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原毁》阅读练习及答案

《原毁》阅读练习及答案

《原毁》阅读练习及答案原毁(节选)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求其所以为舜者(……的原因)(2)后世无及焉(比得上)(3)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自己)(4)其于人也(他)2.翻译句子。

(1)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他能这样,而我竟然不能这样。

(关键:彼,乃)(2)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害怕的样子只怕这个人不能得到做好事的利益。

(关键:惟,之,善)3.文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4.划线句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强调了古代君子的品质高贵。

5.文中举例“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为了说明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

6.比较《师说》与《原毁》,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A )。

A.两文都运用事例、引用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B.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因此说理有力度。

C.两文都大量运用排偶句,因此语言富有韵致。

D.两文都结构严谨、说理透辟、逻辑严密。

参考译文: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7原毁含答案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7原毁含答案

扩步糸统调音第五单元Z7|廡毀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背景链接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了一种嫉贤妒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 即所谓“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

本文与《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合称“五原”,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思想观点的纲领性论文。

扩步糸统调音♦文脉梳理'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古之君子)K述严丁律人•宽以待己(今之君子)原毁揭示原因一挖掘根源、提醒注意一一写作目的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_____ ”通“_____答案:“懼”通“惧”,担心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古代女子称丈夫;古代指普通百姓(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答案:(1)好人(2)有才技的人象。

(1)故人乐为善(2)早夜以思(3)取其一不责其二(4)即其新不究其旧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5)能善是,是亦足矣答案:(1)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事⑵名词作状语,在早晚(3)均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个方面;其他方面(4)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今天的表现;过去的表现(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病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②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③将何往而非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⑤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⑥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答案:病:①名词,缺点②动词,生病雲名词, 忧愁④形容词,困苦不堪⑤名词,鑒病立逆扁,第9幸护步糸统调咅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17原毁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17原毁含答案

◆17原毁《原毁》通过对比古今君子责己待人的不同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毁谤风气,并明确指出“怠与忌”就是产生“谤”的根源。

自己就是一个起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有待开垦的新大陆。

前提是,你要信任你自己,你要在自己身上安顿下来,发现人也可以活在自己身上,依赖自己,从自身汲取力量。

你不能因为痛恨这个环境而痛恨自己,你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你,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否定自己;你也不能因为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吸纳和肯定,于是就自我排斥,自我贬低。

你不必感到重要的事情正在你身外发生,重要的东西正在离你越来越远。

对于你来说,没有比你存在于这儿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没有比你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更加重要的了。

你无须将自己嫁接在别人身上,寄生于别人篱下,从别人那里寻找起点和力量。

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不要恐惧自己身上的力量突然丧失,担心哪一天自己身上的河水干涸,自己的大地枯萎,种子不能发芽,灵感不知去向。

你的根基正是在你自己身上,你心灵中肥沃的土壤正有待开发。

于是,大作家托马斯·曼在流亡瑞士期间,为自己列了一个清单,其中包括:让自己深入内心地沉静工作……在动乱、政变、威胁之中,平静和坚持不懈地从事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没有其他路标时,自己做自己的路标,保持勇敢与耐心。

假如你没有力量,这个世界上便没有力量;假如你退缩,这个世界便没有前进。

当一个人体验自己,体验到自己身上的好东西,他才能体验到别人身上的好东西。

他将自己当作宝贝,他也能够将别人当作宝贝。

相反,他若是习惯于践踏自己,自暴自弃,那他就会倾向于践踏他人,无视他人。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赏读:先去实践想要说的话,等到做到了然后才把它说出来。

君子对说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赏读: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2024_2025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2024_2025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第17课原毁1.通假字(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同“惧”,胆怯。

(2)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同“悦”,兴奋。

2.古今异义(1)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很多人。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

古义:曾经试验。

今义:试验,试。

(4)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古义:有技能的人。

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某些手工艺工人。

3.一词多义(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亮疾病.,卒于年:病加重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忧(2)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擅长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好事素善.留侯张良:交好(3)乃⎩⎪⎨⎪⎧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却圣主乃.吾辈共事之主:是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4)其⎩⎪⎨⎪⎧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他去其.不如周公者:那些4.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故人乐为善.:好事。

②详,故人难于为善.:好事。

③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好事。

④己未有善.:特长。

⑤即其新.不究其旧.:现在;过去。

(2)形容词作动词①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擅长。

②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擅长。

(3)名词作状语①早夜..以思:从早晨到夜里。

②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对外;对内。

5.文言句式(1)外以欺于人:状语后置句。

(2)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推断句。

(3)懦者必说于色矣:状语后置句。

(4)而以圣人望于人:状语后置句。

(5)某良士,某良士:推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译文: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

