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一摸_画一画》课件3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课件:《摸一摸_画一画》课件1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欣赏范画
蒙克(挪威) 描绘了一个面 容近似骷髅的 人,双手捂耳, 由于惊吓而大 声呼喊。
《嘉布遗会林荫大道》莫奈(法国)
从城市风景的变化诡异的光线中,捕捉色彩的魅力。
作业要求: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谢谢欣赏!
2019/9/19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设计

触觉 线、点、色、联想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摸一摸,画一画》是一年级下册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从课堂的作业来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潜移默化地传受知识点,学生也能从畏惧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感觉难度很大,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学生只模糊地认识到“感觉”是可以表现的,而对它美在哪里,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等还是浑然不知。于是我想,如能让学生欣赏一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原来用抽象的画法可以产生这么美的作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的奥妙所在,这将会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欣赏同龄人和大师作品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触摸、感受、联想、表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运用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抽象的造型语言,表现对触觉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不同触觉特点的材料、相关图片、画笔、画纸、范作等。
学生: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指导的要点放在线条的组织、形状的勾画,及时展示学生表现有创意的作品。
四、展评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业展示,全班点评总结。要想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应想什么办法解决。毛茸茸的怎样表现,金属的怎样表现,柔软的又怎样表现。锻炼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把画好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由同学们提问,他是如何摸出这个物体的,并怎样画出来,怎样表现出它的质感的。
老师示范:摸到黑板我有一种平平、冷冷的感觉,我想用看上去冷一点的色彩和平平的线条去表现。
人教版《可能性》(完美版)PPT课件3

在今天的学习中,可能你的表现 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 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 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结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和收获,运 用所学的知识做出猜测。
1.可能会赢得全体老师的掌声 2.不可能赢得全体老师的掌声 3.一定会赢得全体老师的掌声
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手拿筷子。
小资料:
• 据统计,全世界每秒出生人口数为4.3 个,我国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个人。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
花是香的
大王花是一种肉质寄生草 本植物,是世界上最 大的花朵,有“世界花王” 的美誉。 它会散发具有刺激性腐臭 气味, 可以吸引逐臭昆虫来为它 传粉。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
三、基于检测,达成目标
1.说一说指针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
可能停在蓝色、粉色、绿色或 黄色上。
• 2.掷一枚骰子,掷一次,朝上的面上可 能是几? 不可能是几?一定是几?
第二关:判一判
一定 √
√
不可能 ×
× 我从出生到现
在不可能没吃 过一点东西
可能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
三天后可能会下雨
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吃钣时,人可能用左
我从出生到现在不可能没吃过一点东西 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件吗?
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 3个,我国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个人。
吃钣时,人可能用左手拿筷子。 3个,我国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个人。
么做的吗? 说一说指针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
从前有一个忠诚被奸人陷害,被皇帝判处死刑。 它会散发具有刺激性腐臭气味, 可能会赢得全体老师的掌声 三、基于检测,达成目标
《6 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摸一摸画一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感受物体表面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所触摸的物品,培养绘画兴趣和表现能力。
3.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触摸物品,感受物体表面特征,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触摸感受转化为绘画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质地、形状和颜色的实物物品,如水果、蔬菜、石头、玩具等。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各种物品的图片和绘画作品。
4. 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猜一猜是什么?(出示谜语:千只脚,万只脚,跳来跳去不停脚。
)是什么?对,是蚂蚁。
那你们喜欢蚂蚁吗?为什么?2. 蚂蚁这么可爱,同学们想不想去蚂蚁的家看一看呢?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一只小蚂蚁,慢慢地、慢慢地走进森林里的这个大大的、色彩缤纷的蚂蚁王国。
等一下睁开眼睛后,每个小组都要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1. 课件出示教材P2,导入:同学们看,这就是蚂蚁家的门(黑板上画着大大的圆形),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什么形状?对,是圆形的门。
那么,圆形的门上有什么呢?(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画一个门把儿)2. 小组讨论:你们都猜对了,圆形的门上有门把儿。
在美术中,门把儿就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节,是构成一幅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再仔细地观察一下课本上的画面,蚂蚁和蝴蝶都是用什么颜色和材料来装扮自己的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油画棒为蚂蚁和蝴蝶添上漂亮的颜色,涂色的时候要小心,颜色不要涂到边框外边。
3. 学生动手涂色。
教师巡视辅导。
4. 颜色涂好后,请四组中分别选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1 《认识平面图形》课件(共17张PPT)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平平的面;圆 柱上下一样( 粗 ),两端(圆圆 )的、(平平) 的;球是(圆圆)的,可以随意(滚动)。
知识点 认识平面图形 画一画。
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摸一摸、画一画,找 出它们表面的形状和特点。
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特点吗?
长方形
长长方方的,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 直的,相对的边相等。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红领巾是(三角)形。
2.涂一涂。(选自教材P5 T1)
请同学们自 己做一做。
3.把相应图形的序号填在( )里。(选自教材P5 T2)
①⑤
②④
③
4.分一分,填一填。(填序号)
长方形:(①⑥⑨) 正方形:( ④⑩⑫) 圆:(②⑧) 三角形:(⑤⑦) 平行四边形:(③⑪)
5.开船啦!(填一填)
4 4 2 6 3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 边形也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三角形有 三条边;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知识提炼 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 边形也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三角形有 三条边;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小试牛刀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选自教材P3 做一做T1)
1.填一填。 (1)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 4 )条
边,三角形有( 3 )条边。 (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 ),正方体的
三角形
三条边,都是直直的。
四四方方的,有四条
边,每条边都是直的,
正方形 且长度相等。
《6 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下册

