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1)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那些,它们能做些什么?传统的机械加工基本加工方法有车、铣、刨、钻、镗。

2)特种加工方法有那些,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适宜加工那些零件,与传统机加工有何区别?1、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EDM.。

主要用于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型孔和型腔的模具和零件;加工各种硬、脆材料,如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等;加工深细孔、异性孔、深槽、窄缝和切割薄片等;加工各种成形刀具、样板和螺纹环规等工具和量具。

2、电解加工: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对工件进行成形加工的一种方法。

用于型孔、型腔。

复杂型面、深小孔、套料、膛线、去毛刺、刻印等加工。

3、激光加工:利用光能进行加工的方法。

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上时,光能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使照射斑点处局部区域温度迅速升高、熔化、气化而形成小坑,由于热扩散,是斑点周围金属熔化,小坑内金属蒸气迅速膨胀,产生微型爆炸,熔融物高速喷出并产生一个方向性很强的发冲击波,于是在被加工表面上打出一个上大下小的孔。

应用于:1)切割可对铝、铜、镍、陶瓷等材料进行切割,加工出各种图形,切割深度<2.5mm2)打孔最小孔径0.03mm(直径),并可对其他金属如:铝、铜、非金属、金刚石、硬质合金、陶瓷、塑料上打孔3)标记能在多种金属材料上做简单的文字、数字标记4)焊接可对铝、铜、金、银、镍等金属材料进行电焊、对焊或密封焊接,焊接熔深<2.5mm。

4、超声波加工:利用声能进行加工的方法。

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带动工件和工具间的磨料悬浮液,冲击和抛光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使其局部材料破坏而成粉末,以便穿孔、切割和研磨等工作的加工方法。

超声波加工适合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例如玻璃、陶瓷、石英、锗、硅、玛瑙、宝石、金刚石等。

5)铸造生产的步骤有那些?铸件消除应力如何进行?什么叫分型面?答:1、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4)熔化与浇注;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一、铸造(1)铸铁的牌号,及其代表的意思。

不同种类的铸铁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影响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化学成分对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3)孕育处理的概念和作用。

(4)如果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石墨化充分,最后得到的组织是什么?(5)再结晶、重结晶、回复的概念。

(6)塑性成形性的概念。

(7) P61铸造方法的应用举例。

(8) P62第21题。

铸铁结晶时,石墨化是怎样进行的?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9)哪类合金铸造时容易产生缩孔,哪类合金铸造时容易缩松。

(10)铸造应力;铸造热应力的分布规律、铸件的变形规律。

(11)防止和消除铸造应力的方法。

(12)第一章复习思考题第16题、18题、21题、33题、39题。

(13)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表1-5)(14)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表1-4)(15)典型零件毛坯选择铸造方法。

二、金属塑性成形(16)自由锻件、模锻件分类及基本变形工步方案(表2-1)。

(17)大型锻件的成形方法。

(18)弹复角的概念及规律。

(19)板料冲压弯曲时,板料的纤维的方向与弯曲方向应该呈什么关系?(20)冷变形强化(加工硬化)的概念。

(21)冲孔与落料的区别,及冲孔、落料模具的确定方法。

(22)始锻温度、终锻稳定、过热、过烧的概念。

(23)摩擦压力机的为什么不适多膛锻模(习题)(24)热模锻曲柄压力机为什么不适了拔长(习题)(25)锻造比的概念。

(26)P117第10题、20题、21题、23题、25题。

(27)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表2-5)。

(28)典型零件毛坯选择塑性成形方法。

三、焊接(29)铝合金的焊接方法。

(30)P124表3-1中焊丝牌号中符号和数字代表的意思。

结构钢焊条的主要选择原则。

(31)埋弧焊的应用。

(32)小批量单价生产普通钢结构应该采用哪种焊接方法。

(33)碳当量的概念。

(34)P168第5题、10题。

(35)酸碱性焊条的特点和区别。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1)焊接方法分类,电阻焊、压力焊接有哪几种方法。

(2)焊接性能评价,各种钢材的焊接性规律。

(3)钎焊的概念与特点?(钎焊和熔焊比有何根本区别?钎剂有何作用?)(4)孔加工的精度特点?工艺线路?(5)铸造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6)铸造拔模斜度的设计方法,规则。

