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水电站调压井的涌波分析计算
引水渠道系统的涌波计算

当水位为▽L 断面3-3处的过水断面积……………………A 1L =17.050m²589.086m 2.计算3-3断面的渠段内波速行驶时间,s a.计算2-2断面处波速 设计引水流量………………………………………………Q 0=20.0m³/s 断面L-L处的波速………………………………………… C L = 2.575m/s Q L =Q 0-C L B L 'ξL式中: B'L——断面L-L在逆行正涌波半波高处的过水断面宽度,m。
L-L断面渠段长度内行驶时间计算表2.573m/s 断面L-L处的逆行正涌波涌波高度………………………ξL =0.684m 渠首断面水位………………………………………………▽L =589.086m 断面L-L处的逆行正涌波半波高处的过水断面宽度……B'L =9.026m 断面3-3处的逆行正涌波涌波高度………………………ξL =0.684m 渠首断面水位………………………………………………▽L =自动调节渠道涌波最高水位计算6 第二阶段计算反射波(顺行负涌波)由断面L-L传播到断面0-0所需的时间T 2。
波流量:反射波的传播速度可以采用简化了的公式式中 A nL 和B nL ——分别为渠中水位为▽L 时,任一断面n-n处的过水断面积和断面顶宽 1.计算L-L断面的渠段内波速行驶时间,s 设计引水流量………………………………………………Q 0=20.0m³/s 断面L-L处的逆行正涌波半波高处的过水断面宽度……B'L =9.026m 当水位为▽L 断面3-3处的过水断面顶面宽度……………B 3L =10.060m 该渠段内长度…………………………………………………l=85.000ma.计算3-3断面处波速 断面L-L处的波速………………………………………… C L = 当水位为▽L 断面3-3处的过水断面积……………………A 3L =16.19m²3-3断面处波速计算表b.计算L-L断面渠段长度内涌波的行驶时间,s。
涌水量计算

第三节、隧道洞室涌水量预测一、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为取得计算洞室涌水量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钻孔提(抽)水试验,利用提水试验和抽水试验结果,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大部分按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出提水的渗透系数K 抽水,另外根据提水后的恢复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即s~t 关系计算出恢复的渗透系数K恢复,并参照当地岩性的渗透系数K ,将该三种方法求得的渗透系数K 值并结合钻探过程中冲洗液的消耗量,岩体的破碎性、岩性的矿物组成及充填胶结情况,给定一个建议的渗透系数K 值。
求得水文地质参数,其提水时K 值计算公式如下:K=22)lg (lg 733.0hH r R Q --ω 其中:K ——渗透系数(m/d )。
Q ——出水量(m 3/d )。
R ——影响半径(此值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表9-3-12查得) r ω——钻孔半径(m )。
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
h ——抽水稳定时含水层的厚度(m )。
恢复水位计算渗透系数K 值公式如下:()212ln 25.3S St r H r K ωω+=(完整井)其中:K ——渗透系数(m/d )。
r ω——钻孔半径(m )。
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
S 1——抽水稳定时的水位降深(m )。
S 2——地下水恢复时间t 后水位距离静止水位的深度(m )。
t ——水位从S 1恢复到S 2的时间(d )。
具体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见附表5:钻孔提(抽)水试验渗透系数(恢复水位)计算成果表。
二、洞室涌水量的估算方法 (一)、洞室涌水量的补给来源为了更准确预测隧道洞室涌水量,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绘,并分析洞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含水岩性的空间分布、富水性,结合钻孔对地下深处地质情况的揭露,参考物探测井成果,我们认为隧道洞室涌水量的补给来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 .洞室影响范围内汇集的大气降水渗漏补给量;b .洞室附近地下水的补给量(包含隧道上行线、下行线间含水层的静储量及洞室两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c .地表水流过洞室上方时的渗入补给量;d .地表水通过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给洞室的侧向补给量;e .断层破碎带导入洞室的地下水量。
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

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
若在竖井位置及其附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可用本方法计算竖井涌水量。
一、计算步骤(一)根据抽水试验资料,作涌水量(Q)与降深(S)的关系吗线,即Q=f(s)曲线;(二)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用图解法、差分法或曲度法判断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并找出相应的涌水量方程式;(三)根据相应的方程式计算与设计竖井水位降深相同时的钻孔涌水量Qi;(四)根据钻孔涌水量Qi换算成为竖井涌水量。
二、计算方法(一)绘制Q=f(s)曲线根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料,绘制Q=f(s)曲线。
(二)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的判断1、图解法根据已绘出的Q= f(s)曲线如为非直线型应进行单位水位降深、双对数或单对数变换。
