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鱼说话》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__的教学重难点是: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纵观整堂课,有收获亦有遗憾,现反思如下:重朗读、抓对话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篇__。
教学时,分角色朗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
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
不完美的地方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可能由于自己有些紧张,从而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
改进方法1、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2、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课文,查找、圈画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的句子。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体会文中揭示的道理。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识字加油站”环节和“我的发现”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明、晚、昨”等带有日字旁的字,它们与时间有关,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发现“妈、奶”等字在偏旁上的相同之处。
有能力的同学拓展巩固,找找认识的字,还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偏旁和字义是否有关。
通过听读、比较的方式读好轻声,巩固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2.“字词句运用”环节中,每组生字两两比较,能正确说出标红的笔画并能正确书写,采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通过描红感受笔画的不同,加深记忆。
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地点、人、事等信息写词语,说话时不受词语限制,只要能从图片中观察所得即可,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有部分学生能清晰、准确表达。
还需多加练习。
3.“日积月累”环节中,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朗读成语,在熟读的基础上,采取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感受节奏,加深记忆。
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大致意思,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不知不觉中背诵下来。
4.“和大人一起读”环节中,第六单元己经学习了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给家人分角色进行朗读,如:爷爷奶奶做“老猴子”、爸妈做“大猴子”、小朋友做“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朗读,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
二、成功之处1.在这节课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如“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环节中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分层次教学,有能力的同学去练习难一层次的字词分类;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之处。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11《听鱼说话》

这里的两句话是比喻句吗?
“我要自己来听。”
“你能听懂鱼话吗?”
“试试看吧。” “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 回水里去吧!’”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 去吧!”
讨论:为什么琼儿和外公听鱼说话的内容不一样呢?
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 嘴一张一张的。琼儿看着有些 不忍心了。
想象小鱼会 说:........
不忍心:心里忍受不了。
• 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吧!
小鱼回到水里了吗? 又惊又喜 一摇一摆
琼儿和外公为什么放走小鱼?
自读17、18两个自然段,想想琼儿还 想学听谁说话?她还会听到蚯蚓说什么?
外公是怎样夸琼儿的?
外公是怎样夸琼儿的?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学听鱼话竟有 像你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
琼蚯蚓疼 熟 抛
琼楼 蚯蚓 蚯蚓
dǒng shì
心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熟人 抛开
懂试
懂事 试卷
一起来读读这些词吧
说一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 说说:琼儿的外公是怎样的人?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爱钓鱼。
分小组合作朗读1——6自然段看看 从哪儿能发现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 有趣的、爱钓鱼的人呢?(用横线 做记号)
那好,你就把它放回去吧。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学听鱼话 竟有像你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 会。”
“下一回,我要学听蚯蚓说 话,也准能一听就懂。”
想象:琼儿听蚯蚓说话,又能听懂什么?
“它跟你还不熟呢。蚯蚓的心思我知道 ,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
“小鱼好像在说什么。”
“是的,小鱼好像真的在说话呢。”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我要自己来听。” “你能听懂鱼话吗? ” “试试看吧。” “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篇【#二年级#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太阳的话》这首诗写于1942年1月14日,是艾青到延安以后写的一首诗,富有浪漫气息,是诗人的一首代言诗。
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的一些优秀的诗篇不是写太阳就是写火把或黎明。
诗人在诗中歌颂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了太阳的重要。
诗人写的太阳是一种象征,太阳象征的是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民主政府。
但这首诗放在综合性学习这一单元里,学生主要以自学的方式为主,学生只要能熟读,读出节奏和韵味,知道太阳象征光明、进步、幸福的生活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反复读诗,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对于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知道大概就可以了,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太阳这一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上。
我引导学生思考:太阳急切地想进到我们的房间来,她是想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当你们的心里撒满了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你们觉得心里充满了什么情绪呢?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让学生理解太阳带来的是光明,是温暖,是幸福和快乐。
此时,我还特别提醒学生,在诗歌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描写,还带上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诗人总是想要借事物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这也是我们以前学到的“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整堂课在教学中一方面避免在学诗和讲诗的过程中故意拔高,一方面又重视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的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实现了即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朗读与自学中也对诗歌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果是较好的。
2.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称象》一课主要写曹冲想出一个好方法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下册多文本阅读教案第四单元

二年级下册多文本阅读教案第四单元1.乡村趣事多一、教学目标1.感受乡村孩子不一样的童年趣事,体会想象的美好、奇特和快乐。
2.运用学到的词语,想象画面讲故事。
二、文本来源1.《水磨坊》来自《启智阅读精编练习》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2.《载梦的叶子船》来自《启智阅读精编练习》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3.《鸟树》来自《多文本阅读语文经典读本》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说到乡村儿童生活,你会想到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呢?生交流,师出示古诗图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乡村生活是儿童放风筝时的快乐,是他们学钓鱼时的认真;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勤快,是“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情趣。
在山明水净、天高地阔的村子里,好玩的事情太多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去和那里的孩子们交朋友,聆听他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乡村趣事多)(二)导读《水磨坊》,寻找想象的美好1.出示图片,引入:在清清的山溪边,水磨坊中的大木轮在“咕咕”地唱着动听的歌谣……2.播放文章朗读音频。
3.初步朗读文章。
4.理解词语意思(图片):土阜(fù) 水磨坊大木轮樟树斑鸠5.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在山溪旁有一座( ),它的( )不停地转着,发出( )的声音。
水磨坊附近有三棵( ),在最高的一棵树上有一个( )的鸟窝,它( )地叫着。
6.品读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
第一组:1我们村里有一条瀑布,好像一条白绸布。
2我们村里有一条瀑布,好像一条发亮的白绸布,好像一条会流动的白绸布。
第二组:①它的大木轮转着,挥出水珠和水雾。
②它的大木轮转着又转着,挥出一串又一串的水珠,挥出发亮的水雾。
生交流,师点拨。
7.学习4、6、7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画出作者想象的木轮、斑鸠说的三句话,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3)交流活动。
木轮:“我们永远转动,永不停息!”斑鸠:“你们永远转动!我们永远飞翔!”木轮:“是的,你们永远飞翔,我们永不停息地转动!”文中的“我”从“咕咕”的声音中想开去,多么有趣的故事,多么美好的画面。
《听鱼说话》PPT

