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免耕栽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等性状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A r utrl ol e G a g iU iesy , g i l a l g o u nx nvri ,Na nn c u C e f t n ig,G a g i 3 0 5 h i ) u nx 0 0 ,C n 5 a
A ̄ t t n t ee p r n ,wi tr pa t g p t t a it a a a s u e o㈣ mc :I h x e me t i n e - ln i o a o v r y Z o b i n e d wa s d t p r h f c s ff ed fee t ut— a e t ee f t i i r n l e o v f c i
摘要: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 白为试验材料 , 行冬 马铃薯 5种不 同栽 培方式 的 比较试 验 , 讨不 同栽培方 式对其 进 探 产量和 品质等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统耕作方式的 出苗率最高 ; 传 不同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 8m 的总产 量和单株产 c 量最 高 , 商品薯率 以免耕覆盖稻草 8m 的最 高。此外 , 同耕作方式对 马铃薯 总糖 、 白质含量 的影响较 大 , c 不 蛋 而对还
Efe t fd fe e u tv to o l n y ed a d f cs0 if r ntc li a i n m deso il n
q a iy o n e - a i g po a o u lt f wi t r pl ntn t t
KUANG e— h n HANG e L U —e , ANG Y n 2 I NG He W i e g ,Z s Xu 2 I Yup i W 2 o g ,L A 2
e wa tehg et h t i da d y l o e l t f c -i g t m- i f i t w cv r a h l s h h ,te t a ye n e fp r a r tl e w h 8 c t c o r esr e n W t e i s o l l i d pn o mi o l a ia altet e t a b iu f t n te ttlsg ra d poen c n e t u d lt feto h e u ig s g d m nsh do vo sef so h oa u a n r ti tn ,b th i l ef n t er cn u a a c e o a te c d r n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试验研究

年来 , 在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种植 区, 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
培马铃薯的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但由于品种不 同、 稻
上述处理采用 随机 区组设计 , 3次重复 , 9个小 共
区。小区面积 2 2 11 l 1. ) 每小区 1 , 0I (. × 82m , l l n 畦 四周 设保护行 , 保护行种植闽薯 3 号。晚稻收获后 , 用旋耕机 翻犁破碎土壤 , 再用整畦机整成高畦 , 畦带沟宽 11m, . 畦高 3 1。1 月 1 播种 , 011 1 0日 2 1 ' 双行种植 , 株距 3 m。田 5c
.
t d d 6 g2 1 e u n 0 0~2 1 .T e r s l h w d t a o —t lg u t ai n w t t w c v rn o l mp o e t e c n i o s o oao 0 1 h e u t s o e h tn s i a e c l v t i sr o e i g c u d i r v h o d t n f p tt l i o h a i g o t ,p o t h e eo me t f oao tb r ,d c e s h u e f s h p n p tt ,r t d p t t a d c a k dp tt e h n e r w h r mo et ed v lp n tt e s e r a et en mb ro s a e oao ot o ao n r c e oao, n a c op u mi e
中薯 比例 , 从而能较好地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
表 2 不 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结薯性状比较
注: 单个薯块 >10g ≤5 <10g < 0g的分别为大薯、 0 、 O~ ̄ 0 、 5 中薯 、 小薯 。
稻草覆盖及加施商品有机肥对马铃薯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区均 未发 生 晚疫 病 。 表 1 不 同 处 理 马 铃 薯 生 育 期 与 植 株 性 状
自 千 甲
试 验 共 设 4个 处 理 , 别 为 : 草 覆 盖 1e 免 耕 栽 培 பைடு நூலகம் 分 稻 0r a
( ; 品 有机 肥加 土 及稻 草 包 芯栽 培 ( ; 盖 稻 草包 芯 栽 A)商 B)覆
关键 词 稻草 覆盖 ; 品有机 肥 ; 商 马铃 薯 ; 植株 性 状 ; 产量 中 图 分 类 号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0 — 0 3 0 52 0 7 5 3 (0 0)5 0 8 — 2
江宁 区 开 展 马铃 薯种 植 新 模 式 技 术 推 广 以 来 , 溪 街 横
摘要
稻 草覆 盖及 加施 商 品有 机肥 对 马铃 薯植 株性 状 和产 量 的影 响试 验结 果表 明 , 种稻 草 覆盖 栽 培 方式 中以商 品 有机肥 加 土及 稻 几
草 包 芯 栽 培 方 式 效 果 最 好 , 出苗 率 高 、 中薯 比例 及 产 量 均 最 高 , 济 效 益 显 著 , 得 扩 大 示 范 推 广 。 其 大 经 值
