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言语交际
【五年级作文】我与语言文字

【五年级作文】我与语言文字有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每天读的书和说的话都会用到它!这就是我们的“语言”。
但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并理解他们吗?从我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每一天都在和“语言”亲密接触。
在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哇哇啊啊”地说着自己才懂的语言。
直到1岁的时候,牙牙学语的我第一次说的话是“爸爸、妈妈”,那时的我被妈妈轻轻地抱着,而我正在吮吸着手指。
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说:“爸爸、妈妈”,尽管我脱口而出是“麻麻,巴巴”,但是妈妈不放弃,耐心地继续教我读。
渐渐地,我会读啦,而且读得越来越流利。
妈妈激动得流出了眼泪,那时我感受到了母爱。
语言的正式接触可能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
那时,我独自坐在书桌旁练习写作。
虽然当时很难持笔,但我仍然努力工作,认真写作。
当我还是一个早期的识字人时,我有时会感到困惑。
“拨号”和“拉”这两个词的使用成了我的难题。
我总是写“拨萝卜”和“拔电话”。
经过多次努力,我仍然经常犯错误,所以我把这个问题问了父亲,父亲耐心地用字形的方法教我:“pull和pull都是动词,‘pull’是用手指或棍子搅拌,‘pull’是用根把东西往上拉,所以‘pull’是垂直的,而‘pull’是垂直的。
”汉字太宽太深了。
看来我得多练习了。
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学习了五年的语言和文字,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但仍有更多的语言和文字等待着我去探索。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多多记住它们,好好发挥它们。
做一个爱写中国文字、多说普通话的好孩子。
我和语言有个约会

我和语言有个约会当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开始听着妈妈和身边的人交流,听着妈妈给我说最暖暖的悄悄话,听着周围一切一切的声音,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声音是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很温馨,有些却很刺耳。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刻起,身边响起的是一片欢呼,虽然是女孩,却也没因此而得到不一样的待遇。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家里人一个一个教我认人,还记得我第一次说出“妈妈”的时候,妈妈眼角那不易察觉的泪,让我觉得语言的力量是如此的惊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开始慢慢真正的了解汉语言,从李白豪情万丈的诗篇里,从杜甫忧国忧民的字句间,从纳兰性德字字真情的词曲里,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我逐步的靠近我们的语言,靠近我们的拥有着无穷魅力的中文。
小学时,自己最喜欢做的就是找错别字,找病句,走在街上,老是不停地四处张望,看各个店铺的招牌,看人家门上的对联,听别人讲话,每当发现错误,就会大声的用孩子的方式快乐地给别人指出来,也不管别人喜欢或是不喜欢,只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了。
可是因为自己生在农村,身边人说的都是家乡话,没办法按照老师教的那些规范来检查身边的人和事,有时候也不免会有些沮丧。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人越长大对是非的评判也变得的更加模糊,记得曾经自己会很勇敢的说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可为什么当自己长大的时候,就不再能够那么直接的去给别人指出来呢?很多时候都是即使看到错误,也会看着犯错人的脸色,考虑很久很久才会决定是否要说出来,难道是我们语言的标准变了?好像不是,只是自己变了。
到了高中,汉语言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每天的晨读变成了英文,每天不断的练习的也是英文,英语占据了我们母语的位置,语文课变成了我们做数学题,记单词,背历史的好时间,我努力的坚守着,坚守着自己对于汉语言的热情,听好每一节语文课,记下老师讲的关于我们语言的每一点规范,写好每一篇作文,我努力的让自己在语言上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我害怕有一天当我在社会的压力下,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却说不好一口规范的汉语。
教师言语交际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言语交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以下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在言语交际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是言语交际的基石尊重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言语交际的基石。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选择,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以下是我在尊重方面的几点体会:1. 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
2. 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内容。
3. 尊重学生的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二、倾听是言语交际的关键倾听是言语交际的关键,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以下是我对倾听的几点体会:1. 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关注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 倾听家长的意见。
与家长的沟通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3. 倾听同事的建议。
教师之间的相互倾听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共同进步。
三、表达是言语交际的核心表达是言语交际的核心,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以下是我对表达的几点体会:1. 语言要准确、简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以免给学生带来困惑。
2. 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语言要富有情感。
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同事的交往中,要注重运用情感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相互理解。
教师言语交际心得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言语交际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与理解是沟通的基础在言语交际中,尊重对方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背景,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的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
