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光学易错题锦集
2020-2021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图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光线如果按照下面的传播路径,这三种光学元件都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如下图所示。
故选D。
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等大的像【答案】AB【解析】【详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所以3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f<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此时物距为u=40cm−30cm=10cm<cm,此时f<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故A A.若5cm<f10符合题意;<cm,此时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故B符合题意;B.若f5C 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可能此正立的虚像,故CD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
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
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BD【解析】【详解】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B模拟的是远视眼,A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D。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 )A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B .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C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D .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答案】B【解析】【详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当无水时物体在光屏(暗箱)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有水时,由于光的折射,物体感觉变浅,相当于靠近凸透镜,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原则,在暗箱上得到的像会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
故B 正确。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b 点时,成等大的实像C .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BD【解析】【详解】A .使烛焰位于a 点时,2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a 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 点的物距,即a 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
故A 项正确,A 项不符合题意;B .使烛焰位于b 点时,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项错误,B 项符合题意;C .使烛焰位于c 点时,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在c 点,物距最小,像距最大,像最大,故C 项正确,C 项不符合题意;D .使烛焰位于d 点时,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D 项错误,D 项符合题意;【点睛】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3.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中考光学易错题锦集

光学部分易错题锦集【例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8⨯310m/s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例2】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时,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例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地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的影子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线而形成的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例4】(能力提高)日偏食的时候,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的地面上,我们看到阳光透过树叶间缝隙照在地上的光斑,其形状是()A.圆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不同规则的形状【例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例5】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a必须为()A.30°B.60°C.45°D.90°【例6】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20︒【例7】用笔尖垂直地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头10mm,则镜子玻璃的厚度是( )A.10mmB.2.5mmC.5mmD.20mm【例8】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例9】游泳池边梳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点分.【例10】(09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是从一块平面镜中观察到的一只手表的指示情况,此时手表所指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例11】如图所示,在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者要看到a和b的像重合在一起的情景,其眼睛应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例12】(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求出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该怎样改变?【例13】(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M1 、M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发光点S在这样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中成像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无法确定【例14】如图所示, 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M中所成虚像点的位置,要使S的虚像点落到"S处,要适当地移动平面镜M,请画出M移动后的位置.【例15】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v的速MN 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m/s//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例16】(多选)(基础过关)(09西城二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站在游泳池边的人看到游泳池中的水很浅B.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太阳C.汽车在倒车时,司机利用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景物D.护士用水银体温计为病为测量体温后观察体温计的示数【例17】(能力提高)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例18】(能力提高)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应瞄准()A.B的正上方B.B处C.B的正下方D.B的右方【例19】(能力提高)潜入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游泳馆天花板上的灯,他看到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和实际位置一样高D.无法判断【例20】把用相同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甲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乙都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体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甲、乙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是()A.甲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立方体时一样高,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半球体时高B.甲中文字位置较没有立方体时高,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半球体时一样高C.甲、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玻璃体时都一样高D.甲、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放置玻璃体时都要高【例21】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例2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例23】一群少先队员,带黄色安全帽、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用红色追光灯照射他们,观众看到的是()A.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B.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C.黄帽、红领巾、白上衣、红裤D.4种都为红【例24】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且光线一定不相交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例25】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而b端在2倍焦距之外,如图所示,那么透过透镜观察()A.a端变粗,b端变细B.a端变细,b端变粗C.,a b端都变粗D.,a b端都变细A B为物AB的像,则物AB在()【例26】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Ⅱ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Ⅱ区域,箭头方向左斜上方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右斜上方【例27】(多选)(2010东城二模)在图7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汇总

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汇总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一、声光学1.如图1所示,XXX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2.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XXX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3.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减小90°B.减小30°C.减小45°D.减小15°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5.XXX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3乙所示。
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
A.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B.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C.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D.XXX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二、力学6.XXX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5,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7.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B、v与t成反比C、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8.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kg/m³,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6 kg/m³B.12 kg/m³C.4 kg/m³D.无法确定9.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输速度.故选 D.
6.如图,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 AB 的像,则 AB 在 ( )
A.图中Ⅰ区域,箭头水平向左 B.图中Ⅱ区域,箭头水平向左 C.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下方 D.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 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 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 A′B′ 大,箭头方向向上;像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折射时光路是可 逆的,作出物体 AB,由图可知;则物体应在主光轴上方,所以物体在图中Ⅰ区域,箭头方 向向左斜上方.
3.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 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 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 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10.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
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象中,不可能看到 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柱形凸透镜,所以成像时左右颠 倒,上下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不变,故 A 可 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变大,上下不变, 故 B 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C.柱形凸透镜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不可能出现左右和上下都颠倒的像,故 C 不 可能出现,C 符合题意; D.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左右颠倒变小,上下不变,故 D 可能 出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光学易错题

