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学作业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作业1-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作业1-4参考答案言语交际作业1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会话型;正式型;口头型。
在办公室进行,不符合得体和接近原则,变现出配合不当。
2.1)不符合礼貌原则。
2)符合礼貌原则、赞美准则。
3)违反了平等原则。
4) 不符合协调原则。
3.不正确。
小李的说法不符合接近准则,有“抬杠”之嫌。
三、问答题1.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协调原则。
2.除了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近年又有电路交际、网络交际,如QQ聊天等。
3.参考教材257.258页。
4.把握交际情景的主旋律;遵守交际中的情景规则。
言语交际作业2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音节匀称,注意平仄,句末押韵,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有韵律美。
2.形象鲜明,用词生动。
3.既有整句整齐之美,又有散句错落之美。
长短句相宜,还用了反问句式。
4.(略)三、问答题1.“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此处变成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2.参考教材62-67页。
3.有差别。
前者表达感情较浓烈、较直率;后者语义较平淡,表达感情较淡然。
4.组合不够和谐,事理逻辑次序不突出。
可修改为“一次投资,一世幸福”。
四、评改句子1.语序不妥。
2.语气过重,转折突兀。
3.敬辞不当。
4.叙述混乱,语序不当。
5.空间次序较乱。
言语交际作业3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1)夸张。
充分反映了产品的信誉度。
2)双关。
人的心理调适与药品名称巧妙结合。
3)拟人。
用第一人称,鲜活。
4)拟人。
用特称,生动。
2. 1)别解。
幽默风趣。
2)反复;衬托(跌衬)。
3.衬托;对比。
4.排比。
强化语意,说明事理,有感召力。
三、问答题1.参考教材146、158页。
2.对比不是对偶。
对偶是结构相同相近、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平仄对立的句子或短语,排列组合。
反对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立的事物相比照。
3.参考教材206-207页。
4.对偶。
形式整齐,音调铿锵。
言语交际作业4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A.单位里的上下级关系,符合角色原则。
电大汉语言本科,言语交际网上作业答案

言语交际1------属于:特称与泛称相代,部分代替整体岁,就不错了。
'全口的牙,都换成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套用谐音对,大智若鱼,怎么会大智若黄花鱼呢,带鱼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套用谐音向西一转,走到了山头尽处,将到白云洞的里把来路中间,忽而地辟天开,风景大变,我们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拆离易序不是众叛亲离,是你自己离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拆离易序问题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虽然可以比作是老马,但老马也不一定识途啊的方法中的哪一种谐音拆离属于夸张中的扩大夸张从前是无法无天的专横,任意的圈占汉人的天地,奸淫汉人的妻女,草菅汉人的生命。
现在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套用属于比喻中的:明喻李春华毕竟并不愚笨,她写作的时候,虽然痰迷心窍般地沉在自我陶醉中,等田林一分属于成语活用中的哪一种?套用修辞与审美活动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修辞活动要遵循美的规律,符合美的原则。
好的修辞能激发交际对象的审美活动,引起美的愉悦。
书面语体可分为: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主持语体的特点:目的性导向性协调性、修辞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心理学美学逻辑学哪种不属于科技语体的特点:理论性通俗性有趣性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有: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协调原则、词语锤炼的目的:准确明白稳妥和谐形象鲜明新鲜生动、言语风格大体可分为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表现风格哪些属于口头语体的特点:广泛性随意性书面语体有三个主要特点:针对性准确性严密性我上午有空就上午来,下午有质量准则正确套用就是改换成语的某个语素,以改变成语的意思。
正确辞旧岁老幼皆欢笑,迎新年新旧俱涌出。
正确错误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个字也一下子发起光来。
顿时照得满室通亮。
正确判断题)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代光明:三明主义。
正确是的,是热,空中的空气是灰蒙蒙的,仿佛到了着火点,谁要是擦一支火柴吸烟,仿佛到处都有引起火来的神气。
言语交际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言语交际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言语交际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A. 清晰表达B. 积极倾听C. 随意打断D. 适当反馈2. 在团队中,沟通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共享B. 决策制定C. 个人娱乐D. 问题解决3. 言语交际中,非言语信息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沟通的复杂性B. 强化或改变言语信息的含义C. 完全替代言语信息D. 无关紧要4. 以下哪个选项是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A. 尽量使用模糊语言B. 尽量不使用疑问句C. 尽量不打扰对方D. 尽量不使用否定句5. 言语交际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倾听的技巧?A. 保持眼神接触C. 随意插话D. 总结对方的观点6.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项不是文化差异的表现?A. 语言差异B. 行为习惯差异C. 价值观差异D. 沟通方式相同7. 以下哪个选项是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A. 说别人想听的话B. 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C. 避免提供不必要的信息D. 尽量使用复杂的语言8. 言语交际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提问的技巧?A. 提出开放式问题B. 避免提问过于复杂C. 避免提问过于私人D. 避免提问过于频繁9. 在公共演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开场白?A. 引起听众兴趣B. 介绍演讲主题C. 直接进入主题D. 讲述个人故事10. 在商务谈判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策略?A. 明确自己的目标B. 建立信任关系D. 灵活调整策略答案:1. C2. C3. B4. C5. C6. D7. C8. D9. C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言语交际中非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答案:非言语信息在言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的音调、音量和节奏等,能够强化或改变言语信息的含义。
非言语信息可以帮助传达情感和态度,增强沟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因此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言语交际学》作业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4参考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教学内容一、概念题:1、话语简洁准则: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
2、话语美感:说话人言语中表现出语音、文字等形式方面,词汇、语义等内容方面的美感。
3、幽默言语:就是运用智慧从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事物中,发现生动、愉悦和富有美感的东西。
4、言语述评: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交际材料的得失分析,试图为人们运用言语交际的理论来指导交际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5、言语暗示:是暗示者以言语为媒介来间接储蓄地影响他人。
6、模仿行为:是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它是人类个体在感知到别人的行为后,仿照他人作出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过程。
二、填空题:1、言语的模仿可以为成(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
