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及防范
保险行业的风险如何和应对未来的风险

保险行业的风险如何和应对未来的风险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旨在通过分散风险来保护个人和企业。
然而,保险行业本身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而且如今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保险行业的风险以及未来应对风险的策略。
一、保险行业的风险1. 金融风险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承担风险,但同时也会面临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比如投资风险、汇率风险等。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和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 竞争风险随着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剧,保险公司面临着来自同行的挑战。
竞争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降低保费来吸引客户,从而可能降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3. 法律和监管风险保险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不合规行为可能导致巨额罚款和声誉受损,同时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
二、应对未来的风险策略1. 创新和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也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并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 多元化经营为了应对竞争风险和金融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
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扩大产品线、进军新的市场和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
3. 强化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保险行业至关重要的一环。
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通过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4. 加强合作与共享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行业合作伙伴以及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共享。
共享信息和资源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并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5. 提高服务质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来增强竞争力,并减少因客户投诉和索赔引起的风险。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形象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结论保险行业的风险多种多样,包括金融风险、竞争风险和法律监管风险等。
然而,面对这些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创新和科技应用、多元化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合作与共享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来应对。
保险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保险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保险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和保护。
然而,保险本身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为了保障保险行业的稳定和用户的权益,保险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市场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市场风险是指保险公司由于市场变化导致的资产负债表价值的波动。
保险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管理和防范市场风险:1. 分散投资:保险公司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和地区,以分散投资风险。
2. 市场监测:保险公司需要及时监测市场变化,掌握市场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3. 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投资合规和风险可控。
二、操作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或恶意行为等引起的损失风险。
保险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管理和防范操作风险:1. 健全内部控制: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内控审核和监督。
2. 人员培训:保险公司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防范人员操作失误。
3. 系统安全:保险公司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定期检查和更新系统漏洞,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信用风险是指投资人或债务人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造成保险公司资金损失的风险。
保险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管理和防范信用风险:1. 评估风险:保险公司应建立信用评估体系,评估投资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与高风险方的合作。
2. 资金监管:保险公司应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合理分配资金,避免集中度过高。
3. 保证金要求:对于风险较高的业务和合作方,保险公司可以要求其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增加保险公司的安全垫。
四、出险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出险风险是指保险公司在赔付保险理赔时面临的风险。
保险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管理和防范出险风险:1. 严格核保:保险公司应加强核保环节,对风险较高的投保人或项目进行审慎评估,合理定价。
2. 技术支持:保险公司可以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核保的准确性和效率。
浅谈寿险公司核保风险的防范

浅谈寿险公司核保风险的防范【摘要】寿险公司核保风险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建立完善的核保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核保效率,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健全的核保风险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核保风险的关键措施。
通过不断优化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寿险公司能够取得初步成效并迈出重要步伐。
未来仍需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工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
只有通过持续努力,寿险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核保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寿险公司、核保风险、风险管理、核保流程、员工培训、科技手段、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制度、成效、优化、完善。
1. 引言1.1 了解寿险公司核保风险寿险公司核保风险是指在保险公司进行核保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了解这些核保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
寿险公司在核保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投保人提供虚假信息导致的风险、潜在的保单欺诈风险、保单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符导致的风险等等。
了解这些核保风险可以帮助寿险公司更好地规划核保流程、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从而提高核保效率,降低风险。
了解核保风险还可以帮助寿险公司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核保技能,减少核保错误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了解寿险公司核保风险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防范和管理。
.1.2 重视核保风险管理重视核保风险管理是寿险公司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寿险业务中,核保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资金安全和长期发展。
只有充分重视核保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确保保险合同的可持续性。
寿险公司经营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复杂多变的,如医疗风险、保单持有人信息真实性风险等,而核保环节作为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重视核保风险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避免因风险导致的不良后果。
