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现代汉语语用语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是指描述和规范汉语句法结构和用法的一套规则系统。

它是基于现代汉语的实际用法和语言感知,通过观察和总结汉语的现象,对汉语的句子结构、词类、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句法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类,从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

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对于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一、句子结构规则汉语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状结构等。

其中,主谓结构是汉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主谓宾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加上宾语。

主谓宾补结构是主谓宾结构的扩展形式,宾语后面可以跟一个补语,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主谓状结构是主谓结构的扩展形式,主谓状结构中的状语可以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等。

句子结构规则指导我们在组织句子结构时应遵循的规范和原则。

二、词类规则汉语中的词类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量词等。

每个词类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词义,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化和组合。

名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等成分,代词可以替代名词、短语等,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等。

词类规则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我们在使用汉语词汇时应遵循的规范和原则。

三、句子成分规则句子成分指的是句子中实际具有语法功能和意义的成分。

汉语句子的主要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等。

主语一般放在句首,谓语在主语后面,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后面,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句尾或句子的其他位置,补语一般放在宾语后面。

在句子成分的组合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序原则。

句子成分规则对于理解和分析汉语句子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短语结构规则短语是由几个相互关联的词构成的一种句法单位。

汉语中的常见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它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一、语法结构的基本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洁,以主谓宾的基本句式为主。

但是,汉语又具有灵活变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变换词序、使用虚词和助词等手段来表达不同意思和语境。

1. 词序变化:汉语的词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

一般来说,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但是根据语境和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词序可以前后调整。

例如:他吃了苹果。

-> 苹果他吃了。

2. 虚词使用:汉语中的虚词是没有实际词义的,但是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法作用。

有些虚词用于连接句子成分,例如“的”、“地”、“得”等,有些虚词则用于表示动作的方向、状态等,例如“在”、“往”、“向”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我喜欢吃的是水果。

3. 助词的运用:助词在汉语中起到了连接词和句子成分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和准确。

汉语的助词有很多种类,如“了”、“在”、“得”等,每种助词都有自己的语法用法和意义。

例如:他在看电视。

他看电视看得很认真。

二、语用功能的应用语用是指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功能。

现代汉语的语用功能丰富多样,包括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不同的语言功能对应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1. 陈述功能:陈述是常见的语用功能,用于客观地叙述事实、描述事物和表达意见。

在陈述句中,常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通过修饰词和补语的运用,可以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意思。

例如:他是一名医生。

这本书很有趣。

2. 疑问功能:疑问是用于询问和征求对方意见的语用功能。

疑问句的语序通常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谓语+主语的形式,通过语调和疑问词的选择可以表达不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你是谁?你昨天去哪里了?3. 祈使功能:祈使是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的语用功能。

祈使句通常以动词开头,省略了主语,语气直接且明确。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功用:一是用来构成词。

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

是词的“建筑材料”。

如:地、牛、羽等。

2、粘着:所谓粘着, 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 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

3、当代类型学: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当代语言类型学实际是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并且是一种蕴含性共性即有条件的共性:假如P那么Q【文字表达】P?Q【逻辑蕴涵关系表达式】4、配价: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实际上就是借用了化学中“价”的概念。

化学中提出“价”( 亦称“原子价”或“化合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如水分子式( H2 O ) 。

汉语语法引进“价”这个概念, 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5、语义指向:按狭义的理解,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如:( 1)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 2)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 3)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广义的理解, 包括语义所指。

语义所指, 是指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 与先行词之间的照应关系, 以及空语类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6、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

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

7、话题和陈述:话题( topic )和陈述( comment )是语用学里谈论信息结构的一对概念。

话题就是说话所要叙述或谈论的对象, 陈述就是对话题所作的具体说明。

例如:西湖风景优美。

8、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

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是指某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