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要避免使用命令式语气,而是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去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二、清晰表达,准确传达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3.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注意语速和语调,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三、善于倾听,关注对方需求在言语交际中,倾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
具体表现在:1. 专注地听学生讲话,不打断他们的发言;2. 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和鼓励;3. 针对学生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4. 在倾听过程中,积极思考,为后续沟通做好准备。
四、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化解矛盾在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
这时,我们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化解矛盾。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2. 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对方的意见;3. 寻求共同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4. 适时给予对方肯定和鼓励,增强沟通效果。
五、注重非语言沟通,提升交际效果在言语交际中,非语言沟通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良好的仪态,展现自信;2. 运用眼神、微笑等肢体语言,传递友好和尊重;3. 注意面部表情,避免出现负面情绪;4. 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对方感到舒适。
言语交流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信息时代,言语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成为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为了提高自己的言语交流能力,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言语交流实习。
本报告将回顾我的实习经历,并对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进行总结。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语音训练:通过系统地学习普通话,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性,掌握一定的语音技巧。
2. 演讲与口才:学习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3. 辩论与讨论:参加辩论和讨论活动,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4. 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倾听、表达、说服和同理心等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5.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各种实际场景,如面试、会议、吵架等,锻炼自己的实际应对能力。
三、实习收获1. 语音方面的收获:通过语音训练,我的发音更加准确,语调更加丰富,对普通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演讲方面的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多次担任演讲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运用声音、语调和肢体语言。
3. 辩论与讨论方面的收获:参加辩论和讨论活动,使我在面对不同观点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沟通技巧方面的收获:学习沟通技巧让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提高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5. 情景模拟方面的收获:通过模拟实际场景,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学会了在各种场合下如何应对。
四、实习反思1.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语音准确性、表达能力等,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2. 实习让我认识到言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以后要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沟通,这对我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 实习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增强了自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五、总结通过本次言语交流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还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
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1. 倾听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并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
2. 清晰表达:要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明了,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尊重他人:在言语交际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避免使用侮辱性或冒犯性的语言。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即使自己不同意。
4. 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对于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风格,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5. 非语言沟通:除了言语之外,非语言沟通也非常重要。
注意自己的姿态、表情和语气,这些都可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6. 提问和反馈:在交流中,通过提问和反馈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策略。
7. 练习和改进:言语交际是一项可以不断提高的技能。
通过练习和反思自己的交流方式,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包括倾听和理解、清晰表达、尊重他人、灵活应变、非语言沟通、提问和反馈以及练习和改进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效果。
言语交际学论文—我之言语交际观念

我之言语交际观念摘要:语言交际是一个说与听的互动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是否能理解对方的语义。
要知道我们的一切顺利交流,意思表达,目的实现都离不开言语交际。
因而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要懂得一些基本的交际技巧以及交际艺术。
许多人际交往高手都表示,做人能否得心应手,说话只是技巧,攻心才是根本。
人心,就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需求与自身弱点,就是攻心的目标。
做人做事,如果不懂人心,即便你口若悬河、煞费周章,也可能南辕北辙、毫无效果:如果懂得人心,可能需付出一点点,便能打动对方、化敌为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在言语交际中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对别人以及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知和敏锐的洞察力。
