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合集下载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气象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重要的气象监测设备,新型自动气象站在气象预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和使用,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管理和故障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1. 定期检查新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设备连接检查、传感器检查等。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设备外壳、支架、固定螺丝等是否有松动、生锈等情况;设备连接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各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数据传输是否正常等;传感器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等是否工作正常。

2. 清洁维护新型自动气象站需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工作,保持设备外壳的清洁,避免灰尘、雨水等对设备的影响。

在清洁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损坏传感器和线缆,使用专门的工具和清洁剂进行清洁。

3. 技术维护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技术维护主要包括设备软件的更新、传感器的校准、数据采集设备的维护等。

定期对设备进行软件更新,保持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完善;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数据存储设备的清理、检查数据传输线路等。

4. 环境保护新型自动气象站一般安装在户外环境中,因此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设备外壳和线缆,可以进行防水、防尘处理;对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加装防风、防雨罩等保护装置。

二、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分析1. 数据异常新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包括温度数据异常、湿度数据异常、风速风向数据异常等。

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传感器故障、设备连接故障、环境因素等。

对于数据异常的分析,需要首先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正常,然后检查传感器及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最后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2. 传感器故障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传感器是其核心部件,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监测数据。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为了让该套自动站系统工作正常,寿命延长;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自动站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希望您们能够严格按下列要求作好自动站日常维护工作:一、硬件维护:1. 数据采集器维护:a. 定期打开采集器,观察里面是否有杂物进入,检查底部进线孔是否密封。

b.需要一两个月给数据采集器复位或开关一次,以减少有些要素极值缺测情况。

c. 一般无需日常维护。

2. 数据处理微机和打印机的维护:a. 停电时,禁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防止损坏UPS电源电池,b. 关闭计算机系统顺序为主机、CRT显示器、然后关闭UPS电源,c. 其它注意事项按随机文件的要求进行维护。

3. 电源系统的维护:定期检查里面的交流输入指示灯、直流输出指示灯、充电指示灯、错误灯是否正常4. 电缆的维护:a. 定期检查电缆与传感器及采集器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b. 每年定期检查电缆是否损伤、老化。

5. 温湿传感器维护:a. 定期对百叶箱内灰尘进行清扫,b. 不要用手及不清洁的物体接触温湿传感器的护罩。

6. 雨量传感器的维护:每月至少定期检查一次,清除灰土、砂石、草皮、虫窝等,以免堵塞管道、滤网。

翻斗内壁若有脏物,可用水冲洗;维护时,应断开信号连接线,并保证没有误动作。

7. 风向、风速传感器维护:随时观察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有卡滞现象,若有应及时报知省局装备中心维修。

8. 气压传感器维护:经常检查气压通气嘴,不得有异物和污染。

9. 地温变送器维护:一般无需日常维护,定期打开变送器箱看是否有异物进入,并对其清理。

10. 地温传感器维护:经常检查地表温度传感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是否因大风、下雨等原因使地表土壤发生变化,若有,应及时对其正确归位,并注意传感器电缆。

二、软件维护:1. 实时监测部分:在系统工作状态正常时,下列菜单项建议台站人员不要操作:a.“终端维护”(“采集器终端维护”、“前置机终端维护”)b.“系统”菜单下(“时钟设置”、“通信口设置”、“密码口令设置”、“调制器参数设置”、“系统工作模式”)c.“系统”菜单下的“本站参数设置”、“数据参数调整”、“发报种类设置”、“旬月历史数据”、“月报历史数据”、“降水量五分级”、“数据审核参数”等子菜单,允许台站人员操作,但建议不作胡乱改动,以免影响数据准确性。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自动气象站已经成为气象观测的主流设备之一。

自动气象站具有高精度、高性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气象、环保、水利、农业等领域。

但是,自动气象站也面临着维护管理和故障分析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

1、巡检保养自动气象站运行中涉及到传感器、仪器、电源、通信等多个系统,必须实施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巡检保养内容包括:(1)外部环境检查。

检查自动气象站周围环境卫生情况、保洁工作是否到位,以及周边设备是否有影响气象站自身工作的因素。

(2)设备外观检查。

检查自动气象站设备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变形、裂缝等情况。

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3)内部设备检查。

对不同系统、部件进行检查,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数据采集器等。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检查个别电路的工作状态、探针的灵敏度和灵敏度的稳定性等。

(4)数据传输检查。

检查自动气象站的数据传输情况,包括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5)雨量、温度等传感器检查。

据站周围环境情况实际订购其进行定期检查。

比如检查雨量传感器的故障等。

2、保护设施检查新型自动气象站在机组周围配有防鸟网、防雪网等保护设施,防止动物侵扰及机组受损。

巡检保养时需检查这些设施的完整度与牢固性,同时需要定期清理器材表面积存的雪、冰等预防出现故障。

3、保持干燥自动气象站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部件受腐蚀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运行时要保持干燥。

