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清洗水箱计算
反渗透(RO)使用说明书

反渗透 (RO)使用说明书上海山青水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零零五年二月目录一。
概述二。
反渗透器的进水水质要求三。
反渗透原理四。
反渗透器的结构五。
设备控制方式六。
反渗透器操作规程七。
反渗透常见故障及排除八。
反渗透的运输及安装要求一概述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单元操作。
反渗透技术由于分离过程能耗低、无相变、无需其它化学药品、无环境二次污染、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及维修方便,因此,它已广泛地为人们使用。
目前,反渗透水处理已广泛地用于各个行业,既可提供化工、医药、电子、轻工和食品等工业用水,又能用于苦咸水淡化制取生活用水。
二反渗透器进水水质要求1. 反渗透器的进水水质指标为了使反渗透器装置运转正常,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水进入反渗透器装置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满足装置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表一反渗透器进水水质要求(聚酰胺类复合膜)2. 水中有害成分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反渗透膜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金属氧化物沉积引起的,常见的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氢氧化锰等,还有微生物粘泥、水中的悬浮物与胶体物质在膜表面的沉积,以及碳氢化合物和硅酮基的油及脂类覆盖膜面,其特征为产水量增加或盐透过率增加或压差降增加。
3.反渗透器的其它进水要求反渗透主机应在以上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你的原水是否在此限度内是很重要的,不符合此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因此种情况而导致的膜污染和损坏不在系统的保质范围。
自来水水源自来水因为消毒而被氯化过,因此反渗透前必须安装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本反渗透系统的膜为聚酰胺类复合膜,如果原水中存在游离氯,膜就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害。
原水硬度原水硬度超标容易引起反渗透膜的结垢而造成危害,因此,建议反渗透进水前安装合适的软化器或阻垢剂加药装置。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原水水温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温降低而下降。
一般情况下,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将下降3 %。
清洗水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某厂RO装置膜组件采用6-3排列,即第一段有6个8寸膜组件,第二段有3个8寸膜组件,每个膜组件内装6个40寸长的膜元件。
清洗箱体积可计算如下:1)每个压力容器体积:V1=1/4*π*D2*L=3.14/4*[(25.4*8)/1000]2*6=0.1884m39个压力容器体积:V2=0.1884*9=1.6956m3假设膜元件占压力容器体积为30%,则9个压力容器内贮存水的体积:V3=1.6956*70%=1.1869m3V4=1/4*π*D2*L=3.14/4*0.0822*50=0.264m33)以φ600、有效高度1.3m计,保安过滤器内储存水体积:V5=1/4*π*D2*H=3.14/4*0.62*1.3=0.3674m3V6=0.3674*95%=0.349m34)总体积:V= V3+V4+V6=1.1869+0.264+0.349=1.8m3考虑到未可预见因素,总体积乘以系数1.2,即V’=1.2V=1.2*1.8=2.16m3考虑清洗循环过程中,清洗箱内应举例说明:某厂RO装置膜组件采用6-3排列,即第一段有6个8寸膜组件,第二段有3个8寸膜组件,每个膜组件内装6个40寸长的膜元件。
清洗箱体积可计算如下:1)每个压力容器体积:V1=1/4*π*D2*L=3.14/4*[(25.4*8)/1000]2*6=0.1884m39个压力容器体积:V2=0.1884*9=1.6956m3假设膜元件占压力容器体积为30%,则9个压力容器内贮存水的体积:V3=1.6956*70%=1.1869m3V4=1/4*π*D2*L=3.14/4*0.0822*50=0.264m33)以φ600、有效高度1.3m计,保安过滤器内储存水体积:V5=1/4*π*D2*H=3.14/4*0.62*1.3=0.3674m3V6=0.3674*95%=0.349m34)总体积:V= V3+V4+V6=1.1869+0.264+0.349=1.8m3考虑到未可预见因素,总体积乘以系数1.2,即V’=1.2V=1.2*1.8=2.16m3考虑清洗循环过程中,清洗箱内应有贮存体积0.5m3,故计算体积为:V”=2.16+0.5=2.66m3由上可知,清洗箱可选择体积为3m3。
MBR和RO运行中要注意的事项