(7)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氩弧焊的区别?(8)孔、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9)洐磨、抛光的特点?(10)铸件的工艺改进方法?(11)材料的特点与切屑的形态的关系。

(12)什么是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它们的公差分布特点?(13)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如何选用选用配合方法?(14)材料工艺性的内容。

(15)酸碱性焊条的特点。

(16)切削用量的要素。

(17)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内容,意义?(18)公差和粗糙度的概念?(19)齿轮公差要求?各公差对传动的主要影响?(20)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内容,指标?(21)手工造型常用哪几种造型方法,各适用于何种零件?(22)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有哪些?(23)自由锻的特点,适用范围?(24)金属型、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25)焊条的主要选择原则?(26)铸件的变形、铸造应力分布特点?(27)什么是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优先采用基孔制配合?(28)尺寸及公差计算方法包括: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尺寸标注?(29)典型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什么铸造方法为宜?如:下列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什么铸造方法为宜?铝活塞、大模数齿轮滚刀、铸铁污水管、摩托车气缸体、车床床身。

(30)如何为典型工件选择焊接方法?(31)车削车刀角度、及车削角度及其他指标的标注?各角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32)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改错?工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3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以典型轴为例?(34)轴承孔轴配合的标注?(35)根据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求孔、轴的上下偏差数值?(36)锻造流线的存在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在零件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7)齿轮加工方法分类。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1什么是经济加工精度?(P79)2加工阶段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P8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

(P83)3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概念。

(P85)工序尺寸的计算(P87)4时间定额的概念?组成?(P94)5各种批量的轴(P134-138)、轴套(P145-146的加工工艺过程)要求:(1)会看图,分析尺寸公差(精度等级)、形位公差(含义),毛坯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参考这P137)(2)各道工序的内容,设备、夹具。

(P146)第四章车削加工工艺基础1本书介绍过的车床型号(要求掌握每一个符号的意义,主参数是什么)?(P103)2三爪卡盘、四爪卡盘、活顶尖、死顶尖、中心架、跟刀架的特点和应用。

(P104-105)3车削加工工件常用的安装方法?(P108-110)4车削加工的特点(P110)车刀按结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外圆车刀的三面、两刃、一尖是指什么?(P111)5刃磨高速钢车刀采用什么砂轮?硬质合金车刀采用什么砂轮?这两种砂轮各自的特性?(P115)第五章铣削加工工艺基础1铣床型号(要求掌握每一个符号的意义,主参数是什么)(P150,157)?2简单分度法和角度分度法的应用。

(P164例5-2,5-3)3铣刀的种类及其特点?(P168-171)4铣削加工的特点?(P175)5顺铣和逆铣、对称铣和不对称铣的特点和应用?(P183-184)6周铣和端铣各有何特点?(P18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退火(P29)淬火(P30)调质处理(P31)工序(P66)工步(P67)经济加工精度(P79)时间定额(P94)二填空题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

2.热处理工艺由:、和三个阶段组成。

3.热处理根据目的和工序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大类。

预先热处理包括、和等,安排在之后,之前。

4.碳素结构钢牌号Q235A中,235代表屈服点数值,A代表质量等级。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水平分力Ff与工作台进给方向相同,当 工作台进给丝杠与螺母间隙较大,工作 台易出现轴向窜动。导致刀齿折断,刀 轴弯曲,工件与夹具产生位移甚至机床 损坏。
顺铣时,若丝杠 螺母间有间隙, 则会使工作台窜 动,进给不均, 易打刀。
垂直分力Fv向上,工件需较 大的夹紧力。工件在该方向 易产生振动,对工件夹紧不 利。
• 夹紧力方向、作用点确定原则
第二章
1
机械制造技术—总结
刀具的几何参数
刀面
前刀面 后刀面 副后刀面
刀刃
主切削刃 副切削刃 刀尖
机械制造技术—总结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 基面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垂直于主 运动方向的平面。
• 切削平面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 切,同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 正交平面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与基面、 切削面同时垂直的平面。
bD
=
a sin
p
r
AD hDbD fap
返回 12
机械制造技术—总结
1. 刀具挤压工件,产生弹 性变形:切削层的金属 受到刀具前刀面的推挤 后产生弹性变形;
2. 塑形变形:随着切应力, 切应变逐渐增大,达到 其屈服强度时,产生塑 性变形而滑移;
3. 挤裂:刀具继续切入, 材料内部的应力、应变 继续增大,当切应力达 到其断裂强度时,金属 材料被挤断;
而减轻工件振动。
返回 9
机械制造技术—总结
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层参数;切削用量与切削层参数间关系 • 切屑的形成过程 • 切屑的控制 • 积屑瘤的产生条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及防止
措施 • 变形系数、剪切角、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 • 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力、切削功率、切削温度、切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适用班级:08机电一体化(中专班)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部分1常用碳素钢(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钢、碳素工具钢、铸造碳钢)(P24)、合金钢(特别是模具钢)铸铁的牌号(P25)?牌号中每个符号的意义?2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的性能、牌号及用途。

