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产房助产护理在孕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产房助产护理在孕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产房助产护理在孕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研究目的:对产房助产护理在孕妇产后出血中的重要性进行全面分析;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中任意选择94人作为研究人员,并采取随意抽取的方法分为二个小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一般护理方法的同时增加助产护理;结果觀察组病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达不到观察组水平;结论在孕妇产后护理中增加产房助产护理能够保障孕妇安全,防止出现大量出血情况。

标签:产房助产护理;孕妇产后;研究孕妇分娩过程中经常发生产后出血问题,这是妇女分娩过程危害极大的一种并发症,假如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极易导致产妇由于大量血液流失而出现意外,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不能收缩,大多产妇会在分娩后2小时出现出血问题[1]。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增加全面助产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其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杜绝产妇分娩意外问题的发生。

笔者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中任意选择94人作为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产房助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表现,主要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自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中任意选择94人作为研究人员,并采取随意抽取的方法分为二个小组,二个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47人,年龄处于21-39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8.54岁。

观察组47人,年龄处于20-4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7.59岁。

比较二个小组产妇的各项情况没有发现显著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引入一般护理方法的同时增加助产护理,要求助产士自始至终全程负责产妇安全,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第一,产前护理。

大多首次分娩的产妇均心情紧张,对各项事情较为敏感,更加关注婴儿安全,存在着诸多不良情绪,助产护士要及时与产妇沟通,切实掌握产妇的心理情况,利用安慰与疏导的方法稳定产妇情绪,并叮嘱产妇家属做好陪护工作,产妇身边不得断人,以提高产妇的心理安全感,创建安全稳定的分娩氛围,促使产妇心情处于平和的状态。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无力或者子宫出血点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情况导致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这是妇产科急诊的一种常见情况,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房助产士在护理产后出血时,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分析:1.预防产后出血。

产房助产士在妊娠期间应重视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评估,并在产前教育中告知产妇出血的危险因素和症状,提高产妇的意识。

此外,产妇产后应躺卧休息1-2小时,避免用力活动,保持产房的整洁和安静,定期检查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早期识别和评估。

产房助产士应具备早期识别和评估产妇产后出血的能力。

产房助产士应定期检查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测量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评估产妇出血的风险。

一旦发现阴道流血增多或者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3.采取紧急措施。

一旦产后出血发生,产房助产士应迅速采取措施,以保证产妇的安全。

首先,产房助产士应立即调用医生,同时为产妇留置静脉通道,准备输注血浆或红细胞等输血物品。

其次,助产士应立即进行人工控制子宫收缩,如进行子宫按摩、使用催产素或贝塔受体激动剂等。

还可以使用婴儿卷簧器或填塞器等止血器械来对子宫出血点进行压迫。

在紧急情况下,产房助产士应熟悉并掌握常规止血方法和器械的使用。

4.支持性护理。

产后出血的产妇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和血容量不足等情况,此时产房助产士应提供有效的支持性护理。

助产士可以耐心倾听产妇的抱怨和恐惧心情,帮助产妇释放压力和恐惧情绪,并提供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产房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意识等生命体征,确保护理过程中产妇的安全。

如发现产妇意识不清、脉搏快速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后续管理。

产妇产后出血过后应予以适当的后续管理,以避免出血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产房助产士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流血量和子宫收缩等情况,定期观察产妇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尿量等指标。

分析产房助产士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

分析产房助产士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

分析产房助产士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摘要:目的:产房助产士在产后出血预防及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分娩手术患者,视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

观察组接受助产士护理,对照组无助产士护理。

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顺产率、产后24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

结果: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较高,产后24h出血量较少、总产程时间较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房助产士对患者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有限,但可提升顺产率,控制产后24h出血量并减少总产程时间。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总产程时间;顺产率助产士是产科主要工作人员,能够独立完成接生工作,或进行产妇分娩手术护理。

产科分娩手术影响母婴结局、总台数较多,产后出血问题时有发生,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此前学者在分析中发现,接受产房助产士护理的情况下,患者顺产率较高,但助产士临床护理效果及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尚缺乏有效研究成果。

我院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分娩手术患者设计对照实验,所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分娩手术患者中,选取220例,视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接受助产士护理)和对照组(未接受助产士护理),每组110例。

对照组:初产妇58例,经产妇52例。

年龄22-40岁,平均(31.0±3.3)岁。

观察组:初产妇57例,经产妇53例。

年龄21-41岁,平均(31.2±3.2)岁。

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常规进行分娩手术,患者进接受常规护理,无助产士服务。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助产士护理服务:①术前服务。

