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题库

合集下载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六淫、七情、饮食、劳逸B. 六淫、七情、饮食、外伤C. 六淫、七情、劳逸、外伤D. 六淫、七情、饮食、先天因素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原则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预防疾病B. 早期治疗C. 治疗已病D. 治疗疾病后期答案:A4. 中医外科中,"消"法主要适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疾病?A. 急性炎症C. 肿瘤D. 外伤答案:B5. 以下哪项是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基本原则?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温阳散寒D. 补虚扶正答案:A6. 中医外科中,"托"法主要是指:A. 托起病变部位B. 托出脓液C. 托起正气D. 托起邪气答案:B7. 中医外科治疗中,"补"法主要用于:A. 增强机体抵抗力B. 促进血液循环C. 清热解毒D. 活血化瘀答案:A8. 中医外科疾病中,"疡"是指:B. 内脏病变C. 骨关节病变D. 神经病变答案:A9. 中医外科中,"温"法主要用于治疗:A. 寒性疾病B. 热性疾病C. 湿性疾病D. 燥性疾病答案:A10. 中医外科治疗中,"泻"法主要用于: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温阳散寒D. 补虚扶正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疾病具有局部性和全身性的特点,局部性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等,全身性则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此外,中医外科疾病还强调病因与病机的辨证论治。

2. 阐述中医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治未病、因时制宜等。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对于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中医药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的学科。

B.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外科手术在中医疾病中的应用的学科。

C.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外科手术的一门独立学科。

D.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中医理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学科。

答案:A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个?A. 小手术理论B. 经络学说C. 火针理论D. 针灸学说答案:B3. 中医外科学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哪个?A. 叩诊B. 触诊D. 看诊答案:D4.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A. 针灸疗法B. 推拿疗法C. 拔罐疗法D. 中药疗法答案:A5. 中医外科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术技术包括以下哪个?A. 经络切开术B. 拔罐术C. 刮痧术D. 按摩术答案:A6.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常见的外科疾病?A. 乳腺增生C. 痔疮D. 脑卒中答案:A7.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常见的中医疗法?A. 手术治疗B. 西药治疗C. 推拿治疗D. 放疗治疗答案:C8. 中医外科学重视以下哪个方面的研究?A. 中医药的化学成分分析B. 外科手术的器械研发C. 疾病的病因病机D. 西医诊断技术答案:C9. 中医外科学中,以下哪个是中医外科学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A. 掌握现代医学知识B. 熟悉外科手术操作C. 精通中药制剂D. 具备针灸技术答案:A10.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限制?A. 医疗资源B. 技术条件C. 法律政策D. 病人需求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中医外科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中医外科学注重整体观察,强调个体的病因病机分析和治疗方法的个体化。

它突出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结合了中医药和外科手术的优势,致力于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 请简要描述中医外科学的历史发展。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外科学的特点?A. 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手段B. 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药物C. 重视辨证施治D. 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中医整体调理答案:A2.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瘀血阻络致疼痛”,那么下列哪种病症符合这一理论?A. 阑尾炎B. 膝关节骨折C. 高血压D. 肺气肿答案:B3.中医外科学中的“托毒法”是指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清除体内毒素?A. 饮食调理B. 排毒药物C. 手术D. 按摩推拿答案:B二、判断题1.中医外科学重视创伤及手术后的中医整体调理。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中医外科学没有特别强调术前的中医辨证施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中医外科学的治疗重点是药物治疗。

A. 正确B. 错误答案:B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答: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大理论,即辨证论治、瘀血阻络致疼痛、托毒法和中医整体调理。

辨证论治是中医外科学的核心理论,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瘀血阻络致疼痛理论认为疼痛的产生与瘀血阻塞有关,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托毒法是指通过清除体内毒素来改善病情,可以通过中草药清热解毒或者医疗器械进行治疗。

中医整体调理是指在手术或创伤之前、之中和之后,通过中医调理方法来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促进康复。

2.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灸疗法、中草药外用治疗、按摩推拿和中医调理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外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草药制剂的内服或者外用来改善病情。

手术治疗则是对一些严重疾病或病变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中医整体调理来促进术后康复。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经络来调整阴阳平衡,促进自体的痊愈能力。

中草药外用治疗主要通过外用药膏或者水疗来达到治疗目的。

按摩推拿则是通过对特定穴位和经络进行按摩刺激,以改善病情和疼痛。

最后,中医调理是指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外科中“痈”的特点是:A. 红肿热痛B. 皮肤干燥C. 皮肤瘙痒D. 皮肤麻木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方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3.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药物剂型?A. 丸剂B. 散剂C. 汤剂D. 膏剂4. 以下哪种情况适宜使用中医外科的外治法?A. 急性阑尾炎B. 慢性胃炎C. 急性扁桃体炎D. 慢性肾炎5. 中医外科中“疔”的特点不包括:A. 发病迅速B. 病程短C. 疼痛剧烈D. 无红肿热痛6.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法?A. 按摩B. 推拿C. 针灸D. 牵引7.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外用药?A. 黄连素B. 冰硼散C. 红花油D. 麻黄素8.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内治法?A. 清热解毒B. 补气养血C. 活血化瘀D. 温阳散寒9.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A. 切开排脓B. 缝合C. 刮痧D. 拔罐10. 中医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治疗中,常用的外治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内治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手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手术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中的“清热解毒”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应症。

2.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中的“活血化瘀”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应症。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医外科治疗中常用的外治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内科疾病B. 外科疾病C. 妇科疾病D. 儿科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A. 针灸B. 草药外敷C. 推拿按摩D. 内服汤药答案:D3. 中医外科理论中,“疮疡”指的是什么?A. 外伤B. 感染性疾病C. 肿瘤D. 皮肤病答案:B4. 中医外科中,“外感风寒”导致的疾病,通常采用哪种治疗方法?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补益气血答案:A5. 下列哪种药材常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疮疡?A. 黄连B. 当归C. 人参D. 薄荷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医外科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注重整体观念和__________相结合。

