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练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解答: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解答:。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3 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精度等级为1.0级。
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级精度,为什么?解答: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2-11 某DDZ-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200~1000℃,输出为4~20mA。
当变送器输出电流为10mA时,对应的被测温度是多少?2-12 试简述弹簧管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现有某工艺要求压力范围为1.2±0.05MPa,可选用的弹簧管压力计精度有1.0、1.5、2.0、2.5和4.0五个等级,可选用的量程规格有0~1.6MPa、0~2.5MPa和0~4MPa。
请说明选用何种精度和量程(见附录E)的弹簧管压力计最合适?2-19 为什么说转子流量计是定压式流量计?而差压式流量计是变压降式流量计?2-22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对被测介质有什么要求?2-24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是什么?2-28 超声波液位计适用于什么场合?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试题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试题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试题一(填空:1(过程控制仪表按信号分(模拟式)、(数字式)两大类。
2(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实验方法主要有(时域测定法)、(频域测定法)、(统计研究法)。
3(电接点压力表在压力低于下限或压力高于上限时均可发出(报警信号)。
4(气体压力变送器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按(位移平衡)原理构成的压力变送器和按(力平衡)原理构成的压力变送器。
5(.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6(浮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7(过程控制仪表的主体是(气动控制仪表)、(电动控制仪表)。
8(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9(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大,则放大倍数(越小),调节作用就(越弱),余差也(越大)。
10(差压式流量计包括(节流装置)、(导压管)、(变送器)三部分。
11(自动调节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12(构成A/D转换器的方法有:(计数式A/D转换)、(逐次逼近型A/D转换)、(双积分式A/D转换)、(并行A/D转换)、(串-并行A/D转换)。
13(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基本控制规律主要有(位式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
14(过程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分(基地式控制仪表)、(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组装式综合控制装置)、(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5(温度变送器有(毫伏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几种类型。
16.自动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检测元件(包括变送器) 、调节器和调节阀, 部分组成。
17.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有单闭环比值、双闭环比值和串级比值3种。
二(选择题。
1(热电偶供电为:(1)A)直流 B)交流 C)三相交流 D)不供电2(向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压室同时输入相同的的压力时,变送器的输出零位产生偏移,偏移值随着静压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这种由于静压而产生的误差叫什么,(1)1)静压误差3(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无输出时可能原因是(1、2)1)无电压供给 2)无压力差 3)线性度不好三、简答题1. 温度测量有哪几种常用元件,答:温度测量的常用元件有4种,它们是: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温度计、膨胀温度计。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题一、判断题: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答案: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调节通道。
4.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5. 由控制阀操纵,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即为操纵变量。
(√)6.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答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 63.2 %所需要的时间。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13. 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14. 对于控制通道来说希望τ越大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望τ适度小点好。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基础题目)

一、填空题二、自动调节系统方块图中,给定值R,测量值Z和偏差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e=R-Z。
一、过渡过程结束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原稳态值之差叫做余差二、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一个定值调节系统。
1.电子电位差计是根据电压补偿原理工作的。
三、积分时间愈____长_____,积分作愈弱。
四、当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同时送给两个调节阀,这两个调节阀工作在不同的信号区间,则构成的控制系统为___分程__控制系统。
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够测量某物理量的大小并把它转化为一种特定信号的自动化装置是测量变送器。
1.过程控制仪表包括控制器、执行器、操作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2.一台仪表性能的优劣通常可以用精确度、变差、灵敏度来评价。