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由助产士提供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效果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效果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妇分娩后出血的防治和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的54名孕妇作为最初始的研究对象,在征询了孕妇及其家人的同意后,运用电脑程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患者27人,对照组采和研究组均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措施,研究组有助产士全程进行护理服务。

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及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房助产士为主导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预防产妇分娩后出血发生概率和出血量,提高产科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措施。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

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在这一过程中,产房的助产士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医护配合,积极正确地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度。

他们可以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支持,让阴道分娩产妇缓解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对预防产后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文章着重介绍了在产房中由助产士所做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的54名孕妇作为最初始的研究对象,在征询了孕妇及其家人的同意后,运用电脑程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患者2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措施的同时,由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伴。

其中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41岁,平均年龄为(29.17±2.31。

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08例孕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方法。

在分娩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为(224.8±30.4)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为(351.7±34.7)ml,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8.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温馨助产护理;产后出血护理;临床效果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人们对产妇分娩的护理质量也越来越看重[1]。

产妇产后出血是目前威胁产妇以及婴儿生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产妇产后护理,不仅可减轻产妇的疼痛,降低产后出血,而且可大大提高产妇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2]。

本文主要研究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0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分娩且无遗传性疾病。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27.4±2.7)岁,其中初次分娩孕妇为37例,再次分娩孕妇为17例;对照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28.2±1.9)岁,其中初次分娩孕妇为39例,再次分娩孕妇为15例。

两组的年龄、孕次等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方法,内容比较简单具体有以下几点:保持病房的卫生干净整洁、定期为产妇进行检查并询问身体状况、为产妇提供饮食、帮助产妇改变体位、护理人员定时巡查病房。

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本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妇,选取84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实验。

探究组行产房助产护理,参照组行基础护理。

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可发现探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4.45±0.86)h、第二产程时间(0.44±0.15)h以及产后两小时出血量(156.28±32.28)ml较参照组的(9.05±0.37)h、(0.74±0.34)h、(269.42±33.25)ml都更短、更少;探究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此项数据则高于参照组的85.71%。

结论:在产妇护理中采用产房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的痛苦,并且产妇的满意度也更高。

此种护理模式效果优异,可以推广。

关键词:产房助产护理;产后出血;护理效果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是较为危险的临床症状,在产科内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

我科室开展了产妇的临床护理研究,研究了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中的应用影响。

以下为本次探究的详细分析与报告: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本科室收治的产妇抽选84例,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为(32.87±2.59)岁;孕周分布37-41周,均值(40.58±1.15)周;初产妇与经产妇各有49、35例。

将所有产妇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探究组/参照组)各42例。

1.2方法参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产妇入院身份识别、体检,查询病史、家族史、用药禁忌等,对产妇妊娠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实时监测,依据产妇产后出血进行及时护理,必要时进行宫腔填塞或子宫切除,记录产妇出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做好生产切口的伤口护理,及时清洁,避免感染。

做好产妇产后饮食指导护理,帮助制定科学营养食谱,避免血压升高,完善心理护理[1]。

探究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

探究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36期 91探究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张英凤(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医院,河北 海兴)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与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分娩产妇共计120例,分组按照平均分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纳入6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护理方式。

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率和产后2-6 h之间的出血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早产和新生儿窒息、ARDS等情况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产妇在产后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临床预防处理;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6.058本文引用格式:张英凤.探究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91,94.0 引言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比较常见且十分危险的并发症,通常产后出血会发生在产后的2h内,如果出血急骤且出血量多,那么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甚至造成死亡。

为了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我们对产妇实施助产士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1,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治产妇120例,全部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分组,每组有60例。

(1)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2-33岁,中位年龄为(27.13±4.20)岁, 孕周为36-42周。

(2)对照组产妇年龄23-32岁,中位年龄为(28.22±2.00) 岁, 孕周37-41周。

比较两组基础资料情况,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浅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

浅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

浅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产房助产士,分析在产妇产后出血之后实施应急护理干预的对策。

方法是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模式。

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是在观察组中,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是产房助产士使用应急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的产生,有着很强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应急护理;效果产后出血是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威胁产妇的生命。

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进行子宫切除以保存产妇的生命。

产房助产士作为重要的参与人员,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我院近年来对助产士进行产后出血应急措施培训,不断提高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应对能力,与之前常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0岁~35岁,平均年龄(28.29±2.03)岁;孕周37周~43周,平均(41.18±0.63)周。

观察组产妇年龄22岁~33岁,平均年龄(27.14±1.73)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40.02±0.56)周。

