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篇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
讨论:本课的生字大多数都是常见的,你觉得哪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二、词语
1. 理解词义
“奔波”指“为了一定目的而忙忙碌碌的奔走”。

结合周总理一夜工作的目的及上文的讲述理解词义,可用演示法帮助理解“奔波”。

2. 选词填空。

一夜的工作一天的工作量
每个词都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时间,后一部分是工作量。

前一部分是已知的,后一部分是未知的。

在选词填空时要注意前一部分所表示的时间与后一部分所表示的工作量的关系。

三、内容理解
1. 本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写的是他一夜的工作。

2. 一夜的工作是怎样的情况?哪些词语概括了总理一夜工作的特点?
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极其繁重、劳累的,文中用了“审阅”、“浏览”、“批阅”、“咨询”、“安排”等词概括了总理一夜工作的特点。

其中用得最精妙的是“浏览”一词,它恰当地概括了总理读文时的快速和专注的神情。

3. 哪些句子直接点明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请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他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是为了什么?”这是一句反问句,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总理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这是作者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后发出的感慨,也是作者代表所有看到过周总理一夜工作的人发出的感慨。

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一夜的工作(正稿)

一夜的工作(正稿)
这是谁?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 生于江苏淮安,1976年1月8日 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周恩来
我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
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总理105岁诞辰日.
辛 勤 工 作
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生 活 简 朴
为什么至今人们仍然怀念周总理?
一 夜 的 工 作
何 其 芳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49年7月,当时在北京 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上,周总理作了报告.作者何其芳当时任 大会秘书长,负责整理周总理的报告.他把 整理好的稿子送给周总理审阅,周总理让 他在夜间陪着一起审阅,因此得以亲眼见 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周总理在医院里接见外宾
周总理到灾区看望人民群众
视 察 归 来
在 三 年 自 然 灾 害 中 的 沉 思
•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节选) • 1975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住进了医院。周总理入院 以后还一直坚持办公。每天由秘书挑选文件,交邓大姐 带到医院。开始时,周总理亲自批阅文件,看参考,看 报纸等。后来病情发展,便逐渐由邓大姐来念文件。因 为总理平时工作异常繁忙,时间上赶不准,所以没有听 广播的习惯。住进医院后就由卫士和护士轮流给总理读 报纸,大小消息都得念,一点也不能马虎。 • 周总理在病床上工作仍然那么认真。甚至在上手术 台之前还要批阅文件。住院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改变, 相反还加快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要把 治疗和他的工作统一起来,治疗要适应、配合工作,要 使工作不受影响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周总理这种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事 举不胜举。 •
食物简单
用上“虽然……但是……”一词说 话:
1、周总理的工作是劳苦的,他的生活是 简朴的。 2、周总理要审阅的稿子有一尺来高,他 审阅每一篇稿子时都是严肃认真的。 3、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 陈设极其简单。

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5篇)

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5篇)

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5篇)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一夜的工作》重要描述了周总理彻夜地工作,十分辛劳,而他的日常生活,却非常俭朴。

文中多处细节使人激动。

周恩来,他是我们中华国民共跟国的总理。

他每天日理万机,忙个不停,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__中写道:他每天晚上都要批阅“一尺来厚的文件。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当老师安排的作业略微多一点,我就不愉快,说:“做这么多作业,累逝世我啦!不做好了。

”有时候,我还脸皮厚厚的,勤造作业,情愿被老师当众批驳,被同窗讥笑。

周总理岂但工作沉重,而且他看待工作的立场更是精打细算,从不囫囵吞枣。

周总理审视文件时,是看完一句就用钢笔在那一句话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阅读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考虑,有时停笔想一想,还讯问别人。

我联想到本人,有时候,我为了争夺更多的时光去玩,把功课马虎了事,对照起周总理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精力,我真是愧疚极了。

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简朴的生活风格更值得我们学习。

周总理辛苦了一个夜晚,只吃多少颗花生和喝一杯热腾腾的绿茶充饥。

可见周总理对自己的生活多么简朴和如许随意。

记得有一次,我和友人出去玩时,不警惕弄破了裤子,妈妈说帮我补缀好,而我却说:“补一块烂布在裤子上多灾看,罗唆扔了它吧!”妈妈又说:“这条裤子只破了一个小洞,何必要扔掉这么惋惜呢?只有缝补好就能够穿,你要学会简朴啊!晓得吗?”妈妈的一番话,使我内疚地低下了头。