3.基本控制规律包括双位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以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4.二、选择题1.在自动化仪表中,显示仪表用于各种检测变量的显示、记录,按显示方式可分为三大类,下面哪项不属于显示方式。
( B )A 模拟式显示仪表B高端显示仪表 C 屏幕显示仪表 D 数字式显示仪表2.对于始点为0℃的电子电位差计,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应指在( C )。
A.始点B.终点C.室温D.原位置3. 下列( A )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
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4. 下面哪项不属于复杂控制系统。
( A )A. 自动控制系统与编程控制系统B. 比值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C 分程控制系统与选择性控制系统D 串级控制系统与前馈控制系统5.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一般采用(D )调节规律A.PIB.PIDC.PDD.P6. 下面哪项不属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CA过程自动检测系统 B 过程自动控制系统C过程自动显示系统D过程自动报警与联锁保护系统7. 如图为一个加热器控制系统,通过将进料与蒸汽进行换热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希望出料温度恒定。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练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解答: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解答:。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3 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精度等级为1.0级。
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级精度,为什么?解答: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2-11 某DDZ-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200~1000℃,输出为4~20mA。
当变送器输出电流为10mA时,对应的被测温度是多少?2-12 试简述弹簧管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现有某工艺要求压力范围为1.2±0.05MPa,可选用的弹簧管压力计精度有1.0、1.5、2.0、2.5和4.0五个等级,可选用的量程规格有0~1.6MPa、0~2.5MPa和0~4MPa。
请说明选用何种精度和量程(见附录E)的弹簧管压力计最合适?2-19 为什么说转子流量计是定压式流量计?而差压式流量计是变压降式流量计?2-22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对被测介质有什么要求?2-24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是什么?2-28 超声波液位计适用于什么场合?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武汉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题

1、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是(时间常数T )、(放大系数K )和(滞后时间)。
2、已知某压力表的指示值为1.2 Mpa,大气压力为0.1 Mpa,则该压力表指示的绝对压力为(1.3 )Mpa。
表压是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3、某差压式液位计的测量范围为0~1000mm,输出为4~20mA,当输出电流为15mA时,表示液位的高度为(687.5 )mm;当液位高度为800mm时,其输出电流应为(16.8 )mA。
4、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对数)、(快开)和抛物线特性。
5、PID调节器,比例系数越大,比例作用越(强),积分时间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数字pid位置式增量式后者较好6、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增加而增加的环节称为(正)环节,反之,称为(反)环节。
7、闭环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负反馈)。
8一个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为(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变送器)四个部分9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衰减比N衰减率)、(最大动态偏差A和超调量)、(残余偏差c )和(调节时间振荡频率)等10、δ表示调节器的(比例)参数,其值越小,(比例)作用越(强)。
12、有信号压力时阀门关,无信号压力时阀门开的是(气关)阀门。
反作用1、下列检测仪表属于非接触式检测仪表的有(B D )。
(A)热电偶(B)红外测温仪(C)弹性压力计(D)电磁式流量计2、测温范围为-50~+1370℃的仪表量程为(B)℃。
(A)1370 (B)1420 (C)1320 (D)-50~+13703、常用的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有( D )。
(A)角接取压和径距取压(B)法兰取压和径距取压(C)理论取压和管接取压(D)角接取压和法兰取压4、控制通道纯滞后时间长,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加,干扰通道中的纯滞后对调节品质(A)。
(A)没影响(B)影响大(C)影响小(D)无法确定5、电磁流量计可以测量(C )的流量。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材料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材料四、简答题:1、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类?其中闭环系统中按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可分为⼏种?答:过程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闭环⾃动控制系统和开环⾃动控制系统。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可分为: (1)定值控制系统 (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2、试述热电阻测温原理,常⽤热电阻的种类有哪些?0R 各为多少?答:热电阻温度计是利⽤⾦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变化的特性来进⾏温度测量的,只要设法测出电阻值的变化,就可达到温度测量的⽬的。
⼯业上常⽤的热电阻有:铂电阻,铜电阻。
⽬前⼯业上使⽤的铂电阻有两种:⼀种是0R =10Ω;另外⼀种是0R =100Ω。
⼯业上使⽤的铜电阻也有两种:⼀种是0R=50Ω;另⼀种是0R =100Ω。
3、试述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的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答:控制系统中常⽤的控制规律有⽐例(P)、⽐例积分(PI)、⽐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
