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噪声危害和控制(精选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减噪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技术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噪声测量仪器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噪声的定义:介绍噪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内涵。
2. 噪声的来源:分析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噪声来源,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
3. 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4. 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5. 噪声控制技术实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噪声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噪声的控制要求。
2. 探讨噪声控制技术在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3. 分析噪声控制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过程。
2. 开展小组竞赛,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及时了解学生对拓展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检查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噪声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噪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脏病和精神紧张等问题。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噪声会干扰人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干扰社交交流和家庭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4. 对环境的影响:噪声会破坏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噪声源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噪音的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提高设备的隔音性能等。
2. 隔音控制:通过改进建筑结构、使用隔音材料等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噪声限制法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增加对噪声的管理和监控。
4.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可以采取佩戴防噪耳塞或耳机等防护装置来减少噪音对自身的影响。
优秀的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的讲解:教案应该明确阐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实例分析: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析造成噪声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3. 实验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对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减少噪声干扰。
4. 综合评价:以课堂小组讨论、书面作业或项目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噪声危害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噪声的控制意识,并具备相应的控制噪声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噪声污染的治理工作。
八年级物理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八年级物理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说出几种噪声的来源并简述其危害。
进程与方法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培育运用物理知识处置实践效果的方法。
培育经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才干。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削弱噪声的途径,培育环境维护的看法。
教学结构和进程1.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先生讨论,教员在同窗中巡视,并参与先生的讨论,在先生讨论的基础上,请几位先生就以上三个效果宣布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员停止总结。
[教员]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安康,要尽量减小噪声对人形成的危害,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我们应看法以下三个效果。
板书1.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怎样削弱噪声[教员]对这三个效果,同窗们在讨论中大多已触及到,在这里重点再讲两个效果,首先是关于噪声的等级。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噪声等级,分贝用dB来表示,这里是一些声响的分贝数。
用投影打出教材P43的表格,对表格讲述不同分贝的声响对人形成的影响,使先生看法到大声说话的声响等级已达70分贝会影响人们的睡眠、休息,而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任务,以及对人们起搅扰作用的声响都属于噪声,因此要树立环境看法,维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教员]我们需求再强调的第二个效果是,怎样来削弱噪声,它普统统过三条途径。
板书(1)在声源处削弱(2)在传达进程中削弱(3)在人耳处削弱总结、扩展明天我们研讨了两个效果,噪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这两个效果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希望同窗们亲密联络生活实践,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或许处置生活中的实践效果。
布置作业1.仔细观察自己熟习的乐器,在演奏时,是经过什么方式来改动音调的。
2.观察自己寓居的环境,存在哪些噪声?它对自己有哪些阻碍?它的来源是什么?你能采取什么方法削弱它。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削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削弱②在传达进程中削弱③在人耳处削弱。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教案

第二章课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如何控制噪声污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的来源(2)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课前准备】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多媒体设备、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棉花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别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演奏和嘈杂的急刹车、嘈杂的人声。
【过渡】听了刚才的几段声音,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
嘈杂无序的噪声总会让人心烦意乱。
展示四大污染图片。
【过渡】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噪声污染已经被列为四大污染之一。
那么究竟如何有噪声,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弱噪声呢二、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中,观察两者的区别。
【过渡】比较这两种波形图,我们就会发现噪声究竟是什么呢(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声。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感受到噪声的危害,那么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又有哪些来源呢(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是什么展示不同方面的噪声来源。
【知识巩固】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展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这个示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在图片中显示的dB就是表示声音的强弱。
(1)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dB)(2)不同的分贝:0dB是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30dB—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危害3. 噪声的控制方法4. 噪声监测与评估5. 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及控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噪声危害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实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噪声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噪声。
3. 分析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展示相关案例。
4. 教授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隔声、吸声、消声等控制噪声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噪声控制的了解。
7. 课堂小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噪声定义、分类和危害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噪声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八、课后作业1. 总结噪声的危害,列出几种减轻噪声的方法。
2.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提出改善建议。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的度量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3.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4. 噪声的控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度量单位及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噪声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课题。
2.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噪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分类。