根据Q= f(s)或经过变换后的直线图形形式即可判定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
若Q= f(s),在Q,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直线型,见表1-2中图(1),即Q=qs;若S0= f(Q)在S,Q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抛物线型,见表1-2中图(2)及图(3);即S=aQ+bQ2,亦即S=a+bQ;若lgQ=f(lgS)在lgQ,lg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指数型,见表1-2中图(4)及图(5),即Q= ,亦即;若Q=f(lgS)在Q,lg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对数型,见表1-2中图(6)及图(7),即Q=a+blgS。
2、差分法一般凡属直线方程或直线化的抛物线方程S=a+bQ 、指数方程、对数方程Q=a+blgS的一阶差分虽为常数,但不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曲线拟台差的大小来判断接近那种涌水量方程。
选取拟合误差最小的曲线相对应的涌水量方程式,作为竖井涌水量计算的方程式。
表1 Q=r(s)曲线方程式及其适用条件(一)涌水量方程式涌水量曲线改变后的涌水量方程式改变后的涌水量曲线Q=qS(1)S=aQ+bQ2(2)方程两边除QS=a+bQ(3)Q=(4)方程两边取对数(5)Q=a+blgS(6)仍用原式Q=a+blgS(7)表2 Q=r(s)曲线方程式及其适用条件(二)计算公式符号说明Qi=Si Q—涌水量,m3/d;H—潜水含水层厚度,m;S—水位降低值,m;Sn—抽水试验中最大水位降低值,m;Qn—相应于水位降低Sn时的抽水孔涌水量,m3/d·m;q—抽水孔的单位涌水是,m3/d;a、b、q0、m—决定于抽水试验的经验系数;S0—单位水位降落,m;Si—相应于竖井的设计水位降低值,m;Qi—相应于水位降低Si时的抽水孔涌水量,m3/d;S1、S2—抽水试验中,第一、第二次水位降低值,m;Q1、Q2—相应于水位降低S1、S2时的抽水机涌水量,m3/dQ1=a+blgSiA=Q1-blgSi一阶差分误差的大小可用曲线拟合误差(c)来表示:式中、,——一阶差发,足标为差分的顺序号。
按规范计算阻抗式调压室涌波计算

0.8
c
一般取0.6~0.8
c
2
取阻抗孔直径:
=
10.179 h = 15.087
c0
1
c0
0
3、求λ
λ :=
2 ⋅ g ⋅ A ⋅ (h + h L⋅A ⋅ υ 2 λ ⋅ h = 0.917
w0 1 0 c0
c0
)
=
0.061
λ⋅
h <1
c0
4、求A0
Aபைடு நூலகம்
0
:=
( 1 + λ ⋅ hw0) − ln ( 1 − λ ⋅ hc0) = 3.982 ) − ln ( 1 + λ ⋅ Zmax) − A0
n := 0.014
1
d = 77.249 谢才系数:C := n1 ⋅ 4 2 h := 642⋅ Q 2 ⋅ L 5 = 1.528 C ⋅π ⋅d ⑵、喷混凝土支护段:d := 7.4
1 1 1 w01 0 1 1 1 2
1 6
L := 3084
2
n := 0.0305
2
d = 36.327 谢才系数:C := n1 ⋅ 4 2 h := 642⋅ Q 2 ⋅ L 5 = 13.405 C ⋅π ⋅d 所以,h := h + h + 0.5 = 15.432
阻抗式调压室稳定断面及最高、 阻抗式调压室稳定断面及最高 、最低涌波计算( 最低涌波计算(按规范计算) 按规范计算 )
一、稳定断面面积计算 原始恒定流量:Q := 140.1 1、Q 在调压室前水道内的水头损失h 计算,糙率取平均值 ⑴、钢筋混凝土衬砌段:d := 6.4 L := 769
0 0 w0 1 1
调压室涌波水位计算

式中ε
= 2 λ⁄ℎ������0
= 9.134,m
=
2 3
,解得:
z������������������ = 50.44������ 所以当增加负荷时水位降到静水位下 23.74m
3.2 丢弃全负荷时产生的第二波动振幅
解之
������2 + ln(1 − ������2) = ������������������������ + ln(1 − ������������������������ )
λ
=
������������������02 2g������ℎ������0
=
2
12662 × 16.62 × 3.432 × 9.81 × 47.784 × 18.098
=
145.89
令������0
=
ℎ������0 λ
=
0.124,X
=
������������,则要求最高涌波水位������������������������ ,只需要求出������������������������
调压室的水力计算
1. 调压室断面计算
当上游死水位,下游为最低水位,最小水位������������������������=188.9m,三台机满发,引 水道糙率取最小值,压力管道糙率取最大值,通过水轮机的流量为 57������3 ⁄������,则 此时的引水隧洞水头损失的计算如表格 1,压力钢管水头损失的计算如表格 2。 引水道应选可能的最小糙率 0.012,压力管道应选择可能的最大糙率 0.013。
������������+∆������
=
������������
1 +6
【免费下载】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

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一、前言 在隧道建设施工中,涌水灾害是隧道建设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它不仅影响隧道建设的正常施工,且会波及到隧道建成后的安全运营。
因此,如何较为准确地预测隧道涌水量的大小,为隧道施工制定合理的防排水措施提供依据,成为众多岩土工程学者日益关注的课题之一。
隧道涌水的预测首先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最早的预测只是通过查明隧道含水围岩中地下水的分布及赋存规律,分析隧道开挖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依据物探、钻探、水化学及同位素分析、水温测定等手段,确定地下水的富集带或富集区以及断裂构造带、裂隙密集带等可能的地下水涌水通道,并且用均衡法估计隧道涌水量的大小。
随着技术水平和施工要求的提高,基于定性分析的隧道涌水预测研究,发展成为隧道涌水的定量评价和计算,主要体现在隧道涌水位置的确定与涌水量预测两个方面。