答案:辨证施治,内治外治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外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针灸,草药外敷,拔罐3. 中医外科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外邪,内伤,情绪4. 在中医外科中,对于急性炎症的处理,应首先考虑使用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清热解毒5. 中医外科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采用__________,以达到软坚散结的效果。

答案:活血化瘀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外科的治疗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二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不仅使用内服药物,还会采用针灸、草药外敷等外治方法;三是重视预防,通过调整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阐述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

初期多采用清热解毒法,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中期则注重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补益气血、调整阴阳来增强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外感六淫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扶正祛邪D. 通里攻下答案:C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药物?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5. 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常用方剂是?A. 五味消毒饮B. 清瘟败毒饮C. 四妙勇安汤D. 银翘散答案:C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A. 地榆B. 黄芩C. 黄连D. 石膏答案:D7. 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金黄散B. 紫草膏C. 冰硼散D. 红霉素软膏答案:A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D9.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是?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10.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答案:ABC2. 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地榆B. 黄芩C. 石膏D. 冰硼散答案:ABD3. 下列哪些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ABC4.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包括以下哪些?A. 逍遥散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D5.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20套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20套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20套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A. 内服药物B. 外敷药物C. 手术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敷药物?A. 金黄散B. 红霉素软膏C. 紫草膏D. 消炎止痛膏答案:B3. 中医外科治疗中,以下哪个穴位常用于治疗乳腺炎?A. 合谷B. 足三里C. 乳根D. 神阙答案:C4. 中医外科手术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术器械?A. 刀B. 剪C. 针D. 锤答案:D5. 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外敷药物?A. 拔毒膏B. 消炎止痛膏C. 清凉油D. 红霉素软膏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主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7. 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敷药物金黄散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消炎、止痛、生肌8. 中医外科在治疗乳腺炎时,常用的外敷药物是________。

答案:消炎止痛膏9. 中医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压迫止血、药物止血10. 中医外科在治疗烧伤时,常用的外敷药物是________。

答案:紫草膏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一般步骤包括:首先进行局部清洁消毒,然后根据疖肿的大小和成熟程度选择是否需要手术切开排脓,之后使用外敷药物如金黄散等进行消炎止痛,最后根据病情配合内服中药调理。

12. 描述中医外科在治疗烧伤时的注意事项。

答案:中医外科在治疗烧伤时应注意:首先,立即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其次,清洁伤口,避免感染;然后,根据烧伤的深度和面积选择适当的外敷药物,如紫草膏等;最后,注意伤口的保护和定期换药。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时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时,首先要进行辨证,区分疮疡的类型和阶段,如初期、成脓期、溃破期等。