⽐例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它的输⼊信号(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成⽐例。
它的特点是控制及时,克服⼲扰能⼒强,但在系统负荷变化后,控制结果有余差。
⽐例积分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仅与输⼊信号成⽐例,⽽且与输⼊信号对时间的积分成⽐例。
它的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但是积分控制作⽤⽐较缓慢、控制不及时。
⽐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是在⽐例积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微分作⽤,微分作⽤是控制器的输出与输⼊的变化速度成⽐例,它对克服对象的容量滞后有显著的效果。
4、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作流量特性?常⽤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答: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在实际使⽤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阀的开度的变化⽽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作流量特性。
常⽤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对数)流量特性、快开特性。
5、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程上常⽤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有哪⼏种⽅法?答: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例度δ积分时间1T 微分时间D T ),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库

为(C)
A、1.0级
B、1.2级
C、1.5级
10压力表的测量使用范围一般为其量程的( A )处。
A、1/3~2/3
B、<2/3
量程的 1/3~2/3处,如果低于 1/3则( C )
A、因压力过低而仪表无指示
B、精度等级降低
C、相对误差增大
12现有两台压力变送器,精度等级都为 1级,第一台量程为 0-600KPa,第二台量程为 250
A、调节器的输出随测量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作用为正作用
B、调节器的输出偏差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
C、调节器的输出值随正偏差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
24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取决于( B )。
A、介质特性
B、阀芯形状
C、流通能力
25PI调节器需要整定的参数是(C)
A 比例带 B比例带、微分时间、积分时间 C比例带、积分时间
5、 DDZ-Ⅲ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 4~20mA 电流、1~5V电压的 ADC。
6、 DDZ和 QDZ分别表示 电动单元组合 仪表和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7、 常见的调节阀流量特性有 直线 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和快开特性。
8、 在串级调节系统中,应尽可能多地把 干扰 包括在副回路中。
9、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和疏忽误差中,其中 随机误差 可以通过统计计算、滤波的方
C、 热电偶电极材料不同,两端温度相同
4热电偶是利用热电偶的(B)测量温度的。
A、电阻值
B、热电效应
C、电磁感应
5在过程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是(A)。
A.气动执行器 B.电动执行器 C.热动执行器 D.手动执行器
6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B )。
A.大 B.小 C.相等 D.与外部条件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C= 205-200 = 5℃
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
振荡周期 T = 20 – 5 = 15 (min)
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2%)=± 4.1℃
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
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 C= 205-200 = 5℃
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
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 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
ρ1gHmax= 1200×9.8×3.0=35280 Pa
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
当H=0时,有
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
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
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
若选用 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 I=4mA时,表示 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 0~3.4m。
如果要求H=3.0m时差变输出满刻度(20mA),
则可在负迁移后再进行量程调整,
使得当Δp=-37.24+35.28=-1.96kPa时,差变的输出达到20mA。
三、有一台电动差压变送器,表量程为25000Pa,对应的最大流量为50t/h,工艺要求40t/h时报警。
问:①不带开方器时,报警值设定在多少?②带开方器时,报警信号设定在多少?
参考答案:
①不带开方器时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
ΔP1= 25000(40/50)2=16000Pa
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
I出1=(16000/25000)16+4=12.24mA
∴报警值S=12.24mA
②带开方器时, ∵ΔQ=KΔP
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
ΔP2= 25000(40/50)=20000Pa
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
I出2=(20000/25000)16+4=16.8mA
∴报警值S=16.8mA
四、某比例控制器,温度控制范围为400~800℃,输出信号范围是4~20mA。
当指示指针从600℃变到700℃时,控制器相应的输出从8mA变为16mA。
求设定的比例度。
即:温度的偏差在输入量程的50%区间内(即200℃)时,e和y是2倍的关系。
五、有一台比例积分调节器,它的比例度为50%,积分时间为1分,开始时,测量、给定和输出都在50%,当测量变化到55%时,输出变化到多少?1分钟后又变化到多少?
