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3.1.1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硫氮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化学硫氮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化学硫氮化合物知识点硫氮化合物是一类由硫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的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了解硫氮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对于高一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有关硫氮化合物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1. 硫氮化合物的定义硫氮化合物是由硫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中同时含有硫和氮原子,可以是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硫氮化合物包括硫酸铵、硝酸铵、硝酸胍等。

2. 硫氮化合物的性质硫氮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1 物理性质2.1.1 硫氮化合物一般为无色固体,在常温下呈结晶状态。

2.1.2 硫氮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高,热稳定性较好。

2.1.3 硫氮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容易溶解并与水发生反应。

2.2 化学性质2.2.1 硫氮化合物可以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或氧化物。

2.2.2 硫氮化合物在氧化性条件下易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物质。

2.2.3 硫氮化合物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3. 硫氮化合物的应用硫氮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3.1 作为肥料3.1.1 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富含氮和硫元素,可作为植物的营养来源。

3.1.2 硝酸铵也可以作为肥料使用,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

3.2 用作爆炸剂3.2.1 硝酸胍是一种高能量爆炸物质,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3.2.2 硝酸胍可以作为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爆炸威力。

3.3 用作药物3.3.1 硝酸胍可以用作药物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等药理作用。

3.3.2 一些硫氮化合物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

3.4 用作染料和颜料3.4.1 硝酸铵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用于染色和印花。

3.4.2 硫氮化合物还可以作为颜料使用,为绘画和涂料提供不同的颜色效果。

高一化学-3.1.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高一化学-3.1.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提示】金属单质均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想一想】
观察Na、Mg、Al金属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
Na
Mg
Al
【提示】金属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 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作还原剂)。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用镊子夹取煤油中的钠(切不可用手接触钠, 注意安全),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 片上,观察。 (2)用小刀将钠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 切割时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 4Na + O2====2Na2O
现象:
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 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生成淡黄色固体。
结论:
钠熔点很低,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和加热条
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小结】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 4Na + O2====2Na2O 白色 加热: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3)观察完毕,将剩余的钠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想一想】
1.实验室是如何保存钠的?
【提示】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提示】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是电、 热的良导体,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3.切割金属钠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 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示】现象:银白色很 快变暗
2.铝与氧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片,在酒精喷灯上加 热至熔化,轻轻晃动。结合视频,观察现象。
(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 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 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1.1.1 物质分类的基本原则– 1.1.2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1.2 原子的发现与结构– 1.2.1 原子的发现历史– 1.2.2 原子的结构– 1.2.3 原子的性质• 1.3 元素与化合物– 1.3.1 元素的定义与性质– 1.3.2 化合物的定义与性质– 1.3.3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第二章:中学化学实验• 2.1 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 2.1.1 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1.2 常见实验器材的使用• 2.2 实验操作的方法与步骤– 2.2.1 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 2.2.2 实验步骤的设计与控制• 2.3 实验中观察、记录与分析– 2.3.1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和要点– 2.3.2 实验结果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三章:化学元素及其周期性• 3.1 元素与周期表– 3.1.1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 3.1.2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演化– 3.1.3 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 3.2 主要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3.2.1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3.2.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3.2.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3.3 周期性规律与元素周期表– 3.3.1 周期性规律的概念与表述– 3.3.2 周期性规律的实验依据– 3.3.3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 4.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平衡– 4.1.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 4.1.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不平衡• 4.2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征– 4.2.1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 4.2.2 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判断• 4.3 化学计量的概念与关系– 4.3.1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4.3.2 化学计量的关系及计算方法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5.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 5.2.1 氧化态与还原态的表示– 5.2.2 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方程式• 5.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5.3.1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3.2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6.1 离子反应的概念与类型– 6.1.1 离子反应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6.1.2 离子反应的类型与实例• 6.2 沉淀反应的条件与特点– 6.2.1 沉淀反应的条件与判别方法– 6.2.2 沉淀反应的特点与应用• 6.3 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与实例– 6.3.1 沉淀反应实验操作步骤– 6.3.2 沉淀反应实例与观察结果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的内容目录,每一章节都涵盖了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操作,希望对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一提供帮助。