中医外科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外科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外科学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淋是指排尿时A、射程短B、尿频C、滴沥涩痛D、排出费力E、尿线变细正确答案:C2、最易引起小腿丹毒的是A、足癣糜烂B、下肢静脉曲张C、足部挫伤D、足部疔疮E、脱疽正确答案:A3、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正确的是A、乳岩发生远处转移B、乳岩直接蔓延,侵及周围器官C、乳痨之肿块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D、乳痈失治;脓出不畅,身热不适,肿痛不消,脓液串及其他乳络E、乳发正虚邪盛,毒邪内攻正确答案:D4、精癃好发于男性A、中年B、青年C、婴幼儿D、老年E、儿童正确答案:D5、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疮面宜选用A、升丹B、三品一条枪C、青黛膏D、如意膏E、太乙膏正确答案:A6、无头疽的临床特征是A、局部光软无头B、易消易溃易敛C、难消难溃难敛D、红肿热痛E、高肿色红正确答案:C7、贯穿结扎法的适应证是A、静脉曲张性外痔B、内痔嵌顿C、二、三期内痔D、赘皮外痔E、血栓外痔正确答案:C8、牛皮癣(中医)的典型皮疹为A、皮疹色鲜红B、皮损经搔抓脱屑后基底可见点状出血C、皮疹为红色丘疹、丘疱疹、脓疱D、严重时滋水淋漓E、扁平多角形丘疹,融合成片呈苔藓样正确答案:E9、疮疡温阳托毒法的代表方是A、托里消毒散B、托里透脓汤C、四妙汤D、神功内托散E、透脓散正确答案:D10、下列描述丹毒的症状,错误的是A、突然发红、色如涂丹B、边界清楚C、局部可触及条索状肿物D、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E、压之退色、抬手复原正确答案:C11、下列各项中,不由风热夹痰或湿热蕴阻所致的是A、臀痈B、背痈C、脐痈D、颈痈E、乳痈正确答案:E12、适合于运用醋泡剂的皮肤病是A、跖疣B、湿疹C、花斑癣D、手、足癣E、股癣正确答案:D13、前列腺增生症气滞血瘀型内服方宜选A、前列腺汤B、沉香散C、血府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E、桃红四物汤正确答案:B14、外科疾病肿块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多属A、寒肿B、痰肿C、瘀血肿D、气肿E、风肿正确答案:D15、不属预防乳痈的措施是A、产后煎服橘核水B、经常提拉、按摩乳头C、保持乳头清洁D、避免哺乳E、防止皮肤破损正确答案:D16、丹毒的主要病机是A、内蕴痰湿B、热毒内蕴C、血分有热D、皮肉破损E、血瘀阻滞正确答案:C17、中药溶液冷湿敷,适用于A、有大量渗液,或红肿严重的皮损B、慢性皮肤炎证,皮损肥厚、苔藓样变C、结节性皮肤病D、有丘疹、鳞屑、血痂的皮损E、脱屑瘙痒性皮肤病正确答案:A18、接触性皮炎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A、皮损为播散性B、皮损边缘清楚,覆有银白色鳞屑C、皮疹多形态D、有明显的异物接触史E、皮损边缘常不清楚正确答案:D19、精癃的基本病机是A、中气下陷B、湿热壅滞C、肾气虚衰D、肝肾亏损E、脾胃虚弱正确答案:C20、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A、齿线B、肛门白线C、肛门皮肤线D、直肠柱线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1、关于乳房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乳房与肝、胃关系密切B、女子乳房属胃C、男子乳头属肾D、女子乳头属肝E、乳房与冲任二脉有关正确答案:C22、颜面疔疮的早期临床特征是A、疮形不高,肿势散漫B、疮形如粟,疼痒相兼,肿势弥漫C、疮形如粟,肿势局限,顶高根软D、疮形如粟,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E、疮顶凹陷,红热灼痛,肿势弥漫正确答案:D23、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伴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者,宜用A、益气法B、补托法C、透托法D、透脓法E、补法正确答案:B24、乳痈成脓切开后引起乳漏的主要原因是A、脓毒壅盛B、脓液引流不畅C、手术损伤了乳腺导管D、未停止哺乳E、恣食肥甘发物正确答案:C25、所谓五善七恶是指A、综合局部和全身情况判断预后B、全身脏腑功能好坏C、疮疡局部好坏D、病人精神状态好坏E、病情轻重程度正确答案:A26、男,22岁,有白疕病史,近2周复发,全身鲜红色丘疹、斑片,不断扩大,鳞屑多,新疹不断出现,瘙痒较重,舌红苔黄,脉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题库A1型题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A.《五十二病方》B.《刘涓子鬼遗方》C.《外科精义》D.《外科枢要》E.《外科正宗》答案:1.B2.下列哪项不是特殊邪毒A.强酸B.虫兽毒C.药毒D.食毒E.疫疠之毒答案:2.A3.列哪项不是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A.红肿热痛B.气血凝滞C.经络阻塞D.邪正盛衰E.脏腑失和答案:3.A4.清热解毒的常用代表方是A.黄连解毒汤B.四妙汤C.五味消毒饮D.清骨散E.犀角地黄汤答案:4.A5.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疮面宜选用A.如意膏B.太乙膏C.三品一条枪D.青黛膏E.升丹答案:5.E6.整个足部红肿灼热疼痛,肿势散漫,宜诊断为A.足背丹毒B.足背疽C.