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第一章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关于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图示的内容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
其中即包括过程性要求,也包含一定的终结性要求。
关于噪声的危害,希望通过一张简易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后再结合声音的级别加以展开,结合噪声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2、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2、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2、通过初步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并通过乐音和噪声的辩证关系,渗透辩证思想的教育。
教学设备
四节干电池、玩具电动机、软泡沫塑料、小闹钟、鞋盒、衣服、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他材料。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一、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的概念。
2. 噪声的分类:从来源将噪声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3. 噪声的测量:介绍分贝(dB)作为噪声强度的单位,以及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4. 噪声的控制:从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来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对噪声进行认识。
2. 掌握分贝的概念,了解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3. 学会噪声的控制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测量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噪声较大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噪声?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噪声问题?”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进行解释。
(2)讲解噪声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来源的噪声。
(3)介绍分贝的概念,解释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4)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关于噪声控制的问题,如如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何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关于噪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分类分贝的概念噪声的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噪声的定义和分类。
(2)解释分贝的概念,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3)列举三种噪声控制方法,并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2. 作业答案:(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7

八年级物理学案一、3令人厌烦的噪声连云港市云台中学姓名班级教学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熟悉噪声。
(2)明白的来源及危害。
(3)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式。
自学质疑:一、在平时,你以为哪些声音让你心情愉悦,哪些声音让你心烦,说一说。
二、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声。
3、若是咱们正在上课而隔壁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悦耳的音乐”对咱们来讲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讲是不是也不需要呢?4归纳:1.从物理学角度讲:(1)乐音是(2)噪声是2.从环保角度讲:五、学生阅读讲义图示,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说一说它们的波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六、噪声的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7、噪声有如何的危害?八、从哪几个途径控制噪声?八年级巩固案一、3令人厌烦的噪声类型一: 区分乐音与噪声及噪声的来源[1]有人说音乐是乐音,因此音乐声不会成为噪声,你以为这一观点对吗?[2]咱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械的轰鸣声②剧场京剧演出的演奏声③早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屋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3]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份: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别离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类型二: 噪声的控制[4] (07常德)噪声严峻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办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维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5]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加倍通畅,厦门市几条骨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份路段双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6]假设你是一名城市建设的计划者,你将如何采取如何的办法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7]阅读材料城市噪声的来源与控制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
1.3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案

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能用所学知识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进行唯物辨证思想的熏陶。
2、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难点:噪声的分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
教学器材:多媒体、秒表、单放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鸣声……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引入新课:令人厌烦的噪声(板书)二、新课教学1、乐音和噪声(板书)师:屏显信息快递生:自主阅读,学习了解⑴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设问: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对噪声有何看法?(学生回答:……)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2、噪声的来源(板书)⑴学生先讨论噪声的来源⑵屏显噪声来源图示(配声音)⑶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的主要来源。
⑷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⑸屏显分类结果3、噪声的危害(板书)⑴实验探究a.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次/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令人厌烦的噪声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令人厌烦的噪声导学案在设计这个课程时,我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他们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减少噪声、保护听力的意识。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噪声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保护听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噪声模拟器、听力保护器、噪声测量仪器等。
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入噪声的概念。
我会播放一段噪声,让孩子们猜猜它是由什么产生的。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对噪声产生兴趣,并引出噪声的定义。
然后,我会通过一个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噪声的传播。
我会把噪声模拟器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让孩子们听一听,观察噪声是如何传播的。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我会让他们带上听力保护器,然后播放一段高音量的噪声,让他们感受一下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我会教孩子们一些减少噪声干扰的方法。
我会让他们分组讨论,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操作技能和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保护听力。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如何在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理解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将这个课程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学会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噪声,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课程时,我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他们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飞机起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师)我们在控制噪声时还应有一种意识: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生活—物理—社会
以声消声
页边批注
板书设计
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乐音和噪声:
1. 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2. 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声源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声源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噪声的来源:(图1—18)
空调、鞭炮、吸尘器、打桩机、土方车、鼓风机等等
噪声的危害:
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会损害人的听力,使人头疼、记忆力衰退,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噪声的危害:
1. 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
2.损害人的听力,使人头疼、记忆力衰退,
3.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声音的级别:分贝( dB)
四、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隔声、吸声和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护耳器)
作业设计
P19 .1.