重视核保风险管理也能提升寿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_我国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探析

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_我国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探析我国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对于我国保险业来说,利率市场化以后,加剧了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难度,因此我国保险公司更迫切的需要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来规避利率变化的风险。
一、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运用现状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运用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还比较简单,大部分还是由独立的定价部门(负债)和投资部门(资产)进行管理。
具体方法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监测等来实现风险控制。
这套方法只是单纯的进行风险控制,但是不能够达到资产和负债的匹配。
同时,目前我国有较少的保险公司在运用单一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管理其自身的资产和负债,具体的管理方法有麦考利久期和凸度等。
但这两种方法在运用上相对保守和单一。
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资产负债管理(AetLiabilityManagement简称ALM)是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其源于西方商业银行,是指金融机构(包括保险企业)因市场利率变化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冲击而对资产/负债进行协调管理的行为,是以利率风险为研究对象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它是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资本管理以及战略业务管理的高度整合。
一般而言,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利率风险管理,因为利率的波动给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资产配置、准备金评估等诸多方面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就要选择恰当的理论方法,对资产和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予以规避。
(一)雷丁顿免疫理论简介90免疫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精算师雷丁顿于1952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一定时间内,无论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免疫的投资策略仍能实现预定的价值。
雷丁顿免疫策略在保险实际中的运用非常有效,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近似免疫策略的方法。
用A(i)表示资产现金流现值,L(i)表示负债现金流现值,At表示资产现金流,Lt表示负债现金流,则其中PVA、DA,CA分别表示资产的现值、久期和凸度,PVL、DL,CL 分别表示负债的现值、久期和凸度。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影响分析
武 大 雪 洪 涛
( 新疆财经学 院,新疆 乌鲁木齐 80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新疆 克拉 玛依 监管 分局 ,新疆 克拉玛依 84 0 302 3 00)
摘 要 :随着我 国利率市场化 进程 的加快 ,我国寿险公 司进入 了利率 市场化 的环境 ,面临着市场利 率波动带来 的利 率风 险 ,对我 国寿险公司 的资产 管理 、负债管理 都产生 了不可 忽视 的影 响。本 文主要通过定性 和定量分析 了利 率风险给我 国寿险 公司带来 的影响 ,对于 了解我 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 的现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寿险公司 ;利率风 险
维普资讯
2 0 年第8 08 期 ( 2期 ) 总4 5
广 西 金 融 研 究
J u n l f a g i i a ca s a c o rao Gu n x n n il F Re e r h
N o. , 0 8 20 8
G e r lN O. 2 ne a 4 5
对于分红寿险、投资连接保险,投保人更关心 投保收益 ,这意味着这类保单 的保费收入应投资于 高 回报 的资 产 ,如 股票 ;而分 红 的非 保 证 性与 这种 投 资 的高 风 险是 相 一致 的 ,因 为这种 保 单对 投 资 收 益有一定 的抗风险力。分红保单也有相应的给付责 任 ,也需 要 潜在 的利率 保证 ,因此这 类 保 单 的部分 保费收入可投资于债券 ,以保证一定的收益率。 综上分析 ,利率下降会降低寿险公司 的投资收 益率 ,与此同时 ,利率下调又会刺激投保人 的投保 意愿 ,寿险公司业务增加 、退保减少 ,并会增加寿 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 ,使用于投资增值的保险资金 基数 增 大 。在 基数 增 大 效应 大 于 收益 率 下 降 的效 应 时 ,寿 险公 司 的资产 总量 就会增 加 。
保险公司如何防范经营风险

保险公司如何防范经营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保险公司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成为了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类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有哪些。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利率变化、汇率变动等因素导致保险公司资产价值受损的风险。
例如,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价值缩水,利率的上升可能增加保险公司负债的成本。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合同的另一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再保险分出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
比如,投保人故意拖欠保费、被保险人欺诈索赔或者再保险分出人未能按时支付摊回赔款等。
3、保险风险保险风险是指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与预期不符,导致保险公司赔付支出超出预算的风险。
这可能是由于风险评估不准确、保险条款设计不合理或者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估计不足。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涵盖了保险公司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失误、系统故障、外部欺诈等因素导致的损失。
例如,业务人员在核保过程中的疏忽导致错误承保高风险业务,信息技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业务中断等。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保险公司无法及时满足现金流出需求,如赔付、退保等,而导致的风险。
如果保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不足,可能会被迫低价出售资产以获取现金,从而造成损失。
二、保险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的策略针对上述各类经营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防范。
1、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防范经营风险的基础。
保险公司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
同时,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日常运营中,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风险管理文化。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以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为例

密级论文题目中文蔺埘虫害学位论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以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为例——论文题目外文地雌幽磐咄煎避垂缝幽筮嘲堕咝越诬幽幽也篮学院篁堡堂堕学科、专业王壹筐堡指导老师贺恒篮塾塑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校址甘肃省兰州市知识水坝论文-做专业的论文硕士论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中文摘要中国人寿保险业一直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部混业经营没有实行独立核算故掩盖了许多寿险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得人们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认识不清对其经营规律把握不准。
随着寿险业逐步实行分业经营、独立核算以来过去被掩盖了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暴露了出来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寿险经营特点及其规律提供了依据。