环境潮湿的时候需要加强其干燥,可以配备除湿器等设备。

4、备件管理备件管理是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自动气象站中的传感器、仪器等部件使用寿命有限,需要根据其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同时对于一些常用部件,可以预置一些备件以便及时更换。

1、传感器故障自动气象站中的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部件。

传感器故障是导致自动气象站数据不准确甚至无法采集的主要原因。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5 年9 月刖言《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

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

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

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

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1162-2014)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号)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258 号)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号)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1.3 设备结构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

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摘要过去的气象观测工作主要以手工观测为主,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大量气象工作人员全天性的进行观测作业,工作效率较低,降低了数据收集以及天气预报的精准性。

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促进了新型自动化气象站仪器设备的科技性越来越高,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气象数据的精准性和效率,降低了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型自动化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维修1 引言近年,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气象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不利于远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分析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并加以处理维修,对现阶段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 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运行故障2.1 采集单元故障雷击现象的发生可能会破坏采集器主板,采集单元或者电磁干扰会影响观测数据的正常采集。

由于采集单元故障导致观测数据不能正常载入计算机系统上,造成监控系统运转不稳定,部门气象数据缺少观测以及乱码现象。

对此,要检查采集器中通讯部份相关参数的设置是否运行正常,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整理计算机系统内的观测数据。

当采集器上的指示灯部分闪烁间隔不正常,但直流和交流输入灯都运转正常,说明采集单元部分发生故障,需要对采集单元部门经行专门的维修处理。

2.2 气压传感器故障当气压传感器的压值出现异常起伏现象时,应对气压传感器的接线部分就像检查。

还要检查气压传感器通气口是否有异物影响气压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当气压传感器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切断传感器电源,若没有检查出状况,可能就说明要更换新的气压传感器。

2.3 温湿度传感器故障如果温度值发生偏差,对测量的实际温度和电阻值进行科学对比,如果温湿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温度值发生偏差过大,就要及时更换温湿度传感器。

定期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是否有锈蚀现象以及电缆线部分是否有破损的现象,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更换温湿度传感器。

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236 2018, V ol.38, No.04农业与技术※气象科学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唐振斌(新疆和静县巴仑台气象站,新疆和静 841312)摘 要:本文结合巴仑台气象站的实际,重点分析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及维修维护。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维修处理;日常维护中图分类号:P4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2071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概况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采取先进、成熟、稳定的电子测量、数据传输及控制系统技术,基于现代总线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满足了地面气象全自动观测需求,稳定性强、精确度高、功耗小且易于扩展,还能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2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及维修2.1 采集单元故障采集单元故障为不能正常卸载到计算机上观测数据,部分气象要素数据乱码或缺测,监控软件不能正常工作。

这是雷击破坏了采集单元、控制面板或采集器主板,或电磁干扰对数据正常采集产生影响。

应检查采集器通信软件相关参数设置是否正常,可通过人工方法卸载计算机内观测数据,之后对采集器复位操作,若采集器上指示灯闪烁间隔异常,而直流输出灯和交流输入等都正常,说明采集单元故障,对采集单元维修或重新更换。

2.2 采集器无数据显示采集器无数据显示表现为软件和通讯设备都正常运行,但采集器面板上指示灯不亮,也不显示任何观测数据,用鼠标点击气象要素按钮后无任何反应。

此时应重启采集器,若仍没有气象要素数据,清除芯片内储存数据信息,重启采集器,就能正常显示数据信息。

2.3 温湿度无数据或数据异常如果温湿度数据异常,检查各接线处焊接是否虚焊。

如果观测到湿度数据异常,需要检查湿度传感器所有接地屏蔽是否正常;如果没有显示湿度数据,可输入相关命令查看原始数据,并查看湿度传感器,借助万用表测量湿度传感器输出端与大地电压值,检查该数值是否在允许测量范围内,如果在,说明湿度传感器正常,反之故障,更换新的湿度传感器。

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维护及故障应对处理

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维护及故障应对处理

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维护及故障应对处理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自动气象站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够对相关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自动观测和存储,在降低台站测报人员工作量的时候,还能够提升工作质量。

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下,台站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气象局使用了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以来,工作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逐渐提升,让气象站的工作效率也越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气象站还是会因为一些影响因素而出现故障,为了保障气象站的高效工作和运行,就需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和故障处理工作。

一、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维护对自动气象站的日常运行维护,主要是对气象站中的一些主要设备仪器进行保养维护,使其能够产生相应的作用,让气象站的工作更加高效。

