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头孢匹罗申报资料3号
新药仿制药注册申报资料形式审核要求---整理

新药/仿制药注册申报资料形式审核要求申请注册新药: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30(资料项目6除外)。
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的资料项目包括重新整理的综述资料1~6、资料项目12和14、临床试验资料28~32以及重新整理的与变更相关的资料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对于注册分类1的品种,临床试验完成后应根据临床期间进行的各项研究的结果,重新整理报送资料项目1~30的全部资料同时申请注册属于注册分类3的原料药和属于注册分类6的制剂的,其原料药的注册申请应当符合申报生产的要求。
申请注册仿制药品: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16和28~30。
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在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资料项目28~32以及其他变更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注册申报分三类情况:▪A:申报临床▪B:申报生产▪C:仿制药的申报A、(申报临床)申报资料项目:(一)综述资料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可不附)(二)药学研究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学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和文献资料。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模板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模板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模板包括以下内容:
1. 注册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 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邮箱等联系方式;
- 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所属行业等相关信息;
2. 药品基本信息:
- 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等相关信息;
- 药品注册分类(新药、仿制药、西药、中药等);
- 药物成分、制剂工艺及特性等相关信息;
3. 临床试验数据:
- 临床试验计划、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报告;
- 临床试验所涉及的医疗机构、主要研究人员等相关信息;
4.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 药品生产设备、场所、环境和人员的质量控制信息;
- 药品稳定性研究报告等相关信息;
5. 药品效能与安全性研究资料:
- 前期研究报告(如动物实验报告、细胞实验结果等);
- 药物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研究报告;
-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和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
6. 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
- 药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信息,包括药品的用途、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
- 说明书和标签的设计和印刷样本;
7. 药品审评和注册费用缴纳证明;
8. 其他相关的附件和资料。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模板,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相关法规,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药品注册申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建议在准备申报之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药品注册机构,确保申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新药仿制药注册申报资料形式审核要求---整理

新药/仿制药注册申报资料形式审核要求申请注册新药: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30(资料项目6除外)。
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的资料项目包括重新整理的综述资料1~6、资料项目12和14、临床试验资料28~32以及重新整理的与变更相关的资料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对于注册分类1的品种,临床试验完成后应根据临床期间进行的各项研究的结果,重新整理报送资料项目1~30的全部资料同时申请注册属于注册分类3的原料药和属于注册分类6的制剂的,其原料药的注册申请应当符合申报生产的要求。
申请注册仿制药品: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16和28~30。
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在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资料项目28~32以及其他变更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注册申报分三类情况:▪A:申报临床▪B:申报生产▪C:仿制药的申报A、(申报临床)申报资料项目:(一)综述资料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可不附)(二)药学研究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学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和文献资料。
