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第六章
射频通信电路第六章 混频器 6-1-1

中频滤波器
调幅接收机 混频器的结构框图 调幅接收机—混频器的结构框图 接收机
vS
带通滤波器
非线性器件
vI
vL
本地振荡器
混频器结构:三个端口 输入信号 信号、 混频器结构:三个端口——输入信号、本振信号、 输入信号、本振信号 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
输出中频电压 变频增益
1 vIF (t ) = g m1 RL ⋅ VRF cos ω IF t 2 VIF 1 Av = = g m1 RLVRF / VRF = g fc RL VRF 2
(2)变频跨导的求法 ) ①已知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i D ~ vGS 已知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di D 根据跨导的定义 ②根据跨导的定义 g m = dvGS
1
π
∫π g
m
(t ) cos iω LO tdω LO t
(b)线性 )线性——小信号与时变跨导相乘引出频谱线性搬移 小信号与时变跨导相乘引出频谱线性搬移 漏极输出电流
条件: 条件:小信号
iD
ωIF
iD = I D 0 (t ) + g m (t ) ⋅ v RF (t )
相乘
g m1 (t ) ⋅ vRF (t )
f RF
非线性 器件 本振
中频 滤波器
f IF
(二次方项) 二次方项)
f IF
付波道中频 组合频率 组合频率 ± pf RF m qf LO = f IF ± F 付波道中频
= p+q
次方项 ) 进入检波(解调) 形成哨叫 进入检波(解调)——形成哨叫 形成
第六章 光放大器

一、光纤拉曼放大器
拉曼现象在1928年被发现。
90年代早期,EDFA取代它成为焦点,FRA受到冷遇。
随着光纤通信网容量的增加,对放大器提出新的要求, 传统的EDFA已很难满足,FRA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高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器的迅猛发展,又为FRA 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对FRA的兴趣来源于这种放大器可以提供整个波长 波段的放大。通过适当改变泵浦激光波长,就可以达到 在任意波段进行宽带光放大,甚至可在1270~ 1670nm整个波段内提供放大。
光纤放大器分为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和非线性
光学放大器。
非线性光学放大器分为拉曼(SRA)和布里渊
(SBA)光纤放大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
SOA也是一种 重要的光放大 器,其结构类 似于普通的半 导体激光器。
R1
I
R2
半导体光放大器示意图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放大特性主要决定于激光腔的反射特性与 有源层的介质特性。 •根据光放大器端面反射率和工作偏置条件,将半导体光放大 器分为:----法布里-珀罗放大器(FP-SOA) ----行波放大器(TW-SOA)
均衡功能:针对点对点系统的增益均衡,针对全 光网的功率均衡; 监控管理功能:在线放大器,全光网路由改变;
动态响应特性; 其它波段的光纤放大器,如Raman放大器。 6.4 光纤拉源自放大器FRA拉曼放大器的简介
利用光纤非线性效应中的SRS原理进行光放大。 无需利用掺杂的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直接使用传输 的光纤即可获得增益。 获得增益之波长约为泵浦源波长往长波长方向移位 100 nm,只要挑选对所需之泵浦源的波長,即可 放大光纤低损耗带宽內的任意波段信号。 利用多个不同波长的泵浦源组合可以获得超宽带、 增益平坦的放大器。
《数字通信电子教案》第六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技术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技术习题6-l已知二进制数字序列10011010,设:载频为码元速率的2倍(对于2FSK来说,f 2=2 f 1,);请画出以上情况的2ASK、2FSK和2PSK、2DPSK波形:解:载频为码元速率的2倍(对于2FSK来说,f2=2 f1,)1010已知二进制数字序列10016-2 已知数字信息{a n }=1011010,设:(1)码元速率为1200Baud,载波频率为1200Hz;(2)码元速率为1200Baud,载波频率为1800Hz。
分别画出上述两种情况的2PSK、2DPSK及相对码{b n}的波形(假定起始参考码元为1)。
解:(1)码元速率为1200Baud,载波频率为1200Hz;则载频与码元速率相等。
178179解、(2)码元速率为1200Baud ,载波频率为1800Hz 。
