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会变的线条》word教案 (7)
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课会变的线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用,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等变化,创作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同时,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用,掌握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等变化在画面中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线条的变化。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运用线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线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线条的变化和运用,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展示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线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5. 讨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会变的线条2. 教学目标: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用,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教学内容: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等变化,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示范、实践、讨论与评价、总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用线条创作一幅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
2. 要求:运用不同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的线条,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和美感。
3.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线条的变化和运用,能独立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会变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会变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线条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他们运用线条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并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情感和形象。
4.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掌握线条的变换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线条的创意组合: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线条组合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线条的情感表达: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组合等表现不同的情感。
举例解释:在教授线条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如梵高的《星夜》中的旋涡状线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曲线的特点和表现力。在讲解线条变换技巧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将一条直线通过拉伸和弯曲变成不同的形状,如变成一个弯弯的月亮或一尾游动的鱼。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会变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会变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本节课以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会变的线条》为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线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特点,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线条的变换:教授线条的变形方法,如拉伸、缩短、弯曲等,使学生掌握线条的变化技巧。
同时,我也观察到小组讨论的环节非常有效,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点子。他们在讨论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经验,这使得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线条的创意组合仍然是一个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寻找更直观、更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课会变的线条》word教案

【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课会变的线条》word教案第一篇:【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课会变的线条》word教案课题:《会变的线条》授课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种类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3、通过学习,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教师出示一根彩带),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它把身子扭动起来?(指名演示)这些线条在同学们的手里能跳出这么优美的舞姿,想不到它有这么多千变万化的姿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线条(板书课题)二审美与欣赏(感受各种线条的形态和性格)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条(了解人类使用线条的发展变化)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新石器时代器皿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中的线2、线条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藏在我们教室里。
下面就让我们去好好找找吧3、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同时讲到各种线条给人带来的感觉。
:直线(建筑)挺拔、曲线(沙漠)柔美、折线(建筑)坚硬、立交桥(螺旋线)旋转。
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
三理解和运用1欣赏A看图蜘蛛网观察特点蜘蛛是特别聪明的动物,用简单的线条也能织出自己的家来。
请观察它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你觉得蜘蛛的网有什么特点?(有序)(老师觉得蜘蛛的网有种独特的美感,它的线条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而且蜘蛛顽强的织网精神也很令人赞叹。
)想知道它是怎样织网的吗?(师示范,对比范画说明线条的组织)小结: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的组织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那我们作画得时候也要学习蜘蛛织网的方法。
B《苗族蜡染图案》“你觉得这幅图中的线条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有秩序、有变化、疏密有秩,给人以装饰美感 2 练习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作品,老师也想尝试着画一画线条。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知道线条可以表达情感和描绘物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发现线条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直线、曲线、折线等。
2. 线条的情感表达:快乐、愤怒、温柔等。
3. 线条描绘物体:树木、花朵、人物等。
4. 创意画: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物体。
四、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图片、范作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线条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线条的定义、情感表达和描绘物体的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并展示线条的情感表达。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线条描绘,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5. 创意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并用线条描绘一幅画面。
8. 板书设计:会变的线条直线、曲线、折线情感表达:快乐、愤怒、温柔等描绘物体:树木、花朵、人物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定义和运用能力的掌握。
2. 学生对线条情感表达和描绘物体的能力。
3. 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线条美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绘画形式,如色彩画、素描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提高审美意识。
3. 开展线条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3. 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九、教学参考1. 《小学美术教材》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集》十、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用线条描绘一幅画面。
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课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会变的线条”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包括:1. 线条的分类与特点:直线、曲线、粗细线、长短线等;2. 线条的表现形式: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3. 线条的创意运用: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条的分类与特点,学会用线条表现物体、场景、情感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表现力:如何运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2. 线条的创意运用:如何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2. 学具:铅笔、橡皮、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发现生活中的线条;b. 介绍线条的分类与特点,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2. 新课学习a. 讲解线条的表现形式,展示示范作品;b.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c.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3. 练习与指导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b.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b.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第1课会变的线条一、线条的分类与特点1. 直线、曲线、粗细线、长短线等二、线条的表现形式1. 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三、线条的创意运用1. 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作业设计:1. 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物体、场景或情感,要求创意新颖、表现力强;2. 尝试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创作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一课《会变的线条》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
点与线的组合、有规律的组合、线与线的组合讲解:点与线、有规律、线与线
作品欣赏:观看线条变化的图案
四、实践体验
要求: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画一幅有趣的画。
(注意大小、高低、前后遮挡、疏密关系)
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五、展评总结:
自评:说一说你采用了哪种绘画方法创作的?用了那些线条?
