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习题讲解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可以长期关注11.1 全等三角形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2.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AA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ppt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1.ppt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2.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1a.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2a.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3a.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1.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2.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3.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4.ppt12.2.1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ppt 12.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PPT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PPT课件1.ppt12.3.1 等腰三角形PPT课件2.ppt12.3.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1.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3.ppt 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1.ppt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2.ppt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3.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1.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2.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3.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4.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5.ppt13.1 算术平方根PPT课件.ppt13.1 习题讲解PPT课件.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1.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2.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3.ppt13.2 平方根、立方根习题课课件.ppt13.2 习题讲解PPT课件.ppt13.3 实数PPT课件1.ppt13.3 实数PPT课件2.ppt13.3 实数PPT课件3.ppt13.3 实数(实数的概念)课件.ppt13.3 实数习题讲解课件.ppt14.1 变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课件.ppt14.1.1 变量PPT课件.ppt14.1.2 变量与函数PPT课件1.ppt 14.1.2 变量与函数PPT课件2.ppt 14.1.2 函数PPT课件.ppt14.1.3 函数的图象PPT课件1.ppt 14.1.3 函数的图象PPT课件2.ppt 14.2 一次函数_待定系数法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复习课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实际问题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正比例函数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课时).ppt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ppt 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 14.3.2一次函数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1.ppt 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ppt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ppt15.1 整式的乘法PPT课件1.ppt15.1 整式的乘法PPT课件2.ppt15.1 整式的乘法(1)PPT课件.ppt15.1 整式的乘法(2)PPT课件.ppt15.1.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PPT课件.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1.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2.ppt 15.1.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ppt15.1.4 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ppt15.2 乘法公式(第1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2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3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_平方差公式课件.ppt15.2.1 平方差公式PPT课件.ppt15.2.2 完全平方公式PPT课件.ppt15.3 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课件.ppt 15.3 整式的除法(第2课时)课件.ppt 15.3.2 单项式除单项式PPT课件.ppt 15.3.2 整式的除法PPT课件.ppt15.4 因式分解.ppt15.4 因式分解(1).ppt15.4 因式分解(2)(平方差公式).ppt 15.4 因式分解(3)(完全平方公式法).ppt 15.4《因式分解》复习ppt课件.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退位减法的应用练习 人教版(共18张PPT)

(1)二(1)班和二(2)班共做了多少个“生态瓶”?
32+45=77(个)
答:二(1)班和二(2)班共做了77个“生态瓶”。
(2)二(3)班比二(2)班少做了多少个“生态瓶”?
45-18=27(个) 答:二(3)班比二(2)班少做了27个“生态瓶”。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不唯一,如: 二(2)班比二(4)班多做了多少个“生态瓶”? 45-27=18(个) 答:二(2)班比二(4)班多做了18个“生态瓶”。
7.(选题源于教材P22第13题)
按规律填一填。 (1)24,32,40, 48 56, 64 , 72 。 (2)93,86,79, 72 56,58 , 51 。
8.(选题源于教材P22第14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
57
89
+3 4
-2 5
+4 1
87
32
68
(第二、三个竖式填法不唯一)
结果为43的有: 1 6 +2 7
6 +7 9
30 -11
52 -9
44 +4 1
64 +4 5
19 +2 4
90 -5
90 -47
3.(选题源于教材P21第9题) 先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再算出它们的差。
45 53 62 51 70 44 27 9 25 36 19 38 和: 85 90 59 41 82 96 差: 85 90 59 41 82 96
第8课时 退位减法的应用练习
教材习题
1.(选题源于教材P21第7题) 计算。 54-27=27 66-49=136-28=8 87-38=49 54-36=18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共98张PPT)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拨珠略。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第7单元·P77做一做
1.
有( 4 )个百、( 6 )个十和( 8 )个一,它 们组成的数是( 468 )。
八千五百,八千六百,八千七百,八千八百,八 千九百,九千,九千一百,九千二百,九千三百
第7单元·P84做一做
1.有多少张明信片?
3254张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四千八百七十六
九千九百
五千零七
第7单元·P85做一做
1.读出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八百六十,八百七十,八百八十,八百九十,九百,九百 一十,九百二十,九百三十,九百四十,九百五十,九百 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
2.按要求数数。 (3)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 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3.
