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医院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医疗卫生应急规章制度

医疗卫生应急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做好医疗卫生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二、应急预案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组织建设:设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级应急指挥中心职责和人员组成。
(2)预警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做好信息收集、核实和发布工作。
(3)资源调配:根据应急情况,及时调动医疗资源,保障医疗机构的应急需求。
2. 医疗救援应急预案(1)组织建设:建立医疗救援队伍,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2)快速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迅速救治伤员。
(3)医疗物资保障:保障医疗物资的储备和供应,确保医疗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应急演练1. 组织演练定期组织医疗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2. 演练内容演练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医疗救援工作和医疗救治流程等方面。
3. 演练效果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疗应急工作水平。
四、卫生事件信息发布1. 及时发布消息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有关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恐惧。
2. 准确传播信息在发布信息时,确保信息准确、传达清晰,提高群众对应急工作的信任度。
3. 加强社会沟通加强与媒体、社会团体等的沟通,共同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五、医疗卫生安全保障1. 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2. 完善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3. 加强医疗物资供应加强医疗物资的储备和供应,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处罚与奖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医疗卫生机构,将依法予以处罚;对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出色的医护人员,将给予奖励和表彰。
七、监督与评估成立医疗卫生应急工作督导组,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医院应急预案工作制度

医院应急预案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救援工作。
第三条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负责、协同应对、及时救援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二、组织架构第五条医院应当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院应当设立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
第七条医院应当设立应急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的决策。
第八条医院应当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队伍,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
三、预防措施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工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处置流程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责任人。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突发公共事件。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机制,组织人员、设备和物资进行救援。
五、救援与恢复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与恢复工作,制定救援与恢复方案,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责任人。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水平。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期恢复工作,组织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六、培训与演练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应急管理工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医院应急响应管理制度

医院应急响应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院应急响应工作,做好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明确医院应急响应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实施流程,提高医院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医院安全生产。
2. 原则:科学规范、及时高效、依法合规、区域协作、持续改进。
三、组织机构1. 医院领导小组:由院长或副院长担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负责医院应急响应工作的决策和指导。
2. 应急办公室:设在医院综合办公楼内,由副院长或主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副主任1名,成员多名,负责统筹协调医院应急响应工作。
3. 应急指挥部:设在医院总部内,由院领导小组成员担任指挥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4. 应急专家组:由医院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根据需要随时调配,为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五、应急响应级别医院应急响应工作按照紧急程度和事件影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Ⅰ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Ⅲ级应急响应和Ⅳ级应急响应。
1. Ⅰ级应急响应:对人员生命安全、医院重要设施及设备的保护和灭火救援等内容进行规定。
2. Ⅱ级应急响应:对医疗急救、物资保障、通信保障、信息发布等内容进行规定。
3. Ⅲ级应急响应:深度部署各方救援、应急物资支援、通信保障、信息发布等内容进行规定。
4. Ⅳ级应急响应:全面指挥协调医院各项工作,指导群众安全疏散、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内容进行规定。
六、应急响应流程1. 领导启动:应急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院领导小组成员主持召开应急工作会议,成立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 信息收集:组织人员对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勘查,了解事件情况、影响范围和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3. 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立即组织医疗救援、物资调配、通信保障等工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4. 情况通报: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通报事件处置情况和进展,及时发布信息,保障社会稳定。
医院卫生应急工作制度