(P26-27)3塑料的特性、分类。

(P27)4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包括哪些阶段?(P29)5常用的热处理工艺的基本概念、各自的应用?(P29-30)6热处理工序的位置安排?(P31)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部分1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P1)切削速度计算?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其次是?最后是?(P12)2什么是典型的外圆车刀三面、两刃、一刀尖?(P4)3车刀切削部分的五个基本角度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分别是在什么基准平面中测量的什么面与什么面的夹角(P5)?增大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但过大的前角会降低刀具的?4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种类?如何选择(例如YG、YT、YW)?(P8)5常见的切屑种类?当切削条件转换时,各种切屑类型如何转变?(P13-14)6如何选择切削用量(粗加工、精加工)?(P21-22)7切削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常用的几种切削液各自的特点?如何选用?(P23)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工序、工步、工位、走刀、生产纲领的概念?(P67-68)2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P69)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P74-75)要求会修改。

举例钻孔工艺。

4机械制造中常见的毛坯种类有哪些?如何选择?(举例:重要的轴类零件,轴套,机床床身等分别采用什么类型的毛坯,为什么)(P75)5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的原则?(P77-79)轴、箱体类零件加工时常采用什么面什么精基准,符合什么原则?(P78)6表面加工方案如何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P81)7什么是经济加工精度?(P79)8加工阶段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P8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doc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doc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章概论1掌握工艺系统的概念。

掌握机床上工件表面的四种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相切法)。

P5 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方法;成形法:利用成型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丁的方法;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2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

P8(1)切削速度它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2)进给量当主运动旋转一周时,刀具或丁件沿进给方向上的位移量:(3)被吃刀量车削时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在距离;3熟悉12类机床的名称与代号(如MM1432A的意义),机床的主参数和笫二主参数的意义是什么?P9 机床名称:车床、钻床、锂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铳床、刨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他机床4掌握传动链的概念,如何区分一条传动链是外联系传动链述是内联系传动链?P13传动链:机床上为得到所需要的运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执行件和动力源连接起来,称为传动联系。

组成传动连接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内、外联系传动链Z间的区别:传动链的两个末端元件的转角或位移量Z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耍求,这样的传动链称为内传动链,反5常川刀具材料冇哪些?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刀具材料是哪两种?熟悉硬质合金的分类及选用。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换质合金刚、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

目前使用最最人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刚;硬质合金:1)磚钻类硬质合金(YG); 2)餌钛钻类硬质合金(YT); 3)万用类硬质合金;6掌握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三而两刃一尖)。

P25前刀面:切削过程小切屑流出所经过的刀具表面;主后刀面:切削过程小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切削过程中少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纲要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纲要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中与产品生成直接有关的生产过程常被称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和零件成形、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机械装配。

2、零件成形机理: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3、零件表面的成形运动主运动: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余量形成加工表面的运动。

主运动的速度即切削速度,用v(m/s)表示。

进给运动指为不断把余量投入切削的运动。

进给运动的速度用进给量(f—mm/r)或进给速度(vf —mm/min)表示。

主运动消耗的能量最多,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也可以多个.(能说出一些典型切削加工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4、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几何形状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仿形法和展成法等四种。

轨迹法:依靠刀尖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普通车削、刨削和磨削等均为轨迹法。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其他成形运动精度。

