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特威勒解读超高层建筑与综合布线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1 回顾我们对超高层的定义进行了总结,根据CTBUH的定义,将300米以上的建筑定位为超高层建筑(Supertall),将600m以上的建筑定位超级高层建筑(M egatall)。
我们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划分为筒体结构、束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连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新型结构体系等。
图1 超高层结构的体系分类我们在上一篇中着重分享了筒体(框筒、支撑筒以及斜交网格筒体)结构体系的特点及案例,在本篇中主要着重分享关于束筒和筒中筒(框筒-核心筒、支撑筒-核心筒以及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及案例。
2束筒结构(Bundled Tube)束筒可以认为是由一组筒体组成的结构,这些筒体由共用的内筒壁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多孔的多格筒体。
在这个筒体中,水平剪力主要由平行于水平荷载方向的腹板框架来承担,而倾覆力矩则主要由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翼缘框架来承担。
并且,筒体的各个筒格可在不同的高度任意截断而不削弱结构的整体性。
各个筒格所形成的封闭筒体在建筑体型收进后,仍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
图2 由半圆筒体和矩形筒体组成的束筒结构束筒是在框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对于框筒结构,由于剪力滞后的负面影响,较大的平面尺寸中间位置的结构不能充分参与到结构抗侧中去,这也是限制框筒结构适用高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利用框筒结构来设计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可能需要采用更小的柱距来减小剪力滞后的不利影响,例如410m高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柱距达到了惊人的1m左右,即使这么小的柱距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
图3 世贸中心双子塔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提出筒体结构体系的Fazlur博士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发现,如果利用通长的剪力墙将框筒长边一分为三时,由于隔板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大尺寸筒体的剪力滞后效应明显降低了,其抗侧刚度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图4 束筒结构的原型如果横隔剪力墙可以有效降低长边的剪力滞后效应,那么对于大尺寸的框筒结构,在两个方向都引入横隔剪力墙,必然可以提高大尺寸框筒的整体空间作用。
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综合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综合施工技术摘要:超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高度的建筑物,其电气管路规划布设更为细致,成本也更高,同时,由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更大,对电气管路的抗压能力、运行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超高层建筑的电气管线连接方式较为独特,沿线敷设或埋地敷设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
为加强电气管路敷设的合理性,需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要求采取综合施工技术,划分出明确的管路敷设区域,减少管路在建筑内部的占有空间,精确计算出连接弯度,按照电气管路敷设的相关规定,使电缆围绕一个中心点拧合在一起,且对所有的电缆表面进行绝缘保护,以提升电气管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为高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条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引言近年来,随着电气规范的不断变革完善,电气系统逐年增多,电气管线增加较多。
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例,其户内及公共区域电气暗敷管线较多,往往需要加大公共区域结构板厚,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施工的困难。
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规范规定,论述住宅设计中公区电气导管的选择和敷设,以达到优化设计并节约成本的目的。
1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概述结合目前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综合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依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要求,首先需要确定管路的敷设范畴,并且经过分析,核算出施工牵引绳的拉力,找到电气管路应该敷设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影响结果的外界因素考虑其中,与此同时,也可以运用核算敷设管路可弯曲的最佳角度,结合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的相关规定,设计电气管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连接方案。