地 下 害 虫 , 浓 度 9 0/ 的 金 都 尔 11 5 lh 对 水 喷 雾 防 用 6g L 2 mJ m
除 杂 草 。 后 进行 地 膜 覆 盖 。 处理 分 别 记 载 生 育进 度 、 药 各 病 害发 生情况 、 薯块大小分级 、 实收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等项 目。
2 结 果与 分析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
20 0 9年 1月 5日播 种 , 82 播 .5万 穴/m , 薯 切 块 消 h 种 毒 、 芽方 法相 同 , 催 各小 区播 种 期 、 肥 施肥 量 ( 化 商品 有机 肥 除 外 ) 播 种密 度均 相 同 。 3 、 施 %辛硫 磷颗 粒 剂 7 k/mz 5 gh 防治
自 千 甲
试 验 共 设 4个 处 理 , 别 为 : 草 覆 盖 1e 免 耕 栽 培 பைடு நூலகம் 分 稻 0r a
( ; 品 有机 肥加 土 及稻 草 包 芯栽 培 ( ; 盖 稻 草包 芯 栽 A)商 B)覆
关键 词 稻草 覆盖 ; 品有机 肥 ; 商 马铃 薯 ; 植株 性 状 ; 产量 中 图 分 类 号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0 — 0 3 0 52 0 7 5 3 (0 0)5 0 8 — 2
江宁 区 开 展 马铃 薯种 植 新 模 式 技 术 推 广 以 来 , 溪 街 横
摘要
稻 草覆 盖及 加施 商 品有 机肥 对 马铃 薯植 株性 状 和产 量 的影 响试 验结 果表 明 , 种稻 草 覆盖 栽 培 方式 中以商 品 有机肥 加 土及 稻 几
草 包 芯 栽 培 方 式 效 果 最 好 , 出苗 率 高 、 中薯 比例 及 产 量 均 最 高 , 济 效 益 显 著 , 得 扩 大 示 范 推 广 。 其 大 经 值
地 下 害 虫 , 浓 度 9 0/ 的 金 都 尔 11 5 lh 对 水 喷 雾 防 用 6g L 2 mJ m
除 杂 草 。 后 进行 地 膜 覆 盖 。 处理 分 别 记 载 生 育进 度 、 药 各 病 害发 生情况 、 薯块大小分级 、 实收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等项 目。
2 结 果与 分析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
20 0 9年 1月 5日播 种 , 82 播 .5万 穴/m , 薯 切 块 消 h 种 毒 、 芽方 法相 同 , 催 各小 区播 种 期 、 肥 施肥 量 ( 化 商品 有机 肥 除 外 ) 播 种密 度均 相 同 。 3 、 施 %辛硫 磷颗 粒 剂 7 k/mz 5 gh 防治
免耕和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免耕和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杨贺菲;赵静;张旭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8(030)010
【摘要】通过设置常规耕作(CT)、常规耕作+稻草覆盖、免耕、免耕+稻草覆盖4个处理,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物理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
玉米产量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0~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并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稻草覆盖对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孔隙状况有一定的改善
作用,但影响较小;相比于常规耕作,免耕造成了玉米产量的下降,而稻草覆盖则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与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较好,其受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较大.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杨贺菲;赵静;张旭
【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 430010;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 430010;湖北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免耕栽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等性状的影响 [J], 汪本忠
2.稻草覆盖对稻茬免耕秋玉米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卿国林
3.稻草覆盖对早稻茬免耕秋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陈玉君;伍纯六;潘九林
4.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在采用深松免耕技术后的影响 [J], 郭永军;臧兴乾
5.碧江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J], 杨绍堂; 向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覆盖方法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产量
产值 增 产率 增 值 产
投人
42 6. 8 48 0. 5
48 l. 2
净 产值 增长 增 率
33 9. 5 4o 3. 2
一
处 理 ( / 7 2 元/6 m)( k6 ) 67 2 %) ( 67 2( 67 2( 67 2 %) g 6m ( 元f ) 元/ )元/ )( 6m 6m 6m
22 不 同覆 盖 方 法对稻 田免 耕种 植 马铃 薯 .
