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通信原理实验讲义(zhp)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HDB3编译码器U9:HDB3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A
单/双极性变换器U10:模拟开关4052
双/单极性变换器U13:非门74HC04
相加器U14:或门74LS32
带通U11、U12:运放UA741
限幅放大器U15:运放LM318
锁相环U16:集成锁相环CD4046
下面简单介绍AMI、HDB3码编码规律。
实验十五 码型变换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53
实验十六 时分复用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56
实验十七 计算机通信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59
实验十八 5B6B编译码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61
1、数字信源
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实验十 PAM调制解调实验.……………………………………………………33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36
实验十二 ADPCM编译码实验.……………………………………………………42
实验十三 CVSD调制解调实验.………………………………………………….47
实验十四 话音信号多编码通信系统实验………………………………………..51
AMI码的编码规律是:信息代码1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1的符号交替反转;信息代码0的为0码。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即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码元周期、码元间隔)TS的关系是τ=0.5TS。

通信原理总结PPT课件(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总结PPT课件(通信原理)
,即 fc≥2fm 即可产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
幅信号。第二项即是。
7
8
例2 已知调幅波的表达式为:
Sm(t)=0.125COS2(104)t + 4COS2(1.1104)t+0.125 COS2(1.2104)t
试求其中:
1) 载频是多少?
2) 调幅指数为多少?
3) 调制频率是多少?
解 Sm(t)=[4+0.25COS2(0.1×104)t] COS2(1.1104)t
13
例5 已知(15,11)汉明码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1
试求其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解 n=15 k=11
r=4
101010101111000
H=
110011110100100 111100111000010
111111000010001
14
G=[Ik PT]
1
1
1 1
0
=1 1
1
01 1
H = [P Ir]=
1110100 0111010 1101001
20
例9: +32sinω1t),f1=1KHz,fc=100MHz。 1)该角调波为调频还是调相? 2)若为调频波,频敏度Kf=106rad/V-S,求 调制信号m(t)的表达式,m(t)的峰值、
1
1
1111 0111 1011 0011 1101 0101 1110 0110 1010 1100 1001
15
例6 已知双边带调制系统的等效模型 如图示:
•A
LPF
×
B

×
C
LPF
其中,LPF的截止频率为4000Hz,噪声N(t) 为高斯白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 n0/2=2×10-7W/Hz,若要求从A到C的通信信 道容量不小于40000bit/s,试求B点信号 SDSB(t)的最小功率。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通信原理实验讲义通信原理实验辽宁⼤学信息学院2005年5⽉⽬录实验⼀数字基带信号实验(AMI/HDB3) (3)实验⼆数字调制实验 (7)实验三模拟锁相环与载波同步实验 (11)实验四数字解调实验 (14)实验五全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实验 (18)实验六帧同步实验 (22)实验七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 (25)实验⼋ 2DPSK、2FSK通信系统实验 (29)实验九 AM调制解调通信系统实验 (30)实验⼗ PAM调制解调实验 (33)实验⼗⼀ PCM编译码实验 (36)实验⼗⼆ ADPCM编译码实验 (42)实验⼗三 CVSD调制解调实验 (47)实验⼗四话⾳信号多编码通信系统实验 (51)实验⼗五码型变换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 (53)实验⼗六时分复⽤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 (56)实验⼗七计算机通信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 (59)实验⼗⼋ 5B6B编译码实验(CPLD开放模块实验) (61)实验⼀数字基带信号实验⼀、实验⽬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法。

4、掌握集中插⼊帧同步码时分复⽤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实验内容1、⽤⽰波器观察单极性⾮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使⽤数字信源模块、HDB3编译码模块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

1、数字信源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

本单元产⽣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

帧长为24位,其中⾸位⽆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而信号 则是通过系统传输的物质。系统对信号具有处理、变换和传输等功能。在通信原理中, 信号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传输,因此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号的特性和系统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3. 信号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噪声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

2. 信号源:提供调制、解调所需的信号。

3. 传输线路: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干扰等现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制实验(1)设置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4)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2. 解调实验(1)设置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2)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4)将解调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设置编码器参数,如编码方式、编码长度等。

(2)将信息信号输入编码器,观察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3)设置解码器参数,如解码方式、解码长度等。

(4)将编码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息信号。

4. 信号传输实验(1)设置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传输线路,观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3)调整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4)观察传输线路参数调整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实验:调制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调制和解调过程正常。

2. 解调实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解调过程正常。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互联网通信技术
01
介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TCP/IP协议、路由器、
交换机等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通信网络
02
介绍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
域网等不同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互联网通信应用
03
介绍互联网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全球电信标准。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是负责制定互联网标准的组织,包括TCP/IP协议族和其他互联网相关标准。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是一个全球性的专业组织,负责制定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包括通信协议标准。
在线视频会议等。
感谢观看
THANKS
信源
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如话筒 、摄像头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信宿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如扬声器、显示器等。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导线或光缆传输信号,如电话线、光纤 等。
模拟通信
传输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调频广播。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如手机、卫星通信等 。
数字通信
01
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 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规范。
02
常见的分层结构包括OSI七层模 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3
TCP/IP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新)通信原理实验PPT课件