在探究超高层建筑电气管路敷设的综合施工技术时,需要重点研究如何使用对比试验的形式,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增强电气管路敷设的抗压水平,使电气管理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除此之外,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收益,而且还能够防止电力资源在通过电气管路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进而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品质,使其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合布线介绍(德特威勒)

Carrier solutions (WAN)
Fibre Optic Cables •Easy-Blow •QBAC •Optofil-Safety
Fibre Optic Patch Cords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Components
8
Data Cables (Copper drawing)
国际一级无氧铜
纯度99.999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9
Data Cables (Conductor line)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Suspension devices Flexible elevator cable systems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24
3 产品介绍
目标:
了解Datwyler全线产品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18
区域划分
2014-5-10
Dä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
19
2. 解决方案
高层及超高层机电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管理与控制心得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机 电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将更加智能 化和自动化,建议加强相关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
展望未来,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将 越来越多,对机电工程管线综合 布置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行业
前景广阔。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的机电工程管线综合布置,需要深入研究其优化布置 方法和智能化管理技术。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 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质量监控与验收
1 2 3
制定质量监控计划
制定详细的质量监控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质量控 制点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 发现和整改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 要求。
详细描述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管线布置的相关数据 ,自动调整和控制管线的位置、角度等参数,提高施工精度 和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为后续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05
工程实例与效果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一
上海中心大厦机电工程
案例二
广州塔机电工程
案例三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机电工程
动态控制技术
总结词
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线布置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详细描述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管线的位置、角度、标高等参数,及时发 现和纠正施工误差,确保管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控制技术
总结词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管线布置的智 能化控制和管理。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概述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概述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一、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超高层建筑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