经 济 收入 的 影 响
从 表 l 可看 出 , 用地 膜 覆 盖 的投入 比露地 还 采
作者简介 : 黄晓刚(93 )女, 17 一 , 广西贺卅市人, I 助理农艺师, 主
要从事农业 技术推广工作 。
栽培有所增பைடு நூலகம் , 而采用稻草覆盖的投入却 比 c K减 少 。但采用不 同覆盖物覆盖 的马铃薯 由于产量增
理相同。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不 同覆 盖 方 法 对 稻 田免 耕 种 植 马 铃 薯 . 产 量 的 影 响
试验结果表 明( 1 , 田免耕种植马铃薯采 表 )稻 用 稻草 或 地 膜覆 盖 均 比对 照 ( K) C 明显 增 产 。地 膜 覆盖比 c K增产鲜薯 3 5 g增加 2 . 稻草覆 6.k, 5 5 %; 7
贺 街镇 三家 滩 村 、 宁镇 大宁村 。试验 田土壤 为 壤 大 土, 肥力 中等 , 排灌 方便 , 茬 为晚 稻 。每个 试 验 点 前 设 稻草覆 盖 、 膜覆 盖 和露 地 常规栽 培 ( K) 地 C 3个处 理 。每个 试 验点 在 不 同 3 连 片 田块 ( 块 每块 田不少 于 67m 进行 重 复对 比 , 6 ) 每个 试 验点 要求 品种 、 种 植 密度 、 肥 管理 一 致 。2 0 水 0 7年 1 月 3 1 0日播 种 ,
覆盖稻草及加盖薄膜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d fe e c ;W h n m u c i g 4 c rc t a a d d p a t e b a e u e s p r p a ta d y e d we e if r n e e l h n m ie s r w d e l s i m m r n ,t b r e ln n i l r c sg iia ty i c e s d a d mu c i g 8 c rc t a a d d p a tc m e b a e g r n t n r t , i n f n l n r a e , n c lh n m i e s r w d e l s i m r n , e mi a i a e o n m b ro l n n i l r i n fc n l e r a e ;a d d p a t e b a e c u d r d c d g e n u e fp a ta d y e d we e sg iia ty d c e s d d e l s i m m r n o l e u e r e c t b rp o o to i n f a ty,a d e f c f t e b a k p a t mb a e wa e t r t a h t o h u e r p r i n sg ii n l c n fe t o h lc ls i me r n s b te h n t a f t e c
8e 可 提 高 单 株 结 薯 数 和 产 量 ,降 低 绿 薯 率 ,但 降 低 出 苗 率 和 株 数 ,其 他 品 质 参 数 差 异 不 明 显 ; 在覆 盖 稻 m 草 4c 的 基 础 上 加 盖 薄 膜具 有 提 高单 薯 重 和 产 量 的 作用 ,但 在 覆 盖 稻 草 8c 的基 础 上 加 盏 薄 膜 则对 出 苗 m m
8e 可 提 高 单 株 结 薯 数 和 产 量 ,降 低 绿 薯 率 ,但 降 低 出 苗 率 和 株 数 ,其 他 品 质 参 数 差 异 不 明 显 ; 在覆 盖 稻 m 草 4c 的 基 础 上 加 盖 薄 膜具 有 提 高单 薯 重 和 产 量 的 作用 ,但 在 覆 盖 稻 草 8c 的基 础 上 加 盏 薄 膜 则对 出 苗 m m
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不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1 2 试 验 设 计 .