3.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介绍分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度量方式。
4.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5. 噪声的控制方法: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控制噪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噪声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噪声、分析噪声危害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讨论噪声控制方法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噪声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附近的工厂或社区,了解他们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3. 开展噪声控制小窍门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控制噪声的创意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噪声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指任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声音,包括来自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活动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血压升高、心理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干扰社交交流: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增加人们的沟通困难,降低人们的社交质量。
3.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教室、办公室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所。
4.影响睡眠质量: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足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5.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的噪声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
二、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和个人保护。
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如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低噪声材料等。
2.传播控制:通过隔离和减振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如在公路上设置隔音墙,使用消音器等。
3.个人保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4.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罚。
5.教育宣传: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培养良好的噪声环境意识。
三、噪声控制的案例分析1.工业噪声控制: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采用减震降噪措施,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钢铁厂中,通过对高炉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采用降噪设备,成功降低了噪声水平,并保护了员工的听力健康。
2.交通噪声控制:对于交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结构,减少车辆噪声排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以及噪声的等级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
3. 培养学生掌握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4.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噪声的定义和等级表示方法。
(2)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噪声等级的计算方法。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弱噪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减弱噪声的方法。
4. 利用实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噪声案例资料。
2. 准备噪声等级计算器。
3. 准备实验器材,如噪声测量仪、隔音材料等。
1. 导入:(1)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
(2)引导学生思考:噪声是什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和等级表示方法。
(2)讲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
(3)讲解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3. 案例分析:(1)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噪声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问题。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噪声问题的方法。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减弱噪声的方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实验演示:(1)演示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了解噪声等级的计算方法。
(2)演示隔音实验,让学生了解隔音材料的作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定义、等级表示方法、危害及防治措施。
7. 作业布置:(1)调查身边的噪声源,了解其等级。
(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法,并加以实践。
1. 引导学生思考噪声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如新型隔音材料、噪声净化技术等。
2. 介绍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81 更新时间:2007-2-10【我要加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1)噪声和它的形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怎样减弱噪声.
教材首先指出,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的重点是从环保角度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法建议
1)教学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较低,而这节教材的知识点虽少,但涉及到的是现今
社会的敏感话题,是现实生活中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对于本节知识的讲解决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联系实际.课前可让学生调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和当地政府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2)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减弱噪声的几个途径.在这个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相连系.例如:在第一节中,我们讲到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是:
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
①②③
联系这个物理过程,带领学生总结出可以从三个途径减弱噪音污染: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最后让学生参与进来,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自己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3)根据本课内容,将本课作为阅读、讨论课比较适合.但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拟出阅读提纲.
教学设计示例
示例1:
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具:录音机、录制好的磁带
教法:学生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录音机放一首学生中流行的歌曲,在演唱进行一半的时候逐渐有了杂音,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或用户装修房屋时的电锯声.
学生指明这是噪声.
点明课题:我们这节课将学习有关噪声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优美的歌曲一定是乐音吗?(举例说明)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4.上课时间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
5.你知道城市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6.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
7.你知道噪声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除影响听觉外的其它危害你还知道什么?)
8.你认为应怎样减弱噪声?
9.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规定?
10.你对学校环境改善有哪些建议?
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讨论中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
(三)小结
1.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2.噪声的等级划分——分贝.
3.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4.减弱噪声的途径
示例2: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引入: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深刻;但是当某一节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也就特别差,好象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为什么呢?引出:安静的环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闹的环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由学生的切身体会引入
(二)新课教学
一、噪声
举出不同事例
(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
(2)在音乐厅听音乐
(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
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噪声如何界定?
指出: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指导学生读表:书第40页(或用投影仪打出)
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
常闻声
贝数(db)
感觉
微风吹动树叶沙沙声耳语
10
20
极静
静夜
室内一般说话声
30
50
安静
大声说话嘈杂的闹市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