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26分,每小题2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
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汤、伊尹、微子、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具有历史决定意义的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不苟言笑,很少见到他们心灵的变化。
他们的语言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高屋建瓴,一言九鼎,不容______。
(),这样的历史美学风格在《春秋》中,也鲜明地表现出来。
所谓“《春秋》谨严”,即是叙事艺术的______矜持,因此《春秋》依旧带有上古史学正襟危坐的美学风格。
《左传》的文学突破恰恰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
在“正笔”之外,《左传》由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充满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曲跌的审美转向,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
这种文学上的闲笔、侧笔看似闲情逸致、______,却更富有艺术趣味,更具有揭示历史本质的力量。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置疑庄严轻描淡写B. 质疑庄重云淡风轻C. 质疑庄严轻描淡写D. 置疑庄重云淡风轻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B. 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C.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D. 由于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左传》在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充满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幽默的审美转向。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XXX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气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本。
这些资本包括国家价值寻求、社会理念、宗教崇奉、品德规范,还包括风俗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财产的开展水平密切相干。
文化软气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中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气力完成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气力的力量施展阐发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年4月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是伟大的文化发明,但文字出现的历史非常短暂,人类尚不足以进化出一个先天的“阅读脑”。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依靠遗传获得阅读技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完成从“非阅读脑”到“阅读脑”的转变,既有赖于先天的大脑特性,又有赖于后天的阅读训练。
虽然人类没有进化出“阅读脑”,但先天拥有“口语脑”。
口语是人类自然习得的本能。
通过遗传,每一个准备接受阅读训练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从语音通达语义的口语加工脑区和环路。
这些加工口语的脑区与环路即是“阅读脑”形成的开端。
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持续更新的机器,始终处于调整变化中。
这种能够不停“重组”的特性被称为“脑的神经可塑性”。
后天的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促成了先天脑的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当属视觉词形区的出现。
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比较了无阅读能力(文盲)和有阅读能力的两组成年人,发现在阅读任务中,有阅读能力组的左脑梭状回(即视觉词形区)在观看文字时的活跃强度要高于观看人脸、房屋等其他视觉刺激时的活跃强度;而文盲组,相应的脑区未发现异常活跃现象。
这一发现首次直接证明了阅读训练对脑区功能的塑造作用。
除此之外,阅读还会“改写”大脑的灰质和白质结构。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与刚入学时相比,儿童在二年级时,左半球的顶下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有所减小,推测是阅读训练引发了相关脑区神经突触的修剪过程,使这些脑区变得更加精简高效。
另一项研究发现,8-10岁儿童在接受100小时的阅读训练后,白质纤维束的走向一致性显著增强,意味着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有所提高。
高一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导语】进⼊到⾼⼀阶段,⼤家的学习压⼒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频道为⼤家整理了《⾼⼀下册期中考试语⽂试卷》希望⼤家能谨记呦!!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都不相同的⼀组是(3分) A.百舸/坎坷古刹/刹那谄媚/落⼊陷阱 B.驽马/箭弩船棹/泥淖犄⾓/掎⾓之势 C.诳语/诓骗愀然/揪揪不啻/侘傺⽆聊 D.书籍/慰藉贻送/适宜桑梓/莘莘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 A.“神七”的成功发射,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泛赞誉,这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民的共同奋⽃取得的。
B.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国内⽣产总值增长率⾼出2个百分点,国家必须实⾏切实的⿎励政策。
C.这个⼯程通过清除太湖污染严重的底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染,从⽽降低“湖泛”发⽣⼏率、范围和影响程度。