关键词:言语交际、交际技巧、人际交往、心里状态、洞察力正文:(1)洞悉人性,那捏分寸之微笑的艺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大家都希望看到笑脸。
到商店购物时,希望售货员微笑服务;到某单位上班时,希望看到新同事和善的笑脸;向上级汇报时,期待着主管满意的微笑;回到家里时,期望看到亲人温馨的笑容。
微笑是善意的标志。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在外,微笑都能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沟通情感、融洽气氛、缓解矛盾,为双方沟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微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消除他人的怨气。
试想,如果在公共场合,遇到一位并不熟悉的人正对着你微笑,你是否感受一下子他亲近多了?微笑的魅力的确让人难以抗拒。
许多推销员正是凭借自己真诚的微笑赢得了他人的信任,许多企业员工也是凭借微笑服务,吸引并留住了更多的顾客。
微笑本事就是人际沟通成功的秘诀。
微笑,是你接近别人最好的介绍信。
微笑,传递诚意,引发好感与兴趣;微笑,让你的赞美更有分量;微笑让对方不忍拒绝你的请求;微笑,让人加倍另收你的谢意;当你不得不向某人提出建议时,微笑可以帮助你将不甚好听的部分踢出或减少。
(2)掌握心里,把握尺度之引入权威效应的艺术权威效应,又叫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重,那他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言语交际艺术学后心得

言语交际艺术学后心得
以诚信博采开拓,让言语交际艺术改变我以往落寞无助的思维方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我正在学习言语交际艺术,以获得更好的交流技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1. 说话有技巧:语气温和,发音清晰,遣辞友好,能够和对方进行有
效的沟通和交流。
2. 针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语言技巧: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话语和方法,从而使沟通更有效更有力。
3. 理解才是王道:主动去体会意思,耐心地去听取他人的观点,灵活
思考比死记硬背更能加工出有效的沟通技巧。
4. 锻炼表达能力:多去练习表达,不断积累实际运用的技能,使自己
的表达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只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的努力,学习言语交际艺术定可以获得更有利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言语交际
政法学院 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杨昕学号:201313010153 言语交际是我们生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我们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
这学期我有幸能选修“言语交际”这门课程,8周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深深地认识到言语交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手段,还可以是一种艺术。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语言,不能没有语言的运用,不能没有言语交际活动。
言语交际——是一个说与听的互动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是否能理解对方的语义,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找到心心相印的感觉。
我与言语交际的经历,主要从言语交际的主体,交际情境和话语三个方面来说。
交际主体是指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和团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话语的接受者又是话语的表达者,会说话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我记得老师课上讲过这样一个好笑的故事:有位大夫姓陈,医术很好,就是不会说话。
陈大夫60岁生日那天,在一饭店里举行宴会为自己庆祝生日,他请了好几十个朋友。
可临到宴会开始,朋友只来了一小部分。
陈大夫急的一个劲儿得搓手:“唉,应该来的没来。
”客人一听,多心了。
他们以为主人是说自己是“不该来的”,很难为情,于是走了二十多个人。
陈大夫一看,急的搓手顿脚,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十几个客人以为自己是“应该走的”,于是又走了几个。
只剩下以为最好的朋友。
他对陈大夫说:“你说话也太不在意了,
把这么多的朋友都气走了。
”陈大夫似笑非笑地说:“那些话去我不是冲他们说的啊!”这位朋友一听心怒:不是冲他们说的,那一定是冲我说的。
于是最后一位朋友也走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交际主体能说话的重要性,会说话,会交流的重要性。
语境,从字面上讲,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在我们的言语交际中,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语交际都受到语境的制约。
例如,在大学里,我都是说普通话的,因为周围的同学来着四面八方,天涯海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都用方言交谈的话难免会出现误解语义甚至无法沟通。
所以在学校里,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
而回到家乡,我则会改成家乡话,因为周围都是朴实的家乡亲人们,用普通话“抗衡”家乡话肯定会让交谈双方都感到尴尬。
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显摆,可以炫耀自己的身份或学识,从而产生距离感,使交谈无法继续下去。
还有个例子,对于来自朝鲜的客人,我们可以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似长白山高,如鸭绿江水长”,因为长白山和鸭绿江这两个事物与中朝两个有一定关联,用作比喻不但恰当而且使人感到亲近。
如果面对来自蒙古客人、哈萨克斯坦的客人,用这样的比喻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我们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做到说话得体,切合语境。
话语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也就是所说的话或写出的字。
掌控话语权既能在交际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又能达到彰显自身崇高修养的好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商店,这时店里来了一位顾客,他要给年迈的母亲买一个血压计作为生日贺礼,但又觉得价格有点高,便和老板讨价还价起来。
老板抓住他买寿礼这点,说:“送老人的东西哪能专挑便宜的,关键是要体现孝心。
”顾客毫不含糊地回敬道:“确实,重要的是孝心,但假如我以这个高价买回去,她老人家的血压可能也降不下来了!”老板听后莞尔一笑,生意终以八折成交。
顾客充分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和联系实际的策略,使老板“自陷泥潭”,明显将两人的市场交易地位趋向于平等,实现双赢。
语言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等待我们运用智力去开发,去推进,去发展,特别是去开发其中潜在的功能。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语言交际的实例,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就会学到很多。
我会继续在生活中学习,努力提高我的言语交际能力。
做到话说的漂亮,说的让言者开心,听者满意,使自己的形象通过自己的说话方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