互评:说一说同学的作品创作的好吗?好在哪里?教师点评
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到了那些知识?生:根据要求
采用不同方法
进行创作
介绍自己作品
评价同学作品
说学习快乐
下基础
提高欣赏能力
激发创作欲望,
指导学生进行创
作,体验创作的
乐趣
提高语言组织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提高学生总结能
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再次认识各种线条,加深对线条的认识,通过找一找身边的线条让学生了解到艺
术来源于生活,用各种线条创作出优美的作品。
板书。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会变的线条-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会变的线条-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基本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了解线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通过实践和创作,让学生掌握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基本方法。
3. 通过评价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线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 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方法4. 线条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方法3. 线条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培养教学难点1. 线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 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技巧3. 线条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培养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铅笔、彩色笔、纸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线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演示: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事物,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5. 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线条的重要性和创造力培养。
板书设计1. 会变的线条2. 副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3. 内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线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方法、线条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培养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求线条丰富多样,富有创意。
2. 让学生通过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线条具有表现力,富有感染力。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是否掌握了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线条表现事物,表达情感?4.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5.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上是一份关于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会变的线条》的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人美版2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情感:通过观察、实践、欣赏不同线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能够发现线条的美,感受线条的变化带来的美感。
2.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表现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变化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线条的基本概念:
-线条的定义
-线条的组成元素
-线条的基本变化形式
2.线条变化规律:
-线条的长短变化
-线条的粗细变化
-线条的曲直变化
-线条的组合变化
3.线条创意表现:
-线条表达情感的方法
-线条创意表现图形的技巧
-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4.线条变化案例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线条变化分析
-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线条变化分析
(4)线上线条变化作品展览:推荐一些线上展览平台,展示国内外线条变化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随时随地欣赏和借鉴,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线条变化作品,尝试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变化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2)鼓励学生参加线条变化主题的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线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变化来表达情感和创意。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线条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会动的线条》一课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美感,熟悉并掌握用不同的线条装饰美化物体,是一节比较单纯的绘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授课程。
单纯的学习线条是经较枯燥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尽可能使整堂课形式多变,创设一种轻快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线的学习兴趣,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用线条表达情感.让孩子们对线条有个更深的认识,并产生学习"线"的深厚兴趣.
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为师之道,贵在于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获得.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线条装饰物体时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印像深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给人带来的美
感。
2、激发学生对线条运用的兴趣,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装饰美
化物体。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学习兴趣,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装饰美化物体。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线的变化,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彩带、画纸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与体验:
1、玩一玩
①你们喜欢画画吗?会画线条吗?看,老师手中的丝带,可以用线表现出来。
“”它还会跳舞呢!“”
②分组合作,每小组三名同学舞动、摆放丝带,其它三名同学用笔把线条表现出来,看哪一组画得线条最多最好!
2、认一认
①请你们说一说,你们画了哪几种线条。
②教师演示,带同学们认识直线,波浪线、弧线、折线、螺旋线。
过渡:一条普普通通的线能变出这么多不同的线条,这线条真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
二、审美与欣赏
找一找
①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调皮的小精灵——线条藏在哪里了?
②再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
(多媒体演示,师生欣赏、分析)
过渡:变化的线条不仅能装点我们的美好生活,它还能表达情感呢!你们相信吗?
三、联想与描绘
1、想一想
你心情平静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示,高兴、惊吓、生气、
郁闷、难受、激动呢?
2、画一画
师生一起画。
过渡:原来,我们情感不仅可能通过表情,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线条表现呢!
你们看,老师画得好吗?可老师对自己的作品却不大满意。
四、探索与创作
1、比一比
多媒体演示。
提问:①你们找到了哪些线,喜欢吗?为什么?(丰富、有秩序)
②哪一幅更好看,为什么?(疏密、粗细有变化)
③多媒体演示作品,学生欣赏
2、剪一剪
提问:①我们可以拿这件线条作品装饰什么呢?
②教师剪出造型。
过渡: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的可装饰的物品,那我们就试一试,画一画吧!
3、画一画
①提出要求:每组同学选一种形象外形的作业线、用线条装饰。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②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延伸
1、评一评
请每小组选出最好的一幅作品展示,然后,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2、说一说
你们说一说这节课课题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会变的线条
愿我们的生活如同我们画一样丰富多姿,五彩缤纷。
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