可达50000mPa?S,含固量可达60%,允许固体颗粒直径≤3.5~32mm,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在低转速低流量下可保持压力的稳定,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双螺杆泵试验报告

双螺杆泵试验报告引言双螺杆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流体输送设备,其特点是输送能力大、压力稳定、流量均匀等。
通过对双螺杆泵的试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性能及工作机制,为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双螺杆泵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并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试验方法设备准备在开始试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双螺杆泵试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主要包括双螺杆泵、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1.将双螺杆泵连接到供液系统,确保系统密封良好;2.连接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以测量泵的流量和压力数据;3.打开供液系统,将液体送入双螺杆泵;4.在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上记录数据,并根据需要调整输送量和压力;5.继续记录数据,直到达到所需的试验点;6.对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试验结果流量-压力曲线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的流量-压力曲线如下:流量 (m³/h) 压力 (MPa)0 010 0.220 0.530 0.840 1.250 1.560 1.870 2.080 2.290 2.3100 2.4我们可以看出,在保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压力的增加,流量-压力曲线呈现出线性关系。
这说明双螺杆泵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稳定地输送液体,并可以通过调整压力来控制流量。
效率与功率曲线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的效率-流量和功率-流量曲线如下:效率-流量曲线流量 (m³/h) 效率 (%)0 010 2020 3430 4540 5250 5760 6170 6380 6590 66100 67功率-流量曲线流量 (m³/h) 功率 (kW)0 010 120 1.530 240 350 3.560 470 4.580 590 5.5100 6由上述曲线可知,随着流量的增加,双螺杆泵的效率逐渐提高,并且功率也随之增加。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技术改进

摘 要 双 螺 杆 多相混 输 泵在 使 用 中存在 泵 体及 螺 旋 套磨 损 快 、 油封处 漏 油 、泵 的使 用 寿命 短 等 情 况。 为 此 ,通过 改换 螺 旋套 及 主 、从 动轴 材 质 , 以及对 螺 旋套 耐 磨 性差 ,主 、从动 轴 油封 处 磨 损 快 ,泵体 “ ” 字孔表 面处理 ,优选 机械 密封和 混输 泵流 程 等 方 面进 行 技 术 改进 ,提 高 了双 8 螺杆 多相 混 输泵 的泵效和 使 用寿 命 。 经 改进 后 ,螺旋 套 的寿命 由原 来 的 7 0h提 高 到 70 0h 0 0 ,泵
使 “ ” 字 孔 表 面 的 耐 磨 性 有 了 一 定 的 提 高 。但 8
是 ,这种 工 艺 由 于人 为 因素 实施 起来 不 稳定 ,使 用
改 进 措 施
1 .螺 旋 套 的改进
效 果不 太 理想 。
最后 ,通过 对 泵 体 “ ” 字 孔 内表 面 处 理 ,使 8 泵 体 内表 面 处 理层 厚度 达 到 0 3~ . m,泵体 的 . 04m 耐 磨 性提 高 。所 用 内表 面处 理 工 艺 中含 SC和 c , i r
维普资讯
石 油 机 械
・3 ・ 7
20 0 2年 第 3 O卷
●加 工 制 造
第l O期
CHI ET NA P ROL EUM MACHI NERY
双 螺 杆 多 相 混 输 泵 的技 术 改进
许 明 杜 玉 琴 赵 红 超 李 艳 凤
螺 旋套 是 混输 泵 的核 心部 件 ,其 使 用情 况 的好
・ 许
明 ,工 程 师 , 生 于 17 9 4年 , 19 9 7年 毕 业 于 天 津 理 工 学 院 机 制 专 业 ,现 从 事 石 油 机 械 设 计 工作 。 地 址 : (0 2 0) 天 津 市 大 港 308
双螺杆泵试验报告

双螺杆泵试验报告双螺杆泵试验报告一、引言双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正向位移泵,其结构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杆和泵体组成。
本报告旨在对双螺杆泵进行试验,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试验目的1. 了解双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测试双螺杆泵的流量、扬程、功率等性能指标;3. 分析双螺杆泵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