2 3 1 经 济效 益 .. 从 表 2中投 入 与 产 出 比看 , 理 4最 高 , 12 6 , 种 处 达 : .3 播 超 过 10 g6 7 的 产 量 虽 然 较 高 。 投 入 与 产 出 比 相 对 5 k / 6 m 但 较 低 , 明投 入 大 , 出 率 低 。 因此 , 会. 脱 毒 马 铃 薯 采 说 产 用 2号 用稻 田免耕 稻 草覆 盖栽 培 。 种量 在 1 5 g 6 7 2为最 优 播 2 /6 m k 播 种 量 , 可 获 得 较 高 的 产 量 水 平 , 可 获 得 较 好 的经 济 效 既 又 益。 表 3 投 入 与产 出 比
维普资讯
・4 ・ 0
耕 作 与 栽 培
20 0 6年
第 3期
马铃薯稻 田免耕栽培不 同播 种量对 产量的影 响
姜朝林 张宗平 刘泽莲 袁 富春 袁富兰
( . 州 省 赤 水 市农 业 局 1贵 赤水 540 ;. 6 7 0 2 贵州 省 赤 水 市 长 期 镇 农 业 服 务 中 心 )
少量细 土撒 于厢 面 上。结 薯期 ( 3月 9日) 每小 区用 尿 素 , 1 2 +人畜粪 75k .5 s k . g进行 追施 , 块膨 大期 ( 薯 4月 1 0日) 用2 %磷 酸 二 氢钾 进 行 叶 面 喷施 , 4月 3 日收 获 并 进 行 测 产 0
验 收。
2 3 3 生 态 效 益 ..
济效 益 。 关 键 词 马铃 薯 播种 量 产量 效 益
马铃 薯 是 赤 水 市 的 冬 季 主要 作 物 , 年 来 推 广 的 稻 田 免 近 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 , 又为赤水 的冬闲 田利用 找到了 条 切 实 有 效 的 途 径 , 仅 提 高 了 稻 田 的 复 种 指 数 , 且 促 不 而 进 了种 植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进 农 民 增 产 增 收 。为 进 一 步 探讨 促
2 3 1 经 济效 益 .. 从 表 2中投 入 与 产 出 比看 , 理 4最 高 , 12 6 , 种 处 达 : .3 播 超 过 10 g6 7 的 产 量 虽 然 较 高 。 投 入 与 产 出 比 相 对 5 k / 6 m 但 较 低 , 明投 入 大 , 出 率 低 。 因此 , 会. 脱 毒 马 铃 薯 采 说 产 用 2号 用稻 田免耕 稻 草覆 盖栽 培 。 种量 在 1 5 g 6 7 2为最 优 播 2 /6 m k 播 种 量 , 可 获 得 较 高 的 产 量 水 平 , 可 获 得 较 好 的经 济 效 既 又 益。 表 3 投 入 与产 出 比
维普资讯
・4 ・ 0
耕 作 与 栽 培
20 0 6年
第 3期
马铃薯稻 田免耕栽培不 同播 种量对 产量的影 响
姜朝林 张宗平 刘泽莲 袁 富春 袁富兰
( . 州 省 赤 水 市农 业 局 1贵 赤水 540 ;. 6 7 0 2 贵州 省 赤 水 市 长 期 镇 农 业 服 务 中 心 )
少量细 土撒 于厢 面 上。结 薯期 ( 3月 9日) 每小 区用 尿 素 , 1 2 +人畜粪 75k .5 s k . g进行 追施 , 块膨 大期 ( 薯 4月 1 0日) 用2 %磷 酸 二 氢钾 进 行 叶 面 喷施 , 4月 3 日收 获 并 进 行 测 产 0
验 收。
2 3 3 生 态 效 益 ..
济效 益 。 关 键 词 马铃 薯 播种 量 产量 效 益
马铃 薯 是 赤 水 市 的 冬 季 主要 作 物 , 年 来 推 广 的 稻 田 免 近 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 , 又为赤水 的冬闲 田利用 找到了 条 切 实 有 效 的 途 径 , 仅 提 高 了 稻 田 的 复 种 指 数 , 且 促 不 而 进 了种 植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进 农 民 增 产 增 收 。为 进 一 步 探讨 促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u giSiB l2 0 ,4 1 ) h i r c u1 0 81 (8 A . . .
