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龟壳/ 龟裂烙印/炮烙之刑望闻问切 /文不切题B. 坯子/ 胚芽诽谤/缠绵悱恻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 给力/ 给予夹袄/ 夹岸桃花拾级而上/ 拾人牙慧D. 蜿蜒 / 筵席牙龈 /一望无垠_________ 姗姗来迟/ 删繁就简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休葺爆发力残羹冷炙文过是非B. 蛊惑踢脚线刚愎自用振聋发聩C. 惺松录像机一诺千金照本宣科D. 观摩儒子牛包罗万相洗耳恭听3.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谦称有很多,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B. 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即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体裁;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对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诗经》中的《关雎》是古体诗,陶渊明的《饮酒》是近体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是近体诗。

C.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出师表》的“表”是向君主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语言应用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押题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万众瞩目的猪年春晩,为观众奉上了一顿美轮美奂....的“年夜大餐”。

B.班长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大家都随声附和....。

C.百花洲景色怡人,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答案】D【解析】【详解】A.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望文生义)B.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含贬义)C.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不符合语境)D.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符合语境。

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气慨.藏污纳垢.粗犷.(kuàng)拈.轻怕重(niān)B.荒僻.根深蒂.固巷.道(hàng)如坐针毡.(zhān)C.抉.择消.声匿迹契.合(qì)纵横捭.阖(bǎi)D.箱箧.纷至踏.来琢.磨(zhuó)日薄.西山(b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气慨.——气概,粗犷.——guǎng;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纷至踏.来——纷至沓来,日薄.西山——bó;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⑶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⑷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⑸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解析】【详解】A.开卷有益,意思是指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

使用正确;B.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使用正确;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D.乐此不疲,意思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使用正确;故选C。

2.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C.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35 个先进集体和500 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答案】D【解析】【详解】可歌可泣: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与后边的“事迹”重复使用;故选D。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课文默写①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③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和协..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

B.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即便在冰雪袭来之时,也掩不住处子一样明媚的笑靥..。

C.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失..,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

D.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内容这样振撼..我的心灵。

【答案】B【解析】【详解】A“和协”应改为“和谐”。

C“流失”应改为“流逝”。

D“振撼”应改为“震撼”。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_________,小桥流水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生生忧患,死于安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至死不渝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枯藤老树昏鸦(2)曾益其所不能(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和协..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

B.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即便在冰雪袭来之时,也掩不住处子一样明媚的笑靥..。

C.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失..,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

D.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内容这样振撼..我的心灵。

【答案】B【解析】【详解】A“和协”应改为“和谐”。

C“流失”应改为“流逝”。

D“振撼”应改为“震撼”。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懿夺取街亭后又大军逼近西城,诸葛亮用“空城计”巧退魏军。

B.圣地亚哥用尽全力猎杀了庞大凶猛的大马林鱼,他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让人赞叹。

C.被领养的细马感觉自己被排挤,在广播操比赛时把帽子甩向天空,导致学校错失了第一名。

D.简•爱因失手打碎了石板而被惩罚站在凳子上,是海伦•彭斯的微笑给了她力量。

【答案】C【解析】【详解】C.有误,是“秃鹤”感觉自己被排挤,在广播操比赛时把帽子甩向天空,导致学校错失了第一名。

不是被领养的细马。

二、名句名篇默写3.填空。

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只有香如故一鼓作气安得广厦千万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鼓”“厦”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多音字的辨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表现了诗人的压抑心情。

B.颔联写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悼念和回到故乡恍如隔世的感觉。

C.颈联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后人引用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显示是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不是“借酒浇愁”。

故答案为D。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崇高”“强大”“更加”“洁净”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短语“狼心狗肺”“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竭泽而渔”的结构相同。

C.“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曹文轩,以出色的文笔,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D.“这虽然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却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这个复句的第二层关系是递进关系。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崇高”“强大”“洁净”是形容词。

“更加”是副词。

B“狼心狗肺”是并列结构;“狐假虎威”是主谓结构。

“狗仗人势”是主谓结构。

“竭泽而渔”是偏正结构。

C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二、名句名篇默写3.名篇名句默写。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______________,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019-2020学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标准答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标准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项是(2分)A.夹.缝/夹.袄匀称./称.心如意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憔悴./荟萃.默契./锲.而不舍殚精竭.虑/怒不可遏.C.龟.缩/龟.裂斗.志/斗.转星移发.愤图强/令人发.指D.脊.梁/贫瘠.胸襟./噤.若寒蝉勘.测水位/堪.当重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对垒端详抱佛脚脱贫攻艰首屈一指B.驱动交融博眼球风云变幻充耳不闻C.幅员营销迭罗汉不可名状独树一帜D.寒暄急燥唱双簧山清水秀鞭辟入里3.古诗文默写。

