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以下哪个季节会下雪?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下列哪种事物不属于水的三态?A. 冰块B. 汽水C. 水蒸气D. 水滴3. 植物通过哪个部位进行呼吸?A. 根B. 血管C. 叶子D. 花朵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 蜗牛B. 蝴蝶C. 鱼D. 蚂蚁5. 小明用一个取水篮装满水,放在太阳下曝晒。
水篮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A. 变为蒸汽B. 冻结成冰C. 融化成水滴D. 不会发生任何变化6. 下列哪个是一个恒温动物?A. 鱼B. 蛇C. 昆虫D. 狗7. 以下哪个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8.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A. 大量砍伐树木B. 随意乱扔垃圾C. 节约用水用电D. 大量捕杀动物9. 植物通过哪个过程制造食物?A. 吸收养分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分解有机物10. 下列哪个是非细胞的物质?A. 糖B. 蛋白质C. 红细胞D. 盐水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0分)1. 你能解释一下水的三态是什么吗?2. 请你简述一下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
4. 请你说说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5. 你能说说节约能源对环境的好处吗?第三部分: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水在0℃以下变为冰块,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和__________。
3. 鸟类属于__________动物。
4.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__________。
5. 动物通过呼吸把__________排出体外。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题(共40分)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一:昆虫是动物界中的一类。
昆虫体小巧、构造简单,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大昆虫如蝴蝶、蝉、蚂蚁可见,而细小的昆虫如蚊子、苍蝇很多时候需经过显微镜才能看清。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试卷共8套(含答案)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配套教材(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共8套(含答案)1、第一单元测试题2、第二单元测试题3、第二单元测试题4、第二单元测试题5、第二单元测试题6、第二单元测试题7、第二单元测试题8、第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3、1 米=()厘米。
4、线段是()的,有()个端点。
5、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支铅笔长约18()。
(2)教室的门高约2()。
(3)一棵大树高约10()。
二、选择题。
1、下面物体中,()的长度最接近1 米。
A. 数学书的长度B. 黑板的长度C. 教室的宽度2、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A. 米B. 厘米3、下面长度中,最长的是()。
A. 2 米B. 20 厘米C. 220 厘米三、判断题。
1、1 米的绳子比100 厘米的铁丝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小明的身高是135 厘米。
()四、操作题。
1、画一条5 厘米长的线段。
2、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五、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长2 米,用去了80 厘米,还剩多少厘米?2、小明家到学校有50 米,一天他上学走了20 米,又回家拿文具盒,然后再去学校,他一共走了多少米?答案:一、1. 米、厘米;2. 米、厘米;3. 100;4. 直、两;5.(1)厘米;(2)米;(3)米。
二、1. A;2. A;3. B。
三、1.×;2.√;3.√。
四、1. 略;2. 略。
五、1. 2 米= 200 厘米,200-80=120(厘米);2. 20+20+50=90(米)。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笔算加法时,()要对齐,从()位加起。
2、56 比30 多(),28 比42 少()。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4、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7,和是()。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二、给带颜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这幅(fú fǔ)画蚕卵(lǎn luǎn )开始(chǐ shǐ)麦杆扎(zā zhā )成得(dé děi)用功相似(sì shì)三、填表查带点的字音序部首在正确解释下打“√”和颜悦色①颜色②神情;神色③种类④情景;景象受用①接受②遭受③忍受④适合举起①往上托②举动③兴起④推选⑤提出⑥全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园丁()的教室()的目光()的马路()的烛光()的脸五、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在下面画上“——”1.水稻小麦玉米米饭高梁2.包子面粉面条米粥饺子3.乌鸦麻雀燕子白鹅老鹰4.足球皮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六、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七、按课文内容填空看的()不同,杨桃的()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
因此,……不要(),要()。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但丁买药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酷爱读书。
有一次,但丁的妻子让他上街买药,但丁到了药店门前,忽然发现门口的书摊上摆着一部新书。
他喜出望外,立即(jí jì)把书拿到手里,一口气读了五六个钟头,连街上的吵闹声也听不见了,当然早把买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傍晚但丁回到家里妻子就对他发起火来但丁(就却才)笑着说我今天读了部好书呢用“”标出短文()里合适的音节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写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酷爱:喜出望外: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忽然—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5.但丁为什么把买药的事情忘了?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一、叮嘱吩咐审视严肃熟悉教诲隔壁增加照例芝麻二、幅(fú)卵(luǎn)始(shǐ)扎(zā)得(děi)似(sì)三、四、略五、1.米饭 2.面粉 3.白鹅4.皮球六、略七、略八、1.立即(jí)2.酷爱:特别喜欢、爱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中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2.拉动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将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相比()A.大一些B.相等C.小一些D.无法确定.3.三角形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3厘米,它的面积是()A.1650平方厘米B.16500平方厘米C.165平方厘米4.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13B.14C.15D.255.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面积( ).A.扩大到原来的5倍B.扩大到原来的25倍C.不变D.扩大到原来的15倍6.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米,高是2.5它的面积是()A.6.25平方分米B.4平方分米C.1平方分米D.4分米7.下面图形中,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8.同一面积的下列平面图形中,()的周长最大.A.圆B.正六边形C.长方形D.正方形9.一个梯形装饰板,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00厘米,高是1米.两面都要涂上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A.90B.45C.135D.18010.