载频与码元速率为1:1.56-3 设某2FSK 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aud ,已调信号的载频为1000Hz 和2000Hz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01011,试画出相应的2FSK 信号波形;(2)试讨论这时的2FSK 信号应选择怎样的解调器解调?(3)若发送数字信息是等概率的,试画出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
解:(1) 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01011,试画出相应的2FSK 信号波形;180解 (2)试讨论这时的2FSK 信号应选择怎样的解调器解调?答 :选择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器解调均可。
解 (3)若发送数字信息是等概率的,试画出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
6-4 设传码率为200Baud ,若是采用八进制ASK 系统,求系统的带宽和信息速率?若是采用二进制ASK 系统,其带宽和信息速率又为多少?解 :已知八进制ASK 系统传码率Baud R B 200=,系统的带宽::Hz R B B B 200==, 信息速率: s bit R R B b /60032008log 2=⨯=⨯=二进制ASK 系统:系统的带宽::Hz R B B B 200==,信息速率: s bit R R B b /20012002log 2=⨯=⨯=6-5 传码率为200Baud ,试比较8ASK 、8FSK 、8PSK 系统的带宽、信息速率及频带利用率。
《射频通信电路》第6章 匹配和偏置电路

50.0 25.0 10.0 0.01
0.004 0.08 50.0 25.0 10.0 0.01
0.04
0.02
0.02
0.02
0.004 0.04
0.02
50.0 L
50.0 C 25.0 Zin C ZL 100
C 25.0 Zin C ZL Zin 200 L ZL 25.0 100 L 100 50.0 50.0
ZL
500.0
0.2 0.08 0.2 0.04 0.02 0.01 0.004 0.04
Z0
200 100
500.0
0.004 0.08 50.0 25.0 10.0 0.01
0.02
《射频通信电路》程知群
6.2.3 集总参数L形匹配电路
目的
从负载点出发向匹配点移动;
规则
沿着Z-Y Smith圆图中的等电阻圆或等电导圆移动; 每一次移动都对应一个电抗器件;
L=8.1nH
0.4
0.2 0.08 0.2 0.04 0.02 0.01 0.004 0.04
Z0
200 100
500.0
0.2
0.004 0.08 50.0
0.0 0.0 0.5 1.0 1.5 2.0 2.5 3.0
B
Qn=2
25.0 10.0 0.01
f (GHz)
L=1.6nH
LL=1.6nH Zin=50W
《射频通信电路》程知群
6.2.3 集总参数L形匹配电路
在1GHz的频率下,设计一个两元件L 形匹配电路把负载ZL=10+j10W的负载 匹配到特征阻抗为Z0=50W的传输线。
射频通信电路6_混频器

1 gD = RD
单二极管混频器组合频率分量太多。 单二极管混频器组合频率分量太多。
蔡竟业 jycai@
• 二极管双平衡(环形)混频器 二极管双平衡(环形)
1:1 + VLO _
+ VLO _ + VLO _
D4
D1
D3
D2 + VIF _
1:1 + VRF -
RL
蔡竟业 jycai@
蔡竟业 jycai@
5. 隔离度
理想混频器信号的流向是确定的, 理想混频器信号的流向是确定的,但实际混频器存 在频谱泄露、反射(阻抗不匹配)、窜透等现象, )、窜透等现象 在频谱泄露、反射(阻抗不匹配)、窜透等现象,各端 口间信号相互影响,严重时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口间信号相互影响,严重时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fRF向fLO的窜通可能对之产生频率牵引作用。 的窜通可能对之产生频率牵引作用。 fLO向fIF的泄露可能导致其后级电路发生阻塞。 的泄露可能导致其后级电路发生阻塞。 fLO 向fRF的窜通可能是本振大信号影响LNA的正常工 的窜通可能是本振大信号影响LNA的正常工 作。
2( fim − fRF ) 2 60dB = 20lg 1+ Q ( ) fRF
2
则要求镜像抑制滤波器有载品质因数
Q ≥ 2.1×10
• 系统解决方案
4
a. 增大中频fIF 增大中频f 如取f Q≥3.2× 如取fIF=70MHz, 则Q≥3.2×103 , 下降 约一个量级. 约一个量级. b. 采用抑制镜像干扰之系统方案
蔡竟业 jycai@
(2) 干扰哨声
当|pfRF±qfLO| (p,q为整数)进入fI±B/2 (p,q为整数 进入f 为整数) 会影响信号的传送, 时,会影响信号的传送,及在解调时产生 差频信号.对音频体现为单音( 哨叫声, 差频信号.对音频体现为单音(频)哨叫声, 故称为干扰哨声。 故称为干扰哨声。解决措施是合理适当选 取fLO及fIF (3) 寄生通道干扰