3.1.1氯气的发现与制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3.1.1氯气的发现与制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模拟工业制备氯气
(1)无色气体靠近火焰有轻 微的业
(3)溶液变红色。
淀粉碘化钾试纸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 Cl2↑
技术应用促进化学科学发展 200多年前,科学家运用电解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新物质,提 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将原本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通过外加电流迫使 电子转移使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方法成为人类利用化学反应制 备新物质的重要里程碑,电解也促进了化学分支科学—电化学的发展。 电解将廉价海水中的氯化钠转化为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 的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应用隔膜电解槽的技术将产物分离出来, 这充分说明了技术手段的创新,可以生产出更多人类发展所需要的新 物质。
课堂总结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生产原理
氯气的工业制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法
氯气是有毒气体,氯气收集满了能任意排放吗?用什么试剂来吸收多 余氯气?
(3)尾气处理装置 依据气体的性质
A
B
C
D
说明:溶解度不大的气体用装置A;溶解度极大的气体易倒吸,选用B;难以吸收的 可以点燃处理,选用C;少量尾气可以集于气球中,选用D。
任务二: 实验制备氯气实验装置的确定 【讨论】1. 利用下图装置收集的Cl2主要有什么杂质?如何除去?顺序如何?

2NaCl + 2H2SO4(浓)+ MnO2 = Na2SO4 + MnSO4 + Cl2↑+ 2H2O
盐酸
任务三: 实验室制备气体装置设计模型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根据反应物状 态与反应条件 是否加热
根据气体所含 杂质及除杂试 剂定装置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必修一3.1.1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必修一3.1.1金属的化学性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何正确取用金属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时,反应产物如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三.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 课堂互动◇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从原子结构的观点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3.了解钠的保存方法及取用方法 二.学习过程 1.观察、思考、归纳 ( 1)钠的切割方法:
改变,如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会生成氧化钠,点燃时会生成过氧化钠,你能比)的改变,而导至反应产物不同的吗?
三.提高训练 ( 1)用金属钠制取 Na2O,通常采用下法: 2NaNO 3+6Na=4Na 2O+N 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
气中燃烧的方法而采用此法制 Na2O 的原因
。大多数金属以
态存在,原因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请举例说明:
3.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4.画出 Na、 Mg、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什么联系?
二.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什么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或密封在固体石蜡中?
◇ 课前预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公元前
4000~ 1000 年,人类进入金属时
代。先是
器时代,到了公元前 2000 年就进入

3.1.1 铁 铁的单质-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1 铁 铁的单质-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战国时期最大的铁器—长方形铁炉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二 分析变化,体会铁的冶炼
原料 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始于春秋时期,盛 于战国时期,请结合现代工业高炉炼铁 的示意图,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角度分 析炼铁的反应原理
高温 Fe2O3+3CO 2Fe+3CO2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三 深入探究,研究铁的性质
钢水注入干燥的模具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三 深入探究,研究铁的性质 ➢ 化学性质——还原性
铁 铁的单质
环节四 联系生活,了解铁的应用
本节小结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三 深入探究,研究铁的性质
方法
方法一(实验改进)
方法二
气体检验
用小试管C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听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爆鸣 到轻微的“噗”声,证明生成了___H_2___ 声,证明生成了__H__2 ___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方法二中湿 棉花的作用
______铁__可__与__水__蒸__气__反__应__,__生__成__的__气__体__为__H_2_____ _____3_F_e_+__4_H__2O__(g_)_=_高=_=_温=_=__F_e_3_O_4_+__4_H_2__________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三 深入探究,研究铁的性质
➢在钢铁厂,炽热的铁水或者钢水注入模具前, 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 这是为什么呢? ➢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反应的可能产 物,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钢水注入干燥的模具
铁 铁的单质
环节三 深入探究,研究铁的性质
➢有人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请讨论该装置的实验原理,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的生成物

新教材人教20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 十六 3.1.1练习含答案 精品

新教材人教20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 十六 3.1.1练习含答案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十六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我国科学家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已随美国发现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开始了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的研究工作。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推测用于制造阿尔法磁谱仪的核心部件的材料是( )A.FeOB.Fe2O3C.Fe3O4D.Fe(OH)3【解析】选C。

根据磁谱仪所用物质具有磁性确定为Fe3O4。

2. (2019·福州高一检测)常温下,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不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硫酸 B.氯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解析】选C。