在隧道涌水位置的确定方面,人们通过隧道围岩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定性分析,发展了随机数学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
在涌水量预测方面,人们根据隧道环境地下水所处地质体的不同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施工的方式及生产的要求等因素,提出了隧道涌水量计算的确定性数学模型和随机性数学模型两大类方法。
岩溶区隧道涌水研究必须要注重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因为每一种方法、公式的提出都是基于地质条件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岩溶区地质条件一向比较复杂, 从隧道施工期发生的比较严重的涌水事件来看,岩溶区易发生涌水地质条件可以分以下四类:⑴向斜盆地形成的储水构造;⑵断层破碎带、不整合面和侵入岩接触面;⑶岩溶管道、地下河;⑷其他含水构造、含水体。
以上只从宏观上列举了一些可能发生严重涌水的地质条件, 这是远远不够的, 对隧道涌水条件应进行详细研究, 这是其他隧道涌水研究工作的基础,必须予以重视。
[1] 二、岩溶区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 目前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似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涌水量曲线方程(一般称Q-S曲线)外推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2 种。
水电站调保计算

第四章水电站的水击与调节保证计算第一节概述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机组在稳定运行时,水轮机的出力与负荷相互平衡,这时机组转速不变,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压力隧洞、压力管道、蜗壳及尾水管)中水流处于恒定流状态。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负荷有时会发生突然变化(如因事故突然丢弃负荷,或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机组或增加负荷),破坏了水轮机与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机组转速就会发生变化。
此时水电站的自动调速器迅速调节导叶开度,改变水轮机的引用流量,使水轮机的出力与发电机负荷达到新的平衡,机组转速恢复到原来的额定转速。
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其主要表现为:(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由于发电机负荷的变化是瞬时发生的,而导叶的启闭需要一定时间,水轮机出力不能及时地发生相应变化,因而破坏了水轮机出力和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导致了机组转速的变化。
丢弃负荷时,水轮机在导叶关闭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能量将转化为机组转动部分的动能,从而使机组转速升高。
反之增加负荷时机组转速降低。
(2) 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击”现象当水轮机流量发生变化时,管道中的流量和流速也要发生急剧变化,由于水流惯性的影响,流速的突然变化使压力水管、蜗壳及尾水管中的压力随之变化,即产生水击。
导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
反之导叶开启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内引起压力下降,而在尾水管中引起压力上升。
(3) 在无压引水系统(渠道、压力前池)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
无压引水系统中产生的水位波动计算在第八章已介绍。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水击压力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计算。
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及目的是:(1)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
最大内水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的依据之一;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止压力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大波动、小波动、力干扰计算工况

附录A 水力过渡过程大波动计算工况A.0.1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大波动计算工况可按表A.0.1的规定选取。
表A.0.1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大波动计算工况工况编号 计算工况 说 明 计算目的一 水轮机设计工况DT1 同一水力单元的全部机组在额定水头下额定功率运行,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额定水头应考虑可能出现的上游最高发电水位,及下游可能出现的最低发电水位机组转速上升率机组蜗壳最大压力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下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DT2 同一水力单元的全部机组在最大发电水头下额定功率运行,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对有超出力要求的机组,应计算机组在最大功率运行的工况机组转速上升率机组蜗壳最大压力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下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DT3 