足发背D.足部疔疮E.足部流痰答案:6.C7.手指部成脓时,常用辨脓的方法是A.触按辨脓B.穿刺辨脓C.透光辨脓D.B超辨脓E.手压辨脓答案:7.C8.金黄膏的主要作用是A.清热消肿,散瘀化痰B.清热消肿,活血化瘀C.行气活血,散瘀消肿D.散瘀化痰,行气止痛E.清热解毒,理气消肿答案:8.A9.臀部漫肿不红,结块坚硬,舌苔薄白,脉缓,宜选用A.五神汤B.五味消毒饮C.仙方活命饮D.五神汤合五味消毒饮E.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答案:9.E10.《外科证治全生集》的作者是A.陈实功B.祁广C.王洪绪D.高锦庭E.吴师机答案:10.C11.蛇头疔成脓后切开引流时,切口宜在A.指掌面B.指侧面C.指背面D.指横纹E.指尖部答案:11.B12.关于丹毒病因病机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皮肤黏膜破损染毒B.气分有热C.血分有热D.发于头面多夹风热E.发于下肢多夹湿热答案:12.B13.有头疽湿热壅滞型宜选用的方剂是A.五味消毒饮B.竹叶黄芪汤C.黄连解毒汤D.仙方活命饮E.普济消毒饮答案:13.D14.疮疡脓已成时表现最重要的是A.疼痛剧烈B.皮肤灼热C.按之应指D.肿块柔软E.局部红甚答案:14.C15.极易引起走黄的疔疮是A.手部疔疮B.足部疔疮C.颜面疔疮D.红丝疔E.蛀节疔答案:15.C16.下列哪种药物不是五神汤的组方药物A.茯苓B.银花C.牛膝D.车前子E.黄柏答案:16.E17.大便出血,同时伴有黏液,呈持续性,肛门坠胀,多为A.息肉痔B.内痔C.混合痔D.肛裂E.锁肛痔答案:17.E18.痄腮后期,睾丸肿痛,阴囊皮色微红,宜诊为A.肾子痈B.子痰C.卵子瘟D.水疝E.囊痈答案:18.C19.乳房部生肿块,月经前胀痛者多为A.乳痈B.乳疬C.乳痨D.乳岩E.乳癖答案:19.E20.乳痈初期内服方是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丹栀逍遥散D.柴胡清肝汤E.瓜蒌牛蒡汤答案:20.E21.血栓性外痔多发于肛门A.3、9点B.3、7点C.6、12点D.3、11点E.3、7、11点答案:21.A22.脱疽湿热毒盛型的内服代表方是A.五神汤B.五味消毒饮C.四妙汤D.四妙勇安汤E.四妙散答案:22.D23.不属脱疽局部缺血期临床表现的是A.静息痛B.间歇性跛行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D.患肢麻木E.患肢发凉答案:23.A24.属混合毒毒蛇的是A.五步蛇B.竹叶青蛇C.蝰蛇D.银环蛇E.蝮蛇答案:24.E25.蛇伤急救中,最早的治疗方法是A.早期结扎B.冲洗C.烧灼D.服蛇伤药E.扩创答案:25.A26.下列不是外科疾病的四大主要症状的是A.热B.肿C.痛D.痒E.脓答案:26.A27.痛无定处、忽此忽彼、走注甚速者多为A.热痛B.寒痛C.风痛D.气痛E.虚痛答案:27.C28.下列哪项不是皮肤作痒的主要原因A.风B.湿C.热D.血瘀E.虫答案:28.D29.明代以前(含明代)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是A.《外科正宗》B.《证治准绳》C.《外科理例》D.《外科启玄》E.《外科枢要》答案:29.A30.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外感毒邪、气血凝滞B.气血凝滞、正气亏虚C.邪正盛衰、阴阳偏胜D.情志内伤,脏腑失和E.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答案:30.E31.发于上肢的病因多为A.风热B.风温、风热C.气郁D.火郁E.风温、火郁答案:31.B32.疖肿此愈彼起,不断发生,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应首选A.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B.五神汤合增液汤C.五味消毒饮D.清暑汤E.竹叶黄芪汤答案:32.A33.锁喉痈热胜肉腐证应选A.清瘟败毒饮B.黄连解毒汤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E.透脓散答案:33.D34.气滞作痛的特点是A.游走性疼痛无定处B.攻痛无常,时感抽掣C.皮色不红,不热D.形热胀急,痛无止时E.痛而硬,皮色不泽答案:34.B35.痰肿的特点是A.漫肿宣浮,游走不定,不红微热B.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C.肿势平塌,根盘散漫D.肿势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E.肿而皮肉重垂胀急答案:35.B36.外科疾病肿块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多属A.寒肿B.风肿C.气肿D.痰肿E.瘀血肿答案:36.C37.热胜作痒的特点是A.浸淫四窜,黄水淋漓B.走窜不定,遍体作痒,多为干性C.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D.瘙痒较剧,最易传染E.痒而脱屑,皮肤干燥答案:37.C38.溃疡创面呈翻花状,或呈珍珠状结节,疮面暗红,内有紫黑色坏死组织,渗流血水,经久不愈,多诊为A.瘰疬溃疡B.岩性溃疡C.有头疽溃疡D.褥疮溃疡E.流痰溃疡答案:38.B39.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发生在面部,或乳房的外科疾病多责之于A.足少阳胆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阴肾经D.手阳明大肠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39.B40.所谓五善七恶是指A.病情轻重程度B.疮疡局部好坏C.全身脏腑功能好坏D.综合局部和全身情况判断预后E.病人精神状态好坏答案:40.D41.患部焮红高肿,疼痛剧烈,伴壮热不退,大便秘结,烦躁饮冷,心烦胸闷,舌干口苦,六脉沉数有力。