3 1
马铃 薯稻 草覆 盖 免耕 高产 栽 培技 术研 究
何伟 民
( 宁县农业局 粮油站 , 景 浙江景 宁 3 3 0 2 5 0)
理 4 c ×3 e 0m 5 m的分 别 减 52 、72 % 。 .% .7
1材 料 与 方 法
11供试 品种 。 . 供试 品种为东农 3 3 0。
1 密 度 试 验 。 试 验 设 4 e ×2 c . 2 0m 5 m、4 e 0 m、 0 m X3 e
22不 同肥 料 及用 量 对 马铃 薯产 量和 品质 的影 响 。 . 详见 表 2 由表2 。 可知 , 区产 量 与施肥 种类 及用 量关 系密 切 , 中 小 其
新 技术 , 具有 明显 的省 工节 本 作用 , 在浙 江 省 的应 用 面积
逐 年扩 大 。 了进一 步 提 高 马铃薯 产 量 和种 植 效益 , 为 我们
对 马铃薯 稻草 覆盖 免耕 高产栽 培技 术进 行 了系统 的研 究 , 为马铃薯生 产提供科 学依据 。
3 3 , 处 理4 c 9g 比 0 m×3 c 5m的 分 别 减 l .%、1 .%; 理 38 70 处 4e 0 m×3 e 0 m的单 薯 重 和单 株 薯重 分 别 为5 g 3 g 比处 0 和4 7 ,
1O 0 g 家 ̄ H O g 0 k农 3 k 复合肥 的处理 产量最 高 , 折合成 单产 15 73 g6 7 ; 5 k 复合肥处 理产量 第二 , 4 . /6 m。施 0 g k 折合 成单产 13 89 g6 7 不 施肥 的仅3 9 g6 7 大 、 7 .k /6 m ; 0 k /6 m 。 中薯 比例 随 施肥 量 的增 加 而提 高。 薯块 光滑 整齐 度 以单 施 复合肥 的较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u giSiB l2 0 ,4 1 ) h i r c u1 0 81 (8 A . . .
3 1
马铃 薯稻 草覆 盖 免耕 高产 栽 培技 术研 究
何伟 民
( 宁县农业局 粮油站 , 景 浙江景 宁 3 3 0 2 5 0)
理 4 c ×3 e 0m 5 m的分 别 减 52 、72 % 。 .% .7
1材 料 与 方 法
11供试 品种 。 . 供试 品种为东农 3 3 0。
1 密 度 试 验 。 试 验 设 4 e ×2 c . 2 0m 5 m、4 e 0 m、 0 m X3 e
22不 同肥 料 及用 量 对 马铃 薯产 量和 品质 的影 响 。 . 详见 表 2 由表2 。 可知 , 区产 量 与施肥 种类 及用 量关 系密 切 , 中 小 其
新 技术 , 具有 明显 的省 工节 本 作用 , 在浙 江 省 的应 用 面积
逐 年扩 大 。 了进一 步 提 高 马铃薯 产 量 和种 植 效益 , 为 我们
对 马铃薯 稻草 覆盖 免耕 高产栽 培技 术进 行 了系统 的研 究 , 为马铃薯生 产提供科 学依据 。
3 3 , 处 理4 c 9g 比 0 m×3 c 5m的 分 别 减 l .%、1 .%; 理 38 70 处 4e 0 m×3 e 0 m的单 薯 重 和单 株 薯重 分 别 为5 g 3 g 比处 0 和4 7 ,
1O 0 g 家 ̄ H O g 0 k农 3 k 复合肥 的处理 产量最 高 , 折合成 单产 15 73 g6 7 ; 5 k 复合肥处 理产量 第二 , 4 . /6 m。施 0 g k 折合 成单产 13 89 g6 7 不 施肥 的仅3 9 g6 7 大 、 7 .k /6 m ; 0 k /6 m 。 中薯 比例 随 施肥 量 的增 加 而提 高。 薯块 光滑 整齐 度 以单 施 复合肥 的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 增加农 民收 入『 l 1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概 况
