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

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有关问题研究韩苏明孙浩锡徐为根(江苏省气象局,南京210008)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气象工作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
气象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气象探测、信息传输与加工、预报服务、气象科研及各项管理等都与标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标准化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构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气象标准化是推进气象事业结构调整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发挥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社会气象科技资源共享的前提,是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业务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中国气象局将发展和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列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之中,采取了筹备成立“全国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气象标准化队伍,研究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
气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气象标准在气象装备生产、雷电防护、规范业务技术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但是,面对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还处于相当薄弱和滞后的状态,还有大量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有待制定、修订。
另一方面,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对标准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我国把搞好技术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入WTO后的“三大战略”之一,这对气象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国家标准化建设和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结合我国气象标准化的现状和新的要求,对未来气象标准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推进气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决策支持。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 实验背景:- 介绍软件工程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2. 实验目的:- 阐述实验的主要目标,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应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说明实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总结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实验的时间安排、实验环境和实验工具的选择等;- 介绍实验所采用的具体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示实验的具体成果,如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
5. 实验总结与启示:- 总结实验的主要收获和经验教训;- 强调实验对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提出对未来实验改进的建议。
小点详细阐述:1.1 介绍软件工程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说明软件工程实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引述软件工程实验在工业界中的实际应用。
1.2 阐述实验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解释为什么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用相关研究数据支持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解释实验的主要目标:-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应用;- 强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重要性。
2.2 说明实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引述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和薪资水平的数据;- 举例实验如何提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3.1 介绍实验的具体设计:- 详细阐述实验的时间安排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解释为什么选择了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
3.2 说明实验工具的选择理由:- 介绍使用的开发工具和项目管理工具的优势;- 分析这些工具如何帮助实验的成功实施。
4.1 详细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分析团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4.2 展示实验的具体成果:- 说明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展示实验成果的图表和数据,如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软科学研究思路及方法

164 209 199 309 279 371 336 499 393 160
145 213 258 537 630 708 564 855 673 304
56 58 36 62 54 87 67 81 68 14
67 52 33 45 48 58 43 27 21 5
25 23 2 17 45 40 80 54 41 28
2)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知识产权管理处
3)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部 4)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 的若干专家
Company Logo
2. 软科学研究程序
开题
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2)该领域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3)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及实施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成
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4)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5)工作量及工作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 计算与实验、论文书写等)
Company Logo
3. 研究方法及工具
情报分析理念发生变化,越来越注重全样本分析,注 重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时代如何快速准确的搜集与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信 息、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是情报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与 关键任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2 研究工具
SPSS, Citespace,TDA, Orbit,CNIPR , Innography,UCINET,智慧芽 等
研究工具的差异,反映出的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 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Company Logo
3.2 研究工具(案例)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软件工程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各大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在其中加入了实验环节。
本篇文章将对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的撰写进行探讨。
首先,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的撰写应该贴近实验过程。
这意味着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对实验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并对实验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在实验中,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细节;在实验之后,我们应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
只有在真正深入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经过有全面的掌握后,我们才能写出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其次,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的撰写应该具备科学的逻辑性和清晰的表达能力。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我们应该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并在实验结果中体现出来;同时,我们需要将实验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此外,在写实验报告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句式的条理清晰,以及格式的规范统一。
最后,在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的撰写中,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在实验报告中注明所使用的软件和工具的名称、版本号等信息,以便读者对结果进行验证和复现。
同时,在实验报告中,我们还应该引用相关的文献,为实验结果提供支撑和佐证。
总之,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实验报告的撰写,力求做到准确、明确、清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科学项目研究报告撰写提纲

