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货币与货币流通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核心讲义(金融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核心讲义(金融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第三篇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货币理论第一节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1.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

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故又称足值货币。

(1)商品货币的两种形态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

(2)商品货币特征①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②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以其内在价值量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代表实物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加入到流通领域中。

代用货币是不足值、可随时兑换成金银的货币,背后有充足的金银货币或等值的金银条(块)作为保证,其持有者有权随时到政府或银行将其兑换为金银货币。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北宋年间四川地区——“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优点: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缺点:早期的代用货币实际上是代表一定金银数量的票据。

随着代用货币的广泛使用,一部分货币在流通领域中沉淀下来,足值的金属准备开始变为部分准备方式,一些银行尝试超过其金属准备发行代用货币,可仍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最后演变为与贵金属脱钩。

与贵金属脱钩后的代用货币就演化为信用货币。

3.信用货币概念: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1)信用货币的形式①现金,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以外;②银行存款,主要体现为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可用于转账结算,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内。

特点:a.流动性小于现金;b.具有收益性;c.可获得一定利息收入。

(2)信用货币的特征①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④信用货币具有管理货币的性质。

【例1】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形态。

辽宁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试题

辽宁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试题

辽宁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在Excel工作表的单元格中,如想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如学号),则应输入。

A:00070615B:“070615”C:070615D:’070615E:以上都不正确2.若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5个,度为1的结点有1个,则有叶结点。

A:25B:30C:31D:16E:以上都不正确3.二进制数111110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F5BB:D7SDC:2FH3D:2AFHE:以上都不正确4.数据库保护包括的内容有。

(1)安全性保护(2)完整性保护(3)并发控制(4)恢复A:(1)(2)B:(1)(2)(4)C:(1)(2)(3)D:(1)(2)(3)(4)E:以上都不正确5.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开发软件时应尽量采用。

A: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C:指令系统D:高级语言E:以上都不正确6. 在Word的编辑状态,字号被设定为四号字后。

按新设置的字号显示的文字是。

A:插入点所在的段落中的文字B:文档中被选择的文字C:插入点所在的行中的文字D:文档的全部文字E:以上都不正确7. 在Word文档编辑过程中,为了防止突然断电等意外造成的数据丢失,应经常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或按快捷键。

A:Alt+SB:Shift+SC:Ctrl+SD:Ctrl+Shift+SE:以上都不正确8. 把微机中的信息传送到软盘上,称为。

A:拷贝B:写盘C:读盘D:输出E:以上都不正确9. BASIC语言解释程序属于。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编译程序的一种D:汇编程序的一种E:以上都不正确10. 在微机中,外存储器通常使用软磁盘作为存储介质。

软磁盘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

A:不会丢失B:完全丢失C:少量丢失D:大部分丢失E:以上都不正确11.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讲义】(货币与货币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讲义】(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

各部落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外,还把多余的产品拿去交换。

由于当时社会尚未出现大分工,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

(2)扩大的价值形式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它拒绝任何其他商品与之并列。

它拥有特殊的地位,任何一种商品只要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成功,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便转化为价值。

(4)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众多商品中分离出一种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成为表现、衡量和实现价值的工具。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

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私有制社会中,大量的货币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

从货币的社会属性来看,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是没有阶级性的,也不是阶级和剥削产生的根源。

3.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货币。

银行招聘金融部分笔试知识点汇总

银行招聘金融部分笔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名词解释自由外汇:即不需要货币发行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是可以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

记账外汇:亦称双边外汇,即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其他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贸易外汇:是指由商品的输出输入引起收付的外汇。

汇率:就是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基本汇率: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货币)之间的汇率。

贸易汇率:又称“商业汇率”,主要用于出口贸易的货价及其从属费用的收汇兑换。

电汇汇率:是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卖出外汇后,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

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

二、简答题1.如何多角度阐述外汇的概念?答案要点:(1)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2)广义的静态外汇。

广义静态外汇的概念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3)狭义静态外汇。

狭义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外汇的特征有哪些?答案要点:(1)外汇是以外币计算(或表示)的、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任何以外币计值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不构成外汇。