三、试验装置与方法1. 试验装置:双螺杆泵、流量计、压力表、电动机等;2. 试验方法:a) 将双螺杆泵与电动机连接,启动电动机;b) 调节电动机转速,记录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c)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功率,并绘制功率曲线。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流量测试结果:| 转速 (rpm) | 流量(m³/h) ||------------|-------------|| 100 | 2.5 || 200 | 4.8 || 300 | 7.2 || 400 | 9.6 || 500 | 12.0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流量-转速曲线,可得到双螺杆泵的流量特性。
从曲线可以看出,在转速增加的情况下,流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2. 扬程测试结果:| 转速 (rpm) | 扬程 (m) ||------------|----------|| 100 | 10.5 || 200 | 20.0 || 300 | 29.5 || 400 | 39.0 || 500 | 48.5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扬程-转速曲线,可得到双螺杆泵的扬程特性。
从曲线可以看出,在转速增加的情况下,扬程也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3. 功率测试结果: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功率,并绘制功率-转速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在低转速时功率较低,随着转速的增加,功率逐渐增大。
五、试验结论1. 双螺杆泵具有较好的流量和扬程特性,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2. 在实际运行中,双螺杆泵的功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需要注意电动机的选型和功率匹配。
六、试验总结通过对双螺杆泵的试验,我们对其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海洋平台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设计选型研究

t e = t m f ( m“ 卜 ” , n - 1 ) ( 5 )
式 中 p l 一一 多相 混输 泵 的入 口总 流量
Q ,—- 泵入 口处的气相流量
・
2 4 ・
小 番柱 木
2 0 1 7 年第5 期
海洋平台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设计选型研究 术
王 屹
( 海洋 石油工 程股份有限公 司 ,天津 ;3 0 0 4 5 1 )
摘要 :随着海上油气 田开发成本 的不 断降低 ,双螺杆混输泵 因其具 有较好的经济性 ,受到了越来越多 的重视 。本
文基于我 国南部海域 油气开发的特点 ,结合多年来海 洋平 台设备选 型的设计经验 ,针对设 计计算 、材质选择 、机械 密 封选择 、混输控制系统设计这 四个方面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设 计选 型进行 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 词 : 海 洋平 台用 泵 中 图分类 号 :T H3 2 7
双螺杆 泵
Q m = Q g + Q o + Q ( 1 )
多相混输泵的气油比是指在人 口压力 、温度条 件下 ,气相体积流量与油相体积流量 的百分比。
G 0 R _ 赛 × 1 0 0 %
( 4 ) 温升 的确 定
气体压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温度升高 ,一般情 况下 ,由于双螺杆泵多相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系统 的温升不是很 明显 ,但 当多相泵的进 口含气率较高
中 国南 海 蕴 藏 有 丰 富 的油 气 资源 ,但 受 限 于
投资成本 以及水深 等方 面原 因 ,深海 油气 田的开 发 相 对 比较 缓慢 。随着 张 力腿平 台( T L P) 、半 潜 平 台 等 技 术 的掌 握 ,开 发 费 用 已经 成 为 制 约 开 发 的 主要 因素 。采用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方案是 降低油
双螺杆油气混输泵设计使用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 油大学) 石
何 元 君
( 利 石 油 管理 局 黄 河 钻 井公 司 ) 胜
李 华 林
徐 鸿 伟
( 利 石 油 管 理 局 机 械 总 厂 ) ( 海 油 田 井 筒服 务 公 司 ) 胜 青
摘要 双螺 杆 油 气混 输泵 的设 计 和使 用 参数 ,直 接影 响 整个 泵 的流 量 、压 头和 效 率特 性 ,同 时对其 输 气、 输砂 能 力及 轴 向力 大小 、 轴承 和 密 封 易损 件 的寿 命 等都 有 举 足 轻 重 的作用 。 为 此 , 对双 螺 杆 油 气混输 泵 泵入 口压 力 和 油 气比对 泵排 量 的影 响、 气相 对 泵效 率 的影 响 、提 高 易损 件寿
双 螺杆 油气 混 输泵 是 一种 油气 混 输新 设 备 ,属 容积 式 泵 ,其 核 心部 件是 同 步啮 合 的双 螺杆 。泵 的 工作 原 理是 依 靠一 对 同步 转 动螺 杆 的相互 啮合 ,使 其 啮合 腔 室 的容积 周期 性 变 化来 输送 流体 ,把介 质 从 吸人 腔沿 螺 杆 的轴线 推 移 到排 出腔 ,并 完 成介 质
的增 压 过程 。
