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Ⅰ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

“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现代汉语上册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上册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上册习题答案现代汉语上册习题答案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家语言。

学习汉语对于非母语者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在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和词汇方面。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教材通常会提供习题来巩固知识。

本文将提供现代汉语上册习题的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第一章:汉字1. 请写出汉字“爱”的笔画顺序。

答案:横、竖、撇、捺。

2. 请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和意思。

a) 书答案:shū,书本。

b) 人答案:rén,人类。

3.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 mā答案:妈。

b) hǎo答案:好。

第二章:词汇1. 请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a) 这个苹果很______。

b) 他的房间很______。

答案:干净。

2.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a) 电视答案:一种可以收看电视节目的设备。

b) 汽车答案:一种用来载人和载货的交通工具。

第三章:句子结构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a) I am a student.答案:我是一个学生。

b) She likes to read books.答案:她喜欢读书。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a) 我喜欢吃中国菜。

答案:I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b) 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

答案:He goes for a run every morning. 第四章:语法1. 请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a) 我______喝咖啡。

b) 他______去图书馆。

答案:要。

2. 请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a) 我______喜欢吃水果。

答案:非常。

b) 他______去北京旅游。

答案:计划。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

然而,仅凭习题答案是不够的,学习者还应该多进行口语和书面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

同时,积极参与汉语角、交流活动和阅读中文材料也是提高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福师《现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一-0004[66412]

福师《现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一-0004[66412]
18.反义词数量很多,其中有_ A.表示性质状态的
B.表示动作行为的 C.表示事物名称的 D.有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 答案:ABCD
19.同别的语言作比较,现代汉语有它的特点。同印欧语(以英语为例)相比,它在词汇方面的突出 特点有_: A.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B.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C.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D.双音节词占优势 答案:ACD
14.语音具有的属性有_: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历史属性 答案:ABC
15.下列字中是会意字的是_ A.吠 B.林 C.末 D.寸 答案:AB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动宾型合成词的是_ A.理事 B.举重 C.司令 D.冒险 答案:ABCD
17.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_ A.单纯词 B.合成词 C.单音节词 D.双音节词 答案:AB
福师《现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一-0004
一、单选题 1.高升调的调值是_ A.55 B.214 C.35 D.51 答案:C
2.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从发音部位上说,d,t,n,l属于_ A.舌面音 B.舌尖前音 C.舌尖后音 D.舌尖中音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属于紧缩方式的简称有_ A.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B.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C.高等教育→高教 D.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答案:C
二、多选题 1.分析、描写元音音素要依据三个条件,即_: A.舌面的高低 B.舌位的前后 C.唇形的圆展 D.舌面的圆展 答案:ABC
2.词义具有_等几个性质。 A.概括性 B.模糊性 C.民族性 D.任意性 答案:ABC
3.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有_等说法。 A.“雅言” B.“通语” C.“官话” D.“国语” 答案:ABCD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现代汉语》Ⅰ作业(2)答案(1)

《现代汉语》Ⅰ作业(2)答案(1)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2[《现代汉语》第二章现代汉语语音]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

2.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发音时,每一次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

3.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即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一个个最小的音类。

4.声母: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在“好”(hǎo)这个音节里,辅音h就是它的声母。

声母由辅音充当。

但是,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5.韵母: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例如,在“海”(hǎi)这个音节里,“ai”就是它的韵母。

零声母音节整个由韵母构成)。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由元音带辅音构成的。

6.声调:一个音节中能够起到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高低变化,叫做声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二判断分析题1.语音的自然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都是舌尖在起作用,但由于舌尖可以分成前、中、后三段,因此发音时发音部位略有不同。

三、简述题1.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以分成哪几类?请分别写出各类的声母及相应的国际音标。

2.普通话声母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各有哪些?请分别写出塞音声母、擦音声母和塞擦音声母及相应的国际音标。

3.普通话前响、中响、后响复韵母各有哪些?普通话前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各有哪些?请分别写出以上声母及相应的国际音标。

4.列表分析下列音素的语音特征,并分组讨论它们的主要差别。

(1)[p][p ][t][t ] (2)[ ][ ][ ][ ][p][p ][t][t ][t][t ]是舌尖中音。

[p][t]、[p ][t ]的区别在于气流强弱不同,[p][t]是不送气音,[p ][t ]是送气音。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绪论一、填空题。

1、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课程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几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

1、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A )A、语音B、语法C、词汇D、修辞2、按照方言分区,贵阳话属于(A )方言。

A、北方B、吴C、湘D、粤3、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A )。

A、语音、词汇和语法B、语音、文字和语法C、词汇、语法和修辞D、文字、词汇和语法三、判断题。

1、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区。

(×)2、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3、《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

(×)四、简答题。

1、现代汉语有几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区(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湘方言区(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区(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区(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区(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区(广州话为代表)2、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谈谈现代汉语的特点?从语音上:1、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2、辅音大多在音节的开头,而且没有复辅音。

3、音节有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声母和韵母内部有很强的系统性,声母和韵母之间有严谨的配合规律。

从词汇上:1、语素多为单音节,一个语素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2、词的结构有双音节的趋向。

3、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实语素+实语素)构成新词,很少采用派生法(实语素+虚语素)构词。