2、寒暄是言语交际中最为常见的行为,其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是(问候)。
3、表达准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理解者的理解度)来衡量,而(理解者的理解度)是由其文化背景、文化修养所决定的。
4、(演讲言语行为)的目的,是要把某种思想通过演讲者的口输入听众的脑海里,使他们悦服和感动,是一种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言语行为。
5、语体是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划分的言语风格类型。
6、语体一般可以分成谈话语体的(书面语体)。
7、所谓表述方式地便于沟通,是指在言语交际,尤其是日常交谈中要尽量选择交际双方共同熟悉的(表述方式)。
8、所谓传递方式要便于信息的流通,是交际双方(选择以何种方式)传递话语的问题。
9、语言学是的(“经济原则”)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
10、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经济原则)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交际主体和语境明确,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表达时可以依赖的东西更多,话语也就有了更多省略和简化的空间,因而语言更显简洁。
,三、简答题:1、什么是话语简洁的准则?简单地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
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由特定的交际主体进行为,语境和交际主体的某些内容,可以作为话语的补充。
电大《言语交际》答案

18. 下列角色中属于经常性角色的是:(2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
5. 情景语境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得具体情境。
包括、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得说话人等。
()
8. 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应包括方面。
()(2分)
三. 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
2. 角色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价值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
5. 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完全是由文化习俗决定的,比如年龄、收入,在西方文化中是非自由话题,但在
11. 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尊卑)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
(2分)
15. 角色从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先赋形角色和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和依赖
17. 情景语境是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得具体情境。
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
20. 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是要求交际主体不因为从事言语交际活动,而给自己带来以外的损失或威胁。
言语交际学作业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一、概念题: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 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是运用语言表示的话语。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 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 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 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 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 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 ( 说话) 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 语言则是( 说话) 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 符号系统) 。
3、语言存在于( 言语) , 产生于( 言语) ; 语言又是对( 言语) 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 语言的结构体系) 。
5、(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 有三种不同的行为: (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 是由( 编码、译码) 过程中完成。
8、表示是由( 意图+话语) 两个环节构成, 理解是( 话语+语效) 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 也就是她( ”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 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 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 交际效果) 。
三、简答题: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
能够表现为多种类型: 从亲近的方面来说, 能够是亲情、爱情或友情; 从疏远的方面来说能够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
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口气上来说, 双方关系越亲密, 语气越亲切、和谐; 关系越疏远, 语气越正规、客气。
电大言语交际作业1、2答案

言语交际作业一答案一、判断正误4、7、8、10是对的,其余错二、案例分析1.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认识:有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有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直接间接交际,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
这段对话是主任对秘书下达任务,必须完成的,所以属于非同级交际。
2.言语交际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满足交际的目的;(2)适应言语环境;(3)坚持不断创新;(4)注意语言规范。
第1)个案例:经理在会上给员工做报告,是一种较正式的场合,所以他的话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的原则。
第2)个案例:符合坚持不断创新原则,这样更能感动人,有浪漫色彩和情调。
第3)个案例: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原则。
开庭审判时属于正式场合,不能说“犯人的老婆”这样的话。
第4)个案例:不符合满足交际目的的原则。
3.小李对小王的话语、评价是不正确的。
小王的话强调小说《倚天屠龙记》好看,很快就把它读完了,并不是真的一口气就读完了,他的意思是受小说情节吸引,看得很快。
三、问答题1.言语交际有下列要求:(1)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2)临场应变能力(3)形式创新能力(4)掌握言语技巧的能力。
2.当代言语交际具有媒介手段的多样性。
如电报、打电话、手机、QQ聊天、论坛等。
3.正式交际应规范,多用书面语,做充分准备,非正式交际使用灵活口头语,而非正式交际不用准备,随意性大。
4.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话语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技巧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场合要注意不同的言语交际方式。
如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要随时应变多种突发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临场应变能力。
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要注意技巧问题。
言语交际作业二答案一、判断正误第二,五两个题正确,其余错误。
二、案例分析1.这些歌词在运用词语上的特点是:歌词朗朗上口,每句都运用了押韵,使人感到稳妥和谐。
2.这段话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因为它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月儿”形象鲜明。
3.在前3个小句中运用了排比句式,后边用了一个整句,整句有机结合,使句子流畅,自然和谐优美。
国开作业言语交际-本章自测18参考(含答案)