用成形刀具或砂轮进行车、铣、刨、磨或拉等加工的均为成形法。

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相切法。

如铣刀、砂轮等旋转刀具加工工件时,切削点轨迹运动的包络线形成工件的表面。

展成法:又称为范成法,它是依据零件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刀具和工件的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5、理解典型加工方法: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平面的加工方法、螺纹加工方法、齿轮加工方法6、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及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设备(或工作地点)是否变动和加工是否连续,若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就构成另一个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篇
1.各力学性能大小的衡量指标分别是什么?各力学性能在工程中的意义?
2.金属的常见晶体结构?性能如何?(具体到纯铁是怎样的?)
3.什么是相?什么是组织?各有哪些类型?性能如何?(具体到铁碳合金呢?)
4.结晶微观过程怎样?
5.为什么晶粒越细性能越好?凝固过程中和热处理过程中分别如何细化晶粒?
6.合金结晶过程中有哪些相变?分别对应相图的哪些温度线?(具体到铁碳合金呢?)
7.如何利用相图计算某成分合金在某温度下的相的相对含量和组织的相对含量?(具体到
铁碳合金相图呢?)
8.铁碳合金基本相有哪些?机械性能如何?
9.利用铁碳相图分析某成分钢的结晶过程(指出相变类型、相变产物、室温下组织和性能、
会画金相示意图)
10.铁碳相图的计算
11.根据组织的不同及相对含量的变化,分析钢的含碳量是如何影响性能的
12.会在铁碳相图上标出钢的各类热处理加热温度
13.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分哪四个阶段?什么叫过热?
14.过冷奥氏体转变温度、产物、性能、具体冷却方式?
15.什么是淬透性?如何提高淬透性?
16.利用C曲线确定钢不同冷却速度下的产物
17.马氏体回火过程中随着温度提高,组织和性能如何改变?
18.中碳钢如何“表硬里韧”?低碳钢呢?两者有何不同?
19.填写表格
20.钢按成分、杂质含量、用途如何分类?
21.钢的常存杂质对性能的影响?
2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3.为什么高速钢的强度、硬度高?而且热硬性好?
24.钢的牌号如何规定?各种钢(包括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的常用牌号要认得
25.刃具钢种类、牌号、用途
26.渗碳钢、弹簧钢、调质钢的常用牌号、热处理方式、用途
27.对锉刀、机床中载齿轮(轴)、汽车齿轮(轴)进行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的设计
28.为什么普通灰铁力学性能差?如何改进?
29.常用灰铁牌号、用途
30.总结金属材料的强化方式和韧化途径
第二篇
31.手工造型方法有哪些?
32.砂型铸造的特点和用途
33.什么叫合金流动性?流动性差易导致什么缺陷?影响因素?
34.合金收缩分几个阶段?液态收缩易导致什么缺陷?缩孔如何预防?缩松如何预防?
35.固态收缩易导致什么缺陷?如何防止?
36.特种铸造工艺有哪些?各有何用途(举例说明)
37.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的机理?
38.解释细晶强化的原理
39.冷变形后组织和性能怎样?生产中如何利用和消除加工硬化?
40.热变形后组织和性能怎样?生产中怎样对待锻造过热组织和锻造流线?
41.影响可锻性因素?如何提高可锻性?
42.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超出范围会怎样?
43.自由锻、模锻、胎膜锻各有何用途?(举例)
44.模锻的分模面如何选择?
45.板料冲压的变形工艺有哪些?
46.熔化焊中有何冶金特点?采取什么措施?
47.焊接热影响区分哪几部分?(四部分);性能如何?热影响区大小与焊缝性能有什么关
系?
48.手工电弧焊焊条成分及作用(包括焊条芯和药皮)
49.手工电弧焊、气焊、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电阻焊的主要用途(举例说明)
50.钢、铸铁、铝合金、铜合金的焊接方法
51.了解汽车各部件的选材、热处理和毛坯生产方法
第三篇
52.各种切削工艺的主运动、进给运动
53.切削用量三要素
54.刀具材料性能要求?常用刀具材料的选用
55.说明低速刀具和高速刀具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毛坯及零件加工路线。

56.刀具的几何角度有哪些?对切削有何影响?加工中如何选用?
57.各种切削加工工艺的特点和用途
58.外圆、内圆、平面的加工工艺有哪些?工艺路线如何制定?
59.齿轮的加工工艺如何?与选材、热处理综合起来制定加工路线。

说明各工序的名称、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