教学反思
通过视频的播放,展现教学的情境。
页边批注
教学课题:1.3 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学会乐音与噪声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视频。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意见:注意噪声的场景区别。
资料:《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物理教师教学用书》
页边批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案苏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案苏科版课时目标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和乐音;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同步导学重点知识剖析问题一、分辨乐音和噪声乐音和噪声,乐音是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噪声是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前面讲的响度、音调、音色实际上是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和噪声的两种区分方式,一种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分的:乐音是声源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而噪声是声源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另一种是从环保的角度来区分的;一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所以说,乐音和噪声又是相对而言的。
问题二、噪声的来源与危害。
平常我们生活中噪声有三大主要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比如机械的碰撞和磨擦声、车辆的行驶和鸣叫声以及人们的交谈、哭笑、叫卖声等。
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主要有危害人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方面和噪声产生的物理效应三方面危害。
噪声强弱用等级划分,单位:分贝(dB)。
90分贝以上的噪声就会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了。
疑难问题辨析问题一、控制噪声控制噪声的原理:我们控制噪声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进入人耳的噪声的响度,所以就应当从声音产生到进入人耳引起听觉的过程来考虑,即从“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进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这三个环节减弱噪声。
控制的三个途径:(1)在声源处控制,就是改变、减弱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常用的做法有,改造噪声大的机器,为声源加装消声装置,或禁止其工作等。
例如:内燃机车的排气管上一般都装有消声器,在市区禁止车辆呜笛。
(2)在传声途中控制,主要方法是消声、隔声和吸声。
如在城市道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隔声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过来的声音全部或部分被反射或吸收掉。
(3)在人耳处控制。
例如,在噪声大的场所工作的人要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工具。
实验问题处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在探究中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的体现:即,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检验——交流等。
1.3令人厌烦的噪声

1.3令人厌烦的噪声一学习目标1初步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能区别乐音与噪声。
3了解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是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了解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二导学流程活动一:利用文具盒、书、桌、凳等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感受并小结。
有些声音是动听的、令人___________的——乐音,波形___________有些声音是难听的、令人___________的——噪声,波形___________活动二:结合课本与生活实际,讨论噪声的来源并尝试分类(可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活动三:探索噪声的危害坐在凳子上,让不同的同学对着其制造各种各样的噪声,观察其脸色的变化,也可让其说出内心的感受。
小结噪声的危害:活动四:阅读课文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1、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__________2、20dB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超过___________分贝的噪声对人听力造成损伤4、为了有利于学习,教室中的声音应不超过___________分贝5、在城市的交岔路口会有一个显示器,它是专门用来显示噪声大小的,它叫___________ 活动五:噪声的控制1、举出你所知道的控制噪声的6个事例2、大家讨论哪些方法或原理是相同的3、小结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1)在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包括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2)在___________中控制噪声(主要方法是隔声、___________声和___________声)(3)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等)4、分析课文18页中的图1-20,分别指出图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哪一种?活动六: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的涵义是分析事例:在上自习课时李明边做作业边轻声哼声流行歌曲是不是噪声?讨论:在公共场所为了不影响他人,我们说话、听音乐应注意什么?活动七: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以声消声》1以声消声实质是根据需要人们故意发出第二种噪声,它恰能将第一种噪声的振动___________,从而达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噪声的目的2有源消声技术,你希望能用在你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家用电器上〖补充例题〗1.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 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 .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减少,噪声减少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课内练习〗1.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2.图书馆等阅览场所都挂有如图1-13所示的“静”字标志,它要求在室内看书的人要保持,从物理学讲,也是从防止噪声.3.如图1-14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4.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 .几位同学在家里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C .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 .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5.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1-15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B .鼓号队不能进入C .道路转弯注意安全D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6.大剧场四周的墻壁总是修成凹凸不平,目的是( )A .增加声音的反射B .减弱声音的反射C .为了装饰剧场D .为了增大音量7.优美动听的音乐 ( )A .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好听的声音B .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刺耳的噪声C .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是属于扰人心烦的噪声D .声音响度大时就是噪音,响度小时就是乐音8.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有害于人的健康图1-13甲 乙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C .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D .乐音与噪声有根本的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9.因衣物没放平引起洗衣机身振动产生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减弱?〖课外练习〗1.人们把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除了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会损害人的,使人产生头痛,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门窗关闭严实;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3.从图1-16所示的波形看,属于噪声的是( )A .A 图B .B 图C .C 图D .D 图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 .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声音有吸收作用C .大雪过后,银装素裹,声音被反射D .大雪过后温度低,声音传播速度变慢5.控制噪声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D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6.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B .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 .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 .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噪声是有害的,科学家想了许多办法加以治理,而在这些办法中,最奇特的一个办法是“以声治声”.做法是:用电子计算机产生与噪声振动步调相反的“抗声”,让“抗声”与噪声在空气中合成,其结果减弱或抵消了噪声强度.问题是,本来噪声就有害再由电子计算机发出声音不是增加噪声的响度吗?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减弱噪声呢?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 000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背景:声音,悦耳动听,在很多方面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但是,声音也可能成为无形的杀手。
