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2《长江沿江地带》最新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课件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课件

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炎热, 长江沿江地带属于_____________ 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2、长江地带的资源状况如何? 活动2。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条件:
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_________ 优越,地形较为 平坦 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 ,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 , 自然资源种类数量____ 多 。

优越的地理位置
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 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 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

长江沿江地带位于25°N~35°N之间, 同它纬度位置相同的西亚、北非等地气 候干旱,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沿 江地带气候与其不同。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图中填充完成长江部 分支流,和经过重庆、武汉、 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 铁路干线? (P78活动1)
阅读图8.17和8.18 总结长江沿江 Nhomakorabea带的地形特点
比较三个城市的气候图,说出该地
带的气候特点 这种地形和气候对长江沿江地带有 何影响?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根据图中所示,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 主要地形和主要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根据一月份平均气温图和年降水量 图分析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
受地形和气候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 发展有什么影响?
长江上游
长江中下游
试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 川省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 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 北纬25-35度之间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件
等自然资源。
水资源是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 自然资源之一,为农业、工业、 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长江上 游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03 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
农业发展
01
02
03
农业资源丰富
长江沿岸地区拥有肥沃的 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 的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 生长。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环保技术,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
加强沿江各省市之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带的城市群 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交 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区
域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多样,包括山地、 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长江上 游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下游地 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生态保护
创新驱动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长江沿江地带将注重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将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05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 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01
沿江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该地带是中国的农业主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平原和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 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上海——四川攀枝花(北纬20度~35度之间,约北纬30度附近)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纲(下篇)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上游中下游全线3、地形高山盆地为主平原低山丘陵为主4、长江利用水能(水能宝库)航运、渔业旅游业煤矿、天然气(能源矿产)、水能铁矿、铜矿(金属矿产)5、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洪涝水污染、酸雨为什么说本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答: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⑤长江干流、支流横贯其中,内河海上运输发达。

本区有何大型的煤矿铁矿?答:四川攀枝的煤、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湖北大冶铁矿经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1、纽带作用(H形经济格局):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作用:(1)基础:工业农业基础雄厚;高科技产业开发水平高;交通十分便利(2)动力:高新科技产业(3)方向:南北(4)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5)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地理观察力。

4. 增强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与范围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3. 长江沿江地带的人口与城市分布4. 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5. 地图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开发与保护。

2. 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分析。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城市和地区为例,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地图和教材,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城市和地区,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情况。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分析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长江沿江地带开发与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企业等,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5(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5(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5(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的】1 .使学生认识到本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连接和纽带作用。

2 .正确理解区际联系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 .学会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

4 .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

【学习重点】1 .正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

2 .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及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二、新课导入阅读课本P77——81页回答:1 . “H” 它是英文中的第八个字母,从它的结构上看,是由简单的一横和两竖连在一起,大家能看出其中的这一横在整个字体中的作用吗?2 .如果我们将中间的一横换成我们的长江沿江地带,将右边换成东部沿海地带,左边换成西部地区,你能具体说说这三个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吗?3 .位于长江南北众多的支流和其他一些交通干道周围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本区有何不同和关联呢?4 .长江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有那些?5 .长江沿江地带的大城市是如何依托长江?6 .其他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___,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___”的格局。

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___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 .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

其中,___、___、___、___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3 .长江沿江地带从上游至下游形成几个大城市群:以___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___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___游城市群;以___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二、选择题1 .长江沿岸、沿海经济带及西部地区,构成了()A、“Z”型格局B、“S”型格局C、“H”型格局D、“T”型格局据图回答2——3题。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系等。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分布等。

3.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

2.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法教学。

3. 准备讨论题,用于小组讨论法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1.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和图表。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地图,你能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教材,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教师运用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山东省八年级地理下册《8.2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1) 新人教版

山东省八年级地理下册《8.2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1) 新人教版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位置(纬度、海陆): (图8.17) 范围 (起至点、区域形状): 长
上海 , 东起________ 四川的攀枝花 西至________ , 3000 东西绵延_______ 宽 千米, ~200 南北宽度100 _______ 千米。 带状 呈“ _______”区域 1 .
9
异活 动 1 : 地 形 、 景 观 差
长江上游景观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阶 梯,江面狭窄,难多流急, 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10
长江中下游景观
流经第三阶梯,江阔水深, _________________ 水流平缓,支流众多,沿岸 _________________ 多平原,平坦开阔。
11
活 动 2 、 利 用 方 式 的 差 异
.
乌 江
湘 江 汉 京 广 线

南 赣 京
江 京 九 线
20
上 海
.
.
A D C
南京
武汉 重庆
B
E
上海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襄渝线 E川黔线
21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2)辐射作用
㈠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在国内处于 领 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㈡辐射的动力:
3
A
2
B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 2、自然条件: 地势和地形 气候和干湿地区 河湖和地表水
(图8.17)
(图8.18) (地图册34页)
4
(1)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
A
青藏高原
B
横断山脉
D
四川盆地
E F
C
1、长江流域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沿岸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纽带作用 优势? 西
部 地 区
优势?
长江沿江带 东 部 沿 海
不足?
不足?
以____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_________ 带,以及 以及_____广大地区,构成了一 广大地区, 广大地区 个英文字母“ 的格局 的格局。 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是承西启东 与 是承西启东 的纽带。 的纽带。
<三>河湖和地表水
岷 江 重庆 洞庭 湖 宜宾 江 宜昌 武汉 湖口
上海
鄱阳湖
1、范围: 范围:
上海 东起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 ________ 东起______、西至四川攀枝花 ______ 东西绵长______千米; ______千米 东西绵长3000 千米;南北宽度 ______ 100~ 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 _________千米的 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 千米的 _________ 范围内。 范围内。
上游
中游
下游
1、长江沿江地带的矿产资源都有什么? 、长江沿江地带的矿产资源都有什么? 矿产资源都有什么 长江上 游地区的矿产种类 矿产种类上有什么 2、长江上、下游地区的矿产种类上有什么 区别?电站数量、耕地面积上有什么区别 上有什么区别? 区别?电站数量、耕地面积上有什么区别?
1、地形差异:上游流经我国第一阶梯,江 、地形差异:上游流经我国第一阶梯, 第一阶梯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地势低平 河湖众多, 河湖众多, 亚热带季 水运便利 地表水丰富 风气候 降水丰富 铁路纵贯
1 : 地 形 、 景 观 差 异