(新)通信原理实验PPT课件

五、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 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 再按下开关POWER1、POWER2,发光二极 管LED001、LED002发光,按一下复位 键,信号源模块开始工作。
3.模拟信号源部分
①观察“32K正弦波”、“64K正弦波”、“1M正 弦波”各点输出的正弦波波形,对应的电位器“32K 幅度调节”、“64K幅度调节”、“1M幅度调节”可 分别改变各正弦波的幅度。
②按下“复位”按键使U006复位,波形指示灯 “正弦波”亮,波形指示灯“三角波”、“锯齿波”、 “方波”以及发光二极管LED007灭,数码管 M001~M004显示“2000”。
③按一下“波形选择”按键,波形指示灯“三角波” 亮(其他仍熄灭),此时信号输出点“模拟输出”的 输出波形为三角波。逐次按下“波形选择”按键,四 个波形指示灯轮流发亮,此时“模拟输出”点轮流输 出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
④将波形选择为正弦波(对应发光二极管
亮),转动旋转编码器K001,改变输出信号
的频率(顺时针转增大,逆时针转减小),
观察“模拟输出”点的波形,并用频率计查
看其频率与数码管显示的是否一致。转动电 位器“幅度调节1”可改变输出信号的幅度, 幅度最大可达3V以上。(注意,发光二极管 LED007熄灭,转动旋转编码器K001时,频 率以1Hz为单位变化;按一下K001, LED007亮,此时转动K001,频率以50Hz为 单位变化;再按一下K001,频率再次以1Hz 为单位变化)
三、实验器材
信号源模块 20M双踪示波器 连接线
一台 若干
四、实验原理
模拟信号源部分
频率调节 单 片 机
波形选择

通信原理实验课件

通信原理实验课件

实验三 二相(PSK,DPSK)解调器系 统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l、掌握二相(PSK、DPSK)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与系统电路组成
• DPSK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对应的载波相对相移来表示数 字信息的一种相移键控方式。设载波相对相移用△ 表示, (定义为本码元初相与前—码元初相之差),而且:
• △ψ= π 时,表示数字信息“1”。 • △ψ= 0 时,表示数字信息“0”。 •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DPSK信号的相位关系可举例说明如下:
• (6)做二相PSK实验时,必须把开关K700的1脚与2脚相连 接.做二相DPSK实验时,必须把开关K700的2脚与3脚相 连接。
T700 T702 T703
f =512 KHz f =512 KHz
f =512 KHz
K7004-5
T706
K7005-6
T706
f=128KHz (1010码)
1台
2、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
三、实验原理 1、基本概念:
2、四种基本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10100110 +E 0
( a( ( ( ( NRZ(
+E -E
(b)( ( ( NRZ(
+E 0
(c)( ( ( RZ(
+E -E
(d)( ( ( RZ(
+E -E
(e)( ( (
+E -E
(f)AMI(
对具有变压器或其它交流隅合的传输信道来说, 不易受隔直特性的影响。 ➢ 若接收端收到的码元极性与发送端的完全相反, 也能正确判决。
➢ 便于观察误码情况。
6. HDB3码 AMI码有一个重要缺点,即它可能出现长的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 信 原 理 实 验 周洪萍 编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1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传媒技术学院 二O一五年九月修订

目 录

实验箱介绍 ................................................................................................... 1 实验一 PAM实验 ........................................................................................ 4 实验二 PCM编译码实验 ........................................................................... 10 实验三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 ............................................................. 14 实验四 帧成形及其传输实验 ...................................................................... 22 实验五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 ......................................................................... 28 实验六 BPSK传输系统实验 ...................................................................... 36 实验七 DBPSK传输系统实验 ................................................................... 47 实验八 电话交换呼叫处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 53 附:MATLAB仿真——A、U压缩律 ......................................................... 58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1 实验箱介绍

为配合《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我们采购了南京捷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JH5001(Ⅲ)通信原理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的基本模块有9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实现通信系统的各关键技术,每个功能模块都可单独安排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各关键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每个模块都设计有标准接口,通过连接线,可进行系统实验。同时采用扩展模块或自己设计电路,还可任意设计通信系统。 JH5001(Ⅲ)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由信号源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交换和DTMF模块、PCM/PAM模块、复接解复接模块、线路编解码模块、CVSD编解码模块、基带成形模块、调制解调模块等9个基本模块组成,各模块在系统中的安排如图1所示。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2 图一 JH5001(Ⅲ)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系统布局 图1 JH5001(Ⅲ)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系统布局

