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稿

合集下载

【八年级】令人厌烦的噪声

【八年级】令人厌烦的噪声

【八年级】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1.了解噪音的危害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经验和观察,了解噪声防治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噪音的危害和降低噪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资源录音机,带波型显示的播放器,音叉,相关的图片、录像,预先录制的乐音和噪声,学生前查阅的资料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创造情境导入新通过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体验,再播放一段机器的嘈杂声,你有什么感受?声音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享受的声音,称之为音乐;另一种是令人不安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噪音。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一种国际公害。

噪音的危害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播的?如何减少噪音?感受声音,寻找区别新教学1。

音乐与噪音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从物理角度来看:(1)乐音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音指的是那些令人不快的、无聊的、波形混乱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所有妨碍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音。

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噪声呢?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属于乐音?给出的例子可以是或多或少的。

教师应该适当地掌握它们给予适度评价所以有很多噪音请各们同学尝试将这些噪声进行分类简要评估分类结果2.噪声的在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噪音在哪里?学生应该结合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环境来寻找它。

噪声主要于四个方面:(1)来自行业的声音,如电机、现场混合器、钻头等;(2)交通:汽车、火车、飞机等;(3)生活:洗衣机、冰箱等3.噪声的危害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

0分贝的含义: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通过多媒体演示声音强度:20分贝、30分贝、40分贝、50分贝等声音。

4.噪音控制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是什么?问题:声音传递到人耳的过程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声、传声介质、人耳)老师:通过以上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控制噪音的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例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改进技术,增加金属之间的弹性,开发无声合金。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2.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噪声污染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与乐音的区别教学难点噪声的来源及控制噪声的途径教学方法社会调查、讨论、交流、学生探究、媒体演示教学过程[课题引入]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谈谈你的感受播放“金蛇狂舞”与“锯木”声的合成音乐生:前一段声音悦耳动听,后一段声音很难听;前面一段是音乐,后一段是噪声。

[新课教学]声音的分类师:按照你的感受,可以把声音分成几类?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类或在阅读课本知识后分类)可以分成乐音和噪声两类师:从你刚才的感受谈谈,乐音和噪声有何区别呢?生:乐音的声音是悦耳动听,令人愉悦的噪声的声音是噪杂难听,令人厌烦的师:按照这样的区别,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声呢?生:(举例说明,教师要予以鼓励)师:乐音与噪声还有哪些区别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播放乐音与噪声波形图的录像资料)师:伴随着乐音的波形图是怎能样的?噪声的声波波形图又是怎样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有何不同?生:乐音的声波波形有规律,呈周期性而噪声的声波波形无规则,呈杂乱无章师:对,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这说明乐音是有规律的的振动引起的,而噪声则是由无规律的杂乱的振动引起的。

师:音乐声一定是乐音吗?生:是的;好象又不一定是师:下面我们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然后再来谈谈你的体会(同时播放三段音乐,并且将声音调得比较高)生:好难听,不能算是乐音师:为什么同样是音乐声,这一次的就不能说是乐音呢?原来,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一切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均为噪声,譬如深夜人们在休息时,有人开大音量听音乐,那么在休息的人看来,这时最美妙的音乐声也是噪声。

所以人们有一句话:真理再向前迈一步就有可能成为谬误。

同样,音乐声控制不好也可能成为噪声。

所以说,有时乐音和噪声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噪声的来源师:这些可恶的噪声都是从哪儿来的呢?(播放噪声现象的资料片)生;噪声来自于工厂,叫工业噪声。

第一章第三节 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一章第三节  令人厌烦的噪声

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教学设计思路:
近年来,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

本节就是从这一角度切入主题的。

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关于噪声的来源,可安排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例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

关于噪声的危害,让学生亲自体验再结合噪声的等级进行学习。

学以致用,本课临近尾声时设置一个调查学校受噪声污染情况的“作业”,其目的不仅限于巩固和应用有关噪声的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与情感。

二、教学流程 :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四、教学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五、教学难点: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资源:录音机,带波型显示的播放器,音叉,相关的图片、录像,预先录制的乐音和噪声,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等
设计:徐银山淮安市开明中学编审:陈浩淮安市教研室。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1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1 苏科版

课题: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初步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 噪声的分辨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及控制方法课前准备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 PPT 课件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 引入噪声 与乐 音的 区别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使人愉快,有的却使人心烦!播放“各种声音”聆听让学生谈谈感受我们发现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声音难听,在物理学上把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而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那么这两种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不同呢?播放实验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现总结如下:在物理学中,学生朗读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也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教学目标及 达成情况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噪声 的 来源既然噪声如此的难听,那么 日常生活中噪声的来源主 要有哪些呢?书上列出了 很多,请大家把按“生活中 的”,“交通中的”,“工 业中的”进行分类。