可用A.白虎汤B.内疏黄连汤C.黄连解毒汤D.清营汤E.大承气汤答案:41.E42.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伴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者,宜用A.透托法B.补法C.透脓法D.补托法E.益气法答案:42.D43.疮疡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敷箍围药,中留空隙,其主要目的是A.收束疮毒B.防止毒邪扩散C.截其余毒D.以利脓毒外泄E.消肿止痛答案:43.D44.关于切开引流的切口方向,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循经切开,刀头向上B.乳房部呈放射状切开C.面部沿皮纹切开D.手指宜侧面切开E.关节区宜纵行切开答案:44.E45.药筒拔法的主要作用是A.拔毒B.祛腐C.消肿D.止痛E.软坚答案:45.A46.关于疔疮,描述错误的是A.托盘疔好发于手掌中心B.红丝疔好发于手足背部C.疫疔好发于头面,手臂D.沿爪疔好发于甲沟旁E.蛇头疔好发于手指头部答案:46.B47.关于丹毒的病因病机,下列哪项不正确A.因破损火毒侵犯,气分有热B.发于头面者多夹风热C.发于胸腹者多夹肝火D.发于下肢者多夹湿热E.新生儿丹毒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答案:47.A48.痄腮与发颐的区别点是A.寒战高热与否B.疼痛剧烈程度C.部位不同D.有无化脓E.有无张口困难答案:48.D49.局部原发病灶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护场消失,应考虑A.内陷B.走黄C.发厥D.流痰E.附骨疽答案:49.B50.最易引起走黄的是A.托盘疔B.沿爪疔C.乳痈D.有头疽E.颜面部疔答案:50.E51.疔疮走黄的内治法则是A.凉血清热解毒B.泄热解毒通便C.气营两清解毒D.滋阴清热解毒E.扶正祛邪解毒答案:51.A52.检查乳房部的方法,错误的是A.端坐、暴露乳房B.指腹柔按乳房C.手指抓捏乳房D.按摸乳晕观看有无溢液E.按压腋窝有无脊核答案:52.C53.下列哪项不属乳痈的病因病理A.产后冲任失调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C.乳头破碎染毒D.情志不畅,肝气郁结E.乳汁郁积答案:53.A54.诊断乳岩的首要表现是A.乳头凹陷B.乳头溢液C.乳房浅表静脉曲张D.乳房硬而孤立的肿块E.乳房疼痛溃烂答案:54.D55.以截石位为准,肛裂的好发部位是A.3、7点B.3、9点C.7、11点D.3、11点E.6、12点答案:55.E56.手术中不慎将肛管直肠环完全切断会导致A.肛门狭窄B.肛门失禁C.直肠脱垂D.排便困难E.肛痈形成答案:56.B57.哪组肌肉非肛管直肠环的组成部分A.外括约肌皮下部B.外括约肌浅部C.外括约肌深部D.内括约肌下缘E.耻骨直肠肌答案:57.A58.内痔的主要症状是A.脱出、便血、疼痛B.便血、脱出C.便血、便秘、疼痛D.脱出、嵌顿、疼痛E.便血、嵌顿、疼痛答案:58.B59.混合痔的临床特点是A.既有内痔又有外痔B.内痔合并外痔C.内痔、外痔、肛裂兼有D.内痔与外痔融为一个整体E.三期内痔合并结缔组织性外痔答案:59.D60.不宜手术治疗的是内痔合并A.肛裂B.肛瘘C.血栓外痔D.直肠炎E.静脉外痔答案:60.D61.外痔的主要症状是A.肿胀B.坠胀C.异物感D.肛门疼痛E.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答案:61.E62.肛裂的主要症状是A.便血、疼痛B.便血、疼痛、脱垂C.便秘、便血、疼痛D.疼痛、便血、流脓E.疼痛、便秘、异物感答案:62.C63.肛漏的主要症状是A.便秘、便血、脱出B.肛门肿痛、便秘C.肛门流脓、疼痛、瘙痒D.流脓、疼痛、异物感E.流脓、便血、瘙痒答案:63.C64.肛漏外口位于截石位5点,距肛门缘6cm,其内口多在几点位A.12点B.3点C.6点D.7点E.11点答案:64.C65.治疗高位肛漏时宜选用A.切开法B.切除法C.结扎法D.挂线法E.切开加挂线法答案:65.E66.黏膜下注射疗法适用于A.三期内痔B.混合痔C.直肠息肉D.Ⅱ、Ⅲ度脱肛E.Ⅰ、Ⅱ度脱肛答案:66.E67.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下腹、会阴、睾丸胀痛不适B.轻度尿频、尿痛C.排尿等待D.尿道分泌物增多E.神经衰弱与性功能障碍答案:67.C68.属继发皮损的是A.丘疹B.风团C.鳞屑D.结节E.水疱答案:68.C69.血虚风燥的皮肤病可见A.皮肤干燥、瘀斑、瘀点B.丘疹、瘙痒、色素沉着C.皮肤萎缩、色素沉着D.瘙痒、干燥、脱屑、肥厚E.结痂、肥厚、色素沉着答案:69.D70.如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脓疱、风团、少量渗液损害时,外治应首选A.粉剂外敷B.溶剂湿敷C.洗剂外洗D.软膏外搽E.浸泡剂浸泡答案:70.C71.皮肤病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外治宜选用A.水剂B.粉剂C.软膏D.油剂E.浸泡剂答案:71.C72.适合于运用醋泡剂的皮肤病是A.湿疹B.手、足癣C.股癣D.跖疣E.花斑癣答案:72.B73.热疮的好发部位是A.全身暴露部位B.头面颈部C.口腔鼻孔内D.腰肋部E.皮肤黏膜交界处答案:73.E74.蛇串疮的特征是A.皮疹多形性B.红色丘疹,散在分布C.粟粒状丘疹,散在分布D.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E.粟粒状丘疹呈带状分布答案:74.D75.治疗疥疮的常用药物是A.硫磺软膏B.肤轻松软膏C.黄连素软膏D.三黄洗剂E.青黛膏答案:75.A76.预防接触性皮炎的最佳措施是A.注意卫生,勤洗澡B.接触病人后肥皂水洗手C.查明病因,避免再次接触刺激物D.注意隔离,防止接触传染E.病人使用的梳子、帽子要消毒答案:76.C77.关于湿疮的诊断依据,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亚急性损害为多形性B.慢性湿疹呈局限性,皮肤增厚C.急性发作时有明显诱医D.部位不定,常对称分布E.急、慢性湿疹多伴瘙痒答案:77.C78.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湿疮的临床表现A.常先有痒感,随后再起皮疹B.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C.患部皮肤苔藓样变D.好发于头面、四肢伸侧、外阴E.常有鳞屑,阵发性瘙痒答案:78.A79.白疕反复不愈,皮疹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紫暗,脉细缓,证属A.血热内蕴证B.血虚风燥证C.气血瘀滞证D.湿毒蕴阻证E.火毒炽盛证答案:79.C80.