题目:1.口头语体是在书面语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2.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言语使用往往以书面语为主。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3.语体和文体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4.交际类型多种多样,日常会话属于随意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5.“蹉跎”是一个书面语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6.文艺语体可分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三类。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7.非专业语体最突出的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8.广泛性、随意性、生动性是口头语体的突出特点。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9.交际类型中的商务谈判、法庭论辩,既是口头型,又属于正式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 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是运用语言表示的话语。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 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 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 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 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 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
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 ( 说话) 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 语言则是( 说话) 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 符号系统) 。
3、语言存在于( 言语) , 产生于( 言语) ; 语言又是对( 言语) 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 语言的结构体系) 。
5、(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 有三种不同的行为: ( 言内行为、言外行
为、言后行为) 。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 是由( 编码、译码) 过程中完成。
8、表示是由( 意图+话语) 两个环节构成, 理解是( 话语+语效) 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 也就是她( ”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 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 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 交际效果) 。
三、简答题:
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
能够表现为多种类型: 从亲近的方面来说, 能够是亲情、爱情或友情; 从疏远的方面来说能够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
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口气上来说, 双方关系越亲密, 语气越亲切、和谐; 关系越疏远, 语气越正规、客气。
2、简要说明交际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区别。
交际者的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社会角色是相正确稳定的, 交际角色是随机应变的; 社会角色是一个人所固有的, 交际角色则是随交际情境而定的。
如作为一个人她的社会角色一个位公务员, 可是她可能是一个母亲、教师、顾客等。
( 学生根据自己举例说明)
3、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交际能力是建立关语言能力基础上的, 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必
然在表示上有所讲究, 但无论如何讲究, 这种表示必须是正确的, 是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所允许的。
另一方面, 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又不是完全吻合的, 语言能力强交不意味着交际能力强。
其原因在于一句话在语言规则上的特点, 和它在言语交际上的作用不是一一对应的。
4、”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是交际双方使用的话语。
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 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 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
一般来说, 人们说的话就是言语。
因此, 言语跟语言, 即是相互联系, 又是相互区别的。
5、简要说明”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
1) 语言之因此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因为语言在根本上就是量个经过人们的说话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 语言作为一套全民族通用的符号体系, 是从使用该符号体系的全体成员的言语( 话语) 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
四、分析题:
1、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到什么山里, 唱什么歌”
答案提示:
1) 言语交际呈现给人们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下面三点影响交际言语的变化。
2) 交际角色多变性。
3) 交际环境多变性。
4) 交际内容丰富性。
2、分析说明”语言”掉一个”言语”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
1) ”语言”掉一个个叫”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在语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在使用功能方, 相互有制约作用。
2) 用言语这个词, 有利于语言体系研究。
3) 用言语这个词, 有利于阐释二者的不同关系。
以便于研究言语的特点、意义、作用。
3、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举例分析”言后行为”
答案提示:
1) ”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补充、丰富。
赞同观点。
2) ”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行为。
执行( 主动可被动)
3) ”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相对。
观点相对或行为相对。
4、举例分析”言语交际”的行为动机。
答案提示
1) 从五种精神需求找内容。
2) 从生活原型中长内容。
3) 人们的需求以及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动力, 而人们的需求和更大利益的实现是经过言语行为来实施的。
五、论述题:
举例说明言语交际三要素的构成。
答案提示: ( 参考书19页)
1、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一种以满足人们需求而实施的言语行为, 概括地说,
言语交际是发生并作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 即言语交际的参与者是人。
2、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以言语形式( 话语) 为载体来进行的。
言语交际中的话语( M2) 是表示和理解的”意思焦点”, ”意思焦点”的物质形式就是话语。
3、任何言语交际总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背景中, 与某人对某事而进行的活动。
这包括着说话的前言后语和交际的显性环境因素与隐性环境因素。
《言语交际学》作业2参考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1、语境: 就是言语交际环境。
包括交际双方构成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
2、情景语境: 是指言语交际所发生的场所。
是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
3、社会文化语境: 就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 它指两个方面: 文化习俗、社会规范。
4、话语: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段, 一般指口头交际听单个说话人的连续的一段话, 或者书面语交际中文章的一个段落。
5、间接言语行为: 不是以标准话语来实施的言语行为, 也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不一致的言语行为。
6、会话含义: 是一种并非话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而是在交际过程中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