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磷矿石的处理工艺分析 (一)
深度处理低品位磷矿的技术途径探讨

深度处理低品位磷矿的技术途径探讨深度处理低品位磷矿是磷矿开采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磷矿的低品位特性,传统的矿石选矿工艺难以有效提取磷矿的成分。
因此,开发出适用于低品位磷矿的深度处理技术成为矿业研究者和工程师的一项挑战性任务。
低品位磷矿是指石化磷岩、尾矿、渣浆等矿石种类,其磷氧化物含量较低,通常在5%以下。
这种低品位磷矿含有大量的杂质和难以分离的矿石成分,如果只依靠传统的机械选择性分离方法,很难得到高品位的磷矿产品。
因此,为了有效处理低品位磷矿,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度处理。
下面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深度处理低品位磷矿的技术途径。
1. 化学浸出法:化学浸出法是指通过酸浸、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来溶解低品位磷矿中的磷矿物质,并通过浸出液中的化学反应将磷提取到溶液中。
该方法具有高效、对杂质分离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如耗能较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浮选法:浮选法是指通过选择性吸附剂、捕收剂等物质的作用,使低品位磷矿的磷矿物质能够吸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一同浮起。
通过浮选机械设备的分离作用,将浮起的磷矿物质和非磷矿物质分离,从而得到高品位的磷矿产品。
浮选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对环境污染较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矿剂的选择性不强、磷矿物质与非磷矿物质的分离效果不理想等。
3. 磁选法:磁选法是指通过利用磁性材料对低品位磷矿中的磁性矿物质进行吸附和分离的方法。
通过在磁场中处理低品位磷矿,能够将磁性矿物质和非磁性矿物质分离,从而实现磷矿的深度处理。
磁选法具有设备简单、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也存在磁性矿物质选择性不强、处理量较小等问题。
4.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低品位磷矿进行处理的方法。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通过吸附、沉淀、溶解等方式,将磷矿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形态或结合形态,并形成一定的产物。
利用这些特殊的微生物能力,可以将低品位磷矿进行深度处理。
磷矿石的浮选

磷矿石的浮选不同矿石类型的选矿工艺1.1我国磷矿石选矿近几年的研究和发展较快,从技术上来说与国外较为接近,技术和经验比较成熟。
根据不同矿石性质通常采用如下的选矿方法:硅质磷矿采用Na SiO,等抑制硅酸盐矿物而用阴离子捕收剂正浮磷酸盐矿物的正浮选工艺,分选效果较好,如宁夏贺兰山矿,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硅质磷矿正浮选工艺流程沉积钙质磷块岩采用H sO 或H PO 等抑制磷酸盐,阴离子捕收剂浮选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单一反浮选工艺,工艺流程见图3。
对于含P O27.0% ,MgO 4.47% ,SiO,7.87%的原矿,用此单一反浮选工艺可以获得磷精矿P O 32.89% ,MgO 1.01% ,磷回收率95.32% 的良好选矿指标。
如想进一步提高品位,可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即加Na CO 、Na SiO 等抑制硅酸盐,阴离子捕收剂浮选磷酸盐及含钙镁等碳酸盐矿物,然后再用H sO 或H PO 将pH值调至5.5~ 6.0以抑制磷酸盐,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碳酸盐矿物,这样可使磷精矿P O 含量提高到35.17% ,MgO降至0.78% ,R2O 31.97% ,磷回收率91.98% 的良好选矿指标,如贵州瓮福磷矿,工艺流程见图4。
图3 沉积钙质磷矿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图4 沉积钙质磷矿正-反浮选工艺流程沉积变质型硅.钙质磷灰岩属易浮磷灰石型磷块岩,采用Na CO 、Na SiO 等抑制硅、钙矿物,阴离子捕收剂正浮选磷灰石的直接浮选工艺,对含P:O 8.0%的原矿,经此工艺可以获得磷精矿P O 品位大于35% ,磷回收率83% 的良好指标,如湖北大悟县黄麦岭选矿厂。
沉积硅.钙质磷块岩类磷矿石即胶磷矿是磷矿石中最难选的一种。
它储量很大,占全国磷矿总储量的85%以上。
胶磷矿是一种结晶微细的与硅酸盐、碳酸盐胶结在一起的细晶磷灰石,晶格中的ca“可被Mg、Mn、Sr、Na、K、Sn等元素的离子所置换,磷酸根离子也可被其它阴离子基团所替代,造成表面性质发生变化。
磷肥厂生产工艺

磷肥厂生产工艺磷肥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磷矿石开采:首先,需要进行磷矿石的开采工作。
磷矿石是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的,通常主要有磷灰石、磷矿石和磷酸盐矿石等。
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爆破、钻孔、运输等工作,将矿石送到磷肥厂。
2. 矿物提取:矿石到达磷肥厂后,需要进行矿物提取工作。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浮选法、重选法和湿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分离矿石中的石英、硅藻土等杂质,得到纯净的磷矿。