(2)外汇具有可自由兑换性。

自由兑换性是指可以为任何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将这种外币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

3.外汇的作用有哪些?答案要点:(1)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2)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以避免在国际结算中使用黄金,节约非生产费用。

(3)外汇是国际储备手段,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陕西省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

陕西省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

陕西省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 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 作答时间为180分钟, 总分100分, 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在Windows XP桌面上有一个任务栏, 通常在任务上有一个“En”图标。

A:它没有任务作用B:它是任务栏的标识C:它是某一窗口的提示符D:它是输入法图标, 说明当前输入方式为英文E:以上都不正确2.Windows中, 可以打开“开始”菜单的组合键是。

A:Alt+EscB:Ctrl+EscC:Tab+ESCD:Shift+EscE:以上都不正确3.在Windows中, 要把图标设置成缩略图方式, 应在下面菜单中设置。

A:文件B:编辑C:查看D:工具E:以上都不正确4.Excel通过功能实现图表的创建。

A: 数据库应用B: 图表向导C: 函数D: 数据地图E: 以上都不正确5.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异常是指。

A: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B: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C:应该插入的数据不能被插入D: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E:以上都不正确6.BASIC语言解释程序属于。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编译程序的一种D:汇编程序的一种E:以上都不正确7.在Windows中,将某个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之后,该应用程序。

A:仍在后台运行B:暂时停止运行C:完全停止运行D:出错E:以上都不正确8.在Windows下,将某应用程序中所选的文本或图形复制到一个文件中可选择的命令首先是。

A:剪切B:粘贴C:复制D:选择性粘贴E:以上都不正确9.1等值的十六进制小数为。

A:0.1B:0.2C:0.4D:0.8E:以上都不正确10.十进制数14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A:1111B:1110C:1100D:1010E:以上都不正确11.Internet中URL的含义是。

A:统一资源定位器B:Internet协议C: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传输控制协议E:以上都不正确12.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行为可能使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是。

A:新建一个文件夹B:使用发霉的软盘C:使用外来软件或光盘D:强行关闭计算机E:以上都不正确2.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数据保密问题B: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C:解决数据共享问题D: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E:以上都不正确3.已知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G,中序序列为DBCAFEG,则后序序列为。

A:DCBAFGEB:DCBFGEAC:DCBFEGAD:DCBGFEAE:以上都不正确4.传播、破坏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

A:流行性感冒病毒B:特殊小程序C:特殊微生物D:源程序E:以上都不正确5. 网络互联要实现在更大的范围内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网络之间要有通信链路;二是提供。

A:协议转换功能B:数据库管理功能C:安全保密功能D:信息传输功能E:以上都不正确6. 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如果内存容量不够,解决方法是。

A:把磁盘由单密度换为高密度B:把磁盘换成光盘C:把软盘换为硬盘D:增加一个扩展存储卡E:以上都不正确7. 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环绕方式默认为。

A:嵌入型B:四周型C:紧密型D:穿越型E:以上都不正确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的遍历过程中每一顶点仅被访问一次B:遍历图的基本方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两种C: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不适用于有向图D:图的深度优先搜索是一个递归过程E:以上都不正确9.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B:对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甚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翻译C:管理用各种语言编写的源程序D:管理数据库文件E:以上都不正确10. I/O接口位于。

A:总线和I/O设备之间B:CPU与I/0设备之间C:主机和总线之间D:CPU与主存储器之间E:以上都不正确11. 若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则此数据库就称为处于。

金融专项:银行招聘金融部分笔试知识点资料

金融专项:银行招聘金融部分笔试知识点资料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名词解释自由外汇:即不需要货币发行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是可以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

记账外汇:亦称双边外汇,即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其他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贸易外汇:是指由商品的输出输入引起收付的外汇。

汇率:就是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基本汇率: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货币)之间的汇率。

贸易汇率:又称“商业汇率”,主要用于出口贸易的货价及其从属费用的收汇兑换。

电汇汇率:是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卖出外汇后,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

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

二、简答题1.如何多角度阐述外汇的概念?答案要点:(1)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2)广义的静态外汇。