可常用温热肥皂水洗涤的皮肤病是A.疥疮B.牛皮癣C.湿疹D.粉刺E.药物性皮炎答案:80.D81.用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不正确的是A.头面9%B.双上肢2×9%C.双下肢包括臀部46%D.躯干前13%E.躯干前后包括外阴3×9%答案:81.A82.破伤风最先受累的肌肉是A.背部肌肉B.四肢肌肉C.面部肌肉D.腹部肌肉E.胸部肌肉答案:82.C83.属神经毒的毒蛇是A.眼镜蛇B.蝮蛇C.竹叶青蛇D.银环蛇E.烙铁头蛇答案:83.D84.下列哪项不是浅Ⅱ度烧伤的局部表现A.剧痛B.大水疱C.感觉过敏D.点状出血E.湿润答案:84.D85.属血循毒的毒蛇是A.眼镜王蛇B.竹叶青C.蝰蛇D.金环蛇E.海蛇答案:85.C86.血虚作痒的主要症状是A.浸淫四窜,黄水淋漓B.走窜四注,遍体作痒C.皮肤干燥,脱屑作痒D.焮红作痒,不会传染E.瘙痒剧烈,最易传染答案:86.C87.下列情况中,不能正确反映外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的是A.发于臀部者,多因火郁而致B.发于头面者,多因风温引起C.发于胸腔者,多因气郁、火郁而致D.发于下肢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E.发于上肢者,多因风热而致答案:87.A88.烂疔的命名是以A.部位B.穴位C.病因D.颜色E.疾病特点答案:88.E89.结扎疗法可用于多种病证,但不宜于A.瘤B.赘疣C.内痔D.脱疽E.血瘤答案:89.E90.不属于外科致病因素的是A.六淫邪毒B.外来伤害C.感受特殊之毒D.气血凝滞E.房室损伤答案:90.D91.外科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A.风寒、暑湿B.火毒、热毒C.气滞、血瘀D.湿邪、虫积E.外来伤害答案:91.B92.肿疡半阴半阳证可用A.金黄膏B.风油膏C.冲和膏D.生肌玉红膏E.生肌白玉膏答案:92.C9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师是A.陈实功B.华佗C.医旬D.危亦林E.陈司成答案:93.B94.所谓“敷贴”,指的是A.掺药B.膏药C.箍围药D.平胬药E.腐蚀药答案:94.C95.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及用途是A.砭针用于排脓B.葱管用于导尿C.铤用于检查治疗漏管D.用夹板治疗骨折E.火针用于排脓答案:95.A96.最早提出“五善七恶”的医著是A.《诸病源候论》B.《圣济总录》C.《太平圣惠方》D.《外科全生集》E.《外科理例》答案:96.C97.内陷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火毒炽盛B.正气内虚,火毒炽盛C.经络阻塞,气血凝滞D.热盛肉腐E.阴阳偏胜答案:97.B98.决定疮疡的发展和转归的是A.阴阳盛衰B.疮疡病期C.发病部位D.正邪交争E.发病年龄答案:98.D99.下列哪项不是有头疖的特点A.色红、灼热、疼痛B.突起根浅C.肿势限局D.无脓头E.易脓、易溃、易敛答案:99.D100.疖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湿邪缠绵B.瘀血阻滞C.正气不足D.肾气亏损E.火毒内蕴答案:100.C101.蝼蛄疖好发于A.儿童头部B.儿童项后C.儿童背部D.儿童臀部E.产妇头部答案:101.A102.治疗疔疮的代表方剂是A.五味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托里消毒散D.普济消毒饮E.银翘解毒丸答案:102.A103.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原因是A.火毒炽盛B.头面为诸阳之首C.火邪炎上D.容易挤压E.风邪上受答案:103.B104.蛇眼疔的发病部位是A.指端B.甲侧边缘C.指腹D.手掌E.眼睛内外眦答案:104.B105.下列哪项不属手足疔疮的病机A.湿火蕴结B.血凝毒滞C.血分伏热D.经络阻隔E.热胜肉腐答案:105.C106.不属于手足疔疮的是A.螺疔B.蛀节疔C.鱼肚疔D.泥鳅疔E.虎须疔答案:106.E107.烂疔发病的主要原因是A.皮肉破损B.湿火内盛C.感染毒气D.外感热邪E.瘀血停滞答案:107.C108.最易损坏筋骨的是A.蛇眼疔B.蛇头疔C.红丝疔D.锁口疔E.蛇肚疔答案:108.E109.治疗风热痰毒型颈痈的内服方剂是A.牛蒡解肌汤B.五味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普济消毒饮E.仙方活命饮答案:109.A110.下列哪项不是颈痈初起的临床特点A.局部皮色潮红B.肿胀C.灼热D.疼痛E.肿块边界清楚答案:110.A111.丹毒发于头面者治疗宜A.疏风清热、凉血活血B.疏肝理气、泻火解毒C.清利湿热、消肿止痛D.疏风清热解毒E.化痰消肿、清热解毒答案:111.D112.丹毒的主要病机是A.血瘀阻滞B.热毒内蕴C.内蕴痰湿D.皮肉破损E.血分有热答案:112.E113.有头疽最易发生的部位是A.头部B.颈部C.项部D.腹部E.胸部答案:113.C114.无头疽的临床特征是A.红肿热痛B.易消易溃易敛C.局部光软无头D.高肿色红E.难消难溃难敛答案:114.E115.附骨疽发病最多的部位是A.股骨B.肱骨C.胫骨D.桡骨E.尺骨答案:115.C116.干陷的病机特点是A.阴液不足B.气血不足C.肝肾亏损D.阴伤胃败E.阴损及阳答案:116.B117.走黄与内陷病机的主要区别是A.正气盛衰B.邪毒盛衰C.毒入血分或气分D.内攻脏或腑E.邪气外感或内生答案:117.A118.锁喉痈初起宜选用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银翘解毒丸D.五味消毒饮E.黄连解毒汤答案:118.B119.下列哪项不是瘰疬的临床特点A.病程缓慢B.初起结核如豆C.皮色不变D.溃后脓水清稀E.灼热疼痛答案:119.E120.瘰疬溃破后疮口的特点是A.呈岩穴状B.呈穿凿形C.边缘削直D.呈潜行空腔E.中深边浅形答案:120.D121.有头疽切开时常用切口A.顺皮纹切口B.弧形切口C.纵行D.横形E.“十”字形答案:121.E122.蛇头疔最常用的验脓法A.穿刺法B.触按法C.B超D.透光法E.点压法答案:122.D123.颜面疔疮忌内服发散药的原因是A.无外感邪毒B.邪毒深在肌肉C.芳香走窜,易使疔毒走散D.邪发于脏腑E.正气内虚答案:123.C124.头面部丹毒首选A.银翘散B.黄连解毒汤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E.五味消毒饮答案:124.C125.发生走黄的主要原因是A.火毒炽盛B.瘀血停滞C.正气不足D.正气亏虚,外感邪毒E.饮食不节,湿火内生答案:125.A126.颜面疔疮的早期临床特征是A.疮形如粟,肿势局限,顶高根软B.疮形如粟,疼痒相兼,肿势弥漫C.疮顶凹陷,红热灼痛,肿势弥漫D.