3. 矿矾浸出:提取出的纯净矿矾需要进行浸出工作。
浸出工作主要是将矿矾与酸进行反应,得到溶液。
溶液中含有磷酸盐和杂质等,需要进一步处理。
4. 硫酸与溶液反应:将浸出得到的溶液与硫酸进行反应,生成磷酸和副产物。
反应后的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逐渐增高。
5. 磷酸湿法法合成:将经过反应的溶液进行湿法合成。
湿法合成是指溶液中的磷酸盐通过加热蒸发,逐渐凝结成粉末状物质。
在湿法合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温度、搅拌等工作,以确保磷酸盐的合成质量。
6. 干燥和包装:湿法合成后得到的磷酸盐粉末需要进行干燥和包装工作。
干燥是指将湿法合成的磷酸盐经过干燥器的作用,除去余留水分,使磷酸盐粉末达到合适的水分含量。
然后将干燥的磷酸盐粉末进行包装,通常采用袋装或散装的形式。
7. 质量检验:对于生产出的磷肥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主要检验项目包括含量、水分、颗粒分布等指标。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销售。
8. 销售和运输:质量检验合格的磷肥产品可以进行销售。
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和零售,可以通过中间商或直接与农民联系来销售。
在销售之前,还需要进行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购买。
以上就是磷肥厂生产工艺的大致步骤。
不同的磷肥厂可能在工艺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整体的生产过程相对稳定。
磷矿选矿工艺解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磷矿选矿工艺解析
磷矿选矿工艺解析
磷矿石有3 种加工方法,即机械、酸法和热法加工。
国内外都以酸法加工为主。
1.机械加工:将磷矿石磨成磷矿粉,直接作为酸性土壤肥料使用。
矿粉的磨
细度一般要求100 目多于90%,要求矿石含P2O5 10%~20%,对其他杂质无特殊要求。
2.酸法加工:用各种无机酸分解磷矿粉,所得产品主要是各种水溶性磷肥和
磷酸盐。
主要产品有:过磷酸钙、萃取磷酸、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硝酸磷
肥。
硫矿的选矿与加工
1.浮选法:中国磷矿普遍含MgO 较高,磷矿物和脉石矿物共生紧密,嵌布
粒度细,只有采用浮选法才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因此浮选法是中国磷矿选
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浮选法包括直接浮选、反浮选、反正(正反)浮选和双
反浮选等工艺。
生产实践中用得较多的是直接浮选工艺和反浮选工艺。
直接浮选工艺采用
有效的抑制剂抑制磷矿石中的脉石矿物,用捕收剂将磷矿物富集于浮选泡沫
中。
该选矿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岩浆岩型磷灰石和沉积变质型磷灰岩矿石的选
矿工业生产中,江苏锦屏磷矿选矿厂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沉积型硅钙(钙硅)质磷块岩是世界公认的难选磷矿石。
自S 系列抑制剂的直
接浮选工艺开发后,这类磷块岩矿石的选矿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反浮选工艺:反浮选工艺主要用于磷矿物和白云石的分离,以无机酸作为矿浆pH 值调
整剂,在弱酸性介质中用脂肪酸捕收剂浮出白云石,将磷矿物富集于槽产品。
磷矿煅烧提纯工艺

磷矿煅烧提纯工艺磷矿煅烧提纯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磷酸盐矿石提纯方法,通过高温煅烧磷矿石,使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盐产品。
本文将介绍磷矿煅烧提纯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
一、工艺原理磷矿煅烧提纯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酸盐矿石在高温下发生物理性和化学性变化,从而实现矿石中有害杂质的去除,提高磷酸盐产品的纯度。
煅烧过程中,矿石中的有机物和水分首先会被蒸发、燃烧或分解,然后磷酸盐矿石会发生矿石相转变、结构改变和矿物相转化等反应,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盐产物。
二、工艺流程磷矿煅烧提纯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煅烧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1. 预处理:将磷矿石进行粉碎和筛分,以便提高煅烧反应的均匀性和反应速率。
同时,还需对磷矿石进行除杂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机物、水分和杂质等。
2. 煅烧:将预处理后的磷矿石送入煅烧炉中进行高温煅烧。
煅烧温度通常在800℃至1200℃之间,根据矿石的性质和要求的产品纯度来确定。
煅烧过程中,需控制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和气氛等因素,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3. 后处理:煅烧后的产物经过冷却、粉碎和筛分等处理,得到所需的磷酸盐产品。