4、吸收外来词较少用纯粹音译,多用音译兼意译或用汉语语素对译。

5、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

从语法上: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3、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现代汉语作业(1)一.名词解释1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P 42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P123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P 254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P 315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

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

P43二.填空1。

口头表达2,江西和湖北省东南区,南昌话,福建、海南、台湾。

3,普通话4,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5,音高、音强、音长、音色6,拉丁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中响腹韵10,uan三.单选1C 2 A 3 A 4 C 5 A 6 C 7 C 8 D 9 B 10 A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1,①舌面高元音②③舌面后元音④舌面后元音⑤舌面前元音2,①清塞不送气②清塞不送气③擦音④⑤3,略。

4,①重音在我,意思为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

②重音在明天,意思为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③重音在大会堂,意思为不是去戏院。

④重音在看,意思为不是表演。

⑤重音在话剧,意思为不是看电影。

四.问答题1、书面语与口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答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材料,促进书面语的发展。

书面语严谨规范,反过来积极影响书面语,使口语向规范方面发展。

见《学习指导》第269页。

2、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的产生发展变化是受人类社会的制约的。

语音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方面。

见《学习指导》第20--21页。

3、声母s与sh在发音上有何异同?答:s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是舌尖前、清、擦音举例:琐碎洒扫色素。

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后、清、擦音举例:双手上山受伤。

二者都是擦音与清音。

课本第27页4、给汉字注音时,拼音字母ü有哪些拼写规则要求?答ü拼j、q、x,两点要省去。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解释下列名词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异形式,是一种语言的变体。

3、声调——声调是贯通整个音节高低升降的调子,是指读每个音节时声音的变化。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普通话有是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和去声;调值分别为55、35、214、51.4、音节——音节时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一般来说,汉语是一个字一个音节。

5、复韵母——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

二、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的规定。

4、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v 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 和w 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五度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 、uei 和uen 。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话。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答: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答: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

“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

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

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

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

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

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

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

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

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 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

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

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所谓深层结构,就是指汉字除了表层的外部结构特征外,还有内部的造字方法。

汉字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构成,具有造字规律,此外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方法。

例如,形声字“钢”字右边的部件“冈”具有表音的作用,而它左边的部件“釒”则具有表意的作用,它表示钢属于金属。

不过,汉字的深层结构往往不能通过外部结构特征的观察得到,而必须通过联想的方式,把现行汉字的某个字与之相对应的造字时代的形体特征联系起来,才能够分析出来。

例如,现行汉字中的“燕”,只有通过联系把它和造字时代的“”(甲骨文)或者“”联系起来,我们才知道“燕”是一个象形字。

“燕”字发展到小篆就成了“”,已经接近现行汉字了,它的图像性明显减弱。

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它对于我们学习、掌握和使用汉字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我对汉字的结构的认识如下:1.汉字是一种具有字理的文字。

它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造原理构字,象形、指事、会意不含表音成分,形声则既含表意成分,又含表音成分。

现行汉字还采用简化的方法用简化字取代繁体字。

2.汉字是一个层级装置。

它由最小的构形单位笔画构成基本结构单位部件,由部件构成文字的运用单位“字”。

从为数有限的笔画,到数百个基本构件,组成数千个现在通用的汉字,形成现行汉字的文字体系。

3.汉字的独体字由一个部件构成,而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

合体字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三种。

三、论述题1.《现代汉语》上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谈谈你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的理解。

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的含义是这样的:(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共同语的语音通常总是以基础方言的代表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的。

北方方言的代表话是北京话,所以,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北京语音的标准音地位。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对“老国音”加以调整,采用北京语音作为国音标准(后称为“新国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就北京话的语音系统讲的。

但是,一些土音成分,必须舍弃;一些分歧的读音(异读),必须经过审订决定取舍;北京话的轻声、儿化问题相当复杂,同样需要加以规范。

(二)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意味着北方方言的语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

但是,北方方言的语汇不是衡量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汇的准则和唯一来源。

作为基础,并不是要兼容并蓄北方方言所有的语汇。

与此同时,普通话还需要吸收新造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和外来语汇等作为它的语汇的有益的补充。

“发烧友”、“铁饭碗”、“保龄球”、“电饭锅”、“喇叭裤”等等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词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古代汉语里如“逝世”、“公主”等等有生命力或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其他方言中如“垃圾”、“别扭”、“憋脚”、“瘪三”、“搞”等等富有表现力的语汇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其他民族语言里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的外来语汇如“维生素” (维他命)、“青霉素”(盘尼西林)、“话筒”(麦克风)也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规范以书面语为标准而不以口语为标准,因为经过加工、提炼的民族共同语的集中表现是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是加工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它是书面语言的高级形式。

“现代白话文著作”是说要同早期的白话文著作区别开来。

早期的白话文,无论是宋元时代的还是五四时期的,都同现代白话文有明显的区别。

还要求现代白话文著作是典范的而不是一般的。

典范的著作具有稳固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指它的一般的并具有普遍性的用例,个别的特殊的用例是不包括在内的。

2. 比较现代汉语和印欧语的不同,以下面材料为例,说明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特点Perhaps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with average intelligence. You do well enough in school, bu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however. You can receive better grades if you want to. Yes, even students of average intelligence can be top students without additional work.你也许是一个智力一般的普通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