日常运行维护内容如下:(一)采集器维护在气象站中,采集器主要是对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处理、保存和传输的关键是设备,是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中的核心设备。

在维护采集器时,维护人员可以使用软毛刷或是棉布清理采集器中的一些灰尘和杂物。

安装各种传感器或拔插各个接线端口时,需要及时关闭电源。

在维护工作计划中,要每个月定期打开采集器的机箱,将里面的一些灰尘和杂物清除掉。

在这其中还需要查看采集器底部进线口是否完好,不能够将其他的一些物品放置在采集器上面。

(二)地温传感器的维护在一些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地温传感器就容易出现故障。

如果浅层地温传感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则有可能出现生锈和损坏接头,从而影响地温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因此,在维护地温传感器时,可以在降雨天气中做好日常维护。

在维护时查看各个接头外露的线缆有无破损的现象,浅层地温支架和地面有无保持平衡,地温传感器二分之一是否埋在地下。

降雨天气结束之后,还需要对地温场中土壤板结的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地温传感器规格参数和处在的环境都能够符合观测需要。

(三)风传感器维护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对风传感器的轴承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前要提前将风向标拆卸下来。

新型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操作及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操作及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操作及维护工作原理:新型自动气象站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降水量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和测量不同的气象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气象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设备内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然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将这些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气象站的监测和控制。

操作:在操作新型自动气象站之前,需要确保气象站的传感器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用户可以使用中央控制系统,通过连接到气象站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查看气象参数的实时数据,并对气象站进行控制和设置。

用户可以选择查看不同的气象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等。

并且可以设置警报功能,当一些气象参数超过或低于预设的阈值时,会触发警报。

维护:为了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

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校准:由于传感器和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漂移或失灵,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清洁和保养:定期清洁传感器和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检查连接线和电缆是否完好,如果有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3.电源管理:气象站通常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所以需要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可靠。

定期检查电源线和电池的状况,保证供电正常。

4.数据管理:定期备份气象数据以防止丢失。

需要确保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盘和存储器正常工作,并且及时清理存储设备中的垃圾文件和过期数据。

总结:新型自动气象站通过现代化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实现对气象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操作和维护新型自动气象站需要定期校准、清洁和保养、管理电源和数据等。

只有正确操作和及时维护,才能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附件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2015年9月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前 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自动气象站》等相关文件和相关国家标准,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自动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部分。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管理。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李社宏、张世昌、王柏林、张晓妮、于进江、毛峰、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本规范不包括云高仪等未在全国全面布设的自动观测仪器的维护,将在以后的修订中逐步增加。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目 录 附件1 ..................................................................................................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 1

前 言 ..................................................................................................................... 1 目 录 ..................................................................................................................... 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 1 1 总则 .................................................................................................. 1 1.1 适用范围 ....................................................................................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1.3 设备结构 ...................................................................................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 3 2.2 技术性能 .................................................................................. 3 2.3 技术资料 .................................................................................. 4 2.4 运行环境 .................................................................................. 4 3 设备维护 .......................................................................................... 4 3.1 日巡视 ..................................................................................... 4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开始巡视业务软件通讯软件电源通讯设备备份计算机室内清洁风向风速能见度雨量蒸发地温辐射探测环境对时备份数据巡视结束

........................... 5 3.2 周维护 ..................................................................................... 6 开始维护

业务软件杀毒软件百叶箱地温场雨量蒸发主采集器分采集器巡视结束

..................... 7 3.3 月维护 ..................................................................................... 7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开始维护业务软件能见度温湿度地温雨量蒸发主采集器分采集器巡视结束工具和备件备份数据发电机UPS

市电通讯线路防雷设施

辐射 ............................................................................................................... 8 3.4 年维护 .................................................................................... 10

开始维护

CF卡风向风速温湿度雨量蒸发巡视结束备份数据观测场附属设施

备件防雷设施年检采集器

..... 10 4 维护记录 ........................................................................................... 11 5 安全注意事项..................................................................................... 11 附录A 辐射传感器维护 ......................................................................... 12 附录B 自动气象站维护工具和物品 .......................................................... 15 附录C 日巡视记录表 .............................................................................16 附录D 周维护记录表 ............................................................................ 18 附录E 月维护记录表 ............................................................................ 19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附录F 年维护记录表 ............................................................................ 21 论文格式

页脚内容21 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新型自动气象站维护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a)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b)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2012年) c) 《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GB/T 31162-2014) d) 《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 4—2015) e)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258号) f)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 g)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623号令)

1.3 设备结构 新型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外部总线、电源、计算机等设备。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两种系统连接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软件包括采集器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

业务计算机

温湿度分采集器地温分采集器主采集器CAN总线CAN总线

RS232/光纤

基本观测要素传感器

图1 不含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的新型自动气象站系统连接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