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合集下载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确保有效监控和管理企业环境风险的制度。

下面是一份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示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的准确记录和报告,便于上级、有关部门及内部员工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环境风险管控良好,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环境统计报表的部门和岗位。

三、报表种类和报送周期1. 环境污染防治报表:每年报送。

2. 环境风险整改报表:每季度报送。

3. 环境投入产出综合统计报表:每年报送。

四、报表内容和要求1. 环境污染防治报表内容:1.1 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固等各项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数据。

1.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各个排放源的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标准等信息。

1.3 对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对超标排放的原因分析、整改情况和有效性评估等。

1.4 报表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并附上必要的支撑材料。

2. 环境风险整改报表内容:2.1 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及整改进展情况等。

2.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各项风险的评估结果、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整改进展情况。

2.3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4 报表要求准确、及时,并附上整改相关的支撑文件。

3. 环境投入产出综合统计报表内容:3.1 主要包括环境投入和环境产出的统计数据。

3.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包括环境投入的费用、资源、技术等和环境产出的指标、效益等。

3.3 报表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并附上相应的支撑文件。

五、报表制作和验收1. 报表制作:1.1 由各相关部门按照报表内容和要求收集、整理和填写相关数据。

1.2 报表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查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报表验收:2.1 上级领导或专业部门负责人对报表进行审查和验收。

2.2 验收人员应对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估。

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开展环境保护统计工作。

二、坚持实事求是,上报的统计数据要做到真实可靠。

三、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环境保护的统计资料,正确反映本单位对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

四、及时、准确地将环保情况提供给公司领导,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按时完成上级环保部门及本单位安排的环保统计工作;每年对公司“三废”排放量进行一次考核。

六、负责环保原始记录管理,并积累、整理本专业统计数据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七、以上6条由公司环保处负责考核。

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医院、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凡在调查实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均应填报本调查表。

(三)本报表制度按报告期分为年报制度和季报定期报表制度。

各表的填报单位为: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统计(环年基1-1表、1-2表),以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为基层填报单位。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的大型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应按属地原则向当地环保部门(区县级)报送基层表,以正确反映工业污染的行业分布和地理分布。

2、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统计(环年基3表),以有在建污染治理项目的工业企业为填报单位。

在建污染治理项目不包括已纳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的项目。

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统计(环年基4表),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为基层填报单位。

4、城市污水处理统计(环年基5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基层填报单位,包括居民小区、度假区和工业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5、医院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6表),以辖区内县及县以上各类医院为基层填报单位,含妇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中医医院,不含部队医院、疗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

6、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季度统计(环季基1表),以有污染物排放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为基层填报单位。

大型企业及其所属二级单位的填报要求同环年基1-1表。

(四)报告期及报送时间1、年报表的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底。

2、季报表的报告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

3、各项报表的报送时间、受表机关及报送方式按直接向填报单位布置本报表制度的机关的规定执行。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西省统计局改制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江西省统计局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表式 (3)三、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7)一、总说明(一)为了全面反映我省环境的整体状况,搜集环境领域的综合统计资料,满足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制定环境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统计局对各设区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各设区市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数据来源,按时报送.(三)本制度为年度报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在对数据审核无误后,于6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省统计局。

(四)本制度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二、报表表式环境基本情况统计表表号:K380表制表机关:江西省统计局文号:赣统字(2007)号综合机关名称:续表(一)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其中:旱灾公顷E0110同上洪涝灾公顷E0120同上风雹灾公顷E0130同上台风灾公顷E0140同上雪灾低温冷冻公顷E0150同上续表(二)续表(三)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说明: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于6月31日前报送,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2.本表关系式:A02=A021+A022-A023;A04=A041+A042+A043+A044;A05=A051+A052;A06=A061+A062;A07=A071+A072;A09=A08÷A051×100%;B01=B011+B012;B02=B021+B022;B05=B04÷B011×100%;B07=B06÷B021×100%;B09=B08÷B03×100%;C01〉C011;C02>C021;C03>C031;C03〉C032;C04=C03÷(C01+C032)×100%;C05>C051;C05〉C052;C06=C05÷(C01+C052)×100%;D08=D081+D082;D09〉D091;E01≥E011+E012+E013+E014+E015;F01=F011+F012+F013;F011=F0111+F0112+F0113+F0114+F0115;F012=F0121+F0122+F0123+F0124+F0125;G01〉G011;G03〉G031;G10=G09÷G08×100%;H08>H081。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课件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课件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PPT课件
#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PPT课件 ## 简介 * 什么是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 为什么需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架构
报表的分类
根据环境统计需求的不同,报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环境效应报表、污染物排放报表 等。
报表的内容
报表应包括全面的环境统计数据,如生态环境状况、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来源等。
报表提供全面的环境统计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作为环境保护监管的有效手段
报表可以用于监督和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强化环境保护监管。
3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制定并公布环境统计报表可以展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和承诺。
总结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可以提供全 面的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工 作提供支持。Biblioteka 管理和应用环境统计报 表制度的重要性
管理和应用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可以帮助实现科学决策和有效 管理。
发展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的未来方向
未来应加强环境统计报表的标 准化、自动化和可视化,提升 报表的质量和效率。
报表的频率
报表的制定应考虑不同报表的频率要求,如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等。
报表制度的管理
涉及的部门和人员
报表制度的管理需要跨部门 合作,涉及环境保护、统计、 信息等部门和人员。
制度审查和修订
报表制度应定期进行审查和 修订,以确保其与环境保护 法规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管理策略和措施
需要建立健全的报表管理策 略和措施,如数据采集、质 量控制、报表发布等。
报表的编制流程
1
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和整理相关环境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环境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保障环境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性,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环境统计管理工作,涉及环境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统计和报送等工作。