播 种 时芽 眼 向下在 墒 面 进行摆 薯 。 摆 薯时 轻轻 用 力 , 使 薯块 2 / 3置 于土 壤 中 , 通 过 整理 小 区沟 土 的覆盖 , 薯 块 基 本 处于 土壤 表 层 , 然 后 用稻 草覆 盖 , 覆 草后 加 盖地 膜 。 墒宽 1 . 2 m, 墒边各留 1 5 e m, 行株距 3 0 e mx 2 5 c m. 每 小 区播 4行 , 每 行播 l 1 7株 。
试验 为 单 因素 试验 , 共设 3个 处理 , 分 别 为稻 草 覆盖 量 2 2 . 5 k g / h m ( D 1 ) 、 1 5 . 0 t / h m ( D 2 ) 、 7 . 5 t / h m2 ( D3 ) , 3次 重复 , 顺 序 排列 , 小 区面 积 1 4 5 m ( 2 9 mx 5 m) 。 小 区 间沟 0 . 4 m。 四周 设 保 护行 。 每 个 小区 分为 3墒 , 墒宽 1 . 2 m【 2 - 3 】 。
机 质含 量 1 . 9 7 g , k g 。 供 试 马铃 薯 品 种为 费 乌瑞 它 脱毒 薯 种 ,
区出现 草害 , 进 行 人 工拔 除 。 后 期进 行 叶 面 追肥 。 初 花 期 及
时 进行 晚疫 病等 病害 的防 治 , 6月上句马 铃 薯开 始采 收 。 1 . 4 调 查 内容 与方 法
1 . 3 试 验 实 施
品率 等性 状 统 计 。 6月 5目按 小 区分 别 进行 采 收 , 去掉 土
块 等 杂质 后 , 称 出实际 产量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不 同稻草 覆盖 厚度 对 马铃薯 产量 的影 响
用旋耕 机 浅旋耕 灭 茬 , 基肥 一次 性 ( 腐 熟鸡 粪和 B B肥 ) 直接 均匀撒 施在 畦 面 上 。 施肥 量 为 有机肥 7 5 0 0 k g / h m 2 、 4 0 %
以处 理 D l 产量 最 高 , 为 1 7 8 0 6 . 9 k g / m , 其 次 是处 理 D 2 ,
为 1 5 2 1 3 . 8 k g ] m2 , 处理 D ] 产量 最 低 , 为 1 1 8 8 9 . 7 k g / m2 o 处 理
硫 酸钾 B B肥 ( 2 0 — 6 — 1 4 ) 1 1 2 5 k g / h m , 灭 茬 后 放 线 划 分 小
试 验 地 点 设在 包 公 镇 王集 居 委 会 的蔬 菜 生 产 基地 内 ,
试 验 田面 积 1 3 3 3 . 3 m z , 前 茬为雪里蕻 , 地势平坦 , 排 灌 方 便, 土 壤肥 力 中等 , 黄白土。 土 壤养 分 经测 定 , p H值 为 6 . 8 0,
前 期注 意 防 风掀 膜 , 早 春 清 沟 沥水 , 降 低 田间 湿 度 , 后
稻草 覆 盖 有 利 于降 温 、 保湿 、 除草, 为马 铃 薯 生 长 改 善
芽眼。 切后用 8 0 %多 菌 灵 8 0 0倍 溶 液 浸 泡 5 mi n , 然 后摊 放 到室 外风干 切 口 , 使刀 口愈 合 。
微环境 。 通 过 该 试 验 研究 不 同 稻 草覆 盖 厚 度 对免 耕 栽 培 马 铃 薯 产量 和 品 质 等性 状 的影 响 , 为肥 东 县 免 耕稻 草 覆 盖 栽 培 马 铃 薯 的大 面 积 推 广提 供 科 学 的理 论 依 据 , 促 进 秸 秆 还
期干 旱 进行 浇 水灌 溉 。 马 铃薯 出苗时 . 覆盖 量较 大 的小 区及 时扶 苗 帮助 出苗 。 处理 D 、 D 小 区全 期 无须除 草 , 处理 D 小
碱解氮 5 8 . 3 m g / k g , 有效 磷 9 . 4 mg / k g , 速效钾 8 5 . 2 mg / k g , 有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5年第 2 l期