本节就是关于声音在这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学生有生活体验,利于课堂教学。
课题: 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及控制方法。
(2)通过课外活动,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3)初步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利用身边事例和和阅读讨论实验等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调查研究活动,激发培养学生对噪声的重视,积极参与控制和减少噪声危害的讨论,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及乐音与噪声的辩证关系渗透辩证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难点】分辨乐音与噪声教学资源1、教具学具、实验器材录音机,磁带,小闹钟,棉布,纸盒,不同规格的金属盒,哨子,报纸,塑料泡沫微粒,海绵,铝箔,塑料袋,耳塞等2、运用多媒体课件(课件动画素材、课件图片素材、课件音效素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确定如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你能说说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吗?是否知其不利的生1:一面呢?请同学说说:生2:生3:——引入新课,令人厌烦的噪声(板书)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具体方案]1、播放多媒体课件:几个乐曲片段,几个常见生活噪声生: 生1谈谈对两种声音的感受:生2生32、生阅读信息快递[小结归纳](板书)从物理学角度: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悦耳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保角度看:把一切对人、学习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
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二)噪声的来源师:引导学生议一议,并提出问题结合课本图1~16所示的内容和生活中噪声的感受,讨论噪声的主要来源,尝试进行分类1、噪声的来源有哪些?我们是否可以将它们分类。
2、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噪声的例子?3、教室中的噪声[讨论交流]生:交流汇报1、工业噪声——工厂里各类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声音,锯条的切割声,鼓风机、锅炉排气等气流扰动引起的声音等交通噪声——各种车辆、飞机、火车、轮船在行驶声和喇叭声社会生活噪声——家用电器的运转声、脚步声、敲打声等2、学生自由发表:例如:电风扇的声音,某同学讲话的声音,拖动凳子发出的声音,操场上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发出的声音,门外工地搅拌机的声音,知了的叫声等等。
[小结归纳]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三)噪声的危害师:噪声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看书后并结合生活事例说说噪声对人是否有危害?生:对人心理方面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对人生理方面的:引起听力损伤,影响人匀的睡眠,还能引起疾病等[小结归纳](板书)1、响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不同声音级别对人的影响(四)噪声的控制师:设问①噪声有这么多的危害性,人们是如何控制噪声的呢?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减少或改变声源的振动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制造消声器等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抓植物绿化工作;汽车在市区禁用喇叭,禁止载重车穿行;城市住宅区内禁止商店或摊贩用高音喇叭做商业广告;市区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测量仪(分贝器);市区建筑工业要设计隔音板禁用搅拌机等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以声消声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一区分乐音与噪声例1、关于噪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噪声一定是响的声音B、发出噪声的声源一定做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C、有一定规则和节奏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声源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解析】区分乐音和噪声分别从两个角度:一是物理学角度。
二是环境保护角度变式题:连云港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上行驶,不准鸣笛。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少噪声污染。
类型二噪声的控制例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 A )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B、市区严禁燃放鞭炮C、强声源旁设置隔声板D、医院四周不准车鸣笛【解析】控制噪声的措施可以从三方面:一是声源处控制,二是传播过程中控制,三是人耳处控制,B、D选项是从声源处控制,选项C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
变式题: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发生在传播过程减弱的是( B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在市区内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禁鸣喇叭(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令人厌烦的噪声1、乐音和噪声①物理学角度;乐音: 波形上是有规律的噪声: 波形上是杂乱无章的②环保角度;乐音:令人愉快的声音噪声: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2、噪声的来源;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途径(1)控制噪声声源(2)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作业学案(六)教后反思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成功之处:(1)使用多媒体,大量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环保、保健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教学内容及外延丰富翔实,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3)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广泛。
2、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
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
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1.3令人厌烦的噪声学案和巩固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从环保角度认识乐音与噪声。
(5)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上述问题,初步学会用调查方法解决问题。
二、预习导学: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仔细阅读课本17页表格完成下列填空: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dB.3.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减弱.4.。
通过预习,你认为还有什么不明白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三、问题探究:活动一:调查与讨论: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1.调查记录: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3.通过分析谈谈你对减弱噪声危害的看法, 如果你是灌云县委书记谈谈在减弱噪声保护灌云环境方面的打算活动二:探究实心砖与空心砖谁的隔音效果好的问题中,说说取材方面应有那些要求,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四、检测反馈: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令人烦躁不安,危害人的健康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叫噪声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的是 (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的噪声监测仪D 高架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3.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剧院里悠扬的乐声 B 公园里人们的轻声交谈C 教室里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D 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4.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 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B 在公路上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 用外罩把发出噪声的物体罩起来D 戴上防噪声耳塞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从乐音的特征角度来看,这是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6.“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城市的某些街道上有“禁止鸣笛”的指示牌,这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城市居民楼要装双层真空玻璃窗,这是为了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射击队员戴着耳塞是为了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7.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是( )A 在汽车底盘下要装减震弹簧B 在宾馆地面上铺厚地毯C 在特工手枪上安装消声器D 给噪声大的及加上外罩8.一场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较少,噪声减小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六、学后记:通过这节课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有哪些地方没有学会:。
有什么建议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