长江上游景观

长江中下游景观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 利 用 方 式 的 差 异
3: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2、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㈠、地形和地势: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 地形和地势: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 ____和低山丘陵为主 为主。 以平原 和________为主。 ㈡、气候和干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属 气候和干湿地区: ___________气候,夏季 炎热,冬季温和,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夏季____,冬季____, 四季____;降水____, 湿润区 四季 分明;降水 丰富,属____区。 ㈢、河、湖、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____稠密,湖泊 众多,是我国 地表水资源 稠密, 众多, 河网稠密 ____众多 是我国______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 最丰富的地区。
沿江的经济格局
的 江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地带
沿 海 经 济 带
的 的 带
沿

辐射作用
① ⑥ ⑤ ④ ③ ②
P78.1(1)
京 杭 嘉 陵 江 岷 江 汉 江 运 河
襄 渝
焦 柳

京 广
九 江 江 江
京 九


京沪
江 攀枝花

(2)辐射作用 ) 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㈠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在 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辐射的动力: ㈡辐射的动力: 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辐射的方向: ㈢辐射的方向: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向南北辐射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 向南北辐射 辐射的意义: ㈣辐射的意义: 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
长江的水土流失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条棘手的黄河,可是我们现在正在把长江也 变成一条黄河。现在长江中上游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许多地方都变成了荒 山秃岭,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正在不断地增加。目前,长江的输沙量已经 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三条世界大河的总输沙量。经过长江可 以看到,长江的水很少是清的,与黄河的水一样浑浊不堪,含沙量非常大。位 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现在已退居为我国的第二 大淡水湖,据监测,现在它的面积还在不断地变小。据科学家估计,再过半个 多世纪洞庭湖就要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这样一个泱泱大湖怎么会消失呢? 其主要原因就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长江及其支流将大量泥沙 带入洞庭湖,造成淤积。目前,洞庭湖的湖底每年淤高四五厘米。年复一年, 洞庭湖愈来愈浅,也愈来愈小,不断地走向消亡。现在的洞庭湖已经没有一个 完整的湖面了,由于泥沙的淤积,使得洞庭湖的湖面四分五裂,成为星罗棋布 的湖群,到处被大大小小的沙洲所占据。这全都是由于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造 成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真的是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当时洞庭之大为全 国之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湖,在不久的将来,就 要不复存在了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
1.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图8.22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 图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
“H” 型 H
(1)纽带作用 ) 东向西的四大经济通道 的四大经济通道: ㈠东向西的四大经济通道: 产业、技术、信息、 产业、技术、信息、商贸 西向东交通通道 通道: ㈡西向东交通通道: 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二>气候及干湿地区
上海 武汉 重庆 从气温变化曲线上判断这里四季变化是否明显? 1、从气温变化曲线上判断这里四季变化是否明显? 冬夏气温特点是什么? 冬夏气温特点是什么? 根据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多少, 100mm的月份多少 2、根据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多少,判断雨季 长短。估算这里年降水量大约在多少mm以上? mm以上 长短。估算这里年降水量大约在多少mm以上? 3、这里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干湿地区是什么? 这里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干湿地区是什么?
上 海 3 沿江地带的城市 南 京 武 汉 重 庆
工业基地
工业走廊
四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1、洪 涝 灾 害 、
2 、水 土 流 失
3 、水 质 污 染 4 、酸 雨 过 多
长江的污染现状
据实地考查,长江干流自攀枝花以下至出 海口全长3600千米,共有工矿企业5万余家, 年排放污水60亿吨。 城市江段各类排污分布密集,污染影响互 相叠加,而岸边水域,水深相对较小,水流缓 慢,水体稀释扩散能力较弱。因此,污水入江 后,常形成沿岸污染带。长江干流是沿江城镇 主要的水源地,目前共有各类取水口500多个, 基本上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流急 中下游流经我国______阶梯,江面____ ______阶梯 ____, 中下游流经我国二、三 阶梯,江面宽阔 ,水流 ______ ____ ____;____稠密 ____众多。 ____;____稠密,湖泊 众多。 平缓 河网稠密,____众多 8.19、 (图8.19、8.20) 2、利用方式差异:长江沿线可以发展____ 、利用方式差异:长江沿线可以发展____ 旅游 上游可发展____ ____业 业;上游可发展____业,中下游可以发展 水电 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业和________ 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内河航运 淡水养殖 3、(图8.21)资源种类和数量差异:上游 、 )资源种类和数量差异: __、__、__、天然气 磷矿 的有 煤 、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 __ 铁 铜 ______、____等矿产资 ____地区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 源。____地区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 上游地区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
长江沿岸地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典 型 的 带 状 区 域攀枝花宽度 100—200千米
上海
长度 3000多千米 多
P74
<一>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 一 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
A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B
四川盆地
D
E F
C
1、长江流域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 长江流域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 2、从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的色彩上可以判断 出它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地形以什么为主? 出它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地形以什么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