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问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唐诗五首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2)诗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抒情。

四、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五、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

参考答案
一、德行喜鹊蝉鸣稻子
二、1.作者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2.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3.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4.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5.离开
6.同“现”
三、D
四、1.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
船。

2.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3.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
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五、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清风半夜鸣蝉
3.xiàn 现
4.月鹊蝉蛙星雨店桥。

(完整版)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朋B、人C、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A、《论语》B、《庄子》C、《礼记》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黄山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B、乏C、困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A、李白B、苏轼C、李之仪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B、礼节C、礼仪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B、俭朴C、俭素1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16、“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B惆C愁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 ),( )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B、辫C、辩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A、kuǐB、guīC、wā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的文章。

古诗词题目

古诗词题目

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古诗词部【应考点】1、熟记学过的诗词,弄懂其意思。

2、能按作者朝代收集其其作品。

3、收集古诗词中的名句,能给古诗分类。

(如爱国、亲情、友情、送别、写景等)【链接考题】1、按原文填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此诗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元”的意思是,“但”的意思是,令作者悲伤的原因是,由此可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道题主要检查我们平时学习的效果。

《示儿》是我们学过的古诗,因此作答时,不会太难。

(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宋、陆游、本来、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热爱祖国。

2、《泊船瓜洲》是朝的诗人的作品,诗中的成为了思乡名句。

(分析)该题考了作者及朝代,以及从诗中积累的句子,要求不是很高。

(答案)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先读古诗,再填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其中诗中的“故人”是。

我们曾经学过这位作者的诗有和;这个故人的诗有。

(分析)对于比较著名的诗人,我们不仅要能背诵、默写他的诗,还要了解与他有关的诗人、诗作。

(答案)李白、孟浩然、《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宿建德江》。

4、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

只是在表达主题的时候,表达的角度不一样,《示儿》是通过作者的来表现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通过作者的来表现的。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其主题都是表现爱国的思想,只是表达角度不同而已,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爱国、悲、喜。

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

请试试你积累了多少。

( 1)写出描写送别的诗(词)两句:;。

( 2)写出描写春景的诗(词)两句:;。

( 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两句:;。

( 4)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两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古诗词问答

古诗词问答

古诗词问答1、问题:《静夜思》的作者是谁?答案:李白2、问题:《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问题:《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处处闻啼鸟。

4、问题:《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疑是银河落九天。

5、问题:《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千里江陵一日还。

6、问题:《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乡音无改鬓毛催。

7、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烟花三月下扬州。

8、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

9、问题:《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水村山郭酒旗风。

10、问题:《乌衣巷》中“朱雀桥边野草花”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乌衣巷口夕阳斜。

11、问题:《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巴山夜雨涨秋池。

12、问题:《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一片孤城万仞山。

13、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胡天八月即飞雪。

14、问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柴门闻犬吠”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风雪夜归人。

15、问题:《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半江瑟瑟半江红。

16、问题:《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当春乃发生。

17、问题:《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边秋一雁声。

18、问题:《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小桥流水人家。

19、问题:《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碧水东流至此回。

20、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君离别意”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同是宦游人。

古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田家郑獬(xiè)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明”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1分)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在诗人的眼中,“云”被人格化了,表面上是对“云”的责怪、埋怨,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下美景的喜爱眷恋之情。

(二) 蝶恋花①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②夷犹③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④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⑤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⑥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此词是词人退居苏州期间所作,写的是苏州附近的田园风光。

②画舫:彩船。

③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④江国:水乡.⑤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⑥看看:转眼之间,即将。

1.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上片侧重写乘船游湖所见的水涨草绿、鹅儿戏水、微风拂岸的江南自然春色;下片侧重写词人在船上所见的农事;表达了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满足感、认同感)。

2。

“春涨一篙添水面”一句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

(2分)示例:这是对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后的河水的描写。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涨起来之后湖面因涨水而加宽的景象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上片写春水上涨、芳草嫩绿、鹅儿嬉戏,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

B。

“谷雨才耕遍"中的“才”字,流露了词人对农事迟晚的不满情绪。

C。

全词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之情。

D。

本词写景细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刻画了清新、明净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二、爱国忧民(三) 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被押往大都,途经金陵之时。

全国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集

全国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集

全国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集1、(四川卷)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1)【答案】请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述,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资料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2)【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资料来分析。

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十五、14.(1)①“湿”字,描述出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情绪。

②“迷”字,描述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惘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述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应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

(荆轲《易水歌》)
3.________________,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垓下歌》)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________________。

(刘邦《大风歌》)5.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6.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7.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8.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9.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

(《巴东三峡歌》)
10.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咏柳》)
13.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14.唴笛何须怨杨柳, 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
15.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16.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蒌》)
17.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岭《出塞》)
18.江流天地外,________________。

(王维《汉江临眺》)
19.________________,每逢隹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________________。

(王维《相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