第三条企业环境统计管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统计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法规定的环境统计相关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提高环境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环境统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六条企业应加强环境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环境统计监督机制,对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报送工作进行定期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环境统计数据的归档和保存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便于日后统计分析和应用。

第二章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工作流程,明确数据来源、收集频次和责任人。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环境监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环境数据填报表格和记录表册,规范环境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应强化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和沟通,及时获取环境数据和信息。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的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环境数据的保密制度,对相关数据进行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第三章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监测体系,对环境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第十六条企业应定期编制环境统计报告和年度环境情况报告,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相关数据。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环境数据的应用机制,将环境统计数据用于企业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持。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环境数据的公开透明机制,主动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数据和信息。

环保统计上报管理制度

环保统计上报管理制度

环保统计上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规范环保统计数据的上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单位内部环保统计数据的上报工作。

三、统计数据内容环保统计数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单位水、气、固废排放量;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环保投资和费用支出等信息。

四、统计数据上报责任1.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环保统计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并按时完成上报任务。

2.环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责任人负责,如发现数据不准确或存在造假行为,将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3.上级单位应对下级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和监督,对存在问题的数据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五、上报方式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报告、电子表格、现场查看等形式。

六、上报周期1.日常环保统计数据应每月上报一次,于每月月底前完成。

2.年度环保统计数据应每年上报一次,于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七、数据保存所有上报的环保统计数据应保存备查备用,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八、数据分析1.环保统计数据上报完成后,单位应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相关措施加以改进。

2.上级单位应对下级单位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问题下发复查通知,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九、责任追究对违反环保统计上报管理制度的单位和责任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工整顿等措施。

十、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需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环保统计数据是衡量单位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各单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做好环保统计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环境统计管理制度

环境统计管理制度

环境统计管理制度环境统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环境状况,合理规划环境管理工作,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明确企业内外部环境信息获取的途径、方式和方法,规范环境数据的收集、汇总、整理、分析和运用的流程和操作程序的一套规范性文件。

下面就环境统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就无法准确把握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难以指导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提高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相关环境数据的真实可靠。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统计管理制度,才能为企业的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环境统计管理制度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为企业的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环境统计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准确了解企业的环境负荷,分析企业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对策和环境目标提供依据。

同时,环境统计管理制度还可以定期编制环境统计报表,将环境数据向企业高层汇报,为企业的环境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环境统计管理制度还可以提高企业环境数据的利用价值。

通过规范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可以建立环境数据的储存和利用体系,方便企业对环境数据进行查询和利用。

同时,通过环境统计管理制度,还可以将环境数据与其他企业数据相结合,进行环境与经济、质量、安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为企业的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建立环境统计管理制度还可以加强对环境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可以定期统计和报送环境统计数据,实现对环境管理工作的全面监督。

同时,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环境管理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的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备案2017年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5)三、综合年报表 (7)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 8 -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 9 -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 10 -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 11 -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12 -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 13 -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 15 -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 16 -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 17 -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 18 -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 19 -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 20 - 四、基层年报表 . (21)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指标解释 (22)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反映环保系统环境管理主要工作进展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派出机构数据由派出部门统一填报。

(三)调查内容本报表制度的调查内容包括:环保机构、环境信访、环境法制、环境科技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辐射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和环境应急情况。

(四)调查方法环境保护部门发表填报并逐级汇总上报。

(五)报告期及报送时间《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综108表、基108表)每季度报送。

报告期分别为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

统计调查单位在每个季度第1个月的前8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上报。

除《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外,其他报表年报每年度报送。

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至12月。

报送时间为次年的4月10日前。

(六)报送内容及方式本报表制度中综表来源于对应的基表数据汇总,各地区综表、基表等统计文本资料用邮寄的方式报送。

(七)报送要求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代码,各填报单位和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贯彻执行。

(八)统计资料公布及数据共享本报表制度综合数据可在本系统内共享使用。

(九)组织实施环境保护部各相关业务司局负责本部门统计报表的部署和实施。

(十)指标填报要求本报表制度具体填报要求如下:二、报表目录(一)综合报表(二)基层报表三、综合年报表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表号:综10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表号:综10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表号:综103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表号:综104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表号:综105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表号:综10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表号:综10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表号:综108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表号:综109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表号:综110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表号:综11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表号:综11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四、基层年报表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表号:基10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表号:基10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表号:基103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表号:基104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表号:基105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表号:基10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注:指标间关系:1=2+3+5,3≥4,6=7+8+10,8≥9,10≥11,13=14+15,16≥17,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0+41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表号:基10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比例=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数/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总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比例=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数/其他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工业集聚区数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其他工业集聚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总数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表号:基108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表号:基109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表号:基110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表号:基11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注:指标间关系:13≥14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表号:基11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五、指标解释1.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基101表)环保系统机构数/人数指环保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