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不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A.可能B.一定C.不可能二、图形计算11.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出梯形的面积.三、填空题12.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1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3米,高20分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米.14.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7厘米,将两个这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__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___)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15.一个三条边的长度均为整厘米数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cm和8cm,第三条边的长度最大是(________)cm。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1.【解析】如果表示反射弧,信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突触通过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增加可以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活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完成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
【答案】B2.【解析】受体失去功能后,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刺激神经,肌肉不能接受到神经冲动,不能引起收缩。
若某药物可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不分解,可使肌肉持续性收缩。
【答案】A3.【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答案】A4.【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a端是传入神经,c端是传出神经,刺激a点,兴奋由a 经b传向c,c处有电位变化。
【答案】A5.【解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在突触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在拔牙时感觉不到疼痛,原因是疼痛的信号没有经过大脑,否则就应该有疼痛的感觉,或者是大脑被麻痹,但这是局部麻醉,不是全身麻醉,显然不会麻痹大脑,所以只能是痛觉信号没有传入大脑。
【答案】C6.【解析】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后变化;图乙中F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①为突触后膜,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传递;③中的神经递质通过外排作用释放到②中。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一、单选题1.学生小林偶然看见一名陌生男子鬼鬼崇崇地在我国某军事基地又拍照又打听有关基地的情况,他及时将此事报告给有关部门。
小林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C.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D.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因入伍后怕苦怕累,强烈拒绝服兵役,两名“95后”青年被部队退回原籍。
当地政府依法对其做出不得聘用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职工,不得享受低保等处罚。
这说明()①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相应责任①军人责任重大,人人都要参军①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义务①拒绝履行义务须承担刑事责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八年级学生小岩今年14岁,他可以()①应征入伍①向报社投稿①竞选班长①选举乡镇人大代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上班早高峰,路上汽车较多。
两辆汽车在行进中发生了轻微剐蹭,两位车主下车观察了各自车体受损情况后,认为车辆受损轻微,为了不影响彼此上班,沟通之后达成谅解。
两位车主解决纠纷采取的方法是()A.和解B.调解C.仲裁D.诉讼5.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健健: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所以在网上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B.小娜: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因此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C.潇潇: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初中学生都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D.大展: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我们应自觉履行这项义务6.小曹经常给同学起外号:如“小肥猪”“豆芽菜”“麻杆”“芝麻脸”等等,这种做法()A.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B.可以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C.可以激发同学的创造潜能D.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7.下列每个选项中的行为依次体现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A.李先生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宁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B.陈爷爷每月可领取养老金小夏应征入伍保卫祖国C.常老师当选我市人大代表小孟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D.乐乐用零花钱购买新书包小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8.浙江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郑灵华被保研后,为了给爷爷一个惊喜,拿着录取通知书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作纪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3分)五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参加合唱组的有23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36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40人,参加这三项的一共有()人。
A.59B.99C.762.(3分)86-47的得数是几十多?()A.三十多B.四十多C.五十多3.(3分)下面的算式中,()的得数最大。
A.79+6B.38+46C.52+384.(3分)我今年8岁,妈妈比我大26岁,妈妈今年()岁。
A.34B.18C.245.(3分)一个一个的数,64后面第3个数是()。
A.61B.66C.67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6.(3分)计算58-7-23与58-(7+23)时,运算顺序不同,得数也不同。
()7.(3分)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8.(3分)小明原来有29枚邮票,又从别人那里得到了20枚,那么小明现在有50枚邮票()9.(3分)从24数到32,一共数了8个数。
()10.(3分)同学们排成一列,从前数或从后数小明都排在第23个。
说明一共有46个同学。
()三、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1.(4分)在计算100-(23+47)时,先算法,再算法。
12.(2分)小冬买1个书包和1盒颜料,付了100元,应找回元。
13.(6分)计算52-6+30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14.(4分)妈妈带了100元钱,买了一瓶花生油34元,一包米56元,一共用去元,还剩下元。
15.(2分)四(1)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10人,四(1)班共有学生人。