园艺 学
不 同稻草覆盖厚 度对免耕栽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等性状的影响
汪 本 忠
( 安 徽 省 肥 东 县 农 业 技 术 综 合 服 务 中心 , 安徽肥东 2 3 1 对免 耕栽 培 马铃 薯 产量 与 品质 等性 状 的影 响研 究 结果 表 明 , 稻 草覆 盖 量 2 2 . 5 、 1 5 . 0 t , h m 的 处理表 现 了较 高 的产 量 、 较 好 的经 济性 状 。 稻 草覆 盖 量 2 2 . 5 t , h m 值 得在 稻 草 比较 充足 的地 区具有 较 高 的推 广价值 , 稻 草 覆 盖量 l 5 . 0t / h m 在 稻 草 资源 紧张 的地 区有 一 定的推 广 前景 ; 稻草 覆盖 量 7 . 5 t / h m 2 产量 及 经济性 状表 现不 好 , 不 宜进 行 免耕 覆盖 栽培 。 关键 词 马铃 薯 ; 稻 草覆 盖 ; 免 耕 栽培 ; 性状 ; 影 响 中 图分类 号 ¥ 5 3 2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 2 1 — 0 0 6 5 — 0 2
薯 种切 块后 经 赤霉 素和 多菌 灵处 理 , 于2 0 1 3年 1月 5日开 始播 种 。 播 种量 为 2 2 5 0 k g / h m 。
1 . 2 试 验 设 计
6月 2日进 行 田间调 查 取 样 , 每小 区 选 1 0株 代 表性 植
株 进 行 田间调 查 和 室 内考 种 , 分 别 进行 株 高 、 主茎数 、 单株 薯数 、 单 株 薯重 、 单 株 大 薯率 、 单 株 中薯 率 、 单 株 小薯 率 和 商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概 况
播 种 时芽 眼 向下在 墒 面 进行摆 薯 。 摆 薯时 轻轻 用 力 , 使 薯块 2 / 3置 于土 壤 中 , 通 过 整理 小 区沟 土 的覆盖 , 薯 块 基 本 处于 土壤 表 层 , 然 后 用稻 草覆 盖 , 覆 草后 加 盖地 膜 。 墒宽 1 . 2 m, 墒边各留 1 5 e m, 行株距 3 0 e mx 2 5 c m. 每 小 区播 4行 , 每 行播 l 1 7株 。
试验 为 单 因素 试验 , 共设 3个 处理 , 分 别 为稻 草 覆盖 量 2 2 . 5 k g / h m ( D 1 ) 、 1 5 . 0 t / h m ( D 2 ) 、 7 . 5 t / h m2 ( D3 ) , 3次 重复 , 顺 序 排列 , 小 区面 积 1 4 5 m ( 2 9 mx 5 m) 。 小 区 间沟 0 . 4 m。 四周 设 保 护行 。 每 个 小区 分为 3墒 , 墒宽 1 . 2 m【 2 - 3 】 。
机 质含 量 1 . 9 7 g , k g 。 供 试 马铃 薯 品 种为 费 乌瑞 它 脱毒 薯 种 ,
区出现 草害 , 进 行 人 工拔 除 。 后 期进 行 叶 面 追肥 。 初 花 期 及
时 进行 晚疫 病等 病害 的防 治 , 6月上句马 铃 薯开 始采 收 。 1 . 4 调 查 内容 与方 法
1 . 3 试 验 实 施
品率 等性 状 统 计 。 6月 5目按 小 区分 别 进行 采 收 , 去掉 土
块 等 杂质 后 , 称 出实际 产量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不 同稻草 覆盖 厚度 对 马铃薯 产量 的影 响
用旋耕 机 浅旋耕 灭 茬 , 基肥 一次 性 ( 腐 熟鸡 粪和 B B肥 ) 直接 均匀撒 施在 畦 面 上 。 施肥 量 为 有机肥 7 5 0 0 k g / h m 2 、 4 0 %