申报新药临床资料及流程

申报新药临床需要的资料一、申报资料1、电子版资料(1、2、3、4、7、8、12、13、14、15、16、17、18、19、21、22、29、30、31号资料)2、2号、8号、12号、13号、14号、15号、18号资料附件(附件准备一式六份)二、原始记录1、工艺研究原始记录2、药材检验原始记录、药材检验报告3、质量研究原始记录4、稳定性检验报告(加温6个月、室温18个月)5、三批样品的检验报告6、检查项研究原始记录(重金属、砷盐检查、水分、装量等)7、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学研究及样品检验报告8、微生物研究原始记录9、三批样品的批生产记录(按照GMP要求,尽量详细)三、电子图谱及照片1、液相电子图谱,时间安排一定合理(含药材检验、工艺验证、质量标准建立、中试样品检验、稳定性考察)2、薄层照片(所有薄层试验都要附彩色照片,含药材检验、质量标准考察、中试样品检验和稳定性考察)四、各种使用记录1、仪器使用记录(天平、崩解仪、液相、紫外等)2、对照品领用记录3、样品销毁记录(注意生产量、使用量、销毁量和现有剩余量的关系!)4、留样样品使用记录5、样品稳定性留样记录(注意留样样品的数量与销毁数量及总量对应)五、其他1、药品注册申请书(报盘资料),从国家局下载最新的报盘软件。
2、药品研制情况申请表六、关于生产现场核查1、生产设备(提取、浓缩、干燥、制剂)大小适应性2、原辅料来源、厂家资质(有发票及明细最好)。
3、包材的来源、厂家资质。
4、批生产记录的合理性。
申报流程1、准备全套资料一套(原件)及注册申请表的电子文档至省药监局受理办公室提交资料(有的省局将报国家局资料一起收);2、省药监局形式审查资料符合要求,出具受理通知书及缴费通知单,30日内组织研制现场核查(须抽样的出具抽样单及送检通知单,抽样单盖公司章后返1份给省局);3、缴费(一般省局2500元,国家局3500元),及时登录国家局网站查看缴费状态并填写缴费信息。
药包证申报资料要求

药包证申报资料要求申请《药包材注册证》申报资料要求1、省局对申报品种生产现场进行考核验收的报告。
2、国家局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三批申报品种检测报告书原件。
3、国家局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洁净室(区)洁净度检测报告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5、申报品种的处方、原辅料标准及原辅料的检测报告。
6、申报品种的生产工艺资料。
7、采用申报品种包装的药品共同进行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资料 (包含试验用药品的质量标准)。
8、申报品种的质量标准(若为企业标准还应提供编制说明)。
9、三批申报品种生产企业自检报告书原件。
10、申报品种生产厂区及洁净室(区)平面图。
5号申报资料申报说明:药包材品种目录中1,输液瓶,、2、3、4、5、6、10项品种:按1000个独立单位提供处方,处方中必须明确说明原辅料的化学名称、用量或用量比例,说明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
提供原、辅材料标准、来源证明(购买发票和合同复印件)及检验报告。
处方所用主要辅料应使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对于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增塑剂、遮光剂及油墨等,应提供质量标准和安全用量范围的使用依据。
药包材品种目录中1,输液袋、膜材,、7、8、9项品种:处方中应说明成品由几层材料组成,必须明确说明每层材料的化学名称、用量或用量比例,说明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
提供原、辅料(包括粘合剂、增塑剂等)标准、来源证明(购买发票和合同复印件)及检验报告。
处方所用主要辅料应使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对于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遮光剂及油墨等,应提供质量标准和安全用量范围的使用依据。
如果同时申报多种复合硬片(膜)、复合软膏管等产品,应分别提供每种产品的处方资料。
化学原料药申报资料范文

化学原料药申报资料范文
1. 申报材料的基本信息:
申报人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
申报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如有)、CAS号、分子式等;
申报药品的用途、剂型、规格等。
2. 药品的化学性质:
药品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物理性质等;
药品的溶解性、稳定性、光学活性等特性;
药品的纯度要求、杂质限度等。
3. 药物制备工艺:
药物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方程;
药物的原料药选择、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等;
药物的纯化、结晶、干燥等工艺步骤;
药物的成品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4. 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药物的体内代谢途径、药动学参数等;
药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毒理学数据。
5. 药物的临床研究:
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研究方案等;
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安全性评价等;
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
6. 药物的质量控制:
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检验项目等;
药物的规格要求、标准物质等;
药物的稳定性研究、保存条件等。