软科学项目研究报告撰写提纲总体要求:撰写的研究报告,应包括立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结论、对策建议等主要内容。
要求逻辑清晰,分析透彻,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论明确,充分反映项目研究的核心观点、主要结论和具体政策建议,报告内容应不涉密,可公开;对已提供决策支撑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报告,需提供相关成果应用的证明附件。
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时,可根据课题的具体情况,自拟各级标题。
也可根据项目情况,组织架构,围绕课题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切忌跑题。
对策建议部分应有依据,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并能对潜在的风险予以阐述。
基本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研究内容清晰,研究对策可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与实用性。
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两部分的文字篇幅应占总篇幅的30%-40%。
,以下撰写提纲仅供参考。
课题名称:完成单位:一、立题背景现状分析:分析国内(外)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叙述某一行业、领域的现状,通过优劣势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制约经济、社会、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研究的起步基础、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意义等(内容应涵盖基本情况、现状分析、主要特点、特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经验借鉴等)二、研究思路应用哪些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立题背景中存在的哪些技术或理论问题,为什么领导部门或行业决策提供依据(或进行理论、实践探讨)等。
思路撰写要求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写成“将来时”,不要写成“完成时”。
重点突出研究内容、任务、目标。
三、研究方案1、详细写明在前期工作调查,发现和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针对哪些具体问题,研究提出系列创新性的思想观点和措施政策建议等。
2、采用了哪些理论、利用了哪些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具体工作内容,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各部分的研究内容可自拟标题。
3、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既要有理论分析,更要注重实际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与课题有关图、表,说明问题的数据等应就近插入文中。
软科学研究常见的问题及创新路径分析

软科学研究常见的问题及创新路径分析作者:李燕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17年第02期摘要:软科学研究旨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注重经济、社会与科技的“三位一体”性,讲究三者之间的持续与协调发展,并针对决策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之下,更好地实现科研活动的跨学科、深层次发展。
要正视当前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并探索软科学研究的创新路径和方法,引入软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机制,更好地提升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问题;创新;路径中图分类号:T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3-0093-02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Paths in Soft Science ResearchLI Yan(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Shenyang 110004,China)Abstract: The soft science research aims at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modern level of decision-mak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inity" of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hree,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omplex problems in decision management practic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re carried out,under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can better reali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oft science research, explore the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and introduce 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Keywords: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blems; innovation; path軟科学研究以社会实践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复杂性课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要使软科学研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式方法,实现跨学科、深层次的软科学研究,并针对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全面提升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软课题结题报告

软课题结题报告篇一:软科学结题报告1改四川省软科学项目结题报告项目名称:绵阳科技城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承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林秀英项目编号:05ZR052-052二00七年十月三十日一、概述科技中介服务业起源于西方,并且在国外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
我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也就决定了研究并借鉴国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意义和必要性。
1、中介和科技中介含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上,“中介”主要指“经济中介”或称“市场中介”,即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在需方和供方之间起沟通、联系、促进交易作用的个人、组织及其服务活动[1]。
中介组织具有服务、沟通、协调、自律、公正、监督等方面的职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介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服务型产业。
科技中介服务业是现代市场中介体系之中新的、高层次的部分,主要指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与科技进步相关的高知识含量的新兴行业。
中介服务业属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
而科技中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的发展证明,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美国的经济发展正是凭借着一套比较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如技术转移协调中心,全国技术转移中心和7个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等。
在欧洲,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都具有各自的工业行业的中介组织,他们参与了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影响涉及各个方面。
而日本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完全承担了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扶助中小企业成长、管理国家科技项目等一系列重任。
软科学课题