易错题1.有以下光现象:①立竿见影;②湖面倒映的蓝天白云;③通过玻璃看到钢笔“错位了”;④阳光透过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⑤镜花水月;⑥鱼翔浅底;⑦猴子捞月;⑧射击瞄准之“三点一线”;⑨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的彩色光带;⑩坐井观天;,可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 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是____________ ,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类是__________ ,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 处,像成在Q处,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A 、P的左边B 、PQ之间C 、QS之间D 、 S的右边4.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在离透镜18厘米、12厘米和4厘米处时,能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透镜的焦距为()A.12cm<f<18cmB.8cm<f<12cmC.6cm<f<9cmD.4cm<f<6cm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物距u为20cm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为13cm.将此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1cm,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选项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无法判断6.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如果让蜡烛向凸透镜移动10cm,移动光屏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f可能满足20cm<fB.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0cm<f<15cmC.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上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上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7.画出凹透镜三条特殊线路图。
精选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C.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走近放大率越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当物体在凸透镜上成实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外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则放大率越大;当物体在凸透镜成虚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大;故A、B均不对;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B);白纸一张。
A蜡烛是“物”。
实验中,确定A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B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
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只点燃A蜡烛B.应在“M”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v1=3.50cm【答案】ABD【解析】【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像的蜡烛B,当B好像被点燃时,说明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与A的像大小相同;故A、B正确;C.实验中,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C错误;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3.50cm,故D正确。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C.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走近放大率越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当物体在凸透镜上成实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外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则放大率越大;当物体在凸透镜成虚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大;故A、B均不对;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
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
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BD【解析】【详解】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B模拟的是远视眼,A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D。
3.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A.L=18cm B.L=14cmC.4cm<f<5cm D.5cm<f< 8cm【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部分易错题锦集【例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8⨯310m/s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例2】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时,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例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地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的影子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线而形成的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例4】(能力提高)日偏食的时候,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的地面上,我们看到阳光透过树叶间缝隙照在地上的光斑,其形状是()A.圆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不同规则的形状【例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例5】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a必须为()A.30°B.60°C.45°D.90°【例6】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20︒【例7】用笔尖垂直地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头10mm,则镜子玻璃的厚度是( )A.10mmB.2.5mmC.5mmD.20mm【例8】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例9】游泳池边梳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点分.【例10】(09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是从一块平面镜中观察到的一只手表的指示情况,此时手表所指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例11】如图所示,在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者要看到a和b的像重合在一起的情景,其眼睛应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例12】(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求出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该怎样改变?【例13】(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M1 、M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发光点S在这样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中成像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无法确定【例14】如图所示, 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M中所成虚像点的位置,要使S的虚像点落到"S处,要适当地移动平面镜M,请画出M移动后的位置.【例15】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v的速MN 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m/s//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例16】(多选)(基础过关)(09西城二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站在游泳池边的人看到游泳池中的水很浅B.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太阳C.汽车在倒车时,司机利用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景物D.护士用水银体温计为病为测量体温后观察体温计的示数【例17】(能力提高)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例18】(能力提高)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应瞄准()A.B的正上方B.B处C.B的正下方D.B的右方【例19】(能力提高)潜入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游泳馆天花板上的灯,他看到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和实际位置一样高D.无法判断【例20】把用相同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甲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乙都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体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甲、乙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是()A.甲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立方体时一样高,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半球体时高B.甲中文字位置较没有立方体时高,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半球体时一样高C.甲、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玻璃体时都一样高D.甲、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放置玻璃体时都要高【例21】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例2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例23】一群少先队员,带黄色安全帽、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用红色追光灯照射他们,观众看到的是()A.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B.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C.黄帽、红领巾、白上衣、红裤D.4种都为红【例24】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且光线一定不相交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例25】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而b端在2倍焦距之外,如图所示,那么透过透镜观察()A.a端变粗,b端变细B.a端变细,b端变粗C.,a b端都变粗D.,a b端都变细A B为物AB的像,则物AB在()【例26】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Ⅱ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Ⅱ区域,箭头方向左斜上方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右斜上方【例27】(多选)(2010东城二模)在图7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5cm刻度处时,则()A.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60~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B.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C.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8中的甲图D.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例28】沿凸透镜的主轴将物体从焦点匀速移向无限远处.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像的位置从无限远处移到焦点,移动速度先快后慢B.像的大小是由大变小C.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例29】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两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A.相同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D.不能成像【例30】某同学拍完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靠近该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B.靠近该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C.远离该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D.远离该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例31】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a b cp 平面镜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例32】如图,MN是主光轴,P,Q,S是主光轴上顺次三位置。
把一物体放在P点,像成在Q处;如果把该物体放在Q点,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凸透镜位置()A.P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右边M P Q S N【例33】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剪出一个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在纸上,光线通过方形孔在地面形成的光斑形状()A方形 B圆形 C可能是圆形也可能是方形 D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方形【例34】如果甲看到了乙的眼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了甲的眼睛B.乙一定看不到甲的眼睛C.可能看得到甲的眼睛,也可能看不到甲的眼睛D.无法确认王玉老师提供注意:请做完题的学生或家长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馈yuli2@回馈信息包含:(1)学生的答题情况,据此对学生作出判断,给出复习方案(2)学生还需要哪些知识点的相关题型进行练习?(3)你认为这样的易错题对您或者孩子的帮助有多大?(4)你觉得易错题的解析应该集中在哪些方面?此活动加入<理化加油站>VIP积分:可积3分!希望大家用于参加,后续我们的服务会更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