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还可以进行湿法浸取、结晶和干燥等工序,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三、关键技术要点1. 煅烧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煅烧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煅烧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时间会导致产物过度烧结和结晶,降低产品的纯度;而过低的温度和过短的时间则会导致反应不完全,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矿石的性质和要求的产品纯度来确定合适的煅烧温度和时间。
2. 煅烧气氛的选择:煅烧气氛对煅烧反应的进行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氧气气氛可提高煅烧反应的速率,但也容易导致产物的氧化和烧结。
而还原性气氛则可以减缓煅烧反应,有利于减少产物的烧结。
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煅烧气氛。
3. 煅烧设备和操作控制:煅烧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控制对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磷矿石浮选工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磷矿石浮选工艺
一、正浮选工艺流程
正浮选工艺流程适合于分选硅质磷矿,采用Na2SiO3 等抑制硅酸盐矿物而用阴离子捕收剂正浮磷酸盐矿物的正浮选工艺,分选效果较好,如宁夏贺兰山
矿,工艺流程见图1。
沉积变质型硅一钙质磷灰岩属易浮磷灰石型磷块岩,采
用Na2CO3、Na2SiO3 等抑制硅、钙矿物,阴离子捕收剂正浮选磷灰石的直接浮选工艺,对含P2O58.0%的原矿,经此工艺可以获得磷精矿P2O5 品位大于35%,磷回收率83%的良好指标,如湖北大悟县黄麦岭选矿厂。
二、正一反浮选工艺流程
正一反浮选工艺流程适合分选沉积钙质磷矿,加Na2CO3、Na2SiO3 等抑制
硅酸盐,阴离子捕收剂浮选磷酸盐及含钙镁等碳酸盐矿物,然后再用H2SO4
或H3PO4 将pH 值调至5.5~6.0 以抑制磷酸盐,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碳酸盐矿物,这样可使磷精矿P2O5 含量提高到35.17%,MgO 降至0.78%、R2O31.97 %、磷回收率91.98%的良好选矿指标,如贵州瓮福磷矿,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沉积钙质磷矿正一反浮选工艺流程
三、双反浮选工艺流程
双反浮选工艺流程适合磷矿石中最难选的胶磷矿,该工艺先用H2SO4 或
H3PO4 抑制磷矿物,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然后矿浆经脱泥后再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硅酸盐矿物,工艺流程见图3。
但对选择性好的
高效阳离子捕收剂及选矿工艺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湖北宜昌磷矿、荆襄磷
矿等。
磷的制作工艺

磷的制作工艺
磷的制作工艺因其用途和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磷的制作工艺:
-黄磷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原料处理、制磷反应和精制工序。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磷矿石、硅石和焦炭或白煤进行粉碎、筛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制磷反应过程中,将符合标准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电炉中,通过电流、热量和电弧的作用加热至1300-1500摄氏度,进行反应。
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系统压力为49-147Pa,尾气压力为20~79Pa,以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
-在主反应中,硅石起到助熔作用,副反应比较复杂,与原料带入的成分有关。
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磷蒸汽,也称为磷气体,通过电炉内的半熔层和生料层过滤,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气塔。
-硫酸湿法:以磷灰石为原料,经过矿选、研磨、浸出、沉淀、烘干、磷酸提取、再沉淀、烘干、筛分等工艺步骤制备而成。
以上是关于磷的制作工艺的介绍,不同的制作工艺在原料、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黄磷生产分析规程

1 磷矿石的分析1.1 试液的制备1.1.1 方法提要在王水存在下,用硼酸固定S i O2,将磷矿石试样分解。
1.1.2 试剂和溶液(1)浓盐酸(2)浓硝酸(3)硼酸1.1.3 试液的制备步骤把经过烘干的样品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至试样颗粒直径不大于10毫米,混匀。
破碎好的试样经固体粉碎机或圆盘粉碎机粉碎至全部通过120目筛,然后保存于样品袋中备用。
称已制好的磷矿石样品0.5g,精确至0.0001g,置于烧杯中。
加约0.5g硼酸,用玻璃棒混匀,加少量水润湿,小心加入15ml盐酸,5ml 硝酸,混匀,盖上表面皿,在低温电炉上加热到成莹状,用少量水冲洗烧杯壁,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取下。
趁热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用热水冲洗杯壁多次,至无细小颗粒沉淀为止,再洗1-2次,取下滤纸(沉淀)。
滤纸(沉淀)待测酸不溶物用。