以处 理 D l 产量 最 高 , 为 1 7 8 0 6 . 9 k g / m , 其 次 是处 理 D 2 ,
为 1 5 2 1 3 . 8 k g ] m2 , 处理 D ] 产量 最 低 , 为 1 1 8 8 9 . 7 k g / m2 o 处 理
硫 酸钾 B B肥 ( 2 0 — 6 — 1 4 ) 1 1 2 5 k g / h m , 灭 茬 后 放 线 划 分 小
试 验 地 点 设在 包 公 镇 王集 居 委 会 的蔬 菜 生 产 基地 内 ,
试 验 田面 积 1 3 3 3 . 3 m z , 前 茬为雪里蕻 , 地势平坦 , 排 灌 方 便, 土 壤肥 力 中等 , 黄白土。 土 壤养 分 经测 定 , p H值 为 6 . 8 0,
前 期注 意 防 风掀 膜 , 早 春 清 沟 沥水 , 降 低 田间 湿 度 , 后
稻草 覆 盖 有 利 于降 温 、 保湿 、 除草, 为马 铃 薯 生 长 改 善
芽眼。 切后用 8 0 %多 菌 灵 8 0 0倍 溶 液 浸 泡 5 mi n , 然 后摊 放 到室 外风干 切 口 , 使刀 口愈 合 。
微环境 。 通 过 该 试 验 研究 不 同 稻 草覆 盖 厚 度 对免 耕 栽 培 马 铃 薯 产量 和 品 质 等性 状 的影 响 , 为肥 东 县 免 耕稻 草 覆 盖 栽 培 马 铃 薯 的大 面 积 推 广提 供 科 学 的理 论 依 据 , 促 进 秸 秆 还
期干 旱 进行 浇 水灌 溉 。 马 铃薯 出苗时 . 覆盖 量较 大 的小 区及 时扶 苗 帮助 出苗 。 处理 D 、 D 小 区全 期 无须除 草 , 处理 D 小
碱解氮 5 8 . 3 m g / k g , 有效 磷 9 . 4 mg / k g , 速效钾 8 5 . 2 mg / k g , 有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5年第 2 l期
园艺 学
不 同稻草覆盖厚 度对免耕栽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等性状的影响
汪 本 忠
( 安 徽 省 肥 东 县 农 业 技 术 综 合 服 务 中心 , 安徽肥东 2 3 1 对免 耕栽 培 马铃 薯 产量 与 品质 等性 状 的影 响研 究 结果 表 明 , 稻 草覆 盖 量 2 2 . 5 、 1 5 . 0 t , h m 的 处理表 现 了较 高 的产 量 、 较 好 的经 济性 状 。 稻 草覆 盖 量 2 2 . 5 t , h m 值 得在 稻 草 比较 充足 的地 区具有 较 高 的推 广价值 , 稻 草 覆 盖量 l 5 . 0t / h m 在 稻 草 资源 紧张 的地 区有 一 定的推 广 前景 ; 稻草 覆盖 量 7 . 5 t / h m 2 产量 及 经济性 状表 现不 好 , 不 宜进 行 免耕 覆盖 栽培 。 关键 词 马铃 薯 ; 稻 草覆 盖 ; 免 耕 栽培 ; 性状 ; 影 响 中 图分类 号 ¥ 5 3 2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 2 1 — 0 0 6 5 — 0 2
薯 种切 块后 经 赤霉 素和 多菌 灵处 理 , 于2 0 1 3年 1月 5日开 始播 种 。 播 种量 为 2 2 5 0 k g / h m 。
1 . 2 试 验 设 计
6月 2日进 行 田间调 查 取 样 , 每小 区 选 1 0株 代 表性 植
株 进 行 田间调 查 和 室 内考 种 , 分 别 进行 株 高 、 主茎数 、 单株 薯数 、 单 株 薯重 、 单 株 大 薯率 、 单 株 中薯 率 、 单 株 小薯 率 和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