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世界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有6座排名靠前,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所需投资往往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业主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工程延期往往显著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
2、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较其他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
目前超高层建筑高度已经突破500m大关,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高度也已经逼近500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
有些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并不突出,但是为了产生独特的建筑效果,造型非常奇特,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
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结构施工难度:混凝土超高程泵送、安全高效的模板体系、重型钢结构吊装、结构施工控制等。
3、基础深埋置,混凝土基础底板厚为了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如有的工程桩基础长达80余米,无论采用现浇还是预制打入,桩基础施工难度都非常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础沉降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
同时为了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基础底板的厚度都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高,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的基础底板厚度达7.5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板更是厚达13.35m,底板混凝土标号达C40,水化热大,温差控制难度高。
这些都给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超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发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对有效地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带来了难度。
浅谈综合布线系统在使馆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考 虑 到 后 期 的 扩 展 。 T 一 罗 格 朗 作 为 布 线 CL 行 业 的 产 品 供 应 商 , 为 客 户 提 供 数 据 中 心 布 线 的 整 套 产 品 ,包 括 6类 、 6 A类 线 缆 和 万 兆
针 对 第 四个 难 点 ,根 据 瑞 士 总 部 与 此使 馆 总部 的 协 商 ,即 不 影 响使 馆 的 正 常 办 公 ,
又 不 耽 误 工 期 , 我 们 在 使 馆 工 作 人 员 下 班 之 后 及 节 假 日 进 行 施 工 。 由 于 是 改 造 项 目 , 涉 及 很 多 施 工 难 点 ,但 是 由 于 没 有 其 他 专 业 进
项 目 ,管 理 是 个 巨 大 的挑 战 。
( 2)每 个 使 馆 的 原始 布线 结 构 不 是 十 分
明 了 ,给 施 工 和 沟 通 过 程 带 来 很 大 的 压 力 。
( 本 次 升 级 改 造 全 部 采 用 C t A 屏 蔽 3) a. 6 系 统 解 决 方 案 ,施 工 人 员 技 术 水 平 参 差 不 齐 ,
2 解决方案应 用
( 1)工 作 区 : 使 馆 布 线 改 造 项 目 的 特 本
点 是 不 能 破 坏 现 有 的 装 修 , 因 此 工 作 区 范 围 内的线 缆 必 须 明装。 德特 威 勒 公 司 为 其提 供
了一 套 完 整 的 布 线 解 决 方 案 。
◆ 明 装 线 槽 、面 板 ,如 图 1 、图 2所 示 ;
施 后 对 他 们进 行 专 业 的 培训 和 指 导 ,从 而保 证 使 馆 布 线 升 级 改 造 项 目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的 高
10+德特威勒布线产品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德特威勒综合布线产品概述2010年3月7日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分类•单/多模光缆••双绞线•光纤连接器•面板与配线架•跳线与尾纤铜缆模块•面板与配线架•跳线铜缆光缆系统系统安全工业电子配线架辅材•阻燃双绞线及光缆•阻燃电缆•工业级双绞线•导轨式模块盒缆线产品•耐火电缆•安全缆线•防水模块盒铜缆类产品双绞线•米的高速传输用线可以使用价廉的最后100米的高速传输用线,可以使用价廉的RJ45型网卡•双绞线的制造工艺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双绞线的档次•分有非屏蔽和屏蔽两大系列,其中屏蔽是德特威勒的主打产品RJ45/非RJ45模块、110型配线架、防雷配线架•模块是水平双绞线两端的接插件,用于将双绞线与跳线相连•非RJ45型模块是用于7类布线系统的高等级产品•110型配线架大多用于室内语音,防雷配线架用于室外语音传输面板/配线架/地面插座盒•86型面板是模块的支撑件,也是86型底盒的封闭盖板•现在的配线架主流是1U24口机架式配线架,自含水平双绞线托线架•地面插座盒是地面型面板,铜制地插属于比较高端的产品预端接铜缆、RJ45跳线和110型跳线•RJ4511011常规跳线是型跳线和型跳线,特点是根跳线传路信号•预端接铜缆类似与跳线,但它的特点是多根跳线集束成一根•预端接铜缆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目的是加快安装速度•非屏蔽结构•有3类和5类产品•采用一步法生产线制造•采用一步法生产线制造•主要用于主干语音传输•5类可以在90米长度内作为数据主的备•采用紧护套结构•外护套层加厚•有超5类、6类(带十字骨架产•采用紧护套结构•外护套层加厚•屏蔽层分F/UTP、内作为数据主干的备份•分室内、室外两大类字骨架)产品•防火特性分阻燃级和阻燃/低烟无卤两大类U/FTP、SF/UTP、S/FTP和F/FTP等种类•传输带宽分超5类、6类超类类超•室内还可分为阻燃级和阻燃/低烟无卤两大类类、超6类、7类、超7类和8类•有7类防水、防油屏蔽双绞线(IP67等级)•防火特性分阻燃级和阻燃/低烟无卤两大类语音传输介质:大对数电缆•采用双绞线传输原•大多采用3类•3类:25对、50对、理•具有很强的抗串音效果(16MHz )•也可以采用5类(100MHz )•100对•5类:25对传输原理性能测试限90米传输带宽对数•端接配线架使用•分有阻燃及阻燃/•室内多用110型•分壁挂式和机架式•容量分50、100、低烟无卤两大类•根据国标,在人群密集区建议采用阻300对配线架燃/低烟无卤防火性能•物理带宽125MHzAWG24•物理带宽250MHz•线径为AWG 24•分阻燃和低烟无卤两类•带十字骨架•线径为AWG 23•可以传输千兆以太网•分阻燃和低烟无卤两类•37米长度内可以传输万兆以太网超五类缆6类双绞线•物理带宽为100MHz,可以传输千兆以太网•F/UTP屏蔽技术,线径为AWG 24,缆径为6.6mm 屏蔽技术线径为AWG24缆径为66•物理带宽为250MHz,可以传输千兆以太网•U/FTP屏蔽技术,线径为AEG 23,缆径为7.0mm•物理带宽为500MHz,可以传输万兆以太网•U/FTP屏蔽技术及F/FTP屏蔽技术,缆径为7.2mm•物理带宽为600MHz,可以轻松地传输万兆以太网•S/FTP屏蔽技术,线径为AWG 23,缆径为7.4mm物理带宽为1000MHz以上,可以传输有线电视网•以上可以传输有线电视网•S/FTP屏蔽技术,线径为AWG 22,缆径为7.8mm以上可以传输有线电视网•物理带宽为1500MHz以上,可以传输有线电视网•S/FTP屏蔽技术,线径为AWG 22,缆径为7.8mm对对屏蔽双绞线与UTP比较图6类UTP双绞线•不带骨架满足性能要求6类UTP双绞线•带十字骨架对对屏蔽双绞线•使用4张铝箔分别•满足性能要求,但性能余量不大•性能余量比不带骨架的UTP高4~5dB屏蔽每个线对•性能余量比带十字骨架的UTP高35dB以上•不需在使用十字骨架6类非屏蔽模块418080符合IEC 606034TIA/EIA 568B21IEC 60603-4、TIA/EIA 568B2.1、ISO/IEC 11801-2002、GB 50311-2007标准特性:模块短易于安装的狭技术参数:物理带宽250MH•模块短,易于安装的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具有568A 、B 两种•物理带宽:250MHz •直流电阻:<0.3Ω•绝缘阻抗:>500M Ω打线色标•带有保护盖,保证触点的长期可靠性•可以具有颜色•金针采用铜铍合金•打线端为铜磷合金UL 94V 0•UL 94V-0阻燃等级面板、配线架及地面插座盒墙面面板•分单口、双口、铜缆配线架•RJ45地面插座盒•弹起式,易使用三口和四口•螺丝孔隐藏型配线架•110型配线架•RJ45型语音配•可以安装1-3个各类模块铜制造型美观•自带标签框•自带防尘盖线架•防雷配线架•铜制,造型美观•自带底盒各类墙面暗装面板DT731921DT741921DT751821DT751921761921DT731922DT741922DT751822DT751922761922面板防尘盖底座•不暴露螺丝孔•平推型••86型结构••含标签框翻盖式•开启式自带螺丝81/84系列面板面板模块框架底座模块框架分2种,以兼容各种模块面板多种造型,可满足不同的审美观可拆卸防尘盖正面造型底座分4种,形成不同的风格24口RJ45型配线架机架式结构110型配线架•使用连接块作为传输通道3类RJ45型语音配线架防雷配线架•壁挂式,每个•机架式结构,1U 高度,自带托线架•为传输通道,分有腿、无腿和机架式三种•分为超5类和6类个系列•可使用廉价的跳线方式•大对数电缆进,RJ45口出。
德特威勒解读超高层建筑与综合布线

德特威勒解读超高层建筑与综合布线前言“综合布线”一词源于英语的“Generic Cabling System”(GCS),意即通用化的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布线的意义——“综合”关于在建的大楼内安装一套综合布线系统和传统的电信拉线式的网络与电话接入到底有何不同,投入与产出该如何拿捏,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弱电主管很是头痛的问题。
往往,我们关注的重点就在于“综合”以及“结构化”这两个问题。
以前,负责弱电设计施工的系统集成商以及综合布线的产品生产商都会着重强调在建筑中网络与电话应都采用相同类型的8芯网络线缆以构建一套综合布线系统,由于过于强调了端口相互冗余的所带来的好处,以至于很多的开发商及用户片面地认为综合布线就是网络和电话两个系统整合在一起,而且事实上,很多的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是这么在实施构建的。
但显然,这不是GCS系统的全部。
回顾历往的智能建筑楼宇的项目,一栋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要想发挥其真正的“综合”,而不被后期重建(主要是业主自主装潢造成的),以下的几个特征必不可少:1、承载综合布线系统的大楼建设时用途明确、功能明确;2、大楼需为开发商自用或指定业主长期租用;3、大楼内装修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10~15年)不会做较大的调整;4、大楼内的业主要求网络等智能化设施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特威勒解读超高层建筑与综合布线
前言
“综合布线”一词源于英语的“Generic Cabling System”(GCS),意即通用化的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
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布线的意义——“综合”
关于在建的大楼内安装一套综合布线系统和传统的电信拉线式
的网络与电话接入到底有何不同,投入与产出该如何拿捏,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弱电主管很是头痛的问题。
往往,我们关注的重点就在于“综合”以及“结构化”这两个问题。
以前,负责弱电设计施工的系统集成商以及综合布线的产品生产商都会着重强调在建筑中网络与