MBR和RO运行中要注意的事项一、基本概念1、ppm的意思是1mg/L(1毫克/升)=1g/m3(1g/立方米)2、MBR维护性清洗一般是采用500ppm的次氯酸钠,哪么清洗的加药量的计算如下:500×100÷10%=500000g=5000L=5m3/h100---是假设反洗泵的流量m3/h10%--是指的一般市面的次氯酸钠的浓度是8%,10%,我们按10%计算的。
简易认为一L即为1000g。
3、阻垢剂一般加药量在3-6ppm,即若进水量为100m3/h,则每小时加入的阻垢剂的量(以最大量6ppm计算):6×100=600g=0.6L/h我们一般配比浓度为10%,则加入10%的药剂量为6L/h若计量泵的最大频率量程为9L/h,则频率应调整为:6÷9×100=674、还原剂的量一般是在2-3ppm,有非氧的情况下可以少用一点,一般也应在0.5-1ppm为宜。
计算方式参照3。
5、非氧的量一般是在2-3ppm,计算方式参照3。
二、MBR的运行注意事项MBR运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曝气量与污泥浓度曝气量与污泥浓度是有关系的,污泥浓度国产的MBR 以前是不宜超过五六千的污泥浓度,过高会需要加大曝气量(污泥浓度过高,曝气量小了会出现膜丝摆动小而积泥,产水量下降),过大又会导致断丝现象的出现。
现在MBR大多采用了加衬的方式,避免了断丝现象的产生,但污泥浓度过高,还是需加大曝气量,所以在平时运行中,要注意观察膜池的SVI,以及膜池的曝气是否均匀,气泡较大。
另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几个周期(抽吸8分钟停止2min 为一个周期)内产水量是否稳定来判断系统是否运行稳定,曝气量是否合适。
2、反洗周期和维护性清洗周期的设置与调整通过观察一个反洗周期内产水量下降的趋势来判断反洗周期是否合适,比如现在目前是3h反洗一次,如果在2h 时产水量突然下降较快,就宜将3h调整为2h。
反渗透膜清洗几种常用配方

反渗透膜清洗几种常用配方清洗配方一1%-2%柠檬酸溶液或0.4%HCl溶液,适用于铁污染及碳酸盐结晶污堵;清洗配方二0。
2%NaClO+0.1%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有机物及活性生物引起的超滤膜组件的污染;清洗配方三0.3%H2O2+0。
3%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谷氨酸发酵液引起的超滤膜组件的污染;清洗配方四1%甲醛溶液,适用于细菌污染的超滤;清洗配方五HNO3:0.5%水溶液,适用于电泳漆处理过程中磷酸铅对超滤造成的污堵(此清洗必须在其他常规化学清洗之后进行。
);清洗配方六清洗剂配方:20%的Na2CO3、7%的Na3PO4、3%的NaOH、0.5%的EDTA,主要用于胶体污染物造成的膜污染;清洗配方七清洗剂配方:9%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的表面活性剂、0.4%的NaOH、0。
15的无水碳酸钠、11%的磷酸钠、10%的硅酸钠,清洗时需注意pH的控制,有些膜不适用于高pH清洗液的清洗,要慎重选择,主要用于清洗含油废水所造成的膜污染;清洗配方八清洗剂配方:3%的H3PO4、0。
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
5%的LBOW专用清洗剂,主要用于清洗蛋白质和油脂污染物造成的污染.清洗配方九清洗剂配方:20%的H2SO4,主要用于超滤系统中硅垢结晶造成的污染。
RO膜元件是反渗透设备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日常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出水水质的好坏,这里对于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加以概述,系统说明反渗透膜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以及相对应的清洗方法。
方法/步骤1、细菌污染一般特征:脱盐率可能降低、系统压降明显增加、系统产水量明显降低清洗方法:PH值10,2%三聚磷酸钠溶液,0.8%EDTA四钠(严重时更换为0。
25%的Na-DDBS),温度40C;0.1%NaOH和0。
03%SDS,PH=11.5。
2、硫酸钙污染一般特征:脱盐率明显降低、系统压降稍有或适度增加、系统产水量稍有降低清洗方法:PH值10,2%三聚磷酸钠溶液,0.8%EDTA四钠(严重时更换为0.25%的Na—DDBS),温度40C;有时也可用PH小于10的NaOH水溶液清洗.3、有机物沉淀一般特征:脱盐率可能降低、系统压降逐渐升高、系统产水量逐渐降低清洗方法:PH值10,2%三聚磷酸钠溶液,0.8%EDTA四钠(严重时更换为0。
RO清洗

