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3篇

⼀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3篇⼀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3篇Lesson 10 lesson 10 "pay attention to eating" teaching plan编订:JinTai College⼀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案3篇前⾔: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本⽂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简要⽬录如下:【下载该⽂档后使⽤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标单击⽬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吃饭有讲究范本(通⽤版)2、篇章2:吃饭有讲究范本(常⽤版)3、篇章3:吃饭有讲究样本篇章1:吃饭有讲究范本(通⽤版)教学⽬标:1、教育学⽣饭前要洗⼿,学习怎样把⼿洗⼲净。

2、教育学⽣在餐桌上要讲礼仪,讲卫⽣。

教学重难点:教育懂得吃饭时要讲卫⽣,讲礼仪⼀、创设情境,引⼊主题1、这位学⽣你长的真漂亮,你能告诉⼤家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另⼀个学⽣)你长得也很强壮,那你喜欢吃什么?今天这节课就与吃饭有关系,请⼤家打开课本第40页,我们⼀起⾛进《吃饭有讲究》2、出⽰课题。

(齐读课题)吃饭到底有那些讲究呢?学完了这节课相信⼤家就知道了⼆、讲授⼲⼲净净吃饭好1、吃饭前有什么讲究呢?谁愿意当⼩⽼师告诉⼤家。

2、指名回答3、你知道饭前为什么要洗⼿吗?4、指名回答5、PPT展⽰为什么要洗⼿?(引导看图)我们要把细菌从⼿上洗掉,这样细菌就不能进到我们肚⼦⾥伤害我们。

6、你会洗⼿吗?让学⽣看图观察40页洗⼿的六个步骤,讨论怎样洗⼿才⼲净(PPT出⽰讲解六部洗⼿法)7、抽学⽣上台⽐赛表演。

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第10课猜数游戏有捷径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数游戏认识二分法,从具体情境中确定二分法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

2.了解二分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二分法及其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

2.体会二分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

教学难点1.准确确定二分法的判断条件和范围调整。

2.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猜数游戏的演示、二分法的介绍等内容。

2.纸、笔,供学生进行游戏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数游戏。

我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你们来猜。

每次猜完我会告诉你们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看看谁能最快猜出这个数字。

(二)新课讲解1.引出二分法的概念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猜数字。

有的同学可能是一个一个地猜,从1开始,依次往上猜。

这种方法虽然也能最终猜出数字,但是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次数。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高效的方法——二分法。

二分法是一种用于在有序数据中快速查找特定元素的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要查找的元素与中间元素的大小关系,确定要查找的元素在哪个部分,然后在这个部分继续使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确定目标元素不存在。

2.以猜数游戏为例讲解二分法的步骤师:我们还是以刚才的猜数游戏为例,来具体看看二分法是如何操作的。

假设我心里想的数字是78。

首先,我们确定猜数的范围是1到100。

第一次猜测,我们可以取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也就是(1+100)/2=50。

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小了。

这时,我们就知道目标数字在51到100这个范围内。

第二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51到100)的中间值,也就是(51+100)/2=75。

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还是小了。

这样,我们又确定了目标数字在76到100这个范围内。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 妙计打汉字——汉字输入》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 妙计打汉字——汉字输入》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妙计打汉字——汉字输入》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汉字输入方法,如拼音输入法。

2. 学习并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4.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汉字输入法的种类介绍:包括五笔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等。

2. 拼音输入法的使用:以Windows系统下的拼音输入法为例,讲解如何切换输入法,如何输入拼音,如何选择正确的汉字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输入一些常见的汉字和词语,熟悉汉字输入的流程。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如何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汉字输入法的学习。

2. 理论讲解:介绍汉字输入法的种类,重点讲解拼音输入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开启拼音输入法,如何输入拼音,如何在候选词中选择正确的汉字。

4.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在电脑上输入一些简单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汉字输入练习,让学生进行操作,进一步熟悉汉字输入法的使用。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学习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2. 结果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汉字输入法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五、教学建议:1. 由于是初次接触汉字输入,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

2. 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输入一些熟悉的人名、地名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汉字输入的小技巧,如使用词组输入、设置常用词等,提高输入效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潭》是部编版⼆年级上册的⼀篇课⽂。

本课介绍了⽇⽉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宝岛台湾、对祖国⼤好河⼭的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0课《⽇⽉潭》课⽂原⽂ ⽇⽉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个湖。

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区。

那⾥群⼭环绕,树⽊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潭很深,湖⽔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岛,叫光华岛。

⼩岛把湖⽔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潭;南边像弯弯的⽉亮,叫⽉潭。

清晨,湖⾯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中。

中午,太阳⾼照,整个⽇⽉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吴壮达,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0课《⽇⽉潭》教案1 教学⽬的 1.学会12个⽣字,掌握⽣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读准字⾳,理解课⽂内容,知道⽇⽉潭在什么地⽅,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体会⽂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节 教学责任 能借助汉语拼⾳读准字⾳,理解课⽂内容知道⽇⽉潭在什么地⽅,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

⼀、亮责任 借助汉语拼⾳读字⾳,理解课⽂内容,知道⽇⽉潭在什么地⽅及它名字的由来。

⼆、落实责任 1.范读课⽂,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段 问:⽇⽉潭在什么地⽅? 理解词语: 树⽊茂盛:树⽊长得⼜多⼜壮。