保险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己开始进入经营多元化和规模化由于保险业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经营活动性质和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补偿职能的行业为了保证其稳定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需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本文以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为例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含义、经营风险防范的意义、经营风险的特点、分类以及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对策尤其是对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的重点即保险资金风险防范做了正电的论述。
本文对保证我国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防范金融危机和防止竞争的自由化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业务活动防范保险经营风险意义重大。
关铡词人寿保险业经营风险分析防范知识水坝论文-做专业的论文硕士论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焉士论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中国人寿保险业一直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部混业经营没有实行独立核算故掩盖了许多寿险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得人们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认识不清对其经营规律把握不准。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保险业已开始进入经营多元化和规模化但由于其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经营活动性质和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补偿职能的行业为了保证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需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寿险公司风险管理

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探讨[摘要] 本文介绍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运用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构架、流程和信息系统以解决我国寿险企业面临的风险。
[关键词] 寿险风险传统风险管理全面风险一、我国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一)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是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业间价格竞争的不合理性。
部分寿险公司为招揽客户,通过低费率、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保障范围、协议承保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二是利用外来力量竞争的不公平性。
借助行政权利、私人关系等外来力量,甚至通过向企业发放巨额贷款或帮企业担保、融资来争夺市场份额。
三是外资寿险公司进入的迅速性。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寿险公司发展迅速,其保费增速远远高于中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上升很快。
(二)资金运用风险寿险产品的长期性和保费收入的稳定性给寿险资金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寿险业已积聚了一定的投资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运用渠道与国外相比过窄。
目前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国债,这对防范风险、规范保险投资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单一的投资结构不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管理和运用。
二是与国外相比,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低,波动性大。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无论哪一年都与国外有着巨大的差距。
三是寿险产品创新提高了对投资收益的要求,加大了资金运用的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随系统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变化。
在寿险业中,有三种特别值得关注的市场风险形式:利率风险、基础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外融资和投资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利率变动而增加了直接融资成本或间接机会成本,使保险公司的预期利润难以实现;后者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利率变动会使其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甚至使其经营出现亏损,继而导致利差损,最终带来偿付能力危机。
(四)经营风险从寿险业务经营流程来看,主要有产品研发、市场销售、承保、理赔和财务管理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第一部分中,阐述了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寿险业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了发达国家寿险公司利率管理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对我国寿险业风险管理的借鉴作用;讨论了我国寿险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发展趋势。
(一)产品利率设定不当形成的风险
我国传统的寿险产品都是以储蓄型为主。这种产品性质已决定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时,一般都将预定利率与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大致吻合,有时还会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因为不这样做,寿险产品就没有买方市场。这种预定利率确定的结果,只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初期看来是吻合和平衡的,这种吻合和平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但是,随着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预定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背离的现象。不同时期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差异性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不稳定时期。这就必然会导致寿险公司随着银行利率的频繁波动而不断更换产品,这样,既被动又影响寿险业务的发展。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制定,主要参照的是银行存款利率,假如预定利率的设置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寿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利率风险。
自2009年起,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轮又一轮仿佛无止境的加息后,老保单的利差损得以降低,保险公司的亏损将减少。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量保单都是在降息至负利率的过程中设计出来的,这部分保单存在的利差,将会加大保险公司的盈利。这些现象纯粹是由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
(三)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造成的潜在风险
中国寿险业在90年代中期曾出售大量的高利率产品,但自1996年后国家连续降息,不仅造成极为严重的利差损问题,而且使寿险业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通过考察研究发现,日本、韩国、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也曾出售过高利率产品。自1997年“日产生命”破产以后,日本先后有7家寿险公司倒闭,给世界寿险业带来巨大震动。这无疑中国寿险业敲响了警钟。
(二)国民经济发展对预定利率设定的影响
寿险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出,我国经济以8%的速度增长,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寿险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的产品由于受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预定利率也相对较高,最高时达到13%。过去近10年,央行经过8次降息后,各保险公司长期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也从8.8%一路跌倒了目前的2.5%左右,这导致保险公司相当一部分老保单存在较大的利差损。高预定利率时期发展的寿险业务留下的利差损,则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都难以弥补。
二、寿险产品利率风险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的寿险产品都是以储蓄型为主。这种产品性质已决定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时,一般都将预定利率与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大致吻合,有时还会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因为不这样做,寿险产品就没有买方市场。这种预定利率确定的结果,只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初期看来是吻合和平衡的,这种吻合和平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
