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1. 科技: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所生产出来的物品、服务和生产力。

2. 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基于TCP/IP通信协议而构建起来的网络,它可以使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3. 数字化:是指将纸质或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也可指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4. 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思维,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5. 机器学习:是指利用算法和数学模型,让计算机从数据中自主学习并提高性能的过程。

6. 大数据:是指由传感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多种渠道采集而来的大量数据,需要使用特殊的技术和工具来存储、管理和分析。

7. 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将计算资源、软件和数据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方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些资源和服务。

8.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将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实现物品之间的互联和智能化。

9.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以记录、验证和存储各种交易和信息,并提供高度安全性和透明度。

10. 虚拟现实: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和多媒体技
术,创建出一种模拟的虚拟环境,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中的场景和体验。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

“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地区,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都具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我国现在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大方言区。

3、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5、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6、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特点有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7、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

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8、楷书: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9、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基本笔形有横竖撇点折)10、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p153,基本笔顺规律掌握)11、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12、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叫做形声字。

13、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16、联绵词:单纯词的一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

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
2.政府规范:
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一般带有强制性。
3.专家规范:
是由语言文字学家提出来的,不具有强制性,可是权威专家的规范意见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用字 :
社会用字就是流通于社会,用于社会交际领域的字,面向公众,面向他人,包括出版印刷用字、影视屏幕用字、计算机用字和城镇街头用字。
40.异体字:读音意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徐蕾)
41.异形词(P136):也叫异体词,是指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42.政府标准(P137):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一般带有强制性。
43.专家标准(P137):是由语言文字学家提出来的,不具有强制性,可是权威专家的规范意见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8、借源文字——凡是借鉴、参考或依傍其它文字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即是借源文字。
9、 汉字文化圈——指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民族文化所影响的区域,具体地说,
是指以中国为主体,包括韩国、日本、东南亚诸国在内的使用汉字的国家。
10、 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
11、 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
4.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和形体都不相同的一组汉字就是同音字,例如“一、衣、依”。
5.音序法:汉字的检字法之一,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汉字先后顺序的方法。
1.现代汉字的规范化:
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主要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这四个方面,要实现汉字在这四个方面的规范化,就要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里,每个汉字的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12、 汉,

现代汉语专题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专题名词解释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2321个辅音声母。

439个韵母。

56一种多音字虽然有不同的读音,但字义完全一样,另一种多音字是多的,即读7是指这样一些汉字,它们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在运用中,8-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910. 形声字:六书之一。

"形"是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它在但在意义上、功能上相当一个词,可以做各种句子成份。

熟语都是形式固定的短语,使用中应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拆开、颠倒例语四种。

13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定位语素的附着性特别强,1415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16由比喻引申方式发展起来的派生义叫比喻义。

比喻义所指称的事于是人们在运用词语时,将本义通过比喻方式扩张到其他方面,用来比喻其他 17是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意义。

派生义并不全都是直接从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同义词不达意可分为等义同义词和是指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20是一个词中经常使用的那项意义,它的使用频率高,一提到某个5.(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推行的。

67 891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和调位。

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多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2、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3、 语素从位置看可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两大类,例如“语”是成词语素,“老”是非词语素。

4、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5、 合成词的构造可分两大类,例如“棍子”是后附式附加式,“学子”是组合式。

6、有些合成词的构造综合了多种结构方式,例如“目击者”是组合式和-附加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1)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名著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辅音:气流进入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烟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īūǖ,的韵母齐齿呼:韵母开头是ī的韵母。

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撮口呼:韵母开头是ǖ的韵母。

调值:只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轻声: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儿化韵: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篆书:(大篆)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

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无波磔,书写方便。

是国家通用的标准字体。

象形: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用象形符号会在象形字上家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词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慈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素: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音单位。

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固定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

“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

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扩展后是词组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20.派生词: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合成的词,称为派生词。

21.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合成的词,叫复合词。

22.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

23.类词缀:类词缀指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

类词缀是由词根向词缀转化的过渡形式。

24.区别词:不能直接做谓语的形容词是非谓形容词,又叫区别词。

25.偏义复词:凡是由一个表义语素和一个别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型复合词,就是偏义复词。

26.文言词:文言词是现代汉语词取代了的古语词,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已为新产生的词所取代。

27.历史词: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消亡了的事物的词。

28.方言词:方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言词指各种方言里的词,狭义的方言词指从方言里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29.外来词:外来词是从外族的语言词汇中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中的词,也叫借词。

30.新造词: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的形式,表
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31.义素:义素是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32.词的兼类: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33.复杂短语:复杂短语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短语,而只有一个层次的短语是简单短语。

复杂短语的认定不在于词语的数目,而在于层次的多少。

复杂短语可以看作是按照语法的递归性进行的简单短语的扩展。

34.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

35.直接成分:句子分析中,组成语法结构的同一层次的直接构成成分叫直接成分。

36.二分法:层次分析法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段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同一层次上结构的直接成分通常只有两个,因此,层次分析法又叫二分法。

37.修辞格: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固定下来的在一定语境中能产生积极表达效果的语言运用格式。

38.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仿造新词语的辞格。

39.飞白:飞白是故意将由于音同或音近缘故读错的词语记录下来,以获得生动风趣表达效果的辞格。

40.拈连:拈连是借助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连用到乙事物的辞格。

41.移就:移就是把适用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来修饰乙事物的辞格。

如“欢乐的脚步声”。

42.通感:通感是在语言表达中把不同感觉相互沟通的辞格,也叫移觉。

43.反语:反语是用语义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正意的辞格。

44.双关:双关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意义的辞格。

45.婉曲:婉曲是用委婉曲折的方法烘托或暗示要表达的意思的辞格。

46.析词:析词是根据表达需要,把一些合成词或固定短语等拆开来使用的辞格。

47.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48.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49.当事主(宾)语:主(宾)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与动作行为有施受关系以外的其他语义关系的主(宾)语。

50.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5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52.语义指向: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53.歧义: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54.形声字: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它的一部分表示意义类别,一部分表示读音。

如"蚂"、"虫"表示意义类别,"马"表示字的读音。

55.词根: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表达者称为词根语素,是词的核心部分。

56.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

57.词尾:是附加在词的末尾,改变一个词的形式的语素。

58.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叫词干。

59.构词语素:具有构词作用的语素是构词语素,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

60.变词语素:只能改变词的形式的语素是变词语素,词尾就是变词语素。

61.独立成分:一个词或词组,在句子里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位置也是比较灵活的,这叫独立成分,也叫句外成分,包括超层语和辅助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