清洗系统清洗非常重要,因膜表面沉积物降低产水流量,影响产水质量,沉积物还可能对膜产生永久性化学损伤,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当发现产水流量和脱盐率下降或压差增加时(膜运行压力超过15%或同等压力下产水量减少10%时),则表明系统需要清洗,建议半年清洗一次,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延长反渗透膜寿命。
清洗压力一般为2-2.5kg/cm2,清洗一次约需2-4小时。
反渗透清洗操作规程一、清洗前准备1、化学清洗所需药品已准备好。
包括碱性、酸性清洗剂,等,同时需要准备好PH试纸。
2、反渗透及前面的装置必须具备运行能力,方能在清洗时提供动力及水源。
3、将待清洗的反渗透系统处于停机状态。
所有阀门关闭。
4、清洗水箱达到规定水位。
5、反渗透化学清洗的安全准备工作。
6、警示标志及志牌及警戒线个人安全用品准备。
7、安全帽,防酸碱手套,防酸碱防护面罩。
防酸碱围腰。
8、技术员、安全员、反渗透化学清洗项目的负责人在作业前,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所需的设备。
工器具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机具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二、阀门动作顺序1、清洗一段:开启一段清洗进水阀AOV0506(A-D) 、一段清洗回水阀AOV0507(A-D)、清洗产水补水阀阀开(透过液阀手动)。
2、清洗二段:开启二段清洗进水阀AOV0508(A-D)、二段清洗回水阀AOV0509(A-D)清洗产水补水阀(透过液阀手动)、。
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三、配制清洗1、冲洗反渗透膜元件用泵将干净、无游离氯的反渗透产品水从清洗箱打入压力管中并观察清洗回水的回水情况2、配制清洗液用干净的产品水在清洗箱中配制清洗液。
3、低流量清洗。
启动泵用调节阀控制流量,以低流量(参考下表约一半的流量)注入预热过的清洗液,并用低压排除设备余水,用仅够补偿从进水到浓缩出水的压降的压力进行清洗。
此压力应低到基本上不产生渗透为宜,低压可使浓缩物在膜上再沉积减至最少,对于防止清洗液被稀释是必不可少的。
4、反复循环清洗。
排除了设备余水后,清洗液将以浓缩液的流态和透过液的形态两种形式存在。
反渗透化学清洗方案

反渗透化学清洗方案1、引言在反渗透处理之前,要对供给水进行预先处理,以尽可能地避免对膜表面的污染。
最佳的操作条件(产水流速、压力、回收率和pH值)对于减少膜表面的污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预处理过的给水中具有较高的SDI15(即使在允许的范围内)值,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反渗透膜表面会有悬浮物、胶体和盐垢等沉淀产生的污垢。
污垢将会导致膜元件的性能下降,具体表现为较低的产水流量和/或较高的溶质透过率和/或供给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差增大等。
膜元件在实际运行中流量会时间的增长而降低,重复(定期的)清洗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系统的性能。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污垢的去除将会带来暂时的缓解。
2、反渗透系统清洗说明2.1 清洗时间的确定为了使清洗工作取得最好的效果,膜元件必须在产生大量污垢前进行清洗。
如果清洗工作延误太晚,那么将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从膜表面上彻底清除污垢并重新恢复膜性能至初始的状态。
当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了15%,或标准化的产水量降低了10%,或标准化的盐透率增加了5%时,应该对膜系统进行清洗。
2.2 污垢类型的确定在清洗之前确定膜表面污垢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污垢类型确定的最好法是对SDI测试膜片上所收集的残留物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主要类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化学清洗。
在不能采用化学分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SDI的测定情况,测试膜片上残留物的颜色、密度,然后对污垢进行分类。
比如,呈褐色的残留物引导我们判断是否为铁污垢;白色残留物则可能是硅、砂质粘土、钙垢等;晶状体外形是无机胶体、钙垢的一个特征;生物污垢或者有机污垢,除了从气味上分析判断外,通常还可以看出这类污染物呈现粘稠状。
2.3 清洗程序的选择确定了膜表面的污染物,那么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清洗程序。
如果认为污垢为金属氢氧化物,比如:含铁的氢氧化物、或者钙垢,那么可以采用柠檬酸清洗;如果确定主要污垢为有机物或者微生物,那么建议使用碱性清洗方法。
换热器清洗剂用量计算公式