(2)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17课原毁
在科举路上,他曾当了三次重考生,在当官的生涯里,他廉洁、耿直、敢讲真话的优点,而使他数度被贬至鸟不生蛋的地方,有次更险些被皇上杀头。

虽然他是如此倒霉,但在文学的领域里,他却委实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

这个人,就是韩愈。

(选自高考学习网
)
雨之情,几人能看得透,看得彻?能有几人像韩愈这样的诗人,写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呀!我想把雨来赞颂、来歌唱。

是否有人曾像我一样,对雨有独特情殇。

那是一帘无私的春雨,真诚守护着万物;那是一帘匆匆的夏雨,成为夕阳下美丽的风
韩文公设水布
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霎时跳下江,霎时爬上岸,身上
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

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膀子,不穿
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
里去。

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
情形。

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
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检测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检测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17课 原毁在科举路上,他曾当了三次重考生,在当官的生涯里,他廉洁、耿直、敢讲真话的优点,而使他数度被贬至鸟不生蛋的地方,有次更险些被皇上杀头。

虽然他是如此倒霉,但在文学的领域里,他却委实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

这个人,就是韩愈。

(选自高考学习网)雨之情,几人能看得透,看得彻?能有几人像韩愈这样的诗人,写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呀!我想把雨来赞颂、来歌唱。

是否有人曾像我一样,对雨有独特情殇。

那是一帘无私的春雨,真诚守护着万物;那是一帘匆匆的夏雨,成为夕阳下美丽的风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霎时跳下江,霎时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

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里去。

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

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做“水布”。

(选自百度文库)刚刚读完您的大作《马说》,感慨良多。

您在文中用千里马的遭遇控诉了昏庸的封建统治者,声讨了封建社会中“世豪摄高位,英俊沉下潦”极不合理的现象。

您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名句至今广为流传。

仔细想来,“奴隶人”自然不能相好千里马,但即使有了伯乐,也未必能彻底解决“相马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我总认为权威会在利益的驱使和权势的干预下变质。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7原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7原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原毁[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几.乎(jǐ)惟懼.(jù)懈怠.(dài) 尧.舜(Yáo)B.通衢.(qú) 应.该(yìnɡ)诽.谤(fěi) 懦.弱(nuò)C.忌.妒(jì) 惟妙惟肖.(qiào)阐.述(chǎn) 揣.测(chuǎi)D.爱憎.(zēnɡ) 廉.洁(lián)称.心(chèn) 苛.刻(kē)D [A项,“几”读jī;B项,“应”读yīnɡ;C项,“肖”读xiào。

]2.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B.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C.青雀黄龙之轴.D.得吾说.而存之D [A项,“说”同“悦”。

B项,“懼”同“惧”。

C项,“轴”同“舳”。

]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故人乐为善.B.若乃卑轩洞.开C.即其新.不究其旧D.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B [A、C、D项,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是名词用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B.将有作..于上者C.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D.多才与艺人..也B [有作:有所作为。

“众人”“尝试”“艺人”均属于古今异义词。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B.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C.将有作于上者D.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C [A、B、D项,都是判断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

][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原毁(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毁(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毁(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唐]韩愈【题解】本文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

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

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风,然后将不合这个准则的行为拿来对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

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同一个人“责己”和“待人”不同态度的比较,还有“应者”与“不应者”的比较,等等。

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划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1],其待人也轻以约[2]。

重以周,故不怠[3];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4];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5]!”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6];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7]。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8]!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阅读《原毁》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也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
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其如舜者就:趋就。

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病:缺陷。

C.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已:已经。

D.其国家可几而理.欤理:治理。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B. .为人也,仁义人也求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所以为舜者
C.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D. .其新,不究其旧
是人也,乃.曰.冈峦之体势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君子则不然
..待其身
.. B.夫是之谓不以众人
C.吾尝试
..不与同其利者也..之矣 D.则其所疏远
4.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B.未少有得而止矣
C.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D.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彼,人也;予,人也。

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C.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D.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2).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五、
1.C(已:太。


2.B(代词,他;A.动词,擅长;名词,好事;C.难道;于是;D.肯定;依附,按照。


3.D(疏远:关系、感情上有距离,不亲近;A.不然:古:不;这样;今:连词,表示对上文假设情况的否定;B.众人:古:一般人;今:大家;C.尝试:古:曾经;试验;今:试,试验。


4.C(A.“懼”通“惧”;B.“少”通“稍”;D.“说”通“悦”。


5.C(ABD都是判断句,C是一般句。


6.(1).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平易。

(2).因此,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德望高了恶言就接踵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