初读课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说一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习字词
diào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琼儿和外公为什么放走小鱼?
钓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思考:琼儿和外公听到鱼说了什么? 又惊又喜 一摇一摆 想象:琼儿听蚯蚓说话,又能听懂什么?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和XX的对话》
想象:琼儿听蚯蚓说话,又能听懂什么?
精读课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拓展练习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和XX的对话》 可以是路边的小花小草,也可
以是我们的地球母亲,还可以是小 鸟,家里养的小动物都可以!(写 几句话)
通过读课文感受外公的幽默风趣、琼儿的纯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又惊又喜 一摇一摆
这里的两句话是比喻句吗? 琼儿和外公为什么放走小鱼?
精读课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讨论:琼儿真的听到了小鱼说话吗? 你觉得琼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精读课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讨论:为什么琼儿和外公听鱼说话的内容不一样
精读课文
到水里了吗? 思考:琼儿和外公听到鱼说了什么?
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讨论:琼儿真的听到了小鱼说话吗?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又惊又喜 《和XX的对话》
“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一摇一摆
说一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听鱼说话幼儿故事的美学特点

听鱼说话幼儿故事的美学特点
这是一充满了浓郁的幼儿情趣的故事,在清新优雅、风趣幽默镇南关谱写了一曲爱之歌。
祖孙两人的鱼,还一本正经地“听鱼说话”。
无论是琼儿在对蚯蚓挂上鱼钩的担忧,还是对小鱼的不忍中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纯真,还是外公默契和善解人意,都是那么让人心动,看似简单的语言中却蕴含了深刻的生命的哲理,深入浅出,让幼儿在听赏的体验中得到温馨的启示。
其实,读到这篇文章的孩子,也和琼儿一样,充满童真童趣!读这个故事,不是刻意让孩子学习琼儿的“高贵品质”,而是让他们和琼儿一起感受童年,感受成长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鱼说话》教学反思
篇一:《听鱼讲话》教学反思
《听鱼讲话》,你听到些什么?
《听鱼讲话》是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善良和诚信。
本文通
过写爱钓鱼的外公和小孙女琼儿在钓鱼时的几次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外公的有味和琼儿的聪慧、纯真、善良。
情节简单,要紧通过对话推进情节,非常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把表现外公风趣和琼儿纯真
善良的语句划出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读、分角色表演读,从读中去感受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外公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
《听鱼讲话》,很多人都听到了:外公有味,琼儿善良。
然而,有多少人确实把《听鱼讲话》听清楚了呢?
外公毕竟如何有味琼儿的善良表现在哪里?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听到些什么?
琼儿的外公是个专门有味的人。
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我们非常容易捕捉到外公的性格特点
有味。
那外公毕竟如何有味呢?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于概念和定性,而应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1)当琼儿看到外公把蚯蚓挂上鱼钩咨询蚯蚓疼不疼时,外公先是就把蚯蚓拿到面前,像跟人讲话一样,面对着蚯蚓咨询它挂在钩上受不受得了,接着又把蚯蚓放到耳边听了听,然后还讲蚯蚓讲没事儿,它最喜爱钓鱼了。
(2)当琼儿像外公一样把蚯蚓放到
耳边听,讲什么也没有听到时,外公又讲,蚯蚓跟你还不熟,蚯蚓的心事我明白,它是急着
要下水去钓鱼了。
(3)当琼儿讲小鱼看起来在讲话时,外公马上确信鱼确实像在讲话,又把鱼拿到耳边听了听,讲小鱼讲拿我做汤,一定非常鲜。
(4)当琼儿讲听到小鱼讲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外公又惊又喜,同时还同意琼儿把小鱼放回去。
(5)外公最后讲的那句话:我还从来没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
这句话耐人寻味,琼儿确实学会听鱼讲话了吗?琼儿确实能听明白鱼话吗?
琼儿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呢?(1)当琼儿看到外公把蚯蚓挂上鱼钩时,就咨询:蚯蚓不疼吗?是呀,要是铁钩挂在人身上,人确信会觉得非常疼。
那把蚯蚓挂上鱼钩呢?琼儿感同身受!(2)当看到自己钓到的那条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看着有些不忍心
了。
鱼儿是需要水的,现在小鱼离开了水,呼吸困难,面临着死的危险。
小鱼多么想回到水
里呀!因此,琼儿听到小鱼讲: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3)当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
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时,内心那种如释重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