九
九
九
一千
4.估一估,数一数。
(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拨珠略。 (2)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四千九百五十,四千九百六十,四千九百七十, 四千九百八十,四千九百九十,五千,五千零一 十,五千零二十,五千零三十,五千零四十,五 千零五十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拨珠略。 (3)从八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三百。
12.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练一练。
离散数学课件总复习之习题讲解

4 c8
25 c2
10 c5
11 c6
36 c7
7 3 c3 11 4 c8 17 6 c4 10 c5 7 3 c3
11
5 c1
6 c4
25 c2
11 c6
36 c7
5 c1
22 11
4 c8
25 c2
36 c7 5 c1
17
11 c6 10 c5 7 3 c3 4 c8
6 c4
25 c2
36 c7 11 5 c1 61
6 c4
11 10 c6 c5
3 c3
c7 01
4 c8
c8 1111
c5 110
c6 101
电文总码数:4×5+ 2×25+ 4×3+ 4×6+ 3×10+ 3×11+ 2×36+ 4×4=257
P295 6.9
设散列表为 HT[13] ,散列函数 H(key)=key%13 ,用闭散列法解决冲突, 对下列关键码序列12,23,45,57,20,03,78,31,15,36造表。 (1)采用线性探查法寻找下一个空位,画出相应的散列表,并计算等概率 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和搜索不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 ( 2 )采用双散列法寻找下一个空位,再散列函数 RH(key)=(7*key)%10+1 , 寻找下一个空位的公式为 Hi=( Hi-1+RH(key))% 13,H1=H(key) 。画出 相应的散列表,并计算等概率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 温习:
20122012年秋季年秋季各内容重点题型讲解各内容重点题型讲解容容比比示例例题示例例题线性表线性表1515p86222p86222栈和队列栈和队列1515p133322p133322数组矩阵和串数组矩阵和串1010p185413p185413二叉树堆二叉树堆huffmanhuffman2020p248518p2485185205201010p29569p295691100p393810p393810p395824p395824搜索结构搜索结构2020p343715p343715排序排序p44092p44092p86222p86222设在一个带附加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所有元素结点的数据值按递增顺序排列试编写一个函数删除表中所有大于min小于max的元素若存firstppqq温习
习题讲解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
第8页
一、填空
7.已知 : 椭圆 x2 y2 1上有一点P到其右 25 9
准线的距离为 9,则该点到左、右焦点 的 4
的距离分别为
.
第9页
一、填空
8. 已知椭圆 C
:
x2 a2
y2 b2
1(a
b
0),F1,F2
是焦点,若椭圆上存在 一点P使F1PF2 60,
则离心率e的范围为
.
第10页
P,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
第7页
一、填空
5.已知A( 1 ,0),B是圆:( x 1 )2 y2 4圆
2
2
心为F上一动点,线段 AB的中垂线交 BF于
P,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
6. 过椭圆
x2 a2
y2 b2
1(a
b
0)的左焦点F1作
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 P,F2为右焦点,若
F1PF2 6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Nhomakorabea2
2
的最远距离为 7,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第12页
二、解答题
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 O,焦点在x轴上, 直线y x 1与该椭圆交于P、Q两点,且 OP OQ,又 | PQ | 10 ,求该椭圆的方程.
2
第13页
二、解答题
3. 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原 点,焦点在x轴上, 过其右焦点 F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 A、 B两点,若椭圆上存在一 点C,使OA OB OC .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 | AB | 15,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一、填空
8. 已知椭圆 C
:
x2 a2
y2 b2
1(a
b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习题课件 整理与评价 知识与技能p94~98

(4)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这两种电器 2010年的销售情况。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两种电器2010年销售总量相 差不多,因受气温影响,空调在7,8月份销量最大,1月、 2月、11月、12月销量较少。
(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
4×6+3×4×2+3×6×2=84(平方分米)
5
4×3×6=72(立方分米)
72立方分米=72升
4 5 4
5
5
17.下面是一位病人三天中记录体温的折线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天给病人量几次体温?每次间隔几小时? (2)这4次位病人的6小体时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18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 18和6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 56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14。 56和14的最小公倍数是56。 16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16。 16和96的最小公倍数是96。 9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1。 4
6
5 511 7 145 5 42 4 147 9 554
5 7 27 42
2分米=20厘米 16×20=320(立方厘米)
15.胜利小学新挖一个长方体沙坑,沙坑的长是4米, 宽是2米,深是0.4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黄沙才能 填满?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些黄沙重多少吨?