D.很显然,汉武帝对重要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盛衰。
3.阅读下⾯⼀段⽂字,拟定⼀个新闻标题。
(不超过15个字)(4分) 新华社⽯家庄11⽉12⽇电(记者赵承李斌)12⽇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赶赴河北暴雪地区指导⼯作。
12⽇下午2时许,*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起乘坐⽕车前往最近⼏天连降暴雪的⽯家庄,在⽕车上临时召开现场办公会。
抵达⽯家庄后,*前往⽕车站候车室看望旅客,并到⽯太⾼速公路河北⼭西两省交界处看望滞留⼈员,察看雪情。
针对近期北⽅地区严重雪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1⽉12⽇10时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开展救灾⼯作。
▲▲ 4.仿造下⾯划线的句式和修辞⽅法,另写⼀个句⼦,使之构成排⽐。
(5分) 挣扎使⼈悲苦,抗争则使⼈⾼贵。
史铁⽣挣扎在残废的绝境,但他⽤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出了死亡的*;马丁•路德•⾦挣扎在⿊暗的深海,但他⽤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由平等的天空;▲ ▲ ⼆、⽂⾔⽂阅读(19分) 阅读下⾯的⽂⾔⽂,完成5~8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考试是语文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具有导向、预测、评介的功能,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kuò) 给予(ɡěi) 携带(xié) 不屈不挠(náo)B.慰藉(jí) 遏制(è) 雾霭(ǎi) 峥嵘岁月(zhēnɡ)C.眷侣(juàn) 戕害(qiānɡ) 狭隘(ài) 矫揉造作(jiāo)D.贫瘠(jí) 烙印(lào) 按捺(nà) 熠熠生辉(y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B.无数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跳动着时代的脉博,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C.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素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D.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深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遭遇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整天沉溺于酒精中,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B.文章如果观点模糊,不知所云,纵然话说得很漂亮,也不能达到表达作者思想的目的。
C.酷好古代文明的王老先生,此次看到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不禁望洋兴叹,立刻埋首研究。
D.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产生的合力加速了每个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概莫能外。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意象是诗的核心,它是诗人借助想象力对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 ,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2)如果把摄影散文写成照片的解说文字,那就会▲ 凝滞而毫无生气,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美感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含解析)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答案解析版)语文1.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横观现实有助于研究历史”错误,无中生有。
文章只在第二段引用李大钊的话“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时提到“横观现实”这一概念,“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但其中并没有提到“横观现实”与“历史研究”的关系。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而想象力丰富与否决定了诗歌作品的质量”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单纯考察想象力是否‘丰富’,并不能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重要的还是想象力的质量的高下”可知,想象力是否丰富不是诗歌作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想象力质量的高下影响诗歌的价值。
故选C。
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登太白峰》臆造人物、虚构境地,借助离奇的想象写作,属于艺术想象力。
故选C。
①用假想比附事实;②生造出所谓“隐”的人和事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中“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
《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
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可知,“索隐派”用假想比附事实,生造出所谓“隐”的人和事来。
能够将诗性的幻想和具体生存的真实性作扭结一体的游走。
如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就是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通过丰富的想象,雕铸成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