上游正常蓄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上游调压室涌波水位最高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机组转速上升率机组蜗壳最大压力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DT4 长输水系统水电站,一台水轮机在最大水头下50%、75%额定功率运行,同一水力单元的其他机组停机,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长输水系统水电站,水头损失大,水轮机在最大水头下部分负荷运行时,损失小,初始压力高,突甩负荷,关闭时间短,此工况可能出现机组蜗壳最大压力的控制工况机组蜗壳最大压力DT5 上游最低发电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同时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引水系统各断面最高点处的最小压力上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DT6 相应下游低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输出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在调压室涌波水位最低时,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 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DT7 上游正常蓄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流入上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应分别考虑额定水头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高于额定水头工况压力引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小值机组转速上升率机组蜗壳最大压力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DT8 上游最低发电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同时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流入上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甩负荷时上游调压室涌波先升后降,波谷叠加可能出现最低涌波水位上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DT9 下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输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大值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DT10 相应下游低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流出下游调压室的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应分别考虑额定水头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高于额定水头工况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小值下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DT11 下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输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甩负荷时下游调压室涌波先降后升,波峰叠加可能出现最高涌波水位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流出下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大值二 水轮机校核工况CT1 同一水力单元的机组在额定水头下额定功率运行,同时甩负荷,其中一台机组导叶拒动,其他机组导叶紧急关闭同一水力单元的所有机组甩全部负荷时若同一水力单元的一台机组导叶拒动,其他机组导叶关闭,则会加剧拒动机组的过流量,使得机组转速上升率更高额定水头应考虑可能出现的上游最高发电水位,及下游可能出现的最低发电水位机组转速上升率机组蜗壳最大压力CT2 上游为设计洪水位,同一水力单元的全部机组在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应考虑上游设计洪水位可能出现的水头工况机组蜗壳最大压力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CT3 上游最低发电水位,同一水力单元的全部机组同时甩相应水头最大负荷,在流出上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一台机组从空载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 上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CT4 上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上游调压室涌波水位最高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 机组蜗壳最大压力CT5 上游正常蓄水位,同一水力单元的机组额定水头额定功率依次相继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相继甩负荷工况的确定需考虑电气主接线型式机组蜗壳最大压力机组转速上升率CT6 