我国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及防范
摘 要
由于我国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我国人寿保险产品基本是利率敏感型的产品,这使得产品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致使寿险公司形成了利率风险。具体来说,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的途径是,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建立自动调节机制;设立专项准备金。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寿险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以及负债的市场价值都会下降,但由于存在资金缺口,负债减少的价值超过了资产减少的价值,另一方面公司新增的投资(如新增保费收入,现有投资组合中的利息收入,原有投资组合中的债券、存款等金融资产到期后本金的返还等)将按现有的高市场利率获取收益。因此,市场利率上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有利于保险公司的。
在此背景下,提出利率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防范和化解利率波动给寿险经营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寿险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强其黑鸟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系那是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很多文章研究现实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匹配问题,Bradley和Crane(2003)为银行的资产负债匹配建立了随机线性规划,后来Kusy和Ziemba(2000)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Carino(1999)等利用多周期随机线性规划系统阐述了一家日本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情况,Seshadri和Khanna、Harche在随机利率模型中,嵌入一个二次优化用于产生股息、市价和现金持续的模型,改进了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保住纽约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去管理利率风险;Cemal和Sibel(2007)为一家土耳其银行的支持哪负债管理建立了一个带有补偿的随机性规划。但寿险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古宅的形式上主要是各种准备金、且其期限结构取决于寿险公司的险种结果、通常是长期的、利率敏感性较高,资产具有信托资产的特点、要求收益性、要求安全性等。我国的寿险行业更有其自身特点,基于这一点本文研究了我国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控制问题。
当前,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还只限定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固定的投资渠道。保险资金不同于银行资金和其他资金,它有三个基本特定:一是负债性;而是间歇性;三是不确定性。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杯保险人的一种负债,寿险公司要随时准备用于给付。而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损失程度等等却是随机性的,无法预料的。由于投资渠道不畅,致使保险公司的短期资产无法与长期负债相匹配,逐年形成潜在的投资风险。由于大量的保险资金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选择和进行风险转嫁,有时投资又难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使寿险公司无法按照负债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投资,势必会加剧利差损的风险。
(四)对产品性质认知的偏差和弹性服务给经营带来的利率风险
寿险产品虽然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它更偏重于保险保障功能,而不是保护资产保值增值。但目前正是因为对寿险产品性质认知上的偏差,是的保险业同银行业、保险同时之间存在价格上展开的不当竞争。我国加入WTO已有十几个年头,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和我国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加,使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态势。为了争夺市场,扩大规模,有个别寿险公司在销售保单时增加了弹性服务的内容,如保单借款、退保、转保等选择权。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这些弹性服务往往以牺牲寿险公司的利益为代价。给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数额及期限的匹配带来了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利率风险。
寿险公司最主要的负债是为有效的寿险合同建立的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从保单建立时开始累积,直至保险责任发生时,责任准备金贝释放用于保险给付。由于寿险合同的合同期间一般较长,寿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长期负债,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而寿险公司的资产相对于其负债来说期限却比较短,也就是说,寿险公司一般存在着比较大的资金缺口,即利率敏感型资产大于利率敏感型负债。
Key words: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fe insurance product; interest rate risk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寿险业是对利率极其敏感的行业之一,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波动风险显然是寿险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一项主要风险。表现为困扰我国寿险业已久的利差损问题。利差损是指寿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人寿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而产生的亏损。在目前整个金融市场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充分显露出来,利率波动所引发的潜在威胁在日益凸显。
2.对寿险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由于市场利率上升,其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普遍上升,而寿险产品责任准备金仍按原来较低的预定利率积累,保单持有人的收益率下降,提现倾向增加,转而投资于收益率高的金融产品,即出席那“脱媒”现象。提现的方式有多种:一是退保。寿险保单的有关条款为退保设计了很好的机制。如我国一些寿险公司的中长期险种规定:从第四年或第五年开始退保时,投保人可以得到其已缴纳保费的100%作为退保赔偿金,即投保人若在第四年后要求退保,损失的只是利息,而本金不会受到损失。如果提现金额较大,保险公司可能被迫出售资产或借入短期资金,而遭受损失。而是保单贷款。
3. 对寿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为了吸引保费收入,在市场利率上升时,寿险公司也必须提高保单预定利率。由于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之一利差益是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定利率的部分,如果预定利率根据市场利率变动提高之后,而寿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不变或上升幅度较小,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通常情况下,投资收益率不能迅速改变,只能逐渐地提高。因此,在利率上升时寿险公司可能经历一段收益紧缩的阶段。
(三)研究方法
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对于已方式的利差损,摒弃劝退保和放弃高利率的做法,将风险防患于未然,提高资产运用效率,通过分析利率设定形成的不当风险,国民经济开发对预定利率设定的影响以及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造成的潜在风险等,通过定性分析资产匹配在防范利率风险中的应用。
(四)研究内容
关键词:寿险公司;寿险产品;利率风险
The Interest Risk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Precautions
Abstract
Because the law is imperfect,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ed, the regulatory system is weakened, our country’s life insurance products are basically interest rate-sensitive products. It makes products extremely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country’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causing interest rate risk to the life insurance company. Concretely, ways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and dissolve interest rate risk are: speeding the pacesthat accelerate life insurance products transition; Strengthening the asset–liabilities match management; Setting up automatic regulation mechanism; Setting up the appropriative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