铁与稀硫酸反应:Fe+H 2SO4FeSO4+H2↑;氯水呈酸性、强氧化性,可以和铁反应;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Fe+CuSO 4FeSO4+Cu;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C项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2019·吉林实验中学高一检测)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FeOB.Fe2O3C.Fe3O4D.Fe4O5【解析】选C。

根据n=,n(Fe)∶n(O)=∶=3∶4,则化学式为Fe3O4。

3.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

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A.Fe(OH)3Fe2O3B.Fe(OH)2Fe2O3C.Fe(OH)2Fe(OH)3D.Fe(OH)2Fe3O4【解析】选B。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再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加热Fe(OH)2,铁元素被氧化为+3 价,最后所得红棕色残渣为Fe2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4.(2019·兰州高一检测)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3.1.1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1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总结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铁的单质和氧化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1.1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1.1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铁的氧化物的应用、制备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案例研究法:在课堂上,我将引入一些与铁的氧化物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钢铁产业的制备过程等。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铁的单质和氧化物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铁的单质和氧化物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铁的单质和氧化物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互动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2Na+O2 Na2O2
-7-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一二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
提示:钠保存在煤油中可隔绝钠与空气中的O2接触,从而防止钠 被氧化而变质。
-16-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解析:Ti在盐酸中比Mg放出气泡的速率小,说明Ti、Mg均能与盐 酸反应置换出H2,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弱,A不正确;由于Ti、Mg均 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用此法提纯金属钛,B不正确;Ti是较为昂贵 的金属,用Ti制造Cu成本太高,C不正确;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 在H的后面,所以Cu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D正确。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特别提醒(1)钠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才会生成Na2O2,故钠露置于 空气中不会有Na2O2生成。
(2)上述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如潮解为物理变化,
而风化则为化学变化。
-15-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O2 2Na2O
②Na2O+H2O 2NaOH
④2NaOH+CO2 Na2CO3+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
பைடு நூலகம்
Na2CO3+10H2O
-14-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答案:D
-17-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例题2】 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 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 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 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都不会燃烧 解析:Na与O2的反应产物是由反应条件决定的,常温下生成Na2O, 点燃或加热时生成Na2O2,与O2的用量无关,A错误;铝箔在空气中受 热可熔化,但由于表面形成熔点很高的Al2O3,故不会燃烧,B错误;铁 丝可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D错误;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金 属只能失电子被氧化,C正确。 答案:C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二、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此过程中 发生的主要变化与现象有:
银白色金属钠(Na) 表面变暗(生成 Na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 NaOH) 表面变成溶液(NaOH 潮解) 白色块状物质(生
成 Na2CO3·10H2O) 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 Na2CO3)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1-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2-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3-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1.能说出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金属的物理通性。 2.能说出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索钠、铝分别与非金属(氧气)的反应。 4.会运用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9-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一二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常见金属镁、铝等能存放在空气中,能说明常温下镁、铝不与氧 气反应吗?
提示:不能。镁、铝都是活泼金属,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由于 其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隔绝镁、铝与氧气的接触, 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故镁、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且有很 强的抗腐蚀性。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在表面形成 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0-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
察现象如下:
金属
Ti
Mg
Cu
金属表面现象 放出气泡缓慢 放出气泡快 无变化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钛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Cu和稀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21-
-8-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一二
2.铝与氧气的反应 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现象为:铝箔熔化,失去金属 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
-12-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般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
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SO4
-19-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知识点 3 钠与氧气的反应
【例题3】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 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 中正确的是( )
-6-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一二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 作
实验现 象
实验结 论及化 学方程 式
(1)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其表面 很快变暗 (2)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 黄色,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1)钠在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生成 Na2O,化学方程式 为 4Na+O2 2Na2O (2)钠与 O2 在加热时剧烈反应生成 Na2O2,化学方程式
-5-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一二
3.化学通性 (1)与非金属的反应。
Mg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2)与酸的反应。 ①Mg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 Mg2++H2↑; ②Fe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H2↑。 (3)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Al 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Cu2+ 3Cu+2Al3+; ②Cu 与 AgN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Ag+ Cu2++2Ag。
-11-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2.化学通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 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1)金属与酸的反应。
FeSO4+Cu。
②K、Ca、Na由于其活动性太强,会先与水发生反应,而不符合
此规律。
(3)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除能被O2氧化外,金属还能被Cl2、S等具有氧化性的非金属单质 所氧化。
-13-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18-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