从今当前,我要学习周总理对生活那样简朴。

通过《一夜的工作》读后,周总理天天废寝忘餐地工作,忘我贡献为咱们国度效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开心、快活、幸福,使我心坎震撼很大,尤其是周总理对生涯的请求是那么的节省,我们身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当尽力学习,长大后答谢我们爱戴的周总理,回报我们巨大的祖国!读《一夜的工作》有感2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我的心如同大海一样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周总理,为了我们的国家,竟不辞辛苦的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因此,你的眼睛上架着一个笨重的黑眶眼镜,当我读到:“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450字(精选21篇)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450字(精选21篇)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450字(精选21篇)一夜的工作读后感450字篇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意理彻夜的工作,十分劳苦;日常生活,十分简朴。

文中好多地方都使人非常感动。

总理工作十分劳苦。

他日理万机,经常通霄达旦地工作,一个晚上要批“一尺来厚的文件。

”周总理工作量多么大啊!读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到我自己。

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稍微多一点,我就噘嘴了;做作业写两上小时,就不耐烦了。

至于写一晚上,我是想也没想过的虽然总理的工作量特别大,但对待工作却从不马虎了事。

他看文件不是普通的浏鉴览之后,就大笔一挥在稿件后面写一个“批”或“准”字,而是“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另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还要”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要调查咨询。

从这些地方足以看出总理对待工作能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夜已经很深了,在那静静夜里,人们正在甜甜的梦里遨游。

在蓝蓝的夜空里,只有一弯月和数不清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

它们静静地瞩目着总理,它们要陪伴总理,为他解除疲劳。

这闪烁的星辰就是总理彻夜工作的有力见证。

周总理身兼国家要职,但生活却十分简朴。

总理的办公室是“一座高在的宫殿式的房子”,房子看上去很华丽,但总理办公室的设备却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一个堂堂的国家总理,工作条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起码应有的条件。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对吃穿挑挑拣拣,从来穿补丁衣服,有时还为这些小事在家里发火。

想想周总理,我感到十分惭愧。

读着读着,我被总理为国家为人民而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他生活简朴的优良作风感动了。

这篇课文给我的教育意义很深,我在不断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450字篇2《一夜的工作》通过记述周总理彻夜工作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它的生活有是多么简朴。

一夜的工作教案(优秀9篇)

一夜的工作教案(优秀9篇)

一夜的工作教案(优秀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注意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描写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的部分,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感悟总理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激发情感,感知总理的人格魅力。

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周总理的材料,感知周总理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热爱之情。

2.检查自学,理清文路。

了解课前读文情况,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感知作者看到总理一夜工作后的激动心情。

二、明确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启发思考:对于周总理,人们为什么怀有那么深厚的情感?读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总理一夜工作情景的部分,体会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2.探究自学。

组成合作小组,深入自学。

3.交流自学,体悟情感(1)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研读收获,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

交流要点:a、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体会总理办公室陈设的简单之极,感悟文句"如此而已"中表达的作者惊叹之情。

b、审阅稿子通过品读词句,体会总理对工作的极端认真,极端负责的精神,感受总理工作的劳苦。

C、总理的夜餐了解总理夜餐的简单,体会总理生活一贯简朴的高贵品质。

2.总结升华,感悟总理的伟大人格。

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总理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品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为新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2.小结:体会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延伸自学质疑:文章这么简短,事例那么平实,让我们读来却那么感动。

这是为什么呢?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部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一夜的工作》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一夜的工作》
3、教师总结: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
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另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这一素材是写好《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的基础。此外,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
(4)“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由一个夜晚联想到每个夜晚总理的辛勤劳动,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而操劳,鞠躬尽瘁,从而崇敬总理感情油然而生。)“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热爱总理的强烈感情。)
3、感情齐读第三段。(要求读出热爱总理的感情)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
2、讨论。
(1)在回来的路上我为什么“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不断地”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回答:表达了作者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的无比激动的心情,他有千言万语要倾吐,强烈的感情在心中激荡,无法抑制。因此“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2)“我”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表达了崇敬总理,并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多么……多么……”表达了亲眼见到总理一夜工作后,赞扬了周总理崇高品德的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
如此而已
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旧课,巩固所学知识,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讨论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夜的工作》作者简介