16.(2分)一辆公共汽车里原有乘客32人,到站后后门有8人下车,前门有4人上车.现在车里有人。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17.(8分)口算。
63+9=10+58=49-17=83-67=23-15=78-19=29+7=80-23=18.(8分)我会笔算①62+18+15=②84-42-17=③80-6-24=④100-75+25=五、解决问题(共6题;共34分)19.(5分)车上原来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25人,又上去了38人,现在有多少人?20.(6分)(1)(2分)玩具熊比洋娃娃贵多少钱?(2)(2分)洋娃娃和书包一共多少钱?(3)(2分)买3个需要多少元?21.(5分)张奶奶养了16只鸭子,4只大公鸡,公鸭有6只,请问母鸭有多少只?22.(6分)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有一块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土地,合( )公顷.A. 300B. 30C. 32.“50公顷○500000平方米”,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3.进率是100的两个面积单位是( )A. 平方米和公顷B. 公顷和平方千米C.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4.“39000平方米○4公顷”,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5.江门市新会区的面积约是1387( ).A. 平方米B. 平方千米C. 公顷6.边长是300米的正方形草地,占地面积是( )A. 9平方米B. 9公顷C. 9平方千米7.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二届青奥会主赛场,总建筑面积约400000平方米,约合( )公顷.A. 40B. 400C. 1008.东莞市中心广场面积约是330000( ).A. 米B. 平方米C. 公顷D. 平方千米9.260000平方米是( ).A. 2600公顷B. 26公顷C. 260公顷10.15平方千米( )15000公顷A. >B. =C.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套120平方千米的商住房.( )12.计算土地的面积也要用到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13.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 )1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5.李强家的面积是110米. ( )三、填空题(共7题;共12分)16.填上“>”、“=”或“<”.2700平方米________27公顷14平方分米________140平方厘米17.6.8公顷=________平方米18.1200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7000公顷=________平方干米19.学校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占地0.45公顷,长90米,宽________米,绕试验田走一周是________米.20.620公顷=________平方米 5平方千米30公顷=________公顷21.边长是________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22.盐场有50块盐田,每块盐田都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这个盐场占地________公顷.四、解答题(共8题;共45分)23.张大伯家有一块梯形的玉米地,上底是120m,下底是160m,高是40m.预计每公顷可以收玉米6000kg.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多少千克?按每千克玉米2.6元计算,玉米收入有多少元?24.有一条宽12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方便,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6米,长不变,你知道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吗?25.一个体育场,长300 m,宽200 m.这个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26.王爷爷很爱锻炼身体.他每天绕着边长200米的正方形街心花园跑三圈,王爷爷每天要跑多少米?27.胜利公园占地面积是0.357平方千米,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宽是350米,长是多少米?28.某段高速公路长40000米,宽50米,这段高速公路占地面积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29.在一次扑灭山林毛虫的行动中,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1000米,喷洒农药的宽度为150米.(1)如果这架飞机飞行了1小时,能给多大面积的山林喷洒农药?合多少平方千米?(2)给面积是1350公顷的山林喷洒农药,飞机需要飞行多少小时?30.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3万平方米=30000平方米=3公顷.故答案为:C【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要除以进率10000,由此换算单位即可.2.【答案】 C【解析】【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50公顷=500000平方米.故答案为:C【分析】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大小,因此先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大小即可.3.【答案】 B【解析】【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故选:B.【分析】根据单位间的进率,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据此判断选择.本题主要考查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答案】 B【解析】【解答】4公顷=40000平方米,所以39000平方米<4公顷.故答案为:B【分析】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因此先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大小即可.5.【答案】 B【解析】【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江门市新会区的面积约是1387平方千米.故答案为:B.【分析】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常用于较大的土地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6.【答案】 B【解析】【解答】解:300×300=90000(平方米),90000平方米=9公顷.故答案为:B.【分析】用边长乘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再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7.【答案】 A【解析】【解答】解:400000=40公顷,所以合约40公顷.故答案为:A.【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乘进率.8.【答案】 B【解析】【解答】东莞市中心广场面积约是330000平方米.故答案为:B.【分析】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9.【答案】 B【解析】【解答】260000÷10000=26(公顷).故答案为:B.【分析】平方米÷10000=公顷,据此解答.10.【答案】 C【解析】【解答】15平方千米=1500公顷,所以15平方千米<15000公顷.故答案为:C【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先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再比较大小即可.二、判断题1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套120平方千米的商住房,说法错误,应为120平方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计算土地的面积也要用到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故答案为:正确.【分析】面积公式适用于面积的计算,无论是计算图形的面积,还是计算土地的面积都要用到基本图形的面积单位,由此即可得出答案.1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根据面积单位的大小,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原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平方米和公顷常用与土地面积,平方千米也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常用与较大的土地面积;由此判断即可.