以上是化学原料药申报资料范文的一般内容,具体需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申报要求进行调整。
在撰写申报资料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硫酸头孢匹罗申报资料12号

化学药品3类
第二部分药学研究资料资料编号12
硫酸头孢匹罗
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地址:
研究机构电话:
试验负责人:
试验参加者:
试验日期:2004年1月~2004年2月
原始资料保存处: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药品注册申请人名称: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报告书
负责人:复核人:检验人:
**********药业股份技术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报告书
负责人:复核人:检验人:
**********药业股份技术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报告书
负责人:复核人:检验人:
**********药业股份技术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报告书
负责人:复核人:检验人:。
1-国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国食药监注〔2010〕 387 号附件: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CTD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简称ICH)The Quality Overall Summary,即QOSCTD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原料药)CTD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制剂)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原料药)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制剂)2.3.S.1 基本信息2.3.S.1.1 药品名称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2.3.S.1.2 结构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2.3.S.1.3 理化性质原料药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生物学活性等。
2.3.S.2 生产信息2.3.S.2.1 生产商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
2.3.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1)工艺流程图:参见申报资料3.2.S.2.2(注明页码)。
(2)工艺描述:按反应路线简述各步反应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取代、缩合、烃化、酰化等),各步反应的原料、试剂、溶剂和产物的名称,终产物的精制方法和粒度控制等;特殊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深冷等)应说明。
详细内容参见申报资料3.2.S.2.2(注明页码)。
(3)生产设备:参见申报资料3.2.S.2.2(注明页码)。
(4)大生产的拟定批量:kg(g)/批。
2.3.S.2.3 物料控制生产用物料(如起始物料、反应试剂、溶剂、催化剂等)的质量控制信息(包括来源、质量标准等),参见申报资料3.2.S.2.3(注明页码)。
2.3.S.2.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
关键步骤确定依据参见申报资料3.2.S.2.4或3.2.S.2.6(注明页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3类第一部分综述资料资料编号3硫酸头孢匹罗立题目的与依据研究机构:**********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机构地址:研究机构电话:试验负责人:资料整理人:完成日期:2003年12月原始资料保存处:联系人:联系人电话:药品注册申请人名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头孢匹罗立题目的与依据1 立题目的与依据硫酸头孢匹罗(Cefpirome Sulfate)于1992年在墨西哥和瑞典上市,商品名Cefrom,我国于1999年进口,目前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上市,本品于2001年在我国申请行政保护获批准,于2004年4月中止。
头孢匹罗作为第四代头孢菌素,是已知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
头孢匹罗是一个两性离子,头孢核带负电核,四价季铵离子基团带正电核,这一结构使它透过细菌外膜时有明显优势,由于与其他三代头孢相似的一位上连接的氨基噻唑基-甲氧亚氨基,头孢匹罗对β-内酰胺酶稳定,并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
与头孢他啶相比,头孢匹罗有更优越而全面的抗菌作用。
对多重耐药的肠杆菌属、枸橼酸菌以及产头孢他啶水解酶的克雷伯菌与大肠杆菌均有作用。
另外,硫酸头孢匹罗除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征:(1)可快速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常为头孢噻肟、头孢曲松5~7倍);(2)对位于胞浆周围的Ⅰ型β内酰胺酶稳定且亲合力低;(3)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亲合力高;(4)其内在抗菌活性强于第3代头孢菌素。
目前该药在体外及动物感染模型中头孢匹罗卓越的抗菌作用已为世界范围的大量临床试验报告所证实。
国内外已成功应用于:(1)获得性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2)白细胞减少病人感染;(3)重症监护病人的严重感染;(4)败血症/菌血症;(5)皮肤和软组织感染;(6)复杂性上尿道和下尿道感染。