(1)当测量由50%跃变到55%的一瞬间,时间t=0。
已知调节器的比例度δ=50%,积分时间TI=1分,ε=ΔI入=55%-50%=5%
代入上式可得Δy(0+)= ΔI出 (0+)= =10%
即输出变化为10%加上原有的50%,所以输出跃变到60%。
(2)一分钟后,输出变化为Δy(1)= ΔI出(1)=20%
加上原有的50%,所以一分钟后输出变到50%+20%=70%
六、请判定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中,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型式。
1.当物料为温度过低时易析出结晶颗粒的介质,调节介质为过热蒸汽时;( A )
2. 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过热蒸汽时; ( B )
3. 当物料为温度过低时易析出结晶颗粒的介质,调节介质为待加热的软化水时; ( C )
4. 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待加热的软化水时; ( D ) A.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 B.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 C.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 D.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
七、对于图示的加热器串级控制系统。
要求:
(1)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主变量、副变量分别是什么?主控制器、副控制器分别是哪个?
(2)若工艺要求加热器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 (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 作用;
(4)当蒸汽压力突然增加时, 简述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5)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加大时, 简述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注:要求用各变量间的关系来阐述)
解:(1)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
)由于工艺要求加热器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所以控制阀应选用气开型式,一
扰动1
扰动2
但气源故障断气,控制阀自动关闭,蒸汽不再进入加热器,以避免介质温度过高发生事故。
(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在副回路中,由于流量对象是“+”作用(阀开大,流量增加)的(Ko2>0),控制阀也是“+”作用(气开式)的(Kv>0),故副控制器FC是“+”特性(Kc2>0),选反作用,这样才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在主回路中,由于主对象是“+”作用(副变量蒸汽流量增大,主变量出口温度也增大)的(Ko1>0),故主控制器TC是“+”特性(Kc1>0),选反作用,这样才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4)当蒸汽压力突然增加时,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蒸汽压力增加,则蒸汽流量增加,由于FC为反作用,故其输出降低,因而气开型的控制阀关小,蒸汽流量减少以及时克服蒸汽压力变化对蒸汽流量的影响,因而减少以致消除蒸汽压力波动对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控制质量。
(5)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加大时,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冷物料流量加大,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降低,反作用的TC输出增加,因而使FC的给定值增加, FC为反作用,故其输出也增加,于是气开型的控制阀开大,蒸汽流量增加以使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增加,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九、试判断图示两系统各属于何种控制系统?说明其理由,并画出相应的系统方框图。
右图是以加热器出口温度为主被控变量,以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构成的典型串级控制系统;
左图是一种形似串级控制但实际是一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两个控制器TC与FC串级工作,TC的输出作为FC的给定,形似串级控制,但并没有副回路,只有一个反馈回路,执行器的输出并不能改变原料的流量,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
为静态前馈-反馈控制的非标准形式。
何区分它们?试分析图示的两个系统各属于什么系统?说明其理由。
•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内、外两个控制回路所组成;
•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由一个反馈回路和另一个开环的补偿回路叠加而成。
图(b)是以加热器出口温度为主被控变量,以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构成的典型串级控制系统;
图(a)是一种形似串级控制但实际是一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两个控制器TC与FC串级工作,TC的输出作为FC的给定,形似串级控制,但并没有副回路,只有一个反馈回路,执行器的输出并不能改变原料的流量,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
为静态前馈-反馈控制的非标准形式。
参考答案:
燃料油
炉出口温度对燃料油流量的串级控制
十、图示的热交换器中,物料与蒸汽换热,要求出口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试分析下述情况下应采取何种控制方案为好。
画出系统的结构图与方块图。
(1)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蒸汽压力波动较大。
(2)蒸汽压力比较稳定,而物料流量F波动较大。
(3)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物料入口温度及蒸汽压力波动都较大。
变量的的串级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方块图
(2)蒸汽压力比较稳定,而物料流量F波动较大。
可设计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物料流量为前馈量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方块图
(3)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物料入口温度及蒸汽压力波动都较大。
可设计物料入口温度为前馈量、出口温度为主变量,蒸汽压力为副变量的前馈-串级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