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

第一章绪论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口语:是人们口吐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风格。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因而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文学语言: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

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单元音:发音时舌位。

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复元音:复元音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指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即组词造句的规则方法。

一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2.语法:语法是研究、描述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

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理解和解释。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自成系统);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语法从许多特定的语法单元中抽象出如何表达语义的共同组合模式、类型和规则。

语法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形成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方法。

5.语法的稳定性: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在一起的密切相关的系统。

拉动一根头发,移动整个身体。

因此,变化是缓慢的。

6.语法的民族性:每种语法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是其特点所在。

7.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单词:单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是组成短语和句子的另一个单位。

9.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句子是一个有语调并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前后都有独立的单位。

11.句法结构:由词按语法规律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句法结构中具有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缩写。

13.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4.名词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名词性词语构成,主要代表人或物。

15.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adj、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与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一样,声音一样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展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局部。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与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围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题库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题库

绪论一、填空题1.语言是一定语音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

2.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信息的编码、发出、传递、接收、解码的过程。

3.恩格斯曾经说过,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4.从语言自身的特点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汇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体系。

5.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语言。

6.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语言学是指研究普通话的科学,而广义的语言学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方言的研究。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_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8.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其中书面语依赖口语而存在,口语是书面语的存在基础,先有口语而后才有书面语。

9.“五四”以来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进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

10.方言是某一地区内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11.北方方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它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分别是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

1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且使之消除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

13.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第28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余的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14.普通话的“四用语”是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

15.普通话的三级标准是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很少差错;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言不太重,词汇、语法较少差错;一般普通话,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听懂。

16.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有_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

17.现代汉语的方言按照历史渊源和目前的特点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共七种方言。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XXX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XXX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心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XXX: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障碍而形成的音叫XXX。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首的子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 10题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语音2 / 101.语音: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3 / 1011.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重点]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重点]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共10分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

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

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