现代汉语 语法1

现代汉语  语法1
组合功能 组合功能
- [状](时间、处所除外)
形态
- [不/很+ ~] - [重叠](少数量词性单音词除外)
思考题
实词 系统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 组合:
人不人鬼不鬼、中不中西不西、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 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说明:以上划粗线的是表示该词类的主要功能,划细线 的是次要功能,划虚线的是局部功能
他研究语法。(谓语) 研究是很费脑力的。(主语) 他不打算研究。(宾语) 最近,他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定语)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4 .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英语:句子与短语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虚词的三大特点
封闭
实词每一类的数量都是开放的,虚词是可数的、有限的, 不会轻易增减,故称封闭词类
黏着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 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
定位
大部分实词的组合位置不固定,而虚词跟实词组合时的 位置相对固定
◆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 ◆ 连词、助词、语气词是典型的虚词
俄语是词形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比如它的每个名词都有单数、 复数两种形式,单数、复数两种形式各有六个格的变化,即主格、 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等。因此,每个名词应有十 二种语法形式。
四、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 位。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节概说
2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变化如果缺乏形态变化就根据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或干脆依赖于意义3注重书面语分析比较少或干脆不考虑口语中的变化4总结出的语法规则被看做是一种规范和标准要求学习者予以遵守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概念: 语法就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语法学是指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 “说话写文章要合语法“。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语法”。
4、个别人的个别用法,也是不符合规范的。 例如: 向明出差、旅游、外调、采购、推销、 探亲、参观、学习、取经、参加笔会、展 销、领奖、避暑、冬休、横向联系、观摩、 比赛、访旧、怀古、私访、逃避追捕,随 便转一转,随便看一看,住宾馆住招待所 住小学课室住人民防空工事住地下洞住浴 池住候车室住桥洞下面住拘留所住笼子。 然后她到达了找到了误会了迷失了失落了 错过了他要去的地方。(王蒙《来劲》)
三、关于短语 1.词组与短语的定义不同、范围不同。《暂拟》 对词组定义为:“实词和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 织起来,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的,叫作词组。” 《提要》对短语定义为:“短语,也称词组,是 由词组成的。” 2.对短语(词组)的地位认识不同。《暂拟》不 重视词组,《提要》重视短语 。 3.划分标准不同。《暂拟》对词组划分用结构关 系标准,着眼于内部语法关系。《提要》对短语 划分大类用功能标准,着眼于短语的整体功能; 小类用结构成分标准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 后来的术语。“文法”最早出于 《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 “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 秋左传正义》 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 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句法成分: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动语 中心语。 “我的朋友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
六、语法规范
(一)语法规范 1、属于外族语言的说法,是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第一节语法概说01.语法:是人们大脑中所存在的组词成句的规则。

02.语法学:研究语法的科学,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03.静态词:大脑中存储着的词。

04.动态词:在交际或思维过程中使用的、由静态词激发出来的具体的词。

05.语法备用单位:大脑中所存在的静态词以及静态固定短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备用单位。

06.语法使用单位:语法备用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所激发出来的具体的动态词、固定短语以及动态词或固定短语的组合。

07.语法体系: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下级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配合,形成一种组织严密的网络。

08.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第三节静态实词09.静态名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名称的静态实词。

10.静态动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动作行为的静态实词。

11.静态形容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静态词。

12.静态数词:反映数目和次序的静态实词。

13.静态量词:反映计量单位的静态实词。

14.静态区别词:只反映人或事物属性以区分人或事物不同类型的静态实词。

15.静态副词:只反映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可能具有的某种特征的静态实词。

16.静态能愿词:对可能存在的客观情况等进行主观评议的静态实词。

17.静态拟声词:用来模拟人或自然界声音的静态实词。

第四节静态虚词18.静态虚词:不具有在句法结构中占据句位充当判定项或被判定项的能力。

19.静态介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静态虚词。

20.静态结构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虚词,包括(的、地、得)等三个。

21.静态连词:同样具有连接作用,但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而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间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

22.静态助词:是具有语义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23.静态语气词:是具有语用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份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转变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要紧手腕;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大体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份)。

④量词十分丰硕,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份:句法结构的组成成份。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份。

宾语:表人、物或情形,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份。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要紧):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可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归纳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份,意义实在,即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出名词;②一般名词;③时刻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点:①常常放在动词前后别离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样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样不能加副词。

③一样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一起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词类@学习要点1.了解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2.掌握实词十个词类和虚词四个词类的特点 3.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确定每个词的词性。

词类专指词的语法类别,不同的词类在形态、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现代汉语词的用法和语句的结构规则。

例如:•国家独立/经济发展------- “名词+动词”,可以构成主谓短语。

•独立国家/发展经济•-“独立国家”是偏正短语,“发展经济”是述宾短语-------因为“独立”是不及物动词,跟后面的名词不能构成述宾关系,只能是偏正关系;而“发展”是及物动词,可以后加名词构成述宾短语。