疮形如粟,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E.疮形不高,肿势散漫答案:126.D127.属于疖病的是A.有头疖B.无头疖C.蝼蛄疖D.坐板疮E.暑疖答案:127.D128.辨别疮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错误的是A.患部皮肤颜色是否发B.肿势高突或下陷C.局部肤温灼热与否D.病发于皮肤还是筋骨E.脓液有无答案:128.E129.关于瘰疬初期临床表现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颈部两侧结块如豆B.皮色正常C.质地坚实、推之能动D.全身高热不退E.不热不痛答案:129.D130.最易引起小腿丹毒的是A.足部挫伤B.脱疽C.足癣糜烂D.足部疔疮E.下肢静脉曲张答案:130.C131.以下情况中,不属透托法适应证的是A.色赤B.作脓C.焮痛D.发热E.肿势平塌答案:131.E132.将颜面部疔疮定名为疔的医家及著作是A.华佗•《中藏经》B.张机•《伤寒论》C.陈实功•《外科正宗》D.汪机•《外科理例》E.齐德之•《外科精义》答案:132.A133.有头疽初起症状多见A.粟粒样脓头B.蜂窝状脓头C.肿硬如钉丁之状D.漫肿无头E.光软无头答案:133.A134.附骨疽病人多见于A.婴儿B.儿童C.少年D.青年E.老年答案:134.B135.疔的最早记载见于A.《灵枢•痈疽》B.《素问•生气通天论》C.《中藏经》D.《外科正宗》E.《刘涓子鬼遗方》答案:135.B136.新生儿丹毒称A.赤游丹B.抱头火丹C.流火D.阿发丹毒E.腿游风答案:136.A137.蛇肚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越过关节C.指端掌面纵切口D.指端侧面纵切口E.沿指腹弧形切口答案:137.B138.疮疡益气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A.托里消毒散B.托里透脓散C.仙方活命饮D.透脓散E.神功内托散答案:138.A139.疮疡内治消法中最为常用的是A.解表法B.清热解毒法C.祛痰法D.温通法E.理湿法答案:139.B140.疮疡温阳托毒法的代表方是A.透脓散B.托里消毒散C.托里透脓汤D.四妙汤E.神功内托散答案:140.E141.关于内陷的含义最为确切的是A.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B.有头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C.脑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D.正虚或消渴病病人,毒不外泄,反陷入里E.疔疮以外的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答案:141.E142.颜面部疗疮热毒蕴结证的治法是A.散风清热B.泻火解毒C.凉血清热D.清热解毒E.和营解毒答案:142.D143.火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火毒炽盛B.阴液不足C.气血亏虚D.脾肾阳虚E.肺卫不固答案:143.B144.疔疮走黄的主要病理是A.正虚B.邪实C.阴伤D.腑实E.表虚答案:144.B145.痈的成脓期大约是A.3天左右B.4~5天C.9~12天D.10天以上E.7天左右答案:145.E146.有头疽的整个病程为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答案:146.D147.臀痈的特点是A.位置浅、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B.位置深、范围小、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C.位置深、范围大、来势缓、易腐溃、收口慢D.位置深、范围大、来势缓、难腐溃、收口慢E.位置深、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答案:147.E148.下列描述丹毒的症状,错误的是A.突然发红、色如涂丹B.边界清楚C.压之退色、抬手复原D.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E.局部可触及条索状肿物答案:148.E149.解郁化痰法治疗乳病的代表方是A.柴胡疏肝散B.逍遥散C.逍遥蒌贝散D.柴胡清肝汤E.瓜蒌牛蒡汤答案:149.B150.临床乳房检查的最主要的方法是A.望诊B.触诊C.乳房透照D.乳腺X线检查E.乳房CT检查答案:150.B151.乳房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经前7~10天B.经后7~10天C.经后1~2天D.经前1~2天E.月经期答案:151.B152.乳痈最多见于A.中年妇女B.初产妇C.妇女妊娠期D.多产妇女E.青年妇女答案:152.B153.乳痈发病多在产后的A.1~2周B.3~4周C.5~6周D.1~2周E.1年答案:153.B154.外吹乳痈指A.妊娠期乳痈B.非妊娠期乳痈C.哺乳期乳痈D.非哺乳期乳痈E.以上都不对答案:154.C155.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正确的是A.乳岩发生远处转移B.乳岩直接蔓延,侵及周围器官C.乳痨之肿块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D.乳痈失治;脓出不畅,身热不适,肿痛不消,脓液串及其他乳络E.乳发正虚邪盛,毒邪内攻答案:155.D156.与乳痈关系最密切的是A.乳房深部的化脓性感染B.以中年妇女为多见C.初期宜疏肝清胃,通乳消肿D.多由于火毒外侵,以及肝、胃二经湿热蕴结乳房而成E.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答案:156.C157.乳痈成脓切开后引起乳漏的主要原因是A.恣食肥甘发物B.脓毒壅盛C.未停止哺乳D.脓液引流不畅E.手术损伤了乳腺导管答案:157.E158.初期乳痈内治的方剂是A.仙方活命饮B.瓜蒌牛蒡汤C.龙胆泻肝汤D.逍遥散合二陈汤E.柴胡疏肝散答案:158.B159.乳痈正虚毒恋证内服方宜选A.瓜萎牛蒡汤B.透脓散C.四妙汤D.托里消毒散E.八珍汤答案:159.D160.下列各项中,不由风热夹痰或湿热蕴阻所致的是A.颈痈B.脐痈C.乳痈D.臀痈E.背痈答案:160.C161.不属预防乳痈的措施是A.防止皮肤破损B.保持乳头清洁C.避免哺乳D.产后煎服橘核水E.经常提拉、按摩乳头答案:161.C162.下列哪项不属乳痈初起的临床症状A.乳房皮肤色红B.乳头破碎,痛如刀割C.乳房肿胀疼痛,伴有乳房肿块D.乳房胀痛,恶寒发热E.乳房肿块,排乳不畅答案:162.B163.乳癖多发于A.少年女性B.青中年妇女C.未育妇女D.老年妇女E.青壮年男性答案:163.B164.