头孢匹罗作为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更强,抗菌谱更广,并且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更长,市场潜力巨大,开发本品市场前景乐观。
2 国内外有关该品研究现状和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2.1 国内外有关该品研究情况综述2.1.1药理研究1) 主要药效头孢匹罗抗G+菌的作用强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安;抗肺炎链球菌的作用比孢他啶、头孢替安强16-32倍;但抗肺炎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活性高于头孢他啶、头孢替安4-8倍;抗大肠埃希杆菌、阴沟肠杆菌、弗罗因德氏枸橼酸杆菌、摩根氏菌、不动杆菌活性比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安强2-256倍。
头孢匹罗、头孢他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分别为0.78ug/ml 和12.5ug/ml,对绿脓假单胞菌的MBC分别为3.13 ug/ml和1.56 ug/ml。
头孢匹罗对肠埃希杆菌和粘质沙雷菌的杀菌能力比头孢他啶强。
研究头孢抗菌素对β-内酰胺酶细菌的抗菌作用试验,由于头孢匹罗受β-内酰胺酶的影响较小,对阴沟肠杆菌、弗罗因德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菌的抗菌作用强,而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替安受阴沟肠杆菌和弗罗因德枸橼酸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影响,抗菌能力大大降低。
用10只全身感染的ICR小鼠比较抗生素的体内抗菌能力,试验表明头孢匹罗有治疗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头孢匹罗的ED50为0.37mg/ml,并且抗菌作用比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高8-9倍,比头孢他啶强30倍;对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引起的感染,头孢匹罗的抗菌作用比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强30倍,而对绿脓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头孢匹罗的抗菌活性比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强,但比头孢他啶弱,经过两次给药后,其抗菌作用等同于头孢他啶。
2) 一般药理观察药物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血液的影响,发现给药量为250mg/kg对自发运动量、抗痉挛作用、排尿、血小板凝集没有影响;给药量为500mg/kg对自律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坐骨神经腓肠肌、血糖、血液凝固无影响;给药量为1250mg/kg轻度增强睡眠、镇静作用,不引起体温变化;给药量为10-4mol/L能轻度缓解催产素收缩作用和对自动收缩力的抑制;给药量10-4g/ML 对红细胞膜抵抗力、横膈膜神经肌肉无影响;动物在麻醉状态下给药量为207mg/kg血压降低,心搏出量、末梢血管阻力减少;动物在麻醉状态下给药量为500mg/kg血压降低,心搏数减少、呼吸量增加;动物在麻醉状态下给药量为200mg/kg血压升高,心搏数增加。
2.1.2 毒理研究1)急性毒性静脉给药高剂量注射后,小鼠轻者立即出现竖尾、全身发抖,重者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小便失禁。
死亡多发生在3-5分钟内。
低剂量注射后未见异常反应,亦无死亡。
死亡鼠尸检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肉眼观察未见异常。
小白鼠静脉给予硫酸头孢匹罗后测得的LD50为2933.4 (2707.5-3175.6)mg/kg。
腹腔给药15min后,小鼠出现竖尾、全身发抖,活动减少,静卧,呼吸微弱。
严重者2小时后呼吸困难而死亡,死亡多发生在24h内。
48h后存活小鼠逐渐恢复正常。
死亡鼠尸检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肉眼观察未见异常。
腹腔给予硫酸头孢匹罗后测得的LD50为5236.1(4767.1-5733.8)mg/kg。
2) 长期毒性小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匹罗的肾毒性较低,给药剂量在800-1500mg/kg/d小鼠的肾功能出现损伤,进行组织学检查未见其改变,只在400mg/kg/d和1600mg/kg/d组的小鼠出现可逆性蛋白尿。
在小鼠的慢性毒性试验中,出现了与其它头孢菌素相似的溶酶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的现象(可逆的)。
高剂量组动物出现了红细胞、血红素、血细胞比容减少,但在恢复期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试验中观察到小鼠的盲肠增大,这与毒理学无关。
肝脏重量增加,但未发现肝的病理学变化。
头孢匹罗没有直接对甲状腺细胞产生毒副作用,但能引起甲状腺的可逆性功能损伤,总体上说甲状腺的活性没有被减弱,而且甲状腺的改变仅仅在给药后,出现在高剂量组动物身上,对病人来说,这种危险不太可能出现。
3) 致突变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试验和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匹罗没有诱变性。
4) 生殖毒性通过腹腔静脉给药,按200-800mg/kg/d时,在大鼠的妊娠前初期、器官形成期、围产期、授乳期和按12.5-50mg/kg/d在家兔器官形成期,药物对生殖能力、妊娠、分娩、哺乳、新生儿未见影响;对幼年雄性大鼠,通过皮下给药200-1000mg/kg/d,对生殖能力,精子状态无影响。