[ ] 中仅 给 出 了如果 泵 人 口油 气 比保 持 相 对 稳 定 , 1 当泵人 口压力 变 大 时 ,则导 致 泵油 相 排量 增 大 ,这
是 因 为泵 人 口压 力 加大 ,使气 相进 一 步 压缩 ,气相 体 积 变 小 ,而油 相 所 占的体 积 百分 比随 之增 大 ;反 之 ,油相 排 量 会 降 低 。如 果 泵 人 口压力 保 持 稳 定 , 当泵 人 口油 气 比变 大 时 ,油相 排 量 降低 ,气 相 排量 增 大 ;反之 则 刚好 相反 ,这 一 特 点 文 献 [ ] 中没 1 有 给 出 。此 外 文献 [ ] 中对 该 部 分 泵 需 功率 的 分 1
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Pu mp i n g Be h a v i o r o f T wi n— S c r e w Mu l t i p h a s e Pu m p
YANG Xi a o q i a n g , XI A Yu a n ,J I N I e i ,C AO Fe n g
Ab s t r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t : To e x a mi ne t he e f f e c t o f p r e s s u r e d i f f e r e nc e s a n d ga s vo i d f r a c t i o ns( GVF)on v o l ume
第 4 7 卷
第 3期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XI ’ AN J 1 AOTONG UNI VERS I TY
Vo1 . 47 NO. 3
M a r .2 O1 3
2 0 1 3年 3月
DOI :1 0 . 7 6 5 2 / x j t u x b 2 O 1 3 0 3 0 0 6
d e c r e a s e d b y 1 8 . 7 % a n d 2 5 . 7 9 / 6 wi t h a n i n c r e a s e o f g a s v o i d f r a c t i o n f r o m 2 0 t o 9 0 9 / 5 ,
基于油气混输双螺杆泵用于输送高粘度原油的效果探究

基于油气混输双螺杆泵用于输送高粘度原油的效果探究发布时间:2022-09-07T09:26:16.35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9期作者:李潇[导读] 在采集油资时,一些原油井所产出的原油经常具有粘度高,温度低等特点。
李潇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特石输油分公司摘要:在采集油资时,一些原油井所产出的原油经常具有粘度高,温度低等特点。
同时他们的输油量也相对较大。
对于柴油的过程形成了较大的阻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双螺杆泵技术。
他作用于油井过程中,可以减少高粘度原油的抽调阻力。
降低输油时的回压。
同时它还配备有对于油井采集的加热器以高温降粘的方式,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提高了原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
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体油井工作的效率,使输油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高粘度原油;双螺杆泵技术;应用效果引言:对于高粘度的原油井,用以往的单螺旋泵技术无法完成正常对于原油的采集和输送。
在采集过程中,其原油粘度高,温度低,回压较大。
以上三个主要特点造成了油井的正常进干线,使用单螺旋泵技术会使其长期停产。
SH6原油井泵深度达1005m,日产业可达50吨,以CM6A进入海底进行原油采集,而在原油资料中可知其在50摄氏度时动力粘度可达477.35MPa。
井口的油温可达20摄氏度,整体对于CM6A的压力十分大,达到1.1MPa。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对于高粘度油井进行双螺旋泵技术的应用。
通过降低回流回压,减少油流阻力。
在配备加热器对其温度进行提高。
以SH6原油井为例,它在高粘度原油采集中所使用单螺旋泵进行工作。
以下就对于SH6原油井双螺旋泵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1、双螺旋泵的型号选择在泵型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的方面有五个方面。
分别包括产气量、产业量、排出压力、吸入压力和输送时介质的压力。
以以上四个特点进行泵类型的选择,因为双螺旋泵技术为气体液体两种模式,而气体在工作时的体积流量又收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7卷 第3期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 ol.47 No.3 2013年3月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Mar. 2013收稿日期:2012-07-18. 