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的鸣 叫声,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 火车、飞机等巨大响声。

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 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 等等。

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 声,人的大声说话、哭笑声等。

教学目标及 达成情况用心 爱心 专心1噪声 的 强弱噪声 的 危害我们发现这个噪声可以说 是无处不在,那么是不是所 有的噪声都对人有害呢? 为什么? 也就是说噪声的响度,或者 说噪声的强弱决定了它对 我们是否存在威胁。

物理上 为了描述噪声的强弱,特别 引进了分贝这个单位。

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声音强弱的描述”视 频。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这 几个数据; 1、0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 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保证休息睡眠,控制噪 声不超过 50dB;保证工作和 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保护听力,控制噪声 不超过 90dB 。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六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六 苏科版

四、具体安排:
1、设问引入:①什么是噪声?②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寻找家庭和教室周围的噪声来源,你有什么方法和建议?③噪声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各有什么危害?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结
合实际谈谈。

2、例题选择及原因、讲解
例1:图1是控制噪声的
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
噪声产生的是()答案:A
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例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答案:C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

例4: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
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
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答案:B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3、应注意的易错的地方及处理办法
易错的地方:例: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五 苏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五 苏科版

三、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五苏科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

2.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3.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

通过分组活动及分组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及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键]
教会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如何减弱噪音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小闹钟,棉布,纸盒,不同规格的金属盒,哨子,纸角,塑料,泡沫,海绵,小铁锤,耳塞等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_29676 73E C珬22376 5768坨39259 995B饛k20506 501A倚.23716 5C A4岤!225417 6349捉29074 7192熒21483 53E B 叫`
实用文档。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设计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设计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紧紧围绕噪声展开,重视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全面参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展开教学,要求学生联系实际。

例如:假如你是生产护耳器厂家的技术部总监,你首先想到什么问题?使得物理走向社会!
有不少的地方可以突破,比如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巧妙的设计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度的交互,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效果这一实验中,学生如果能够直接得到正确的方法则直接由学生来主导整个实验的进行,但如果学生探究不出来,则由老师进行适度的提示,用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对照题中的探究过程进行活动,得到结论,这样一来,本节课就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实际上从授课效果上看,如果直接将一些难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其先预习一下,然后在课上进行突破,这样效果更好。

二、教学准备
鞋盒一个,闹钟一个,各种填充物,如衣服,报纸,泡沫等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2 (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2 (苏科版八年级上)
思考分析后,由教师选学生代表上前应答。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实验探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小结,达到师பைடு நூலகம்互动。
四.作业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师生间的默契;这样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达到师生一起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噪声,那么这些噪声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噪声的来源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噪声的来源按钮。让课本上图1-16逐个地飞上屏幕。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噪声的主要来源,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噪声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噪声的危害按钮后让学生体验一下听两首节奏不同的乐曲(一首是节奏舒缓的丝竹乐曲,一首是旋律奔放的金属乐曲(可以认为是噪声))对人的脉搏和呼吸的影响,从而领悟噪声的危害。
联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音叉发声时转动音叉会出现声音时强时弱的原理以及现代的“以声消声”技术。
学生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来实地解决两道题目。
课堂练习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课堂练习按钮后,由学生上讲台前用鼠标点选答案,由计算机根据学生的应答情况给出反馈和激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
课题: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及控制方法。

2、初步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并通过乐音与噪声间的辨证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3、通过课外活动,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4、通过分组活动及分组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及实验能力。

5、通过调查研究活动,激发培养学生对噪声的重视,积极参与控制和减少噪声危害的讨论,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德的公民意识。

二、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上网查阅资料、课外实践活动,探究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三、教学资源
1、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录音机,磁带,小闹钟,棉布,纸盒,不同规格的金属盒,哨子,报纸,塑料泡沫微粒,海绵,铝箔,塑料袋,耳塞等
2、运用多媒体课件(课件动画素材、课件图片素材、课件音效素材)
四、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环节
1、提供给学生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噪声?
②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寻找家庭和教室周围的噪声来源,你有什么方法和建议?
③噪声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各有什么危害?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

2、把班级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到闹市区及学校周围现场收集噪声,并选取下面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和学习。

(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如何把这些来源进行分类?)做到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3、观察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了解其作用。

4、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请教、访问等手段,了解公众对噪声的认识、政府及相关部门控制噪声的措施。

5、通过研究了解我们周围的噪声的来源以及如何来减弱这些噪声,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课堂教学环节
1、让学生展示学习体会及调查结果,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2、通过对“控制噪声的简便方法”及“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