医院卫生应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卫生应急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卫生应急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依法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确保应急信息畅通。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设备保障,确保应急需要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第五条医院应当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卫生应急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推广应用先进的卫生应急技术和方法。
第七条医院应当加强卫生应急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组织体系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医院的卫生应急工作。
第十条医院应当设立卫生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管理应急物资和设备,组织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第十一条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应当设立卫生应急工作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卫生应急工作。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卫生应急专家队伍,为卫生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应急预案第十三条医院应当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卫生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医院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内容。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化。
四、应急响应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的级别和程序。
医院医疗卫生应急队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卫生应急队管理方案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等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挽救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对我院现有的卫生应急医疗队进行进一步完善。
一、组织架构成立卫生应急医疗队领导组:组长:何延政副组长:程荣尧邓存良组员:黄君张贻聪张志杜一华郝杰李涛1 吴显和尹崇光鄢飞鹏叶云李华尹崇麟邓小川领导组下工作小组组长:尹崇光副组长:1 吴显和组员:顾应江陈睦虎黄志远周凯余平贵吴世韬夏冬叶强贾鹏淦宇谭美云叶飞李多陈妮李世珍张灵美李星戴丽康长珍陈俊芳许跃成曾小龙李擎申乔木二、工作职责1、领导组职责:负责指挥调配应急医疗队各小组所有成员,统筹协调各种工作。
2、工作小组职责:尹崇光:负责组织医院医疗应急救援队开展医疗保障工作和对上对外应急主管部门的联络工作;负责向应急医疗队领导组汇报医疗队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全院相关应急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工作,推荐应急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应急知识培训。
1、吴显和:协助组长开展各项工作,做好院内医疗、护理人员协调。
组员职责:具体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参加由上级部门或医院组织的相关应急知识培训。
3、应急医疗队院外医疗救治小组成员:医疗队第一小组:组长:顾应江组员:余平贵谭美云叶飞李世珍司机:许跃成车号:川E40781医疗队第二小组:组长:陈睦虎组员:叶强贾鹏李多康长珍司机:曾小龙车号:川ES6772医疗队第三小组:组长:周凯组员:黄志远淦宇夏冬张灵美司机:李擎车号:川E86057医疗队第四小组:组长:陈妮组员:吴世韬李星戴丽陈俊芳司机:申乔木车号:川E86197医疗队职责:受上级指派进行现场救援,初步处理、分诊、分级,为转送医院治疗做好准备。
医院应急人员队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
三、应急人员队伍构成1.应急队伍由医院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
2.应急队伍分为以下专业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病员的救治、转运和护理。
(2)消毒防疫组:负责现场消毒、隔离、防疫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设备等的调配和供应。
(4)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四、应急人员职责1.应急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熟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
2.应急人员应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应急人员应遵守以下职责:(1)接到应急指令后,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迅速开展医疗救护、消毒防疫、后勤保障等工作。
(3)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自身安全,避免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1.医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技能、防护知识等。
3.应急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检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六、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1.医院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完好。
2.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救护用品、消毒防疫用品、防护用品、应急药品、设备等。
3.应急物资的管理由应急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应急物资处于良好状态。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范本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卫生和健康领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卫生应急管理遵循科学性、协同性、法治性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应急处置为辅、危害防范为前提的原则。
第五条所有涉及卫生应急管理的单位和部门应当加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和协作机制。
第二章应急预案体系第六条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三级预案体系”,包括国家级预案、省级预案和市县级预案。
第七条国家级应急预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编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
国家级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工作机制、预警预报、应急响应等内容。
第八条省级应急预案由省卫生计生委编制,经省政府批准发布实施。
省级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指挥体制、资源调配等内容。
第九条市县级应急预案由市县卫生计生委编制,经市县政府批准发布实施。
市县级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置流程、应急物资储备、医疗救治等内容。
第十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演练国家、省、市县级应急预案,不定期组织联合演练。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卫生计生部门的应急演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三章应急反应机制第十二条卫生应急事件发生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责任,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第十三条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小组、应急专家组等,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四条卫生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当及时向群众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保障社会稳定。
第十五条卫生应急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水平。
第四章应急资源管理第十六条卫生应急事件发生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动医疗救护力量,集中力量救治伤病员。
医院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卫生应急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 设立医院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工作,包括应急队伍的组建、培训、演练和物资储备等。
3. 医院卫生应急队伍分为专业应急队伍和兼职应急队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援和保障工作。
三、应急队伍组建与管理1. 专业应急队伍由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护士、药剂师等组成,负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爆发等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援工作。
2. 兼职应急队伍由医院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负责日常应急演练、现场救援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应急队伍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2)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3)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熟悉应急工作流程。
四、应急队伍培训与演练1. 医院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应急队伍培训计划,组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 应急队伍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应急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1. 医院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完好。
2. 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的可用性。
3. 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报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应急响应与处置1.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卫生应急队伍应迅速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开展现场处置、救援和保障工作。
2. 应急队伍应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区,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本地区卫生应急工作需要,遵循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协调运转”的原则,组建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队伍,配备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2、应将部分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技术保障人员选拔至医学救援队,选拔标准:
(一)工作态度端正、服从指挥、热爱卫生应急事业;
(二)原则上具有相关专业岗位3年以上工作经历;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资质;
(三)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以男性为主,适当考虑女性比例;
(四)在岗期间参与过大型活动保障、灾害救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备选人员优先考虑。
3、做好应急队伍成员信息库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卫生应急队伍的调用,实行分级管理、动态维护、适时更新和调整。
4、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单位加强队伍管理,建立应急工作队伍成员基本资料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并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对队员进行及时调整。
定期开展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5、队员应具备现场应急指挥与决策、应急管理和协调、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现场检伤分类和应急处置、伤员分流转送、后勤保障等技能。
队员要保持通讯畅通,当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