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1×1=1(平方千米),所以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用边长乘边长即可求出正方形土地的面积,计算后即可做出判断.1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李强家的面积是110平方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计量面积应用面积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面积单位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李强家的面积的数据是110,所以用平方米作单位.根据以上分析可得答案.三、填空题16.【答案】<;>【解析】【解答】27公顷=270000平方米,所以2700平方米<27公顷;14平方分米=1400平方厘米,所以14平方分米>14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分析】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先统一单位然后比较大小即可;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7.【答案】 68000【解析】【解答】解: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6.8=68000(平方米)所以6.8公顷=68000平方米【分析】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乘法18.【答案】 12;70【解析】【解答】 120000平方米=120000÷10000=12公顷;7000公顷=7000÷100=70平方干米.故答案为:12;70.【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列式解答.19.【答案】 50;280【解析】【解答】0.45公顷=4500平方米4500÷90=50(米)(90+50)×2=140×2=280(米)故答案为:50;280.【分析】长方形的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0.【答案】 6200000;530【解析】【解答】解:620公顷=6200000平方米;5平方千米30公顷=530公顷.故答案为:6300000;530.【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21.【答案】100;1平方千米【解析】【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1=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故答案为:100;1平方千米【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22.【答案】8【解析】【解答】40×40×50=1600×50=80000(平方米)=8(公顷)故答案为:8【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先计算出每块盐田的面积,再乘50就是总面积,然后把总面积换算成公顷即可.四、解答题23.【答案】解:(120+160)×40÷2=5600(平方米)5600平方米=0.56公顷0.56×6000=3360(千克)3360×2.6=8736(元)答:.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3360千克,玉米收入有8736元.【解析】【分析】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的千克数=玉米地的面积×每公顷可以收玉米的千克数;玉米的收入=收玉米的千克数×每千克玉米的价钱;由题意这块玉米地是梯形,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1公顷=10000平方米.24.【答案】解:960÷12×16=1280(平方米)答: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1280平方米.【解析】【分析】首先,原人行道占地面积÷原来的宽=人行道的长;然后,人行道的长×增加后的宽度=扩宽后人行道的面积.25.【答案】解:300×200=60000(m2)60000 m2=6公顷答:这个体育场的面积是60000 m2 , 合6公顷.【解析】【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1公顷=10000m2 , 将对应的数字代入公式中计算,并进行单位的换算.26.【答案】解:200×4×3 =800×3=2400(米)答:王爷爷每天要跑2400米.【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由题意可知跑的距离是这个正方形周长的3倍,由此列式解答.27.【答案】0.357平方千米=357000平方米,357000÷350=1020(米)答:长是1020米.【解析】【分析】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长方形的面积÷宽=长,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28.【答案】解:40000×50=2000000(平方米)=200公顷200公顷=2平方千米答:这段高速公路占地面积200公顷,合2平方千米.【解析】【分析】这段高速公路的占地面积=这段高速公路的长×这段高速公路的宽,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29.【答案】 (1)解:1小时=60分钟150×1000=150000(平方米)150000平方米×60=9000000平方米=9平方千米答:合9平方千米.(2)解:1350公顷=13.5平方千米13.5÷9=1.5(小时)答:飞机需要飞行1.5小时.【解析】【分析】(1)先根据每分钟飞机喷洒农药面积=喷洒农药的宽度×每分钟飞行的米数,求出平均每分钟喷洒农药多少平方米,然后根据每小时喷洒农药的面积=每分钟喷洒农药的面积×60,求出每小时喷洒农药多少平方米,最后根据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千米即可.(2)先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把喷洒的面积换算为平方千米,然后根据飞机飞行的小时数=喷洒的平方千米数÷每小时喷洒的平方千米数,即可解答.30.【答案】解:100米×100米=1公顷(100+100)×(100+100)=40000(平方米)=4公顷4-1=3(公顷)答: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解析】【分析】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因为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所以判断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边长各增加100米,正方形的边长变为200米,增加后的正方形面积-增加前的正方形面积=苗圃增加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气候⑤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且成因相同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原因是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①-②-③-④气候递变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2、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C.地转偏向力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气流由于热力因素呈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4、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导致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示为火山喷发图片。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知识点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6、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 )A.北半球正值夏至前后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C.亚洲低压强盛D.东亚盛行东南季风7、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8、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9、参与北半球低纬环流圈的气压带、风带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C.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10、在下列风带中,参与高纬环流圈的风带是(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11、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1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14、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15、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16、有关气压带、风带正确的叙述是( )A.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因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B.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D.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17、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该气压分布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8、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图中G2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B.亚速尔高压C.印度低压 D.冰岛低压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3~4题。