通信电路(第三版)沈伟慈 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歌谷创编

第一章欧阳歌谷(2021.02.01)1.1在题图 1.1所示的电路中,信号源频率f0=1MHz,回路空载Q值为100,r是回路损耗电阻。
将1—1端短路,电容C调到100pF时回路谐振。
如将1—1端开路后再串接一阻抗Z x(由电阻r x 与电容C x串联),则回路失谐,C调至200pF时重新谐振,这时回路有载Q值为50。
试求电感L、未知阻抗Z x。
解:1.2在题图1.2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回路谐振频率f0=465kHz,Q0=100,N=160匝,N1=40匝,N2=10匝。
C =200pF,R s=16kΩ,R L=1kΩ。
试求回路电感L、有载Q值和通频带BW0.7。
解:1.3在题图1.3所示的电路中,L=0.8uH,C1= C2 =20pF,R s=10kΩ,R L=5kΩ,Q0=100。
试求回路在有载情况下的谐振频率f0,谐振电阻RΣ,回路有载Q值和通频带BW0.7。
解:y1.4设计一个LC选频匹配网络,使50Ω负载与20Ω的信号源电阻匹配。
如果工作频率20MHz,各元件的值是多少?解:1.6试求题图1.6所示虚线框内电阻网络的噪声系数。
解:1.8某卫星接收机的线性部分如题图1.8所示,为满足输出端信噪比为20dB的要求,高放I输入端信噪比应为多少?解:第二章2.1 已知高频晶体管3CG322A ,当eq I =2mA,0f =30Z MH 时测得Y 参数如下:ie y =(2.8+j3.5mS re y =(-0.08-j0.3)mS fe y =(36-j27)mS oe y =(0.2+j2)mS 试 求g ie ,c ie ,g oe ,c oe ,fe y ,fe φ,re y ,re φ的值。
解:导纳=电导+电纳ie y = g ie +j ωc ∴ g ie =2.8mS j ωc ie =j3.5mSω=2π×30×106所以c ie =18.6pF 其它同理。
射频通信电路6_混频器解读

SSB _ NF DSB _ NF
若射频和镜像两个通带内噪声相同,则
DSB _ NF 3dB SSB _ NF
杨远望 yuanwangyang@
3. 线性-动态范围
(1)G1dB压缩点 (2)三阶截点 (3)线性范围(1dB压缩点与本地噪声功率之比) (4)线性无杂散动态范围(三阶截点与本地噪
I IF 1 g fc gD VRF
1 gD RD
单二极管混频器组合频率分量太多。
杨远望 yuanwangyang@
• 二极管双平衡(环形)混频器
1:1 + VLO _
+ VLO _ + VLO _
D4
D1
D3
D2 + VIF _
1:1
RL
+ VRF -
杨远望 yuanwangyang@
(3) 负载RL中流过的总电流
i (iD1 iD 2 ) (iD 3 iD 4 ) 2VRF (t ) [ S1 ( Lot ) S1 ( Lot )] 2 RL RD 2VRF (t ) S2 ( Lot ) 2 RL RD
杨远望 yuanwangyang@
fRF向fLO的窜通可能对之产生频率牵引作用。 fLO向fIF的泄露可能导致其后级电路发生阻塞。 fLO 向fRF的窜通可能是本振大信号影响LNA的正常工 作。
6.端口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要求对混频器来讲十分重要,要求 (1)三个端口都应匹配以减小反射;(2)每个端口 相对其它两个端口都应尽可能呈现交流短路特性以减 小相互间的窜扰。
杨远望 yuanwangyang@
&6.2 混频器主要性能指标
1. 频率变换-变频增益
第六章差错控制

第六章差错控制第六章差错控制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1 差错的特点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类是热噪声,另⼀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性,与前后码元⽆关。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是误码率po。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之间,对于⼤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式差错控制⽅式基本上分为两类,⼀类称为“反馈纠错”,另⼀类称为“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派⽣出⼀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这种⽅式在是发信端采⽤某种能发现⼀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法对所传信息进⾏编码,加⼊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检查,⼀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即重发已发⽣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