《摸一摸画一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各种材质的触摸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将所触摸的物品或材质表现出来。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材质的特性,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将其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材质的物品(如纸、布、石头、木头等)及相应的图片,以便学生观察。
2. 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彩纸、胶水等)。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各种材质的图片及学生作品展示。
4. 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些生活中可以摸的物体视频,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和摸上去的感觉。
(2)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摸一摸,说出物体的名称和摸上去的感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导入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摸一摸画一画》。
2. 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不同质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称和图片上的颜色。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绘画步骤:确定物体位置→画出轮廓→画出细节。
(3)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画出实物。
(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表现不同的质感。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展示作品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们观察并评价作品,教师总结评价语:色彩搭配合理、表现手法独特、细节处理得当等。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表现不同质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如介绍一些其他相关的美术作品和技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对触摸不同材质的基本感知能力得到增强,能表达出各种材质的触感。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摸一摸 画一画》教学设计

课题
摸一摸 画一画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等不同质感的物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来体会,并用欣赏、示范、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点、线、形状和色彩等绘画语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触觉具备一定的感知,但用绘画来表现摸到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在理解与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先摸一摸不同的物品获得感知,引导他们说出感觉,欣赏相关图画,理解不同的点、线、形状、色彩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用笔画出摸到的感觉。
六、板书设计
摸一摸 画一画
触觉:线条 色彩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本课知识点,一目了然,同时给学生打开设计思维的空间,迸发更多设计灵感。)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本科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们通过摸、猜、说、画等几种形式能比较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画的环节,可能有些学生依然不敢动手,鼓励他们之后也能大胆的画了。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更加喜爱美术课堂,更能习得美的知识,而不应只评价作品是否好看。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触摸感知的各种物件(如毛线、麻布、冰块、面团、热水袋、石头、光滑的弹珠、树皮、棉花、松果等)。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感觉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感觉,谁愿意说说你用过哪些方法感知周围的事物?
学生思考后回答。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你们想不想摸一摸?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摸过之后要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教师实物展示)
学生说一说。
人教课标版美术第六课《摸一摸画一画》教案

第六课摸一摸,画一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采用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3、是否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表示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色水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我要请你闭上眼睛来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是什么摸上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提供哟粗燥、光滑、坚硬、柔软、震动……的物品)三、讲授新课画画就是表达你内心的感受的,刚才我们都摸了一下桌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是光滑的,坚硬的,有棱角的,冰冷的,这些感受我们可以怎样来表达呢我们可以选择线条、颜色、不同的笔触、用点、面、或其他材料来表现。
现在就请用你最自由、最舒服的方式来表现你刚才的感觉。
(学生自由用点、线、面、颜色来表现)四、欣赏范画表现不同的触觉似乎很难,其实并非如此,关键在于掌握笔触、色彩的不同运用,快速流畅的运笔可以造成光滑的触觉,短促凌乱的色点可以产生粗燥的触觉,坚挺的直线结构易产生硬朗的触觉,蓬松的曲线组合会有柔软的触觉。
《梅里特大道》威廉-德库宁(美国)狂乱粗犷、丑陋怪异是德库宁抽象绘画的特征。
《睡莲》莫奈(法国)灵动的笔触,奇特的构图、境界的高远都美妙无比。
《1968年5月》米罗(西班牙)自由偶然中产生,使人觉得它表达的是什么生存现实相关的寓意。
黑色的线条,红色、黄色、绿色的暗示,体现出超现实的因素。
几只黑色的手脚,意味着狂乱与恐怖,答案是不确切的。
《呐喊》蒙克(挪威)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