上游正常蓄水位,同一水力单元的机组额定功率运行,同时甩负荷,1台机组分段关闭失灵,导叶直线关闭,其他机组导叶紧急关闭机组分段关闭失灵,机组导叶直线关闭,关闭时间短,机组蜗壳内水压力比分段关闭大经论证不会发生分段关闭失灵,可不考虑此工况机组蜗壳最大压力机组转速上升率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CT7 相应下游低水位,共用尾水隧洞或下游调压室相关的机组额定水头或最大水头额定功率运行,依次相继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相继甩负荷工况的确定需考虑电气主接线型式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CT8 上游最高发电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后,流入上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 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CT9 上游最低发电水位,共用上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增负荷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考虑上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根据电网要求同时增负荷或相继增负荷时间间隔上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引水系统各断面最高点处的最小压力提出开机运行条件CT10 下游校核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由n-1台增至n台,或全部机组由2/3额定输功率运行突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位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大值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尾水系统各断面最大压力CT11 下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增负荷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考虑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根据电网要求同时增负荷或相继增负荷时间间隔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大值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CT12 下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相关的机组开机增至满负荷后,流出下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甩负荷时下游调压室涌波先降后升,波峰叠加可能出现最高涌波水位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CT13 相应下游水位,一台机组由空载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在流出下游调压室的流量最大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小值下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CT14 下游设计洪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在流入下游调压室流量最大时,一台机组从空载增至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运行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大值下游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CT15 下游相应发电水位,共用下游调压室的全部n台机组发相应水头最大输出功率,1台机组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在流出下游调压室的流量最大时,其余全部机组同时甩负荷,导叶紧急关闭压力尾水道的糙率取可能的最小值下游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注:1 工况编号的第一个字母D、C分别表示设计工况、校核工况,第二个字母T表示水轮机工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 nU i r t I iai y reet ct C l g 。4 0 0 Wu a nv s y r g t n H do l r i ol e 3 0 0,Wu a 。 n b i e i r o ci y e hn u e)
Ab ta t Th s p p r i to c s t e f n t n o e s r e s a ti y r lc p we tto I lo p e e t h fe - sr c : i a e nr du e h u c i f t u g h f n h d o i o rsain. tas r s n s t e o ¥ o h tb ih n e mahe t a d lo e s r e s a t e e a a c l t o diin a d t e s re o e a ls i g t t mai l mo e f t u g h f,r lv ntc u a i c n to n h u g ft h c h l ng h
s r e s a ti a sXe e y r l o e tt n u g h f n L o s t d o i p w rsa o . h c i
Ke r y wo d: X sth do i p w rs t n; s re; h d ou bn ac lt n; t n in ; s re sat e e y rl o e t i c a o ug y rtr iec u ai l o r se t u g h f a
20 0 7年 9月
Vo・ l N0 - l2 - S e 2 07 p. 0
.