乳房部疾病证见经前胀痛者为A.内吹乳痈B.乳疬C.乳癖D.乳岩E.乳痨答案:164.C165.乳核相当于西医的A.急性乳腺炎B.乳腺纤维腺瘤C.乳晕部瘘管D.乳房结核E.乳房异常发育症答案:165.B166.下列不属乳疬临床表现的是A.只发于男性B.乳房肥大C.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有轻压痛或胀痛D.单侧或双侧发生E.个别可伴有其他女性特征答案:166.A167.与乳岩关系最密切的是A.火毒外侵,肝、胃二经湿热蕴结而成B.初期形寒发热,结块木硬者,宜疏肝清胃,软坚散结C.初期可用冲和膏加红灵丹外贴D.多发于40~60岁经绝期前后的妇女E.青壮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答案:167.D168.乳房疾病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治A.血B.气C.肝D.肾E.冲任答案:168.B169.诊断乳岩的首要症状是A.乳房皮肤有溃烂B.乳痛,尤在经前加重C.乳房浅表静脉曲张D.乳头内陷E.乳房内可扪及硬而孤立的肿块答案:169.E170.不能作为临床诊断乳岩的依据的是A.乳房内肿块,坚硬,高低不平B.乳房内肿块,乳头回缩或抬高C.乳房内肿块,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D.乳房内肿块,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E.乳头有溢液或溢血答案:170.E171.粉刺性乳痈肝经郁热证内服方宜选A.瓜萎牛蒡汤B.柴胡清肝汤C.五味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E.黄连解毒汤答案:171.B172.肠痈瘀滞证内服方宜选A.复方大柴胡汤B.阑尾清化汤C.大承气汤D.阑尾清解汤E.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答案:172.E173.肿物赘生于人体,坚硬如石,形状不规刚的称之为A.瘤B.疽C.疔D.岩E.疖答案:173.D174.下列关于粉刺性乳痈临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头瘙痒B.乳头凹陷C.乳头溢液D.乳房肿块E.乳腺漏管答案:174.A175.乳岩好发于A.青春期B.哺乳期C.妊娠期D.绝经期前后E.老年期答案:175.D176.乳岩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是A.硬癌B.湿疹样癌C.炎性癌D.黏液腺癌E.髓样癌答案:176.C177.乳岩治疗原则上以下列哪项为主A.化疗B.放疗C.中药D.手术E.免疫治疗答案:177.D178.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A.齿线B.肛门白线C.肛门皮肤线D.直肠柱线E.以上都不是答案:178.A179.下列哪项不是股肿的主要表现A.患肢出现条索状物B.肢体肿胀C.疼痛D.局部皮温升高E.浅静脉怒张答案:179.A180.下列关于肛门直肠疾病好发部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B.赘皮外痔好发于截石位6、12点C.血栓外痔好发于截石位3、9点D.肛裂好发于截石位3、9点E.混合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答案:180.D181.血栓性外痔内服方宜选A.黄连解毒汤B.萆薢化毒汤C.大承气汤D.脏连汤E.凉血地黄汤答案:181.E182.内痔分期豹主要依据是A.脱出B.疼痛C.便血D.患病时间E.以上都不是答案:182.A183.内痔母痔区的部位是A.齿线上截石位3、7、11点B.齿线上截石位6、12点C.齿线上截石位3、9点D.齿线上侧卧位3、7、11点E.齿线上膝胸位3.7、11点答案:183.A184.内痔的主要症状是A.便血、脱出、周期性疼痛B.便血、便秘、脱出C.便血、周期性疼痛、便秘D.肛门肿痛、流脓E.肛门疼痛、脱垂、血栓形成答案:184.B185.贯穿结扎法的适应证是A.内痔嵌顿B.静脉曲张性外痔C.赘皮外痔D.二、三期内痔E.血栓外痔答案:185.D186.硬化注射疗法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使痔核湿性坏死B.使痔核纤维化萎缩C.使痔核坏死脱落D.全部阻断痔血流E.畅通痔血流答案:186.B187.与尿石症病机关系最密切的是A.风热B.血瘀C.痰凝D.气滞E.湿热答案:187.E188.静脉曲张性外痔剥离切除术的适应证是A.内痔B.血栓外痔C.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的外痔部分D.混合痔的内痔部分E.内痔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答案:188.C189.结缔组织外痔最常合并的疾病是A.直肠息肉B.肛裂C.肛乳头肥大D.内痔E.血栓外痔答案:189.B190.混合痔手术治疗的一般方法是A.切除法B.结扎法C.注射法D.枯痔法E.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法答案:190.E191.下列哪项是尿石症的临床特点A.尿后余沥不尽B.排尿不适C.疼痛、尿血D.小便不畅E.腰骶坠胀答案:191.C192.中医学中的“钩肠痔”指的是A.内痔B.混合痔C.血栓外痔D.直肠息肉E.肛裂答案:192.E193.肛裂疼痛的特点是A.周期性疼痛B.间歇性疼痛C.持续性疼痛D.阵发性疼痛E.转移性疼痛答案:193.A194.肛裂的好发部位是A.截石位3、7、11点B.截石位6、12点C.截石位3、9点D.截石位5、7点E.截石位2、5点答案:194.B195.大多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感染的门户是A.齿线B.肛乳头C.肛门直肠周围间隙D.肛隐窝E.肛腺管答案:195.D196.下列各项中,与肛隐窝炎无关系的是A.肛乳头肥大B.直肠息肉C.肛周脓肿D.肛瘘E.肛乳头炎答案:196.B197.位于肛提肌之上的间隙是A.坐骨直肠间隙B.骨盆直肠间隙C.肛门后浅间隙D.肛门后深间隙E.直肠后间隙答案:197.B198.重症药疹后期,大片膜状脱屑,伴有神疲乏力,口干咽燥,舌红脉细数,辨证应为A.风热B.血热证C.血虚风燥证D.气阴两虚证E.热入营血证答案:198.D199.肛痿手术成败的关键是A.切除瘘管B.引流通畅C.将外口与瘘管切除D.找到内口并切除E.不要损伤括约肌答案:199.D200.挂线疗法应用于高位肛瘘的主要优点是A.没有疼痛B.不会造成肛门失禁C.疗程短D.引流好E.简便答案:200.B201.艾滋病肺肾阴虚证内服方宜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