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个或⼀些是错的,但不⼀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
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意⽅框图。
オ(2)前向纠错这种⽅式是发信端采⽤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向纠错的⽅框⽰意图。
采⽤前向纠错⽅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需反复重发⽽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的⽅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纠正能⼒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式的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相移滤波法 相移滤波法:
1 cosΩt cosω1t cos(ω1 − Ω)t 2
平衡调幅器 低通 滤波器
1 u3 = cos(ω1 − Ω)t cosω2t 2
平衡调幅器
uΩ = cosΩt
u1 = cosω1t
音频 震荡器 移相90 移相 0
u2 = cosω2t
载波 震荡器 移相90 移相 0 合并网络 u3 ± u4 (加或减 加或减) 加或减
带通滤波器
ωc + Ω
或ω −Ω c
本方法对滤波器的要求太高,不容易实现。 本方法对滤波器的要求太高,不容易实现。 fΩ f1 ± f Ω f1 + f Ω f2 ±( f1 + fΩ) 带通 f2 + f1 + fΩ 带通 × × 滤波器 滤波器 f1 f2
f2 + f1 + fΩ
×
f3
f3 ±( f2 + f1 + fΩ)
u 载波: 载波: c (t ) = Ucm cosωc t
uDSB(t ) = kUcmUΩm cosωc t cosΩt 1 = kUcmUΩm[cos( c − Ω)t + cos(ωc + Ω)t ] ω 2
ω ωc + Ω
DSB
ωc − Ω
• 2、DSB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 、 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
2、同步检波 、
u AM (t )
u0 (t )
低通滤波器
uΩ (t )
ur (t )
设参考信号为
ur (t ) = Urm cos(ωc t + ϕ )
u0 (t ) = kUcmUrm (1 + ma cosΩt ) cosωc t cos(ωc t + ϕ ) 1 = kUcmUrm (1 + ma cosΩt )[cosϕ + cos(2ωc t + ϕ )] 2 1 uΩ (t ) = kUcmUrm (1 + ma cosΩt ) cosϕ 2
+ ...
m2 m2 + Ucm cos(ωc + Ω2 )t + Ucm cos(ωc − Ω2 )t 2 2 m3 m3 Ucm cos(ωc + Ω 3 )t + Ucm cos(ωc − Ω 3 )t + 2 2
U
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
(ω 0 + Ω n ) − (ω 0 − Ω n ) = 2Ω n
移相900 移相
UΩm sinΩt
u0 (t ) = u cos(ωc − Ω)t
移相900 移相
合并网络 (加或减 加或减) 加或减 或 u0 (t ) = U cos(ωc + Ω)t
Ucm sinωc t
平衡调幅器
U sinω0t sinΩt
要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准确的实现90 移相很困难。 缺点:要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准确的实现 0移相很困难。
u AM ( t ) = U cm (1 + ma cos Ωt ) cos ω c t = U cm cos ω c t + m aU cm cos Ω t cos ω c t
ωc − Ω ωc ωc + Ω
ω
uΩ ( t ) = U m1 cos Ω1t + U m 2 cos Ω 2 t + U m 3 cos Ω 3 t + ⋯
6.2.4 残留边带调幅
普通调幅信号: 普通调幅信号:
ω 0 + Ω1 ω 0 + Ω n
ω
ω
单边带信号: 单边带信号:
残留边带信号: 残留边带信号:
ω 0 + Ω1 ω 0 + Ω n
ω
6.2.5 正交调幅(QAM) 正交调幅(
• QAM调制 调制
uΩ1 (t )
cosωc t
设两个支路的载波分别为: 设两个支路的载波分别为:
ma = 1
ma > 1
频谱: 频谱:
U cm
1 maU cm 2
1 1 = U cm cos ω c t + m aVcm cos(ω c + Ω )t + m aVcm cos(ω c − Ω )t 2 2 上边频 下边频 频带宽度为:2Ω 频带宽度为: Ω U 若调制信号含有许多频率分量: 若调制信号含有许多频率分量:
调幅波中的功率关系
设负载电阻为R 设负载电阻为 下边带
ω 0 + Ω1 ω 0 + Ω n
ω
上边带
2 Ucm 载波功率: 载波功率: OT = P 2R 1 2 下边频功率: 下边频功率:P 2R (ω0 −Ω ) = ( maUcm ) 2 1 2 1 2 2 = maUcm R = ma P0T 4 8 1 2 1 2 上边频功率: ( 上边频功率: P ω +Ω) = ( maUcm ) 2R = ma P0T 0 4 2
Ω1
Ωn
ω
u AM ( t ) = U cm (1 + m1 cos Ω 1t + m2 cos Ω 2 t + m3 cos Ω 3 t + ...) cos ωc t m1 m1 U cm cos(ωc + Ω1 )t + U cm cos(ωc − Ω1 )t = U cm cos ωc t + 2 2
U=
uc (t )
uΩ (t )
uc (t )
+
×
uΩ (t ) uAM (t )
× +
uAM (t )
uc (t )
2、利用非线性器件的平方律特性和开关特性实现调幅 、 高电平调幅:利用功放的调幅特性 高电平调幅:
AM信号的解调 信号的解调 包络检波、 包络检波、同步检波 1、包络检波 、
u AM (t )
• 1、单边带通信的优缺点 、
优点:带宽、发射功率、 优点:带宽、发射功率、选择性衰落 缺点: 缺点:
• 2、产生单边带信号的方法 、
滤波法、相移法、相移滤波法。 滤波法、相移法、相移滤波法。
1)、滤波法: )、滤波法: )、滤波法
Ω u Ω (t )
双边带调幅器
ω c u (t ) c
ωc ± Ω
uQAM (t )
90° ° 相移 sinωc t uΩ2 (t )
uc1 (t ) = Ucm cosωc t uc 2 (t ) = Ucm sinωc t
uQAM(t ) = uΩ1 (t )Ucm cosωc t + uΩ2 (t )Ucm sinωc t
• QAM解调 解调
uQAM (t )
模拟调幅、 第六章 模拟调幅、检波与 混频电路
6.1 概述
•
调制的方式
连续波调制 :调幅(AM)、调频 调幅 、调频(FM)、调相 、调相(PM); ; 脉冲振幅、脉宽、脉位、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波调制 :脉冲振幅、脉宽、脉位、脉冲编码调制。
•
调幅的方法
集电极调幅、基极调幅; 高电平调幅 :集电极调幅、基极调幅; 平方律调幅、斩波调幅、模拟乘法器调幅。 低电平调幅 :平方律调幅、斩波调幅、模拟乘法器调幅。
u1 (t )
低通滤波器 cosωc t
uΩ1 (t )
90° ° 相移 sinωc t
u2 (t )
低通滤波器
uΩ2 (t ) (t
u1 (t ) = uQAM(t ) cosωc t
= uΩ1 (t )Ucm cos2 ωc t + uΩ2 (t )Ucm sinωc t cosωc t
1 = Ucm[uΩ1 (t ) + uΩ1 (t ) cos2ωc t + uΩ2 (t ) sin2ωc t ] 2
sinω1t
平衡调幅器 低通 滤波器
sinω2t
平衡调幅器
1 1 cosΩt sinω1t sin(ω1 − Ω)t u4 = sin(ω1 − Ω)t sinω2t 2 2 u3 + u4 = cos[( 2 − ω1 ) + Ω]t ω u3 − u4 = cos[( 2 + ω1 ) − Ω]t ω
DSB信号的产生 信号的产生
uc (t )
u0 (t )
带通滤波器
uDSB (t )
uΩ (t )
DSB 信号的解调
uDSB (t )
u0 (t )
低通滤波器
uΩ (t )
ur (t )
6.2.3 单边带调幅(SSB) 单边带调幅( )
1 USSB(t ) = kUcmUΩm cos(ωc − Ω)t 2 或 1 USSB(t ) = kUcmUΩm cos(ωc + Ω)t 2
6.2 振幅调制与解调原理
普通调幅( 普通调幅(AM) 双边带调幅( 双边带调幅(DSB-AM) 振幅调制的分类: 单边带调幅(SSB-AM) 振幅调制的分类: 单边带调幅( 残留边带调幅( 残留边带调幅(VSB-AM) 正交调幅( 正交调幅(QAM)
6.2.1 普通振幅调制(AM) 普通振幅调制(
平均输出总功率: 平均输出总功率:
PO = POT + P(ω0 −Ω) + P(ω0 +Ω) 1 2 两个边带产生的功率: 两个边带产生的功率: ma P0T 2 ma = 1 时: P(ω0 −Ω) + P(ω0 +Ω) 1 = P0T 2 0T
1 2 = POT (1 + ma ) 2
为提高功率利用率可不传送载波信号,而只传送上、下边频 为提高功率利用率可不传送载波信号,而只传送上、 信号或其中之一。 信号或其中之一。 双边带(Double Side Bound (DSB))调制 双边带 调制 单边带(Single Side Bound (DSB))调制 单边带 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