1 . 3
波 ,从 而消 减压 力 波 的振 幅。据 此 ,调节 保 证计 算 时 ,分析 水 击 时所 采用 的管 道 长度 为水 轮 机 与调 压
改善机组的运行条件 ,减少 了引水系统 的造 价。根 据压力引水管道的惯性时间常数 兀 = 来判定该
作者 简介:陈太平(9 4 ) 17 一 ,男 ,工程师 ,19 9 9年毕业于甘肃 工业大学 ( 现兰州理工大学 )。现在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主要从事水轮 机初 步设计 。
维普资讯
第2卷 l
第 3期
束 审泰坪 套
g  ̄ e ti v e 【an Elc rc Re iw f
Df审re one i ng摹Rw 柬 t gElv alc e c i 坪
V.7 S 3 o2 e0 1N .0 vo 2. 1
赛德水 电站调压 井的 涌பைடு நூலகம்分析计 算
陈太平
( 武汉 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4 0 0 ,湖北武汉 ) 300
摘
要 :介绍水 电站调压井的功能,建立调压井的数 学模 型,提 出相应的计算条件和计算工况。并重点对老挝 赛德水 电站调压
是单独计算的。但是调压井水位 波动与水锤实际上 是 有联 系 的 ,随 着计 算 机 的广泛 应 用 ,调 压井 可作 为 引水 系 统 的一个 特 殊 边界 条件 ,因而 使 调压 井 的 水位 波动 与水锤 的联合 分析成 为可 能 。 按照过去传统和设计规范要求 ,制造厂仅进行 水轮机调节保证计算 ,即在给定的发电机组 G 2和 D 引水 系 统 的条 件下 ,通 过 多 次优 化水 轮机 导 叶关 闭 规律 ,计算蜗壳 的最高压力 、机组最高速率上升和 尾水管真空度 ,计算值须满足技术协议 的有关规定 和要求 。根据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老挝赛德水
井的涌波进行 了分析计算。 关键词 :赛德水 电站 ;涌波;水轮机计算 ;过渡过程 ;调压井
中图 分 类 号 :T 70 2 K 3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 0 6 20 )3— 0 2— 5 0 1 9 0 (0 7 0 0 1 0
An l ssa d Ca c l t n o u g n S r e S a t a y i n lu a i fS r e i u g h f o o s tHy r l o r S a i n fXe e d o i P we t t c o
并之间的距离 ,而不是水轮机与上游水库之间的距
离。由于管道长度减小 ,压力升高和压力降低值都
比不设 调压并小 ,使引水 隧洞减小 或消除水 击压
力。
电站是 否设置调压并 ,当 < — s ,不设调压 2 4时 并 。对 于高水头水 电站 ,其引水 管道较长 ,相应压 力引水管道的惯性时间常数 较大 ,因此需要装设 调压并来减小压力管道的水锤值 由此产生调压并 的计 算 问 题 :调 压并 的大 波 动稳 定 和小 波 动稳定 、
1 调 压 井 ( ) 功 能 室 的
() 1 当机组变负荷时,引起引水系统中的压力变
化 ,压 力波传人调压井 ,调压井反射进人 的压力
电站开发有限责任公 司签订 的 《 老挝赛德水电站水 轮发 电机 组及 其 附属 设 备采 购 合 同》要 求 ,由设 计
收稿 日期 :2 0 0 0 7— 5—2 5
在 以前 的过 渡过 程 计算 中 ,调压井 的水位 波 动
院提出赛德水 电站过渡过程所有计算工况 ,包括水
轮机调节保证计算 ( 大波动) 、调压井的大、小波动 稳定 计算 、调 压井 的 涌波 计算 和水 电站 调节 系统 小 波稳 定计 算 等 。 由于 引水 系统 很 长 ,在 引水 管道 上 适 当位 置设 置 调压 井 后 ,水 流惯 性 时 间常 数 研 值 仍 然较大 ,所 以必须对各种危 险工况进行分析 计 算 。在本 文 中 ,主 要结 合水 轮 机变 负 荷产 生 的水锤 压 力 ,对 调压 井 的涌波进行 了联合 分析计 算 。
由于设置了调压井用来决定启动时间的压力管道长度是计算到调压井而不是计算到上游水库水电站的启动时间因而减小这样就改善了水轮机的调节特3水电站负荷减小和水泵站水泵启动时调压井起着储蓄多余水量的作用当水电站负荷增加和水泵断电时
维普资讯
・
1 ・ 2
第
21 2啷
年
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