软科学课题什么是软科学课题?软科学课题是指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领域中的非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与自然科学课题相比,软科学课题的特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更高。
软科学课题承担了揭示社会现象背后规律的任务,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软科学课题可以研究人类行为、社会心理、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等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等。
研究者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期得出科学且可靠的结论。
软科学课题的意义软科学课题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还可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首先,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政府可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
其次,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社会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社会科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最后,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软科学课题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软科学课题的挑战与展望软科学课题的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其次,软科学课题的研究过程更加主观和复杂,因此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注重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软科学课题的研究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数据积累,因此需要研究者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
展望未来,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将会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研究单位:2012年10月20日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96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课题主持人:报告主要执笔人:报告统稿人:工作时间:摘要: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长株潭高校体育改革和建设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认识上的问题,如“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发展研究对我国区域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从改革建设上研究,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分析了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优势,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困惑与存在的问题。
得出“融合体育模式”是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第一部分理论思考研究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选题背景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相继 4月29日“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
同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形成长远竞争能力、培养核心增长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重大责任;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新世界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这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举措显现出巨大变化。
城市群的发展,社会在转型,教育在改革,人们的体育与健康观念、运动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正经历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
关注生命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
“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教育”和“健康第一”理念,必将促进在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学校和城市群教育的融合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
因而,城市群高校体育如何服务于城市体育文化生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目标所应做出的新思路。
明确和重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体育功能对全省发展的战略意义,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地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则是全面推进长株潭文化建设、整合资源利用与开发而发挥核心作用。
研究意义第一,相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大众体育理论研究,学校体育的研究目前有显冷清,然而学校体育不仅为社会体育提供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在健身知识和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上最具优势,这一课题对《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落实和实现终身体育思想,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两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节约资源,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意义重大,而这一课题在推动学校体育,引领体育进入人的生活领域,对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引导,实现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是我国目前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长株潭城市群学校体育发展成功与否是衡量这一区域配套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课题对于长株潭试验区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长株潭试验区建设“两型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课题的成功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课题界定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是指从长株潭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等方面,分析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对周边区域和高校具有的辐射功能;以及城市群的极化效应。
我们试图从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入手,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体育文化建设,所进行一些战略性的研究。
研究综述1.4.1国内研究现状1.4.1.1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和现存问题、体育资源研究成果多,而具体组织管理、管理过程、体育软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少。
学校体育建设仍处于封闭式现状,表现在学校体育开放和拓展的空间、学校体育体系的陈旧对终身体育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影响。
如谭军等学者的“高等学校和谐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软环境研究”,研究得出: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表现为“知行不统一”,虽具有一定的体育认知能力,但体育行为相对滞后。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学校体育现存问题认真分析,对学校体育发展策略加以研究。
1.4.1.2区域高校体育资源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的八字方针,如何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是试验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建立友好型学校的高校体育研究,其研究内容以区域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
阳剑等对“两型社会下长株潭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通过建立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学校和地方政府制定高校体育发展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1.3城市群高校体育产业研究:高校体育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丰富。
主要研究体育俱乐部对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带给城市经济利益,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
然而,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城市化一度并不成并行发展的趋势。
随着工业的发展迅速,城市社会需要有一个良性的经济、政治、丈化环境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圈学校体育。
1.4.1.4城市发展与体育文化:有关城市体育文化研究,大众体育研究最为热烈,最具特色的为城市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研究学校体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1.5.2国外学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学术研究过程必然与各国所在各层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的目的和用途等背景直接相连,从而形成各自的个性和特色。
孕育着不同的学科认可现状,发展和成熟性也存在一定的反差。
在理论研究取向方面,国内重整体、系统、宏观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重现实、具体问题,整合性不高等。
主要表现在:国外将青少年的成长与体育设施存在关联性,如1960年着名议员(Albermarle)向英国提交的报告指出,缺少体育设施与青少年犯罪率升高有关。
关于体育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问题一直是英国政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直到70年代英国地方政府大量修建体育设施,将体育和其它形式的休闲活动作为对付严重社会问题的手段。
早在1965年开始将全民健身运动落到各地的基层社区。
英国的学校体育的课外体育工作与社会上的各种体育俱乐部有直接联系,从而更进一步的促使学校体育的发展。
这些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以上理论研究,“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对开辟一条符合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的新路,使高校体育在承上启下的文化传承作用中,对构建两型社会发挥最大的功能,为城市群高校体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一、以2007年2月17日,教育部颁发(2007)2号文件为依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第三部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第二、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第三、以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依据。
其中包括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体育文化建设体系,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人才培养平台。
如何构建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模式;如何搭建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大学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真正辅助人才的长期发展,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建设。
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准备围绕以上问题能够对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和实施进行全面的讨论。
研究目标1.6.1探索高校体育拉动不同类型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方法和策略,从而为未来城市群两型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点。
1.6.2构建具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特色的高校体育理论体系。
研究内容1.7.1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高校体育发展现实基础;1.7.2 城市群两型社会对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1.7.3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高校体育发展战略。
1.7.4构建高校体育发展的三维动态战略体系。
研究方法该课题以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为研究对象。
1.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来,依据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数据,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揭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的优势; 2.定性分析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方法来确立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