19、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20、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知识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1、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2、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23、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4、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图示月份( )A.东北平原小麦收获B.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C.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大的季节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25、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26、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27、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8、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29、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30、读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图,回答。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D.东北风(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B.② C.③ D.④以下是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图中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偏北,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
气候类型⑥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属季风气候;气候类型⑦位于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2、C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3、A [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4、B [本题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5、A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周期性的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6、B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7、B8、B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9、C [参与低纬环流圈的气压带、风带有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半球信风带只能是东北信风带。
]10、D [参与高纬环流圈的气压带、风带有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
]11、B [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12、D [地球表面有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其中有三个低气压带,四个高气压带;高气压带吹出的风因所处半球和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副热带高气压带属动力高压,其地面气温比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温高。
]13、A [本题解答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果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
]14、B 第1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乙图也表示北半球,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北,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15、D [第14题,甲图位于北半球,由甲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可知,此时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冬季;该季节30°N~40°N之间的地区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
16、D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西风带高、低空都是西风,不正好相反;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都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较多。
]17、C18、B [图示中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由低气压控制,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势力强。
]19、A [由图可知,在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20、D [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21、B [由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的风向左偏转(注意应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来判断左偏或右偏),表明此半球应为南半球,a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南半球西风带,故为西北风。
]22、A [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的大陆中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23、A [①地气流辐散,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③、④地为低压槽。
]24、B [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东北平原小麦秋季收获;南极臭氧空洞最大的月份一般为10~11月,属于南极地区的春季;塔里木河流量夏季最大;地中海气候区的开普敦夏季炎热干燥。
]25、B 第9题,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
据图判断,甲地气温高的1、2、11、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是地中海气候。
26、B [第10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主要是西风。
]27、C28、B [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压低,是北半球的夏季;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为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
]29、A30、(1)C(2)D(3)D解析:(1)根据等压线分布的规律可知,M处的气压值可能是1017.5hPa,也可能是1015hPa。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范围位于北半球,N处南面气压高,北面气压低,不可能吹偏北风。
(3)4月份我国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