4×2×0.4=3.2(立方米) 1.4×3.2=4.48(吨)
16.一个长方体鱼缸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 3分米。(玻璃厚度不计)
P95~98知识与技能
a
6 a
6
=6
a
=0
6
a
>6
6
a
1≤a≤6
6
a
a
=3
高等数学上册习题讲解PPT课件

f(0)lim ln(bx2)lnb
x 0
a
1cosx~ 1x2 2
1 ln b
2
高等数学期末辅导
x1 x -1
例2 函数f (x) a
x-1
2xb x-1
在x1处连,则 续a=( 0 ), b=2
解:计算函数值 f(1)? a,计极限值
lim f (x) ?,此时,要考察左右极限,
x1
右极限 f( 1 0 )lim f(x) ? 0 x 1
limcosx x2 sinx
例3. 求 lim xx.
x0
00 型
解:
lim x x limexlnx
x0
x0
e0
1
高等数学期末辅导
例4. 求 xl im0txa2nsxinxx.
0型 0
解: 注意到 ~
原式 xl im0tanxx3x xl im0se3c2xx21
lim
x0
tan2 x 3x2
高等数学上 复习
高等数学期末辅导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2小时
题目类型:选择,填空,计算, 证明,综合
考试注意事项:
签名,时间控制,先易后难, 答题规范。
高等数学期末辅导
一、极限计算
• 主要方法: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替换, 罗必塔法则,其他方法(有理化、定积分定义 等),特别注意各种方法的结合。如无穷小+罗 必塔,罗必塔+积分上限函数等。
cotx
lim
x0
(1 2x )cotx 1x
1
ln(112xx)
~
2 1
x x
高等数学xl期i m末0(cs辅oinsxx导 12xx) e 2
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和经典练习题 PPT课件 图文

3.反比例函数
考试内容: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 比例函数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 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2)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和解析表 达式 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像的变化 情况) (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考查函数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
评: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许多知识点的 结合,使函数的学习更加丰富而灵动。
5.考查函数的应用(1)代数应用
例1 (2008年安徽省)刚回营地的两个抢险分队又接 到救灾命令:一分队立即出发往30千米的A镇;二分 队因疲劳可在营地休息a(0≤a≤3)小时再往A镇参 加救灾。一分队出发后得知,唯一通往A镇的道路在 离营地10千米处发生塌方,塌方地形复杂,必须由 一分队用1小时打通道路,已知一分队的行进速度为 5千米/时,二分队的行进速度为(4+a)千米/时。
库有粮食100吨,乙库有粮食80吨,而A库的容量为70
吨,B库的容量为110吨。从甲、乙两库到A、B两库的
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
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库
20
15
12
12
B库
25
20
10
8
②①当若甲甲、库乙运两往库A库各粮运食往吨A、,B请两写库出多将少粮吨食粮运食往时A,、总B两运 费库最的省总,运最费省y(的元总)运与费x是(多吨少)?的函数关系式
③②①若当判平顶断行点△于MA轴B的M的坐的直标形线为状与(,抛-并物2说,线明-交理1于)由C时。、,D求两抛点物,线以 C的D解为析直式径,的并圆画恰出好该与抛轴物相线切的,大求致该图圆形的。圆心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o(s)
H3
G B (s) 1 (G 1 G 2 G 3G 1 G G 4 2 ) G H 33 G G 4 1 G 2 G 3H 1 H 2
第三章 习题讲解
3.9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s)
K Ts1
求:(1)K=20,T=0.2;(2)K=16,T=0.1;(3)K=2.5,T=1
(1)当K=2.5,T=1时, X o(t)K K 1 (1 e K T 1 t) 0 .7(1 e 4 3 .5 t)
从上面可知:当K值增大时,系统的响应快速性 变好;当T值减小时,系统的响应快速性也会变 好。另一方面K值增大时系统的稳态误差变小。
3.12 下图为某数控机床系统的位置随动系统的方框图,
求:(1)阻尼比及无阻尼固有频率n ; (2)求该系统的Mp ,tp ,ts和N。
Xi(s)
Ka=9
1 s(s 1)
Xo(s)
解:
GB (s)
s2
9 s
9
n
3rad
/ s,
1 6
M p exp
53.8% 1 2
tp n
1 2
1.062s
ts
4 8s n
(0.02)
N2ts
H1 G1
G2
G3 G4
H2
解: Xi(s)
H1 G1
G2 H2 G3
G3 G4
G5 Xo(s) Xo(s)
G5
Xi(s)
H1
G1G2 1 G3G2H 2