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一、选择题(11×2分=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琐屑.(xiè)磋.(cuō)商挈.(qiè)妇将雏B、狂吠.(fèi)涅.(liè)惴.(zhuì)惴不安C、丰腴.(yú)台.(tāi)州延口残喘.(chuǎn)D、炫.(xuàn)目偈.(jì)子竦.(sǒng)身一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旷野清幽瞬息万变B、回溯阅历脑羞成怒C、札记审慎精美绝伧D、禁锢永决矫揉造作3、下列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_______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______ _____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_______自己也吃力。
A、为了因此除非所以B、因为因此除非因而C、因为所以倘因而D、为了所以倘所以4、填入下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______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______,何等______,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_______得多,_______得多了。
A、幼稚肤浅贫乏丰富深刻B、幼年肤浅贫乏丰富深刻C、幼年肤浅贫乏深刻丰富D、幼稚贫乏肤浅深刻丰富5、下面这段文字空缺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②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③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
A、③②①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②③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高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第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在草稿纸或试题纸上作答均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芜(wǔ)杂踮(diàn)脚以偏赅(gāi)全一蹴(cù)而就B.镣(liào)铐缱绻(juǎn)残羹(gēng)冷炙不可估量(liáng)C.炽(chì)热饿殍(piǎo)玲珑剔(tì)透大放厥(jué)词D.瓜蔓(wàn)坯(pī)胎义愤填膺(yīng)卓(zhuó)有成效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蜇居甘拜下风陈力就列云蒸霞蔚B.压诈美轮美奂峨冠博带销声匿迹C.宣泄迥然不同振聋发聩冠冕堂皇D.匮乏别出新裁祸起箫墙荒诞不经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B.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的瑰宝,很多参观者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C.早春时节,桃李争荣,春意..阑.珊.。
在翠柳轻拂的湖堤上,游人三三两两地走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D.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
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差。
B.我国现在对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实行的是最高零售价和加价率(额)双重控制的方法。
C.《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政策和理论上作了周密而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鼎三中2008-2009学年(下)高一期中测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周恒荣)一、积累与运用(第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第4题10分,共1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荒谬.(mi ù) 锱.(zh ī)铢 针灸.(ji ù) 癫痫.(xi án ) B .憔.(qi áo )悴 膻.(t ān )腥 谄.媚(qi ǎ) 排闼.(t à) C .捣.(d ǎo )乱 砸.(z á)碎 忖.(c ǔn )度 瘟.(w ēn )疫 D .会.(ku ài )稽 迤逦.(l ǐ) 江濑.(t ǎ) 雨霁.(j ì)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密,急嚷嚷蝇争血。
B .元嘉草草,封狼居婿,蠃得仓皇北顾。
C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挡楼。
D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4、课文默写(10分) ①一春鱼雁无消息, 。
②孤村落日残霞, 。
③ ,苒苒物华休。
④梧桐更兼细雨, 。
⑤人生如梦, 。
⑥两情若是久长时, 。
⑦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⑧仰观宇宙之大, 。
⑨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⑩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二、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二题。
(6分)清平乐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3分) (2)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三、文言阅读及默写(15分)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4分)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B.整治C.寿命长 D .美好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B.曾经C.重叠D.连……都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2分)①函谷举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五步一楼,十步一阁A.①被动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被动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省略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省略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9.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2分)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0.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滕王阁序》也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书序。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11、翻译以下句子。