电话应都采用相同类型的8芯网络线缆以构建一套综合布线系统,由于过于强调了端口相互冗余的所带来的好处,以至于很多的开发商及用户片面地认为综合布线就是网络和电话两个系统整合在一起,而且事实上,很多的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是这么在实施构建的。
但显然,这不是GCS系统的全部。
回顾历往的智能建筑楼宇的项目,一栋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要想发挥其真正的“综合”,而不被后期重建(主要是业主自主装潢造成的),以下的几个特征必不可少:1、承载综合布线系统的大楼建设时用途明确、功能明确;2、大楼需为开发商自用或指定业主长期租用;3、大楼内装修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10~15年)不会做较大的调整;4、大楼内的业主要求网络等智能化设施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综上,显然目前占据房地产行业大半江山的普通住宅、商业楼宇往往不能够完全具有上述的4个特征,这也就是很多布线厂家针对这三个市场的特点推出了更偏向具有“结构化”特色的区域布线解决方案(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在另一方面,高端综合布线厂家市场的主攻方向及宣传方形通常定位于政府、医院、机场、大专院校、星级酒店、知名公司自用办公楼、大型数据中心等高端智能楼宇,因为只有这些楼宇中才具备上述4个特征,其内的综合布线才能大展身手,把“综合”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超高层建筑“综合”布线
现代化城市内的超高层建筑物,往往会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建筑物,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超高层建筑物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在变化。
我们国家对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或34层)的建筑归入超高层的范畴,俗称“摩天大楼”,这个标准显然目前已经落伍了。
经统计,世界10大高层建筑中最矮的大楼也达到了381米(纽约帝国大厦,美国),中国目前在建的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均超过了600米大关。
如此,我们把超高层建筑定义为超过300米的建筑物就比较合适了。
一栋超高层建筑,往往与“综合”紧密结合,以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经融中心为例,两栋大楼都身具观光、酒店、写字楼、会议、商场、餐饮于一体。
显然,一栋超高层综合性建筑具备前节所讲的4个前提。
首先,大楼的建设其功能、用途明确,在设计阶段各楼层甚至各房间的用途都做了明确规划(出租办公部分除外)。
其次,建筑内的酒店、会议大厅、观光等当然是个长期自用的建筑,而且内部装修一旦实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要想长期保持在酒店、餐饮、5A写字楼的市场竞争优势并获得世界级的荣誉,其建设时就预期到未来至少20年的应用,内部设施可以随时扩展、升级,这个时候,一套面面俱到的综合布线系统就必不可少了。
一套设计精良的大楼综合布线的,可以把“综合”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功能综合性:现代摩天大楼涵盖了客房、餐饮、会务、办公、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综合布线系统在各个功能中扮演了不同的服务角色;
2、多系统的综合型:出了涵盖传统的有线网络及电话外,综合布线系统更可以涵盖日常工作中的视频点播、安全防范、内部对讲联络、无线上网覆盖、背景音乐等各个系统。
3、多传输格式、协议综合性:在线缆中传输的信号不仅有语音、数据、图像、音频、视频,更包含了银行ATM协议、客房管理设备以及智能楼宇设备的LonWorks、PROFIBUS等专用网络协议的传输。
正是由于综合布线在此领域体现出来的多样性,所以开发商往往需聘请专门的弱电工程师并听从合作的智能化顾问公司的意见。
尽管如此,作为未来某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的直接拥有者,如何在超高层摩天大楼设计初期就把一套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考虑周全,也是各个开发商必须直面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是弱电系统其它子系统的基础通道,是整个大楼智能化系统的神经网络,它与各个系统的不同设备相结合实现不同的智能化功能。
尤其是在移动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内,这类楼宇往往拥有60层以上的楼层,动辄30万平米以上的超大建筑面积,如此规模的大楼,如仅依靠传统的分立化的智能系统运营明显是力不从心
的。
这时,我们必须借助综合布线,把分立的智能化子系统“综合、联动”起来,从而构建一套伸达大楼内部每个角落的“神经系统”。
要为一个现代化超高层建筑设计一套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首先,我们有必要首先把可以与综合布线相关的各个系统罗列出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套具有前瞻性的综合布线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系统:酒店客房网络系统与电话系统
如今,除了传统的电话通信要求外,越来越多客户选择入住的酒店时关心客房是否提供上网功能。
酒店不仅仅是家的延续,更是办公事的延续,客房内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酒店、写字楼办公网络系统与电话系统
摩天大楼除了酒店入住客人外,还需要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系统来支撑为数众多的酒店员工的日常工作。
更需要为出租性办公楼层做好高等级的网络、电话出口,这时,一套高可靠性的办公网络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