1+G3 G4
Xo(s)
G5
Xi(s)
G1G2(1G3G4)G5 1G3G2H2 G1G2H1
Xo(s)
G B (s ) 1 G 1 G 2 H G 1 1 G ( 2 1 G 5 G 3 G G 1 4 G )G 2 G 1 G 3 G 2 G 4 G 5 5 G 2 G 3 H 2
开、关 门位置
电位器
放大器
电动机
绞盘
大门
实际 位置
第二章 习题讲解 2.11 证明图示两系统为相似系统。
R1
ui
C1
R2 uo C2
xi
K2
C2
C1
xo
K1
解: 对图示阻容网络,
R1
C 1d diu tddou tuiuo/R 1C 2d du t ui
C1
du C2 dt(uou)/R2
(C1s1/R1)Ui(s)(C1s1/R1)Uo(s)C2sU(s)
希望 液位
实际 电位器 放大器 电动机 减速器 阀门 水箱 液位
浮子
系统中控制量为M2 ,扰动量为Q,被控制量为液 面的高度,被控制对象为水箱,除水箱以外的部 分为控制器。
1.15 分析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并绘制系统功 能框图。
放大器
电动机 绞盘
门
u2
反馈
u1开
关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 u1>u2,电位器桥式测 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 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 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滑动触头上移,直至桥 路达到平衡( u1=u2),电机停止转动,大门开 启。反之,合上关门开关时,电机反向转动,带 动绞盘使大门关闭;
故:
G2(s)
Xo (s) Xi (s)
(C1s K1)(C2s K2) (C1s K1)(C2s K2) K1C1s
C1 K1
s
1
C2 K2
s
1
C1 K1
s
1
C2 K2
s
1
C1 K2
s
显然:两系统具有相同形式的传递函数,即该两
系统为相似系统。
2.17 求出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Xi(s)
xi
K2
C2
C 2 d di x td do x tK 2xixoC 1 d dox td d x t C1
xo
C1ddxot ddxtK1x
K1
x
( C 1 s C 2 s K 2 ) X o ( s ) C 1 s ( s ) X ( C 2 s K 2 ) X i ( s ) C 1 so X (s) (C 1 s K 1 )X (s)
2、若系统受到扰动使液面升高,则浮子相 应升高,使电位器滑动触点上移,给电动机提供 一定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 门开度,使输入流量减小,液位下降,直到电位 器滑动触点回到中间位置,液面恢复给定高度;
3、若系统收到扰动使液面下降,则系统会 自动加大阀门开度,使输入流量增加,液面恢复 到给定高度。
R2
u
uo
C2
(C 2 s 1 /R 2 )U (s ) U o (s )/R 2
G 1 (s) U U o i( (s s ) ) (R 1 C (1 R s1 C 1 1 s ) R 1 ( 2 ) C R 2 s ( 2 C 1 2 s ) 1 R )1 C 2 s
对图示机械网络,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第一章 1.13 分析图示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并在 系统中找出控制量、扰动量、被控量、控制器、 和被控对象,试绘制系统功能框图
节流阀
M2
节流阀
H(t)
Q
. +V 减速器
M1
-V 放大器
电动机
解: 1、电位器滑动触点位于中间位置,电动机 停转,阀门保持原有开度,水箱中流入水量与流 出水量相等,液面保持在希望的高度。
等三种情况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并分析开环增益K与时
间常数T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解:
K
K
GB(s)1TsK1
K Ts1K
K1 T s1
Ts1
K1
Xo(t)KK 1(1eKT1t)
(1)当K=20,T=0.2时,X o(t)K K 1(1 e K T 1 t)0 .9(5 1 e 2 10 t)5 (2)当K=16,T=0.1时,X o(t)K K 1(1 e K T 1 t)0 .9(4 1 e 1 17 t)0
2.18 求出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Xi(s)
解: Xi(s)
G4
G1 H2
G2
G3
H1
H3
G1
G2
G3
H1 H2
G4 G1G 2G 3
H3
Xo(s) Xo(s)
Xi(s)
G1G2G3 1G1G2G3H1H2
1 G4 Xo(s)
G1G 2 G 3
Xi(s)
H3
G1G2G3 G4 1G1G2G3H1H2
ts 2tp
3.74(0.0
2)
d
3.9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s(s1K)(s5) 求其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 稳态误差ess=0.01时的K值。
解: Gk(s)s(s1K )(0/.52s1)
essss5/K0.01
K500
3.18 如图所示系统,已知Xi(s)=N(s)=1/s,试求输入Xi(s)和扰动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