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内科疾病B. 外科疾病C. 妇科疾病D. 儿科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A. 针灸B. 草药外敷C. 推拿按摩D. 内服汤药答案:D3. 中医外科理论中,“疮疡”指的是什么?A. 外伤B. 感染性疾病C. 肿瘤D. 皮肤病答案:B4. 中医外科中,“外感风寒”导致的疾病,通常采用哪种治疗方法?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补益气血答案:A5. 下列哪种药材常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疮疡?A. 黄连B. 当归C. 人参D. 薄荷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医外科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注重整体观念和__________相结合。
答案:辨证施治,内治外治2.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外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针灸,草药外敷,拔罐3. 中医外科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外邪,内伤,情绪4. 在中医外科中,对于急性炎症的处理,应首先考虑使用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清热解毒5. 中医外科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采用__________,以达到软坚散结的效果。
答案:活血化瘀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外科的治疗特点。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二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不仅使用内服药物,还会采用针灸、草药外敷等外治方法;三是重视预防,通过调整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阐述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外科对疮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
初期多采用清热解毒法,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中期则注重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补益气血、调整阴阳来增强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外感六淫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法?A. 敷贴法B. 熏洗法C. 针灸法D. 拔罐法答案:C3.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扶正祛邪D. 通里攻下答案:C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常用的药物?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5. 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常用方剂是?A. 五味消毒饮B. 清瘟败毒饮C. 四妙勇安汤D. 银翘散答案:C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A. 地榆B. 黄芩C. 黄连D. 石膏答案:D7. 中医外科治疗疖肿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金黄散B. 紫草膏C. 冰硼散D. 红霉素软膏答案:A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D9.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是?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10.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是什么?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治疗疮疡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甘草答案:ABC2. 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地榆B. 黄芩C. 石膏D. 冰硼散答案:ABD3. 下列哪些是中医外科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物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ABC4.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炎的常用方剂包括以下哪些?A. 逍遥散B. 龙胆泻肝汤C. 四逆散D. 桂枝茯苓丸答案:BD5. 中医外科治疗丹毒的常用外敷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黄连解毒散B. 金黄散C. 冰硼散D. 紫草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外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笞. 扶正祛邪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方法?A. 外敷药膏B. 内服汤药C. 手术治疗D. 针灸治疗答案:C3. 中医外科中“痈”与“疽”的区别是什么?A. 痈是急性炎症,疽是慢性炎症B. 痈是慢性炎症,疽是急性炎症C. 痈和疽都是炎症,但痈更常见于皮肤D. 痈和疽都是炎症,但疽更常见于深层组织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敷药膏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金黄散、红霉素软膏5. 中医外科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是________。
答案:烧伤膏三、简答题6.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一般步骤包括:首先进行局部清洁消毒,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外敷药膏或内服汤药,必要时配合针灸、拔罐等方法,以促进疮疡的愈合。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医外科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中的优势。