《一夜的工作》作者简介

《一夜的工作》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2.5-1977.7.24)
原名何永芳,四川省万县人。

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开始发表作品。

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其诗收入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

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193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在现实影响下创作的《还乡杂记》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了《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

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这期间有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集》。

1944年后两次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不少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

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

从1953
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他写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一文。

《一夜的工作》全面版

《一夜的工作》全面版
金鱼小学:李小莉
视频
自学
一 夜 的 工 作
视频 自学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2、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3、用“——”勾出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 句子。 4、用“﹏﹏”勾出表现周总理生活简朴的 句子。
审稿 办公室 食物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 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 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 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 两句。
光不会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道,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都有自己方向。相识就是缘分吧,在一起 的时候,要多想着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想着去得到和索取。与人为善,以直报怨,我们就会内心多一份宁静,生活多一份和谐没有谁会在乎你的时候,要学会每时每 刻的在乎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回望过去生活的点滴,路也茫茫,心也茫茫。少不更事的年龄,做出了一件件现在想来啼笑皆非的事情:斜阳芳草里, 故作深沉地独对晚风夕照;风萧萧兮,渴望成为一代侠客;一遍遍地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期待着做那个高年级的师兄;一天天地幻想,生活能轰轰烈烈。没有刀光剑影,没 有死去活来,青春就在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中悄然滑过。等到发觉逝去的美好,年华的可贵,已经被无可奈何地推到了滚滚红尘。从此,青春就一去不回头。没有了幻想和冲动, 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寂寞地走过一天天,一年年。涉世之初,还有几分棱角,有几许豪情。在碰了壁,折了腰之后,终于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上本没有白雪公主和青 蛙王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似的人生,开始被染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你情愿也罢,被情愿也罢,生存,就要适应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生活。人到中年,突然明白了许多:人生 路漫漫,那是说给还不知道什么叫人生的人说的,人生其实很短暂,百年一瞬间;世事难预料,是至理名言,这一辈子,你遇见了谁,擦肩而过了谁,谁会是你真心的良朋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总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肺癌。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 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 着。
这是周总理1974年3月26-27日的工作安排:
下午四点: 与尼雷尔会谈 晚上七点: 陪餐 晚上十二点:开政治局会议 凌晨两点半:约民航同志讲话 早晨七点: 办公 中午十二点: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 下午两点: 休息

极其简单 )
周总理的饮食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 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 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 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
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长 )。
生活简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 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极其简单)
生活简朴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 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 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 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 清颗数。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 了跳动。
从周总理的工作、生活可以 看出,他是一个 怎么样的人?
孩子们,
把你想对总理说的话,写下来。
(周总理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
读一读 周总理处理完桌上堆积的一叠叠 文件,立起身,目光在上面停留了几 秒钟,胸脯突然一下大起伏,脸便转 向一边。他在屋中立住脚,目光在墙 壁上的图表和办公用具之间流连,默 默地向这里的一切告别。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读一读 周总理在住院的期间,加快自己 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把治 疗和他的工作统一,使工作不受影响 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多个小 时,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躺在床 上批阅文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有这样一位老人, 全世界都哀悼他的去世, 联合国总部为他的离去降半旗致哀, 因为他是一位罕见的受人爱戴的人, 他赢得了朋友及敌人的尊敬。
珠玑小学
Hale Waihona Puke 刘杨梅学习生字zī xún liú dié
咨 询
浏览
一小碟
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怎样? (在课文中画出最能概括的句子)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 理一夜的工作的?
读一读
什么叫全心全意? 什么叫呕心 沥血?什么叫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你只需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呆一呆, 便一切都明白了。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12月20日,生命已处于重危状态的周总理, 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 周总理就昏迷过去。 1976年1月7日深夜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 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你们还 是去……
周总理的工作量( 大 )
工作劳苦 从那些动词可以看出总理工作很认真?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 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 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周总理审阅文件时
非常(
认真 )。
工作劳苦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 喔喔喔地叫明了。
周总理工作时间(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小组合作:
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用横线画出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 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体现他生活简朴 的句子。
3.读读相关句子,写写你的体会。
工作劳苦
一尺相当于 30厘米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 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 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 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