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浣溪沙》:共说莲花似六郎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原文赏析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原文赏析《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原文赏析《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所作,这首词咏写的是一位夏日闺阁美人。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词句注释(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
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2)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3)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4)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5)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6)鬓亸(bìn duǒ):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7)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
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白话译文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
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创作背景词人晏殊作为一个太平时代的宰相,过着幽静闲雅的生活,却又流露出落寞无奈的惆怅心绪。
作者长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贵人家的通病:闲愁。
词人作下这首闲词,咏写了一位夏日闺阁美人,借此抒发了词人的闲情。
赏析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
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
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
【精】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精】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精】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1原文:浣溪沙·春情宋代:苏轼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译文: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
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注释:道字娇讹(é)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huán)倾。
“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春梦。
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yīng)。
困人天气近清明。
趁燕:追上飞燕。
这句写荡秋千。
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
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赏析: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
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
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
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
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
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
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
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
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①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②一春弹泪说凄凉。
【注释】①斗画长:争着把眉画长。
唐秦韬玉《贫女》:“不把双眉斗画长。
”冶游郎:轻薄浪荡子弟。
唐李商隐《无题》:“不知身属冶游郎。
”②歌扇:古时舞妓歌女有扇,上常记歌曲名,以供歌时点唱,故有字,亦曰歌扇。
【译文】天天精心细描双眉,同女伴比美斗艳。
如同行云飞絮漂泊不定、轻浮狂荡。
但是她誓不嫁与那些轻薄的浪荡儿郎。
侍宴歌唱,扇字常被酒溅洒滴残;陪客游赏,舞衣常为花熏染。
但内心伤感不禁落泪,整个春天,都在流泪歌唱,倾诉独自的凄凉。
【集评】现代·刘永济:“作者将此一舞女之生活和内心写得如此酣畅,其自身几已化为此女。
盖由作者自身亦具有此种矛盾之痛苦,亦同有此舞女之个性,故能体认真切。
此舞台,直可认为作者己身之写照。
此种写法,又较托闺情以抒己情者更加亲切,因之更加动人。
论者称其词顿挫,即从此等处看出也。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赏析】此词抒写歌妓卖笑生涯及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实为词人己身痛苦矛盾的写照,比之于托闺愁以抒己情更见亲切动人、顿挫有致。
上片虚写,下片实叙。
起句反用“不把双眉斗画长”诗意;次句点明其悲惨的命运。
写妆饰之美,是生活所迫,无意媚人,乃自怜也。
“行云”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句意,表示漂泊不定;“飞絮”则有“颠狂柳絮随风舞”之意,一写己身无可奈何、任人摆布,二含下文所提“冶游郎”的轻薄狂荡,故引出“不将心嫁冶游郎”。
“心”、“斗”呼应,突出了矛盾的心理。
过片“歌扇”、“舞衣”言其身分,“溅酒”、“弄花”摹其情态。
上片结写其不轻以身相许,已露痛苦之端倪,卒章结又笔锋陡转,写出内心的痛伤,言其歌舞、侍宴、陪游,非求狂乐,实出无奈也。
如此境况,怎能不“一春弹泪说凄凉”?颇耐人寻味。
关于荷花唯美的诗句

荷花唯美的诗句关于荷花唯美的诗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唯美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唯美的诗句11、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宋·邹登龙《采莲曲》2、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唐·欧阳炯《女冠子》3、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4、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5、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筠《莲》6、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荷花》宋·白玉蟾7、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竹枝词》元·丁鹤年8、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莲子》9、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10、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晋·乐府《青阳渡》11、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
欲寄无因缘。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荐】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荐】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
翻译/译文春天,街巷里的桃花灼灼开放。
刚刚换上轻薄凉爽的春衣,想去街上游玩。
那吹面的软风、树梢上升起和暖的袅袅轻烟,令人感到心情舒朗。
在屋檐下,啁啾飞过的燕子衔泥筑起了小巢。
然而,她却走不出这深深庭院,湘帘低垂,朱户长闭,回廊曲折幽深。
外面的明媚春光多好,可是一到清明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注释①夭桃:以艳丽的桃花起兴作比,赞美新娘年轻美貌。
绛(jiàng)英:红花。
②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③曲房:内室,密室。
朱户:泛指朱红色大门。
扃(jiōng):关闭。
赏析/鉴赏起句便是一句"春巷夭桃吐绛英",似乎很清亮地展示出了一种绯红色的情怀。
显然,这春巷桃花吐蕊绽放,在自幼饱读诗书的朱淑真眼里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热烈美好的景象,引起了她情不自禁的联想。
换上春衣的她洒浴在春光里,看到屋檐下的双双春燕正衔泥筑巢,心头也悄然萌动着这样一种美妙的意蕴:这样的季节里,连燕子都成双成对建起了新家。