PCM/PAM模块 复接解复接模块 用户接口模块 交换和DTMF模块 线路编解码模块 CVSD编解码模块 基带成形模块

调制解调模块

信号源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3 通过信号线的连接,各基本模块可接入系统进行系统实验,其系统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在系统中通信双方的传输信道是不对称的: (1)从用户电话1向用户电话2的信号支路是以无线信道传输技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1→CVSD话音编码→信道调制→噪声→信道解调→CVSD话音译码→用户电话接口2。 (2)从用户电话2向用户电话1的信号支路是以有线信道传输技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2→PCM话音编码→信道复接→线路编码(HDB3/CMI)→线路译码→信道解复接→PCM话音译码→用户电话接口1。

信号源模块输出正弦波和方波,TPAO1S、TPAO2S分别为输出端口,VS102调节方波输出大小,调节范围:0~5V。VS103调节正弦波输出大小,调节范围:0~5V;信号输出有高低两个频段:JS01跳线插入、JS02跳线不插输出高频信号,输出信号频率范围20KHz~350KHz;JS01跳线不插、JS02跳线插入,输出低频信号,输出信号频率范围300Hz~2KHz。 实验系统电源完成交流220V到+5V、+12V、-12V的直流变换,给整个硬件平台供电。

信号复接 信号解复接

线路 译码 编码

位同步恢复

PCM译码 PCM编码

无线传输信道 有线传输信道

交换处理模块 DTMF检测1 DTMF

检测2

电话接口 1 电话接口 2

数据 终端 数据

终端

2# 1#

图2 各电路测试模块间连接框图

CVSD译码 编码信道解调 信道 调制 噪声 CVSD编码

编码

BPSK DBPSK

HDB3 CMI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4 实验一 PAM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抽样定理; 2、 观察PAM信号形成的过程; 3、 了解混迭效应产生的原因; 4、 学习低通信号抽样的基本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JH5001(Ⅲ)通信原理基础实验箱 一台 2、 20MHz双踪示波器 一台 3、 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台

三、 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抽样过程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抽样性能的优劣关系到通信设备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h,则可以唯一地由频率等于或大于2f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通常将语音信号通过一个3400 Hz低通滤波器(或通过一个300~3400Hz的带通滤波器),限制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00Hz,这样可以用频率大于或等于6800 Hz的样值序列来表示。语音信号的频谱和语音信号抽样频谱见图1.1和图1.2所示。从语音信号抽样频谱图可知,用截止频率为fh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m(t)。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5 f M(f) fh 0 图1.1 语音信号频谱

f Ms(f) fh 0 2fs+fh fs+ fh fs 2fs 理想低通滤波器

图1.2 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f Ms(f) fh 0 2fs+fh fs+ fh fs 2fs

图1.3 fs<2fh时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6 f Ms(f) fh 0 2fs+fh fs+ fh fs 2fs 实际低通滤波器

图1.4 fs>2fh的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实际上,设计实现的滤波器特性不可能是理想的,对限制最高频率为3400Hz的语音信号,通常采用8KHz抽样频率,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防卫带(1200Hz),参见图1.4所示。当抽样频率fs低于2倍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h,就会出现频谱混迭现象,产生混迭噪声,影响恢复出的话音质量,原理参见图1.3所示。 在抽样定理实验中,采用标准的8KHz抽样频率,并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信号,通过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抽样序列和重建信号,检验抽样定理的正确性。抽样定理实验各点波形见图1.5所示。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脉冲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保持

8KHz 输入信号

图1.5 抽样定理实验原理框图 图1.6 是通信原理基础实验箱所设计的抽样定理实验电路组成框图。 传媒技术学院通信原理实验讲义

7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脉冲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保持

KB04 跳线器 开 关 K702 图1.6 抽样定理实验电路组成框图 U701A、B U703 U702A、C UB03 复接解复接模块内

测试信号 TP701 TP702 TP704 TP703

电路原理描述: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501,当K501设置在正常位置时(左端),输入信号来自电话接口2模块的发送话音信号;当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时(右端),由TP001输入测试信号,进行抽样定理实验。 运放U701A、U701B(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带宽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用于限制最高的信号频率。信号经运放U701C缓冲输出,送到U703(CD4066)模拟开关。 模拟开关U703(CD4066)通过抽样时钟完成对信号的抽样,形成抽样序列信号。信号经运放U702B(TL084)缓冲输出。 运放U702A、U702C(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带宽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用来恢复原始信号。 跳线开关K702用于选择输入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滤波位置时(OF端),送入到抽样电路的信号经过3400Hz的低通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直通位置时(NF端),信号不经过抗混迭滤波器直接送到抽样电路,其目的是为了观测混迭现象。 设置在复接解复接模块内的跳线开关KB04为抽样脉冲选择开关:设置在左端为平顶抽样,平顶抽样是通过采样保持电容来实现的,且τ=Ts;设置在右端为自然抽样,为便于恢复出的信号观测,此抽样脉冲略宽,只是近似自然抽样。平顶抽样有利于解调后提高

输出信号的电平,但却会引入信号频谱失真2/)2/(Sin,τ为抽样脉冲宽度。通常在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