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部编版《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采薇(节选)一、给汉字注音。

( )昔( )矣( )霏( )哀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昔.我往矣( )2.杨柳依依.. ( )3.雨雪..霏霏( )4.行道迟迟..( )5.载.渴载饥( )6.莫.知我哀( )三、默写填空。

1.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

“依依”形容。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

“霏霏”形容。

4.“行道迟迟”的意思是。

四、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采薇》(节选)选自《 》。

“薇”指 。

2.给多音字组词。

行{ℎáng ( )x íng ( )载{z ǎi ( )z ài (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1.采薇(节选)一、xī yǐ fēi āi二、 1.从前,指出征时。

2.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指下雪。

4.迟缓的样子。

5.则,又。

6.没有人。

三、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春天 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正在下雪 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4.慢慢地在路上走四、1.《诗经·小雅》 植物名 2.行业 行人 转载 载客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出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又写出了战士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卷面分总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jiào huì( )jiǎo nà( )biàn lùn( ) qīng cuì( )dàn shēnɡ( )kǒng bù( )xīshuài( )zǔlán( )lǐnɡyù( )qiūyǐn( )sōu chá( )cuīcù(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鹄.(hú) 机械.(xiè) 三弦.(xián)B.拨.开(bē)漩.涡(xuán)旋转.(zhuàn)C.花圃.(pǔ)锲.而不舍(qì)乘.坐(chéng)D.呈.现(chéng)载.人(zǎi)铺.盖(pū)三、选字填空。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语文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诗词。

5.让学生感悟诗词的韵律,培养主动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一些古诗词。

教学课时:10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采薇(节选)一、情感导入1、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

有战争,就有伤害,无论是已化为无定河边皑皑白骨的遇难士兵,还是历经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幸存者,战争给他们的家庭和心灵造成的创伤都是巨大而深远的。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选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采薇》(节选),去走进一位普通戍边士兵回乡途中的内心世界。

二、背景介绍1、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关于《诗经》和“《诗经》六义”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汇报。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

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

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地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三、学生朗读,整体把握预设:师: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题?生1:我觉得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生2:这首诗表现了士兵们的悲伤心情。

师:诗中写的地点是什么?生:归乡途中。

师:关于这首诗谁能再说说自己的理解?生3:这首诗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 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 薇(节选)教案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二、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
2.诵读感知:(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2)放录音,听读课文;(3)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②疏通诗句,体会情感。
三、文本探究
(一)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加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六下古诗词+注释+翻译

六下古诗词+注释+翻译

六下古诗词背诵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6、雨(yù)雪: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

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8、迟迟:迟缓的样子。

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二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2、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反映了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诗歌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 诗歌意境:描绘了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戍卒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朗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讲解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5. 背诵: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3. 诗歌结构:三章,每章八句,赋、比、兴4. 诗歌意境: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采薇》(节选)。

2. 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戍卒生活的画面。

3. 搜集其他关于戍卒生活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爱国情怀。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采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采薇》(节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

2. 教学难点: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采薇》,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出示课题,板书《采薇》。

2.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采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采薇》,检查字音、句读是否正确。

- 齐读:全班齐读《采薇》。

3. 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体会情感- 朗读体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采薇》,体会诗人的情感。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课文- 自由背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采薇》。

- 指名背诵:请几位同学背诵《采薇》,检查背诵情况。

- 齐背:全班齐背《采薇》。

六、板书设计《采薇》(节选)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正确朗读并背诵了《采薇》,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 员外
看早春 赞早春
春雨:雨润如酥 惊喜
草色:遥看近无 好:最是春好处
对比 绝胜:烟柳满皇都
喜爱 赞美
5 江上渔者 宋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 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渔人吧, 正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 下颠簸,飘摇不定。
惜春
最脍炙人口的诗, 最唯美动人的词, 最感人至深的情! 这都是上下五千年 智慧的沉淀和岁月酿制的精华! 相信你课后可以积累的更多!
部编版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 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 写得很幽默风趣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 有意拒客,为下文做铺垫。后两句诗形象鲜明, 构思奇特,景中寓理,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 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 任何束缚,蓬勃发展的道理。
结构图解
游园不值
叙事 抒情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 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 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 会!
赏析: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 抚今追昔,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杨柳依 依、雨雪霏霏”对比出征时和归返时的不同情景, 表明军旅生活的漫长。“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写出了眼前的困境,加深了他的忧伤。最后两句悲 叹,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诗意: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暮春。
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 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 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 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 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6、最后一章在内容上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 相同,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诗的前面各章写的都是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及感情, 最后一章写的是还乡途中的所思所感。 它在整首诗里 起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活的 追溯,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浓度,三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 性和感染力。
课堂总结:
这首诗的前三节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叠句。“薇亦 作正”“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 “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 “阳”的变化,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 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 越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渴载饥”,再到 “忧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承受的极限。
2、《采薇》前三节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手法有 何特点?作用?表现了什么?
“章,音乐名称。‘乐竟为一章’(许慎《说文解 字》),即乐曲奏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 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 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 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8年版)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一是使得抒发的情感 在回旋中有递进,一是突出了主题。
3、 翻译结束后,思考: (1)文章的结构层次怎样划分? (2)这首诗表现了士卒怎样的情感?
4、共计10分钟。
答案点拨:
1、它是征战归来的边防战士所赋的一首诗。
3、(1)思乡:(薇:作、柔、刚; 1-3 岁:初、暮、阳)戍役漫长 戍边:将帅车马:自豪; 4-5 士卒生活:辛劳 归途:雨雪霏霏:幽怨; 6 行道迟迟:悲伤
• 通过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体会了作者思念故乡、牵挂 亲人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 的情感,了解了本文的艺术特色, 同时掌握了比兴的手法,希望大 家能将这种手法用于今后的写作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人
译文: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古诗赏析
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 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 漫长。“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 子,“雨雪霏霏”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 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 的情怀。
诗词链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军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指当初去从军
形容柳丝轻柔、 随风摇曳的样子。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摇。
句末语气词,没有 实在意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指下雪。“雨”, 这里读yù。 译文: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飘。
迟缓的样子。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则,又。
译文: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真劳累。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 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根据内容不同, 《诗经》可以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朗读视频
从前,指出征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