那么她的未来呢?想到这里,她不禁惆怅起来。
眼中的景象也忽然变得幽寂而沉闷。
湘帘闲不卷,朱户闷长扃,让她心头刚刚燃起的激情与幻想骤然遭遇到冰冷的现实:外面的世界姹紫嫣红,她的世界却只有眼前这份孤寂与落寞。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2浣溪沙·闺情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翻译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
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
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
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
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
荷花诗词精选3

荷花诗词精选3 荷花诗词精选3(元明)盆莲[明]徐阶四面花开玉露滋,晓风翻雨叶垂垂。
泉明酒思濂溪癖,凭仗盆池借一枝。
荷花[元]何中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莲实[金]张擑水妃擎出绀珠囊,玉笋雕盘喜乍尝。
肤白已搀新藕嫩,心清尤带小荷香。
斗馀翠鸟零珍羽,飞尽黄蜂露蜜房。
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江乡。
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荷明徐渭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
荷塘春雾泱泱十里水平湖,新叶田田绿渐舒。
黄鹂一声春雾里,微风吹动泻明珠。
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钱氏池上芙蓉明文征明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莲塘明黄琼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浣溪沙李(字:王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夏日怀友徐玑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南乡子李(字:王旬)珣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采菱诗南朝·梁·江洪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
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译文村子里的父老们都争先恐后地对我说,今年风调雨顺,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他们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紧锁眉头地发愁了,也不会再愁无米下锅,而让甑子积满着灰尘。
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啼叫着,像是在劝我多喝几杯,桃树的嫩枝上已经绽出娇艳的花朵,十分逗人喜爱。
梨花开满树,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给它新添了一头白发。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这首词是平韵,四十二字。
匀:这里指雨量适时适度。
颦(pín):皱眉。
殷勤:态度热切。
谢:告别。
却:语助词,用在动词之后。
甑(zèng):瓦制炊具,可以用于蒸饭。
“甑中尘”谓无米下炊,甑中积满尘土。
暗示的是去年歉收。
撩(líao):引逗,挑弄,招惹。
小桃:即桃树。
无赖:顽皮,淘气。
白头新:白色的新花。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梨花色白,故以“白头”喻之。
赏析: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他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他却于中年蒙受谗劾。
庆元六年(1200),在瓢泉边,田园的恬静和村民的质朴使得辛弃疾深为感动,灵感翻飞,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原文:浣溪沙·清润风光雨后天宋代:晁端礼清润风光雨后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译文:清润风光雨后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注释:清润风光雨后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kūn)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热门】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热门】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1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宋代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译文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
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
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这里比喻柳絮。
贴水:紧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
乍:初,刚。
池馆:池沼馆阁。
这里主要指池沼。
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
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
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
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
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
胜,承受。
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
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汉书·苏武传》: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
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武。
匈奴诈言苏武已死。
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沼泽中。
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凑凉。
鹧鸪,禽名,善啼。
创作背景这首《浣溪沙》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
东坡迎春景而春情动,思念妻子,作此词以怀念之。
一说此词是李璟的作品,见《李璟李煜词补遗》。
因明代所刊《类编草堂诗余》署为李璟所作,故《补遗》误收。
应据元刻本定为东坡词。
赏析“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
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敏中《浣溪沙》:共说莲花似六郎
共说莲花似六郎。
后来魏紫冠群芳。
多情恨不一时香。
也甚春风闲着意,许教国色嫁横塘。
海枯石烂两鸳鸯。
作者简介:刘敏中(1243~1318)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
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
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
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
敢于对权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
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刘敏中今存词 149首。
大多是应酬之作,但在一些词中也透露出他"学古无成,于今何补"的岁月蹉跎的怅惘(〔木兰花慢〕《适得醉经乐章》),对"浮世匆匆如此,眼底风尘今古梦"的叹息(〔念奴娇〕《自述呈知己》),以及对"世事何穷"、"兵鏖蜗角"的感慨(〔沁园春〕《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
他在〔清平乐〕中写的"出家何必
离家,求仙不用餐霞,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反映出他对半隐半俗生活的向往,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官场现实的不满。
刘敏中还乡之后写的以山水为乐的一组〔清平乐〕,恬淡而有情趣,与他的"诗不求奇,聊遣兴"的主张契合。
他晚年的诗多为抒怀遣兴而作。
如"名利两徒劳,解印便逍遥";"率意讴吟信手书,山边行坐水边居"等,写来明白晓畅,不加雕饰,重于白描,清简有致。
成就荣誉:着作有《中庵集》25卷,今存永乐大典本。
其中诗、词、文20卷。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其诗文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