2.1.3 药代动力学研究健康成年男子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头孢匹罗,血药浓度变化与剂量有依赖关系,高龄患者与成人比较,主消失相半衰期延长,AUC增加,药物能向痰液、胆汁、腹腔内渗出液、创伤渗出液、女性性器官、前列腺和脊髓液等处转移。
在健康人体内试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2-11.7%。
对于肾功能障碍者来说,由于肾功能低下,血中药物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而尿中排泄率降低,因此,肾功能患者使用本药时,其给药量和给药间隔要做调整。
2.1.4 国内、外临床研究头孢匹罗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特别适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下呼吸道严重感染、败血症、菌血症、上下尿道并发感染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一组3761例世界范围的临床疗效对照试验,全面观察了头孢匹罗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其中,2335例使用头孢匹罗,1409例使用对照药,见表1。
表1 头孢匹罗与其它药物的疗效比较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匹罗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有效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似甚至优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对11名妇科感染(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旁炎、盆腔腹膜炎、直肠子宫炎,前庭大腺脓肿)患者使用头孢匹罗,1-2g/d,疗程3-7天,结果表明,临床有效率为100%,细菌清楚率为92.3%。
而对15名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小骨盆感染或前庭大腺脓肿患者使用头孢匹罗,0.5-1g,每日2次,疗程3-9天,临床证实全部有效,7株分离菌中有6株被清除。
对13名妇科感染患者使用头孢匹罗,1-2g/d,疗程5-10天,其临床有效率为100%,9株分离菌全部杀死。
在对241名妇科小骨盆炎患者临床试验中,比较头孢匹罗和头孢西丁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头孢匹罗的临床有效率为91%,头孢西丁的临床有效率为89%,细菌复发率分别为6%和5%。
头孢匹罗在儿科中的应用,选择457例(包含3例夹杂其它感染疾病)和243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评价,显效率94.1%,有效率95.3%,同时发现头孢匹罗对G+ 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率达95%,对G-菌疗效达95.7%,对其它各种细菌有效率为94.4%。
临床试验对其它抗生素不敏感的135例中头孢匹罗对126例为显著疗效或有效,有效率高达93.3%。
试验中发现,头孢匹罗对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很小,主要出现腹泻,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对酒精代谢及造血系统无影响;实验室检查出现GOT、GOT、总胆红素、肌酸酐、嗜酸性白细胞升高,副作用及异常值在用药期间就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2.2 该药生产、使用情况硫酸头孢匹罗(Cefpirome Sulfate)于1992年在墨西哥和瑞典上市,商品名Cefrom,目前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上市,原料药在中国无生产和进口。
我国于1999年进口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
2001年,德国安万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获硫酸头孢匹罗静脉注射剂(商品名:派新)的行政保护权,2004年4月26日终止行政保护。
3 国内外有关的专利及行政保护检索情况我国于1999年进口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
2001年,德国安万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获硫酸头孢匹罗静脉注射剂(商品名:派新)的行政保护权,2004年4月26日终止行政保护。
硫酸头孢匹罗在中国无专利保护,故开发本品不存在侵权问题。
头孢匹罗作为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更强,抗菌谱更广,并且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更长,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1、/news/news_detail.asp?id=982、郑莉,徐楠.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华西医学,1999;14(4):504-507.3、时国朝,邓伟吾.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3;18(2):106-108.4、刘强,袁红,郑匀江.头孢匹罗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29(1):77-78.5、陈晖,张永信.头孢匹罗的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16(1):37-41.6、任志远,徐亲民.头孢匹罗的临床应用.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9;21(5):222-225.7、周延安,蔡鸿生.头孢匹罗在儿科应用的评价.医药导报,1999;13(1):16-17.8、丁正.头孢匹罗的体外抗菌活性.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9;19(5):347-34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