词类的划分标准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标准)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三标准形态标志(构词形态)词的形态形态变化(构形形态)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所具有的概括意义和类别意义说明:(1)形态标准——指体现一个词的语法功能的词法上的形式,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形态标志——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可以通过这个词的词头或词尾标示出来。

例—ation —ment —ness —ity (名词词尾)—ful (形容词词尾) —ly (副词词尾)—子(桌子、椅子)—化(丑化、美化)—以(得以、给以、加以)可—(可耻、可笑、可怕)形态变化:不同词类的词在起某种语法作用时都会有不同的成系统的词形变化book ——books watch ——watches Slow ——slower——slowest名(指人)+们——不定量的复数动+着/了/过——时态形容词◆无论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在汉语中都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

因此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中,形态只能作为参考标准。

(2)意义标准意义标准往往比较简易、方便,在词类划分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标准。

迅即——迅速干脆——索性银——铜、铁、锡⑶词的语法功能标准: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

组合能力首先指一个词能否与其他的词组合成短语,如果可以组合,以什么顺序组合,组合以后表示什么关系。

如“好”可以跟“很”组合成“很好”,且组合的顺序固定组合能力也包括作句法成分的能力。

所谓作句法成分的能力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出现的位置,即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大成分中的一个或几个;如果能够作句法成分,那么还要看经常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

词的语法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⑴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以及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⑵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否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以及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等。

⑶虚词与实词或词组的组合能力。

如虚词与什么实词或什么词组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实词——指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且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虚词——指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注:划分词类的上述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划分词类主要根据词的形态,在形态不丰富的语言中,很可能依据词的语法功能等。

总而言之,汉语的词类划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这是比较可靠、有效的标准。

形态标准只能作为辅助标准,而且形态也只是语法功能的一种标志,说到底,还是功能在起决定性作用。

意义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在一般情况下优先发挥作用。

(二)实词与虚词现代汉语一共有14个词类。

词类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

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实词数代词:数词、量词、代词修饰词:副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词类声音词:叹词、拟声词关系词:介词、连词虚词语助词:助词、语气词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说明: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标准: 主要是能否充当句法成分。

此外,实词和虚词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存在差异:实词虚词能否成句+ —是否定位—+能否相互组合+ —使用频率高低低高1.能否成句--------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

例如:(1)甲:他学习努力吗乙:努力。

(2)甲:谁?乙:我。

(3)甲:走!乙:不!“努力、谁、我、走、不”都是实词。

2.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部分实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

但虚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的位置则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如“对于、自从、因为、虽然、即使”;有的只能在后,如“了、着、呢”。

3.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如“一位教授、伟大祖国、没有发现”;但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

有的表面上看好像是两个虚词组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组合关系,如“他走了吗?”的组合关系是:“他走了/吗?”而不是“他走/了吗?”。

4.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为它们主要起语法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虚词光有实词句子就组合不起来,特别像“的、了、着、地、和、把”这些虚词,而实词的使用频率就远远比不上虚词了。

二、汉语的实词系统(一)名词1.名词的语法特点:+[主(中心)] /谓+[宾(中心)]造句功能+[定]–[补]功能–[状] (时间、处所词除外)+[数量短语+ ~](方位名词、专有名词除外)组合功能–[不/很+ ~]形态:–[重叠] (少数带有量词性质的单音节除外)名词的语法特点是:(1)大多可以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2)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决不能作补语,除了少数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

(3)不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4)不能重叠。

•*一个夫妻——?两个夫妻——一对夫妻一辆车辆——*多辆车辆造句名词作定语的句子:•产品的质量——老师的指责名词作谓语的句子:•鲁迅绍兴人名词作状语•电话联系/深情地注视/我们上海见/你里屋坐/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思考题1: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A组--------人不人鬼不鬼、中不中西不西B组---------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很淑女思考题2:一般说来,名词不能够重叠。

下面这几组是否属名词重叠现象,请给予适当的解释?述所说的“人人、家家、年年”这样的情况,其含义表示“每人、每家、每年”。

2.名词的特殊小类1 单纯方位词14个: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东、西、南、北、中、内。