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

(1)产前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19期(总第387期)2018年7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1]张雪梅.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82-183.[2]王丽娟.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166.[3]孙宇,赵红.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53-756.[4]史慧芳.优质护理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7(13):2019-2021.[5]宋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作用[J].山东医药,2013,53(29):64-66.[6] Arzani A,Valizadeh L,Zamanzadeh V,et al.Mothers’ strategies in handling the prematurely born infant: a qualitative study[J].J Caring Sci,2015,4(1):13-24.[7]李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03.[8]李雪.预见性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6(29):222-224.[9]吴艳慈.预见性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7):104-105.[10]张淑玲.优质护理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J].医疗前沿,2016,6(29):112-113.[11]黄利兰,邹清如.个性化饮食干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2):311-312.[12]申娟如,李俊玲.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个案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02-504.(收稿日期:2018-01-12)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22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林丽雅①【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11月)与观察组(2015年12月-2016年7月),每组43例。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产房助产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出血量、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率为6.98%,出血量为(110.55±20.55)ml,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为23.26%,出血量为(165.25±20.33)ml,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为30.00%,护理满意度为83.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且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给予产妇实施产房助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促进产妇的预后,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房助产护理; 产后出血; 满意度 doi:10.14033/ki.cfmr.2018.19.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9-0082-03 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500 ml 以上)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等特点,对产妇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1]。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2]。

有研究表明,给予产妇实施全面且科学的围产期护理,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

在本文研究中,将给予43例产妇实施产房助产护理干预,在降低出血量与出血率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86例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均为单胎妊娠;年龄均在20周岁以上[4]。

排除标准:均排除护理依从性极低的产妇;排除患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产妇;排除患精神疾病无法沟通的产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5]。

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已获得相关医学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11月)与观察组(2015年12月-2016年7月),每组43例。

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7.58±1.33)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2±0.24)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37例,高中以下文化水平6例。

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7.74±1.11)岁;孕周38~42周,平均(40.36±0.74)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1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38例,高中以下文化水平5例。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健康宣教、体《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19期(总第387期)2018年7月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征监测、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产妇实施产房助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出血预防。

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对危险因素有较高的敏感性。

分娩前对孕妇进行科学的产检,查看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并提前进行预防和干预,降低一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看护。

引导孕妇进行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拥有良好且健康的生活作息,分娩前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不抽烟酗酒和熬夜。

严密监测孕妇的一系列生命指标,待孕妇出现宫缩症状时,需记录其产程时间及变化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则立即采取救治,确保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

准备好分娩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和仪器,待孕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对胎心进行严密的监测,第三产程要做好胎盘的剥离,尽可能降低对产妇子宫的伤害。

分娩完毕后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心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2)出血护理。

产后对产妇进行24 h的监护,若有出血情况出现,则需要立即找到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救治,诊断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救治方案,尽可能降低产妇的出血量。

若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护理人员则需给予产妇的子宫进行按摩,并清除掉残余的血块,注射宫缩素等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若出血原因为凝血障碍,则需给予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并同时进行输血治疗,预防产妇出现休克、昏迷等现象。

对产妇的饮食做出合理的规划,提高产妇对营养的摄入,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给予产妇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拥有一个正确且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新的身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出血量、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分娩结局(早产、新生儿窒息、ARDS)、护理满意度(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分,于产妇出院前一天进行填写,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涉及护理环境、护理项目、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内容)。

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显效:产妇生产后完全停止出血,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均良好,产后诊疗配合度较高;有效:产妇生产后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较为平稳,产后诊疗配合度一般;无效:产妇生产后仍旧出现出血症状,产程较长,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均较差,产后诊疗配合度较差[6]。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出血率为6.98%(3/43),出血量为(110.55±20.55)ml;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为23.26%,出血量为(165.25±20.33)m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8,t=12.41,P<0.05)。

2.2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产后出血3例,出血控制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3/3);对照组产后出血10例,出血控制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30.00%(3/10)。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

2.3 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对比 例(%)组别早产新生儿窒息ARDS合计观察组(n=43)1(2.33)1(2.33)02(4.66)对照组(n=43)3(6.99)2(4.66)3(6.99)8(18.64)χ2值 4.07P值<0.052.4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组别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观察组(n=43)20(46.51)22(51.16)1(2.33)42(97.67)对照组(n=43)16(37.21)20(46.51)7(16.28)36(83.72)χ2值 4.96P值<0.053 讨论 产房助产护理是建立在常规护理干预之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时间段包括产前、产时、产后,是十分人性与全面的一种护理方式[7-8]。

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前,通过相应的检查和护理来降低产后出血的可能性,使产妇能够顺利完成分娩[9-10]。

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症状时,通过确定产妇的出血原因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使产妇得到快速止血[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