广义静态外汇的概念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3)狭义静态外汇。

狭义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外汇的特征有哪些?答案要点:(1)外汇是以外币计算(或表示)的、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任何以外币计值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不构成外汇。

(2)外汇具有可自由兑换性。

自由兑换性是指可以为任何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将这种外币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

3.外汇的作用有哪些?答案要点:(1)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2)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以避免在国际结算中使用黄金,节约非生产费用。

(3)外汇是国际储备手段,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人民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人民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人民银行招聘考试题库一、货币金融1. 请简述货币的定义、职能和特性。

2. 什么是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有哪些?3. 请解释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的关系。

4. 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什么区别?5. 请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二、宏观经济学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其核算方法?2. 请解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并讨论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 请简述经济周期与商业周期的概念以及其特征。

5. 请分析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 请解释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分类。

2. 请说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 请论述商业银行的定价行为和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4. 请解释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交易规则。

5. 请概括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和结构。

四、银行业务与风险管理1. 请论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风险。

2.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 请解释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概念,并讨论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4. 请说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监管要求。

5. 请概述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

五、金融监管与国际金融1. 请简述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2. 请论述证券监管的主要任务和制度设计。

3. 请说明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和挑战。

4. 请解释汇率制度的分类和选择的考虑因素。

5. 请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六、金融法律与法规1. 请解释合同法中关于债权和债务的规定。

2. 请述说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特点和建设方向。

3. 请说明《反洗钱法》的基本要求和风险管理原则。

4. 请分析《公司法》对金融机构治理的规定和要求。

5. 请概括我国金融监管法规的体系框架和实施机制。

总结:本文围绕人民银行招聘考试题库的内容需求,分为六个主要部分。

首先介绍了货币金融的定义、职能和特性。

其次,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货币与货币流通中公网校银行招聘考试网每日及时更新2014银行招聘考试辅导资料,本文是:金融知识之货币与货币流通。

一、如何把握货币的起源及其各种学说?
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货币。

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

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其本质如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对此,马克思曾引用当时美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

但这又是一个非解开不可的谜。

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古今中外有多种,如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交换起源说;西方国家的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福说,等等。

它们或认为货币是圣贤的创造,或认为货币是保存财富的手段,一些法学家甚至错误地认为货币是法律的产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虽然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看,多数学说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却无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揭示货币的起源。

只有马克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么一个历史沿革。

从这一发展过程应该看出:
首先,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

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

其次,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

再次,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主要是基于对币材的考察。

所谓币材,即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

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形式发展演变。

这一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贝壳、谷帛、牲畜等,都充当过货币。

实物货币之所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退出货币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在于实物货币具有难以消除的缺陷。

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大小不一,难于比较。

随着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大宗交易成为日益普遍的经济现象时,实物货币被金属货币所替代也就成为必然。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自然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前提。

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

3、金属货币向纸质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

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

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4、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以电子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础的,也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不断演化的结果,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

三、关于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

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作为各种商品交易时的交换手段;
二是作为计价单位去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三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用以偿还债务或作其他支付。

理解货币的功能时需要注意:
首先,货币的功能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功能是由货币本质决定的。

其次,对货币的功能有多种概括,如西方学者概括为交换媒介、核算单位、贮藏手段;马克思则将金属货币的功能概括为5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无论怎样概括,都万变不离其宗。

四、货币的职能
所谓货币的职能即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的发展,货币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

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的一种观念。

货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两大职能: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手段。

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

此外,同学们还应注意,在分析理解货币职能问题时,要时刻牢记运用发展的观念,掌握货币功能的特点与作用。

如交换手段的特点是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用主要是便利商品交换,但也可能导致买卖脱节;支付手段的特点是没有商品或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用于偿还债务或单方面支付等。

正因为货币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货币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首先,货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力量。

其次,货币在整体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对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
收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种作用可以是正负两方面的,如果违背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就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如可能加大供求失衡,形成债务链条或危机,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五、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首先,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

其次,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

再次,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最后,尽管各国划分货币层次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内容也多有差异,
但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却是共同的,这就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