作者简介:杨小强(1988—),男,硕士生;曹锋(通信作者),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5Z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6144).DOI: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杨小强,夏源,金磊,曹锋(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摘要:为了研究进出口压差、进口含气率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和消耗功率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测试实验台,在不同进出口压差及不同进口含气率工况下,对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输送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及消耗功率与进出口压差、进口含气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纯液工况下,进出口压差从0.4MPa 增加到1.0MPa 时,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出流量降低了3.7%,消耗功率增加了45.3%;在混输工况下,进口含气率从20%增加到90%,进出口压差分别为0.4MPa 和1.0MPa 时,双螺杆混输泵的输出流量分别减小了18.7%和25.7%,消耗功率分别减小了2.5%和9.3%。
理论计算输出流量及理论计算消耗功率与实验测试值在含气率低于80%时吻合较好。
关键词:双螺杆泵;多相混输;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TH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987X(2013)03-0000-00Experimental Study on Pumping Behavior of Twin-Screw Multiphase PumpYANG Xiaoqiang, XIA Yuan, JIN Lei, CAO Feng(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Abstract: For clarify effect of pressure differences and gas void fractions (GVF) on volume flow rates and power consumptio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a prototype of twin-screw multiphase pump. Accord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pumping liquid only, the flow rate decreases by 3.7%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by 45.3% when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ncreases from 0.4MPa to 1.0MPa. For multiphase fluid pumping, at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0.4MPa and 1.0MPa, with increase of gas void fractions from 20% to 90%, the flow rate decreases by 18.7% and 25.7% respectively,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decreases by 2.5% and 9.3% respectively.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GVF from 0 to 80%. Keywords: twin-screw pump; multiphase flow transport; experimental analysis传统的采油工艺是首先对油井采出物进行油气分离,然后原油通过油泵增压后向下游输送,天然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后输送至下游。
多相混输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采油方式,它以一台多相混输泵取代传统工艺中的油泵和压缩机,省去了分离器、压缩机、加热器等设备,并将传统输油线路中的油管和天然气管合并为一条,从而将采油投资成本降低为传统方式的70%[1]。
同时,采用油气混输泵可以明显降低井口回压,增加油气产量,延长油井寿命,缩小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节省维护和管理费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尤其对水下油田、沙漠油田、卫星油田以及边际油田,油气混输是一种更高效、经济的开采方式。
双螺杆油气多相混输泵是油气多相混输技术的核心设备,可以适应0~100%含气率的工况,作为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备受国内外石油公司、泵业厂家及研究机构的关注。
Egashira 等人建立了双螺杆混输泵的回流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液体回流量与进出口压差、含气率、转速及介质黏度的关系[2]。
Nakashima 等人以水、空气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工作介质,考虑转子与衬套的周向间隙,建立了双螺杆混输泵的热力模型[3]。
Räbiger 等人考虑到相邻腔室之间存在介质的回流,将每一个工作腔都作为进行质量和能量交换的热力学开口系研究,建立了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通过从泵进口到出口的迭代计算获得泵体内压力和温度的理论分布,然后通过实验进行了周向间隙回流介质流态的可视化研究,证实了均相流的假设[4-5]。