滤液经冷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即为试样溶液(待1测P2O5、CaO、MgO、Fe2O3、Al2O3)1.2 酸不溶物的分析1.2.1 仪器(1)瓷坩埚(2)马弗炉:能控制在900±25℃(3)干燥器1.2.2 测定方法(1)沉淀连同滤纸一起放入恒重后的坩埚中。
(2)将瓷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待滤纸灰化完全后,再放入900±25℃的马沸炉中灼烧45min。
(3)取出坩埚,冷却1-2min,把它放入干燥器中,30min后称量。
(4)酸不溶物百分含量(X1)按下式计算:X1=G1-G2G×1002式中 G1:沉淀与瓷坩埚的质量,gG2:瓷坩埚的质量,gG:样品重量,g1.3 P2O5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1.3.1 方法提要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根与喹钼柠酮沉淀剂反应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即可求出P2O5含量。
1.3.2 试剂和溶液(1)1+1硝酸(2)喹钼柠酮沉淀剂溶液A:溶解70 g钼酸钠于150ml水中;溶液B:溶解60 g 柠檬酸于85ml(1+1)硝酸和150ml水中的混合液中,冷却;溶液C: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加溶液A至溶液B中;溶液D:溶解5ml喹啉于35ml(1+1)硝酸和100ml水中的混合液中,缓慢地加溶液D到溶液C中,混合后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加入280ml丙酮,用水稀释1000ml,混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磷矿石的处理工艺金鹏矿业机械分析(一)
1、擦洗脱泥工艺
擦洗脱泥工艺是物理选矿方法,属于环境友好型。
并且工艺原理简单、易操作、不消耗药剂、露天生产、无污染。
此工艺多用于含泥较多且品位较高的地表风化矿,风化程度深,矿石结构遭到破坏,矿石变得松散,脆软,大量的铁、铝、碳酸盐矿物流失或者直接富集在矿泥中,磷酸盐或者硅酸盐矿物在矿石中相对比较集中。
运用擦洗工艺的单位主要是含P2O5品位较高的磷矿床的国家或地区。
擦洗脱泥工艺最大的缺点:精矿富集比低,有用成分损失较大,通常只能富集3-5个百分点。
尾矿品位较高,P2O5含量均在20%左右。
2、浮选
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浮选工艺富集磷矿。
在磷灰石的浮选过程中,人们已经探索出许多种浮选方案,如正浮选、双反浮选、正-反浮选、反-正、优先浮选和阶段磨矿、阶段浮选等。
(1)正浮选(直接浮选)工艺流程
正浮选是在选别过程中通过抑制硅酸盐以及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让磷矿物附着于浮选泡沫中的一种选别方法,用于氧化镁含量低的硅质磷矿。
这种工艺适用于回收岩浆型磷灰岩中磷矿石,由于其中磷矿物结晶完整、粗大,利用其脉石矿物表面性的差异,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分选细粒嵌布的沉积型硅-钙质磷块,岩矿中的磷矿物,用S-BOS作碳酸盐矿物的抑制剂,从而加大磷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可浮性差异,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回收磷矿物。
(2)反浮选工艺流程
反浮选是利用抑制剂抑制磷矿物,用捕收剂捕收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利用气泡将其带出,目的矿物留在槽底,实现脉石矿物与磷矿物分离。
反浮选适用于硅质矿物含量较低,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的钙质磷矿岩。
由于磷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可浮选性相近,因而采用硫酸或磷酸作为抑制剂,用脂肪酸类将含钙碳酸盐矿物浮起,将磷矿物作为尾矿留在槽底。
(3)正-反浮选和反-正浮选
正反浮选首先抑制硅质矿物,浮出可浮性相近的磷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再在酸性介质中反浮选出碳酸盐矿物。
反正浮选则相反,从而实现脉石矿与目的矿物的分离。
适用于含钙碳酸盐-硅质型磷块岩矿。
此种矿石中,硅质物较碳酸盐矿物更紧密的与磷矿物共生,以磷酸作磷矿物的抑制剂,用脂肪酸类先脱除碳酸盐矿物;再用水玻璃抑制硅质物,用碳酸钠作pH调整剂,用脂肪酸类回收磷矿物。
如某地根据当地磷矿的性质,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处理胶磷矿,在正浮选中未添加碳酸钠和碳酸盐矿物抑制剂,且采用常温浮选工艺,反浮选中,用高效抑制剂W-98作为磷酸盐矿物的抑制剂,浮白云石等脉石。
研究表明,此工艺合理,产品质量较好。
(4)双反浮选工艺
双反浮选是利用磷酸或者硫酸及其衍生物在酸性介质中抑制磷矿物,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将脉石矿物浮选出来,再进行调浆,碱性条件下用阳离子捕收剂将硅质脉石浮选出。
在选矿过程中遵循’“抑多浮少”的原则,
(5)浮选-磁选联合流程
该流程主要用于含铁、钛等磁性矿物的磷矿石。
由于我国此类型矿石较少,因此目前仅有少数选矿厂采用。
(6)阶段磨矿、阶段选矿
这两种工艺是利用矿物间解离度的差异,来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的选矿技术,碳酸盐相对于其他矿物而言硬度低、易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碳酸盐矿物就能够优先解离出来。
接下来再进行浮选作业将硅质矿物浮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