(8分)(1)关关睢鸠,______________(《关雎》)(2)子曰:“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塞风光,独特壮观。

王维出使塞上,描绘了塞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的奇美壮丽风光:岑参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压冬林景象。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l)《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2)《水浒》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

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闲野猪林) 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下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D.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图标的解读。

D: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故选D。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古代借指穿廉价衣服的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普希金的代表诗作有《自由颂》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发展影响很大。

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D.《儒林外史》《水浒传》是我国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答案】D【解析】【详解】D项有误。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注意是白话文,不是历史演义。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气蒸云梦泽,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写了边塞雪后的美景。

令初下,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波撼岳阳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全仗你抬声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押题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将“尽管”改为“不仅”。

)B.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去掉“目的”或“为了”。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把“提升”改为“提高”,或把“素养”改为“能力”。

)D.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答案】C【解析】【详解】C项,修改不正确。

缺少宾语,应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襄阳古城以一座“城”的方式,传承、承载了汉江流域的历史文脉。

②襄阳是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③因此古城文化是襄阳历史文化的核心。

④襄阳古城则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载体。

⑤打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⑥未来襄阳古城将以遗产保护为前提。

A.⑤②③④①⑥B.②④①③⑥⑤C.③②④⑤⑥①D.①③⑥⑤④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②总起,概述古代的襄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④①具体阐述襄阳的历史地位;③小结;⑥⑤对未来襄阳的设想。

顺序由古到今。

因此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④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社甫《望岳》)⑥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词人渴望得到重用,豪迈之余稍含不满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煜《相见欢》中,词人面对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的残叶,不禁“寂寞”情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②浅草才能没马蹄③江春入旧年④杨花落尽子规啼⑤荡胸生曾云⑥瀚海阑干百丈冰(2)①何日遣冯唐②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解析】【详解】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庇”“蹄”“曾”“瀚”“遣”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

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三、现代文阅读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朝闻道①(节选)刘慈欣前情提要: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

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数学家们的身影消失在真理祭坛上,下面的人们看不到他们了。

所有的人都凝神听着,他们首先听到祭坛上传来的排险者的声音,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这声音很清晰:“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排险者是如何向科学家们传授知识的,以后对人类一直是个谜。

在远处的监视飞机上拍下的图像中,科学家们都在仰起头看着天空,而他们看的方向上空无一物,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外星人用某种思维波把信息直接输入到他们的大脑中。

但实际情况比那要简单的多:排险者把信息投射在天空上,在真理祭坛上的人看来,整个地球的天空变成了一个显示屏,而在祭坛之外的角度什么都看不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真理祭坛上有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有人说:“我们看完了。

”接着是排险者平静的回答:“你们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天啊,真是……”当十分钟就要结束时间,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的谢意。

”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桔红色,最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

从监视飞机上看,真理祭坛上只剩下排险者站在圆心。

“下一批!”他高声说。

在上万人的凝视下,又有十一个人走上了真理祭坛。

“请提出问题。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短得多,很快有人对排险者说:“我们知道了,谢谢!”“你们还有十分钟。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难道还有比这更……”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摄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灵魂洗礼。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撒上了一层金辉。

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

就在这一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么?”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急事,那是个天然动物园,小孩儿一定要大人们带着才能进去,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

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

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果这次不去,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

”方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坏的爸爸,但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在圆心,排险者微笑着向他们致意。

突然间,映着晚霞的天空消失了,地平线处的夕阳消失了,沙漠和草地都消失了,真理祭坛悬浮于无际的黑色太空中,这是创世前的黑夜,没有一颗星星。

排险者挥手指向一个方向,物理学家们看到在遥远的黑色深渊中有一颗金色的星星,它开始小得难以看清,后来由一个亮点渐渐增大,开始具有面积和形状,他们看出那是一个向这里漂来的旋涡星系。

星系很快增大,显出它滂礴的气势。

距离更近一些后,他们发现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程式构成了这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音:“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①小说题目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

(初读梳理)根据选文的阅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2)(细读鉴赏)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中划线的语句。

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研读分析)选文在情节设计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物理学家丁仪的女儿文文、妻子方琳的出现,作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猜读想象)选文中写道:“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如果让你进行小说的续写,你会让丁仪的女儿最后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吗?为什么?【答案】(1)表达真诚的谢意(兴奋和喜悦的交谈);十一个古生物家;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家人的挽留(不理解)(2)“没有一丝风”“寂静庞罩着一切”渲染了当生命与真理交换时庄严、凝重、肃穆的气氛,“那几条长影是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则突出了科学家悲壮的形象。

(3)作者这样的设计,使科学家们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崇高,他们为获得真理而选择放弃了家庭。

同时,也在对话中揭示了科学家愿意付出生命、亲情等代价的原因:真理对于科学家们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