+“边/面/头”2合成方位词/之+单纯方位词”(1)方位词单纯方位词+单纯方位词(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 特殊方位词单纯方位词+别的语素(如:东方、当中、跟前、面前)别的语素+“边/面/头”(如:这边、旁边、这头、那面)”、“内有贤妻,外有好友”。

------由“以、之”构成的合成方位词除了少数(以上、以下、以前、以后)可以独立使用外,一般必须跟名词组合成方位短语后才能使用。

单音节方位词的用法•前仆后继、上串下跳、天南地北、左思右想成对使用的方位词•四十岁上下、国庆节前后、一百人左右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方位词作状语的情况:你请里边坐。

我们以后要加强联系“以+方位词”VS“之+方位词”•以+方位词:以前、以后、以上、以下、以东、以西、以南、以北……•之+方位词: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东、之西、之中(*以中)----以前我不认识他(之前我不认识他)(2)处所词能够独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边、后面、外头、里头)表示处所的名词(如:附近、高处、周围)表示地机构的名词▼(如:中国、图书馆、商店)+[在/到/往+~ ]+[用“哪儿”提问]+[用“这儿”/“那儿”指代](3)时间词+[在/到/等到+~ ]+[用“什么时候提问]+[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代”]表示地名、机构的处所名词具有二重性:既是一般名词,又是处所名词。

例如“邮局有一辆车”,可以理解为邮局这个机构拥有一辆车,也可以理解为邮局里停着一辆车。

▲水磨、水碾(动力)水稻、水军(处所)、水箱、水井(种类)马蹄、马鬃、马掌(整体部分)马褂、马靴(事件)马鞭、马鞍(种类)—整体关系、处所关系、时间关系汉语名词性词尾1.原有名词性词尾:子、儿、头、家等。

2.受外语翻译影响在汉语中产生的名词性词尾:如“品、性、度”等。

作品;可行性。

长度3.以“客”为代表的新型名词性词尾:黑客、博客→播客、晒客、闪客(经常使用flash的人)新潮名词:●凤凰男:指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但自卑、吝啬、敏感。

●尤物:美丽绝伦的女人,带有贬义。

二)动词1.动词的语法特点1,+[谓(中心)] (趋向动词常充任补语)1造句功能2,+[∽+宾] (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功能+[不+ ∽]2组合功能-[很+ ∽] (心理动词除外)+[∽+着/了/过]:+[重叠] (AA式/ABAB式)动词的语法特点是:(1)主要作谓语。

(2)多数动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3)能受否定副词“不”修饰;除了心理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

(4)多数动词能够重叠。

(5)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了、着、过”思考题1:一般认为,除了心理动词之外,动词不能受“很”修饰。

那么,如何解释下面这些组合呢?很有钱很有钻研很伤我的心很讲义气很鼓舞人心思考题2: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式除了ABAB式之外,似乎还有AABB式,如“来来往往”“抄抄写写”2.动词的种类及物动词:可带宾语A.按能否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B.按意义标准(参考了功能)——传统的分类(1)动作动词:吃、骂、打、跳(2)心理动词:想、爱、恨、羡慕、崇拜、嫉妒(3)使令动词:请、让、叫、派(4)存现动词:(表示存在、隐显):在、存在,出现、增加、死亡(5)判断动词:是、叫、姓、等于、大于、小于(6)形式动词:加以、给以、予以、致以(7)能愿动词:(助动词)▼8)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方向):▼趋向动词:单纯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

单纯趋向动词主要是以下l0个:“来、去”以及“上、下、进、出、回、过、起、开”。

复合趋向动词由“来、去”分别与其他8个单纯趋向动词组合而成:上去,下来……趋向动词的语法特点是常用在另一个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跑上、滑下来、撤出来、但有的语义已经虚化,例如:唱起来、说下去复合趋向动词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例如:他回来了、我们马上上去。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

语法特点是只能带动词性宾语,可以构成“不V不”格式。

A.表示可能:能、可、会、能够、可能、可以B.表示必要:得(dei)、应、该、应该、应当C.表示意愿:愿、想、要、肯、敢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定]造句功能+[谓(中心)]+[状]功能+[补]—[∽+宾]组合功能+[不/很+∽] (状态形容词除外)AA式(程度适中,有喜爱的感情色彩形态+[可重叠] AABB式(程度加深)A里AB式(程度加深,贬义)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多数能够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修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