在国内,曹锋等人对双摆线齿型的单头双螺杆混输泵型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双螺杆油气多相混输泵的内部工作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6-7]。
目前,国内对双螺杆油气混输泵的研究主要集中y2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47卷在理论探讨,相关的实验研究非常少,本文借助于国家“863计划”搭建的双螺杆油气多相混输泵实验平台,对一种双摆线齿型[8]的双螺杆混输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对双螺杆油气多相混输泵的实际输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 理论分析1.1 理论输出流量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实际输出流量等于理论输出流量减去间隙回流量。
泵体内的回流间隙主要分为3类:转子齿顶与衬套的周向间隙,转子齿顶与另一转a 、b 、δ分别为间隙的宽度、长度、高度;R 1、R 2为两转子齿顶圆半径(a) (b)径向间隙1 回流模型式中:A 的导程;n1/1.751.250.750.2520.066t c c c n p Q A s δρμ⎛⎞Δ=⎜⎟⎝⎠(2)式中:c A 为周向间隙过流截面积;t n 为螺杆转子型线头数,本文中转子为单头螺杆,t n =1;c δ为周向间隙高度;p Δ为间隙前后压差,采用文献[2]中的压力分布公式求解;ρ为进入间隙前的介质密度;μ为介质动力黏性系数。
齿侧间隙的回流量为1/1.751.250.750.250.066t f f f f n pQ A l δρμ⎛⎞Δ=⎜⎟⎜⎟⎝⎠(3)式中:f A 为齿侧间隙过流截面积; f δ为齿侧间隙高度;f l 为间隙长度。
径向间隙的回流量为 4)5)6)7)mp l g W W W =+(8)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台双螺杆多相混输泵的实验流程及实验台如图2、图3所示,测试仪器及测试精度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仪器第3期 杨小强,等: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y3富士 横河 LWGY 型 ZS-BP 型 测试仪器 5000G11 WT500 涡轮液体 标准喷嘴变频器 功率分析仪 流量计 气体流量计精度/% ±0.01 ±0.1 ±0.5 ±1本文中研究的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转子型线采用双摆线齿型,理论气液混输排量为50m³/h,额定转速为1465r/min,额定功率为45kW。
2.2 实验方法文献[9]证实了用水和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与用原油和天然气作为工作介质时的测试结果是相似的,故本文用空气与液体介质(水与一定量切削液的混合物,在增加液体介质黏度的同时,也能起到防锈蚀作用,可保护实验容器和管道)作为工作介质。
图3 双螺杆混输泵实验台实验时,首先通过液体缓冲罐上的注液口向系统中注入液体,通过气液分离器上的视液镜观察液位,控制系统液体介质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开启空压机向系统补气,使混输泵进口压力达到所研究工况下的要求值。
开启混输泵,气体、液体经过各自管路上的减压阀减压后分别经过各自的压力、温度测点及流量混合物在混合之前的压力、温度及流量分别通过上述仪器测得。
气液分离器上安装有液位计和压力表,在系统运行时可以通过液位计及压力表的数值及时对混输泵的运行工况做出调整。
液体缓冲罐、储气罐和补气罐上都安装有压力表,可以随时观测系统中高压侧各处的压力值。
实验时,在各组工况下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图1中各测点处实验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混输泵进口状态下的介质含气率,计算公式如下y4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47卷,,,,,in ininin inG P G P in MIX P G P L P Q Q G Q Q Q ==+ (9)式中:Q 为体积流量;下标G 、MIX 、L 、in P 分别表示气体、混合介质、液体、混输泵进口压力。
3 计算及实验结果分析油井产出物中油气比例是不断变化的,理论上双螺杆多相混输泵必须在介质含气率从0~100%(即从纯液到纯气)范围内的任意工况下都能起到增压作用,过30 min 工况来进行。
3.1 纯液工况口压差,如图4性增大,通过3最大误差9.3%,从图5混输泵的消耗功率是不断增加的。
这是因为在纯液工况下,双螺杆混输泵的输送特性与水泵的近似,消耗 功率正比于流量与压差的乘积,虽然流量有所减小,但是压差增大对消耗功率的影响更显著,导致最终消耗功率随着压差的增大不断增大。
从图5还可以看出,理论计算的消耗功率与实验测试值吻合比较好,二者在0.6MPa 的进出口压差时误差最大,为14.3%,验证了理论功率的合理性。
输出流量/m 3·h -1进出口压差/MPa图4 双螺杆混输泵输出流量与进出口压差的关系压差不变时,双螺杆混输泵的输出流量随含气率的增加不断减小。
这是因为含气率较低时,径向间隙、齿侧间隙及周向间隙中都被液体介质密封,所以从高压侧向低压侧的泄漏只有部分液体;随着含气率增加,工作腔内的液体量减少,少量的液体受离心力作用集中围绕在转子齿顶附近,只能满足对齿顶周向间隙的密封,径向间隙和齿侧间隙的密封没有足够的液体来保证,气体开始进入径向和齿侧间隙,泄漏量开始增第3期 杨小强,等:双螺杆多相混输泵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y5输出流量/m 3·h -1图图7误差为大,为从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