群⼭环绕:本课说⽇⽉潭周围都是⼭,潭⽔在群⼭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地⽅。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 第2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 第2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第2课时(新课改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爬山虎的脚》;2.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描述文章中的关键情节;3.能够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句子中;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爬山虎的脚》;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爬山虎的脚》的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2.教学PPT或实物图片,展示爬山虎的形态特点;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4.学生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的特点,并引出讨论。

二、讲授内容1.教师朗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学生跟读;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义。

三、讨论互动•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大自然的奥秘和生态平衡。

四、练习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检查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请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思考,提交到学生笔记本上。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学生的表现如何?下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调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在⽜肚⼦⾥旅⾏》描写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只不幸被吞进了⽜肚⼦,在⽜肚⼦⾥“旅⾏”了⼀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0课《在⽜肚⼦⾥旅⾏》课⽂原⽂ 有两只⼩蟋蟀,⼀只叫青头,另⼀只叫红头。

它们是⼀对⾮常要好的朋友。

有⼀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我先藏,你来找。

”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闭上了眼。

红头四⾯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个草堆⾥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它⼼想,我要是⼀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只⼤黄⽜从红头后⾯慢慢⾛过来。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黄⽜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起被⼤黄⽜吃到嘴⾥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青头急忙问。

“我被⽜吃了……正在它的嘴⾥……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吃⼀惊,它⼀下⼦蹦到⽜⾝上。

可是那只⽜⽤尾巴轻轻⼀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

青头不顾⾝上的疼痛,⼀⾻碌爬起来⼤声喊:“躲过它的⽛齿,⽜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起吞到肚⼦⾥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起进了⽜的肚⼦。

青头⼜跳到⽜⾝上,隔着肚⽪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肚⼦⾥⼀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等⼀会⼉,⽜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的⼏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不让⾃⼰失去知觉。

红头在⽜肚⼦⾥随着草⼀起运动着。

从第⼀个胃到了第⼆个胃,⼜从第⼆个胃回到了⽜嘴⾥。

终于,红头⼜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动也不能动了。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0.《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过程与方法:1.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教学难点: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教法学法:朗读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作为当代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预习新知1.走近作者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

1987年开始专业写作。

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品有《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

2.给加线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游弋yì灼晃huǎng 附着fùzhuó赘zhuì3.解释词语的意思。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带彼或代人受过。

三、整体感知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明确: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明确: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

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0 往事依依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对往事的怀念。

2.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3.认识文学作品对人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段段温馨而难忘的往事,它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脚步,走进她笔下那《往事依依》的世界。

在那里,有书卷里隽永的墨香,有课堂上老师深情的教诲,更有青春年少时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这些往事,不仅仅是于漪老师个人的记忆珍宝,更是激励我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梦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与好奇的心,共同开启这段温馨而又启迪心灵的旅程吧!二、预习检测见教学PPT课件。

三、整体感知事件典型是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

默读全文,找一找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标注出关键词语,说说它们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完成学习表单。

明确:关键词语:山水画、《评注图像水浒传》、《千家诗》、讲课、教导。

阶段主要事件感受影响小时候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插图乐在其中,身临其境(津津有味)启发“我”的形象思维童年《读千家诗》美不胜收、心旷神怡获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初中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深深感动、深受感染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四、课文品读1.结合全文来思考,为什么作者对这几件事“仍历历在目”?明确: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不仅在当时带给“我”很多乐趣,而且对于“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书,不仅启发了“我”的形象思维,也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还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作者在追溯少年时代的往事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缕缕情思。

试着体会这种感情是什么样的,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明确:看山水画写专注凝视、徜徉画中之乐,表现了热爱大自然之情。

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写浮想联翩、如历其境之乐,表现了好读书、善品味之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
四、欣赏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
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什么叫做
令人折服?
读第9至12节,(自主学习)
1、女记者向霍金问了什么,是一句什么句?
2、在女记者、一般人的眼里,霍金失去了什么?
3、霍金是怎样反应?怎样回答的?
4、出示霍金的话,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读霍金的话。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
1、读霍金的名言。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霍金说些什么?
七、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科学家的事情,请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一、读题
二、读、观看,感受霍金的不幸
三、
1、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
2、谈感受
3、小组读课文,交流、汇报
四、
指名回答
小组次
十一册
主讲教师
田会琴
课题
10轮椅上的霍金
授课课时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的伟大人格,教育学生学习他的精神。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出示课题。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出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霍金外貌的句子。
(指名读)他的朗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出示霍金的照片)进一步观察、了解霍金。
三、领悟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自主学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称赞
霍金魅力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此段,引导学
读,说
板书设计
传奇色彩物理天才
10、轮椅上的霍金
令人折服生活强者
易混易错题及考点习题
1、用“—”画出问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2、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太多,想想霍金到底失去了什么?
3、写出你知道的像霍金一样具有顽强意志的人物?
4、写一句激励人坚强生活的名言。
教学反思
生弄懂此段的作用及又称为过渡段。)
2、联系上文谈霍金称为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这
样的称号给你怎样的感受?
3、(小组讨论学习)【出示学习要求】霍金到底是怎样
做而成为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的呢?请同学们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阅读课文第4至第7自然段,
从中找出答案,用笔把它画起来,并在相应的地方写
出感想,然后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感想在小组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