(5分)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分)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分)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15题。
(17分)打工仔小岩村出了个深圳打工仔,那是发爷的满崽阿贵。
阿贵春节回来的时候,花格子西装,棕色牛皮鞋,还戴着以为是个流氓的乌黑墨镜。
招得村里人议论纷纷。
好在初一孩子们到发爷家拜年,阿贵给每个娃儿一块钱,人们才意识到阿贵不是流氓,倒像个老板。
于是,村里的老老少少开始向阿贵靠近。
阿贵,你在深圳干什么?有人想探听阿贵有钱的原因。
阿贵只是笑而不答。
就连阿贵的老子发爷也不知道。
但是,人们百分之二百地肯定:阿贵这小子发了。
人们的猜测百分之二百正确。
正月初五,阿贵就要发爷跟他去深圳看世界,发爷不肯去。
阿贵就死缠,说:“爹,你就去吧,这把年纪了,再不去看看那里的热闹世界就没有机会了。
”发爷还是不肯去。
阿贵就说:“爹,跟我去一趟吧,反正我在那边又不干坏事。
”发爷听了阿贵这句话,心里亮堂了几分。
最后,在乡邻们的劝说下,发爷跟阿贵到了深圳。
深圳这个五彩缤纷的城市,在发爷眼里就是天堂。
阿贵陪父亲逛了深圳的几个风景点,最后告诉父亲怎么过马路、怎么回家就自个儿上班去了。
头两天,发爷不敢离开阿贵的房间。
至多是在他房门口看行人,看车辆,看他从未看到过的热闹景象。
过了几天,发爷的胆子就大了。
能够远离阿贵的住房,沿街去瞧去望。
阿贵很忙,除了按时给发爷准备三餐外,整天早出晚归。
这天,发爷转到了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发现有个胖女人坐在那里,双眼微闭,她的双脚被一个人抱着。
发爷很好奇,走到旁边看热闹。
抱脚的人很投入,正在用小刀给女人修脚趾甲。
趾甲被修整得圆圆的,抱脚人又用小刀将指甲刮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涂上红油,很好看,也很新鲜。
发爷在这里出神地站了近十分钟。
胖女人给抱脚人付了20块钱,抱脚人躬腰连说谢谢。
抱脚人转过身,发爷的脑神经被重重地刺了一下:抱脚人竟是自己的儿子阿贵!发爷不等阿贵喊出半个“爹”字,就给了阿贵一耳光,脖筋如蚯蚓般地骂道:“没出息的东西,想不到你干的竟是这等活!跟我老老实实回家种田去!”这一晚发爷半粒米都没吞下。
第二天,不管阿贵怎么求,发爷还是回到他的小岩村。
乡邻们很高兴地围着发爷讲深圳,发爷就说深圳的车子好看房子好看。
有人问阿贵在那好吗?发爷说:“好好。
”但是,发爷从此就病倒了,病得让人越来越为他惋惜:放着好日子不过,就要走了。
阿贵从深圳赶回来的时候,发爷已经咽了气。
阿贵跪在发爷的灵床边不愿起来。
发爷快入殓的时候,阿贵用小刀给发爷修了脚趾甲,圆圆的,然后用指甲油涂了一遍又一遍,很好看,也很新鲜。
小岩村的人都说发爷的脚趾甲很好看,很新鲜。
12、小说开头写阿贵回村过春节的情景,有三个作用,请写出来。
(3分) 13、(1)发爷发现儿子在深圳替人修脚,又打又骂,回来后气病而死,他为什么会这样?(不超过20个字)(2分)(2)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超过20个字。
)(2分) 14、(1)阿贵对修脚是怎么看的?(不超过20个字。
)(2分)(2)村里人问他在深圳干什么,他为何笑而不言?(不超过20个字)(2分) (3)阿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超过30个字)(2分) 15、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这篇小说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推进情节,阿贵从深圳回家过年,不啻“天堂”来客。
发爷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个“天堂”。
陡笔一转,发现儿子原来在天堂里替人修脚,如五雷轰顶,气病而死。
B 、这篇小说深沉凝重,发人深省,反映了两种思想观念的冲突。
作者对阿贵是批评讽刺的,对发爷是赞美同情的。
C 、发爷看阿贵替人修脚的一幕,颇有讽刺意味,他先是“好奇”,“出神地站了近10分钟”,觉得脚趾甲涂上红油,“很好看,很新鲜”;后来发现抱脚人竟是自己的儿子,就又打又骂。
D 、发爷死后,阿贵在众乡亲面前为他修脚,这表明阿贵在向发爷忏悔,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E 、发爷死的这个结局既使阿贵很伤心又让他获得了解放,这预示了阿贵将有比爷辈更好的命运。
F 、这篇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质朴无华而形象生动。
五、语言运用(3分)16、用下面这几个词构织一种现象,语句连贯,字数50字左右。
毁骂 赞美 置之不理 欣然 六、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福鼎三中2008-2009学年(下)高一期中测试语文试题答题卷一、积累与运用(第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第4题10分,共19分)1、2、3、4、课文默写(10分) 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
⑦, ⑧。
⑨⑩,二、诗歌赏析(6分)6、(1)线 内 请 勿 答 题(2)三、文言阅读及默写(15分)7.(4分)①( ) ②( ) ③( ) ④( )8.(2分)( ) 9.(2分)( ) 10.(2分)( )11、翻译以下句子。
(5分)①(2分)②(3分)四、现代文阅读12、(3分)答:13、(1)他为什么会这样?(不超过20个字)(2分)(2)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超过20个字。
)(2分)14、(1)阿贵对修脚是怎么看的?(不超过20个字。
)(2分)(2)村里人问他在深圳干什么,他为何笑而不言?(不超过20个字)(2分)(3)阿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超过30个字)(2分)15、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五、语言运用(3分)六、作文(40分)福鼎三中2008-2009学年(下)高一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C{A:针炙(jiǔ)锱.(zī)铢B:谄.媚(chǎn)D:江濑(lài)}2、D(A:密—蜜、嚷—攘B:婿—胥、嬴—赢C:挡—当)3、A(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