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 总复习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资料一、数字与计数1. 数字的认识- 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有0、1、2、3、4、5、6、7、8、9十个基本数字。
- 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可以组成更大的数字。
2.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数字可以用汉字或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和写出。
- 研究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数字。
二、加法与减法1. 加法的认识和运算-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 加法的运算顺序是没有关系的,即改变加法数的顺序结果不变。
2. 减法的认识和运算-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 减法中被减数要大于或等于减数,否则结果为负数。
三、时间与日历1. 标示时间的单位- 时间可以用小时、分钟、秒来表示。
- 研究标示时间的单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时间。
2. 日历的认识和使用- 日历是用来记录和标示日期的工具,通常由七天为一周、十二个月为一年组成。
- 使用日历可以了解和计算具体的日期。
四、图形与形状1. 常见的二维图形- 二维图形包括圆、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等。
- 研究认识和区分不同的二维图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2. 图形的组成和特征- 图形由边和顶点组成,每个图形都有不同的特征。
- 研究了解图形的组成和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各个单元的复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祝你们研究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第一单元:时、分、秒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
2.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小时、分钟、秒钟。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钟小的单位,比如秒。
3.时针走一大格是30度,分针走一大格是6度,秒针走一大格是6度,走一圈是360度。
4.1时=60分,1分=60秒,120秒=2分,180分=3时,5分=300秒,4时=240分,2时20分=140分,75分=1时15分,3分13秒=193秒,100秒=1分40秒。
5.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分钟。
2)XXX跑50米的时间是12秒。
3)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
4)XXX跳50下绳约需30秒。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XXX9秒,XXX8秒,XXX11秒,小军10秒。
XXX跑得最快,XXX跑得最慢。
7.6分=360秒,160分=2时40分,3时4分=184分,200秒=3分20秒,3时=180分,250分=4时10分,60秒=1分,10分=600秒,120分=2时。
二、判断题。
1.错误。
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应该是不动的,而是等到秒针走了一圈后才会走一小格。
2.正确。
3.错误。
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2才是5:30.4.错误。
百米赛跑应该是用秒来计算,而不是分。
5.正确。
三、选择题。
1.选C。
一场电影大约播放100分钟。
2.选B。
XXX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要5分钟。
3.选A。
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3时30分。
4.选A。
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7:30结束。
5.选A。
中间休息10分,第一节课上完是9:05.四、解决问题。
1.XXX至少要在8:45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XXX一共看了30分钟。
3、火车原本预计中午11:40分到达玉林,现在要晚点25分,那么它将在中午12:05分到达玉林。
4、这根24米长的木棒共需进行5次据,每次据4米,据完整根木棒需要20分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1、3小题各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4分)1、2时=()分24个月=()年3平方米=()平方分米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学校9:25上第二节课,一节课40分钟,()下第二节课。
3、如图,根据方位填相应的数字。
5的北面是2,南面是7,5在8的东面,1在5的东面,5的西北和东北面分别是9和3,6在5的东南面,5在4的东北面。
4、琳琳有2顶帽子,3副眼镜,按照1顶帽子配1副眼镜的搭配方法,她一共有()种不同的搭配。
5、637÷□=,如果商是两位数,□最小填();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大填()。
6、王亮有192张照片,每页放4张,正好放满了2本相册,每本相册()页。
7、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其中长是9米,宽是(),周长是()。
8、50米赛跑中,李丽用了8.9秒,王冰用了9.8秒,杨华用了10秒,()是冠军。
9、长征小学三年级4个班一共有203人,平均每个班大约有()人。
10、学校的舞蹈房地面长9米,宽4米,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一共需要()块地砖。
二、判断。
(5分)()1、21时是晚上10时。
()2、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3、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4、小数要比整数小。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
三、选择。
(10分)1、学校阳光艺术节于5月21日开幕,6月8日举行闭幕式,这次艺术节一共开展了()天。
A、17B、18C、19D、202、如图,关于甲乙描述正确的是()。
A、面积与周长都相等B、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C、面积与周长都不相等D、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3、王大哥每分钟能打字112个,李大姐3分钟能打字327个,他们谁打字速度快?()。
A、王大哥B、李大姐C、一样D、无法比较4、用0、4、6、8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A、6B、8C、9D、125、每箱矿泉水有12瓶,售价8元,今天一共卖出36箱,一共卖了()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4-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方法技能提升卷2简单的空间想象能力一、我会填。
(5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22分)1.成语“四面八方”中的“四面”指的是()、()、()、(),“八方”除了“四面”所说的四个方向外,还包括()、()、()、()。
2.李叔叔登上泰山顶观看日出,他面向太阳,前面是(),左面是()。
3.搜救队向西南方向进行搜救,途中接到指令要求按原路返回,搜救队应向()方向行进。
4.红红面向北,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她的后面是()。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花坛的面积大约是30()。
大树高约14()。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4()。
文具盒长20()。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00()。
一个花圃的面积约是30()。
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1.我面对傍晚的太阳,左手边是南面。
()2.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厨房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3倍。
( )三、我会选。
(每题2分,共6分)1.明明站在操场上,如果影子在他的北面,那么太阳在他的()面。
A.东B.南C.北2.用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A.2平方厘米B.8平方厘米C.6平方厘米3.在和中(单位:厘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四、我会按要求解决。
(每题12分,共36分)1.我会做。
下面是三个小朋友设计的作品,你知道这些作品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2.我会求。
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它们的周长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3.我会说。
(1)描述兰兰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
(2)描述芳芳从家到兰兰家的路线。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每题10分,共30分)1.一个长方形球场,宽是60米,长是宽的3倍。
聪聪沿这个球场跑三圈跑了多少米?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它的一面靠墙,三面用40米的篱笆围了起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PPT教学课件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总复习
周长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周长
复习导入
什么是图形的周 长?
封闭图形 一周的长度是图 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周长 如何计算?
周长
知识梳理
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
周长
什么是周长
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周长
王奶奶想靠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5米、宽3米 的长方形鸡圈。 (1)可以怎样围?画一画。 (2)分别算出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
(1)宽的一边靠墙
长的一边靠墙
周长
(2)宽的一边靠墙
长的一边靠墙
5×2+3=13(米) 3×2+5=11(米) 答:至少需要篱笆11米。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
2.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171+381+129 =552+129 =681
255-(145-78) =255-67 =188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
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所得 积相加。
152人 138人 147人
152+138+147 =290+147 =437(个)
答:至少要准备437个一次性注射器。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
学校图书馆4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每层有40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40×4×4 =160×4 =640(本)
答:一共有64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