换热器清洗剂用量计算公式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换热器内部会积聚各种污垢,影响换热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定期清洗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清洗过程中,使用清洗剂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为了确保清洗效果,我们需要计算清洗剂的用量。
下面将介绍换热器清洗剂用量计算公式及相关内容。
1. 清洗剂用量计算公式。
换热器清洗剂的用量计算公式一般为:清洗剂用量 = 换热器管束数×换热器管束长度×换热器管束直径×清洗剂用量系数。
其中,清洗剂用量系数是一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参数,包括清洗剂的浓度、清洗时间、清洗方法等。
换热器管束数、长度和直径可以通过换热器的设计参数或实际测量得到。
2. 清洗剂用量计算实例。
假设某换热器的管束数为1000根,每根管束长度为5米,管束直径为0.1米,清洗剂用量系数为0.1。
现在我们来计算清洗剂的用量。
清洗剂用量 = 1000 × 5 × 0.1 × 0.1 = 50升。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在清洗该换热器时,需要使用50升清洗剂。
3. 清洗剂用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洗剂的浓度,清洗剂的浓度直接影响清洗效果,一般情况下,清洗剂的生产厂家会提供相应的稀释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稀释。
(2)清洗时间,清洗剂的使用时间也会影响清洗效果,一般情况下,清洗剂的使用时间为2-4小时。
(3)清洗方法,清洗方法包括循环清洗、浸泡清洗等,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清洗剂用量也会有影响。
4. 清洗剂的选择。
在选择清洗剂时,需要考虑清洗剂的成分、环保性能、清洗效果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清洗剂应具有良好的脱垢效果,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且在使用后易于清洗干净。
常见的清洗剂包括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生物清洗剂等,根据不同的清洗对象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5. 清洗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水处理计算公式

θ——温度系数,取值范围1.008~1.047,一般取值为1.024
C——T℃时工艺系统中污水的溶解氧浓度,mg/L,多数情况为2
CS(T)——T℃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平均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如未告知取值,则查三废P501
CS(20)——20℃时清水中氧的溶解度,9.17mg/L
Noe——出水总硝态氮,mg/L
0.12ΔXv——排出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含氮量,g/d
供氧量计算公式
曝气池供氧量
计算供氧量时单位折算成kg/h,注意除24
O2——计算需氧量,kgO2/h
OS——标态需氧量,kgO2/h
基本原理
dC/dt——单位体积清水中氧的转移速率,kgO2/m3•h
KLa——清水中氧的总转移系数,1/h
t——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5~2.5h
Q——设计流量,m3/d
Kz——总变化系数
Kh——时变化系数
Kd——日变化系数
固体通量法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Gt——固体表面负荷值,kg/m2·d
Qmax——废水最大时流量,m3/d
回流污泥浓度
SVI——污泥容积指数,mL/g,取值范围约100左右
污泥浓度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XV——挥发性曝气池污泥浓度(MLVSS),mg/L
R——污泥回流比
f——XV/X,(MLVSS/MLSS)挥发性污泥浓度/污泥浓度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1.2左右
曝气池容积
θC——污泥龄即污泥停留时间,d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Kd——内源呼吸(或衰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