答案:中医外科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内服汤药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二是局部治疗手段多样,如外敷药膏、艾灸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愈合;三是治疗方法温和,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
结束语:以上是中医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医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中医外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医外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有哪些?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中医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不节等。
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抗生素治疗答案:D解析: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拔罐、刮痧等,而抗生素治疗属于西医治疗手段。
3. 中医外科中,哪种情况需要立即手术治疗?A. 痈疽初起B. 痈疽成脓C. 痈疽溃破D. 痈疽愈合答案:B解析:痈疽成脓时,脓液积聚,此时需要及时手术排脓,以防病情加重。
二、多项选择题1. 中医外科中常见的外治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敷药B. 熏洗C. 按摩D. 拔罐答案:ABCD解析:中医外科的外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敷药、熏洗、按摩和拔罐等。
2. 以下哪些是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A. 病程较长B. 易复发C. 症状多样D. 治疗复杂答案:ABCD解析:中医外科疾病通常病程较长,症状多样,治疗过程复杂,且有易复发的特点。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基本原则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扶正祛邪。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初期以清热解毒为主,成脓期则需手术排脓,溃破后则需促进伤口愈合。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疾病中的优势。
答案:中医外科在治疗疮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外科注重整体观念,治疗时不仅针对局部病变,还考虑全身状况,以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其次,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多样,如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可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再次,中医外科治疗注重调和阴阳,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最后,中医外科治疗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特点,对于某些难以用西医方法治愈的疮疡疾病,中医外科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试题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寒痛表现为( B )
A.胀痛 B.酸痛 C.痛而喜按 D.跳痛 E.灼痛
2.阳证肿疡初期外敷宜用( B )
A.冲和膏 B.金黄膏 C.生肌白玉膏D.生肌玉红膏 E.青黛膏
3.内痔分期的主要依据是( A )
A.脱出 B.疼痛 C.便血 D.患病时间 E.嵌顿
4.外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B )
A.外感风温、风热 B.热毒、火毒 C.气郁、火郁D.外感暑热 E.外感湿热之邪
5外疡的辨证应首辨( C )
A.病因 B.经络 C.阴阳 D.部位 E.善恶顺逆
6.外疡致病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外感六淫 B.感受特殊之毒 C.经络阻塞D.情志内伤 E.外来伤害
7.饮食不节导致外疡发生的最常见病机为( E )
A.胃气不和 B.胃失和降 C.胃阴不足D.胃热壅滞 E.湿热火毒内生
8.疖、痈、发是以什么命名( E )
A.疾病特性B.病势缓急C.症状D.形态E.范围大小
9.疮疡益气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 A )
A.托里消毒散B.托里透脓散C.仙方活命饮D.透脓散E.神功内托散
10.乳岩好发于( E )
A.青春期 B.妊娠期 C.哺乳期 D.幼儿期 E.绝经期
11.风肿的特点是( D )
A.肿块硬如棉、馒,有囊性感 B.坚硬如石 C.皮色发白微肿D.漫肿宣浮 E.肿
而木硬
12.引起疮疡的最常见外邪是( B )
A.气郁、火郁 B.热毒、火毒 C.风热、风温 D.淤血、寒湿 E.湿热、痰湿
13.阳疡初起除下列哪项外皆为顺证( D )
A.由小渐大 B.疮顶高突 C.掀红灼热D.微红漫肿 E.根脚不散
14.红丝疔好发于( D )
A.前臂外侧 B.上肢 C.小腿外侧 D.小腿内侧 E.颈部两旁
15.有头疽的好发部位是( D )
A.臀部 B.面部 C.四肢 D.项背部 E.任何部位
16.下列哪项不是心善的依据( B )
A.精神爽快 B.身体轻便(肝) C.言语清亮D.舌润不渴 E.寝寐安宁
17.阴证外疡初期外敷宜用( B )
A.太乙膏 B.回阳玉龙散 C.千捶膏D.冲和膏 E.玉露膏
18.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 C )
A.生石膏 B.熟石膏 C.升丹 D.白降丹 E.枯矾
19.欲取散瘀解毒作用时,箍围药宜用( E )
A.葱姜汁调 B.酒调 C.菊花汁调D.冷茶水调 E.醋调
20.流痰的好发部位是( D )
A.四肢 B.肌肉 C.皮肉之间 D.骨与关节 E.躯干
21.颜面部疔疮热毒蕴结证的治发是( D )
A.散风清热B.泻火解毒C.凉血清热D.清热解毒E.合营解法
22.颜面疔初期内治法的法则为( D )
A.清暑解毒 B.清热化湿 C.祛风清热D.清热解毒 E.清热泻火
23.下列不属蛇头疔的症状为( B )
A.痛甚 B.肿而有头 C.成脓10天左右D.易损伤筋骨 E.掀红灼热
24.流注属于( A )
A.阳证 B.阴证 C.半阴半阳证 D.虚证 E.寒证
25.下列不属于流注的选项为( E )
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瘀血流注D.髂窝流注 E.痰湿流注
26.诊断附骨疽X线摄片最早应在( C )
A.2周左右 B.3周左右 C.1个月左右D.2个月左右 E.半年左右
27.附骨疽初期属于( A )
A.阳证 B.阴证 C.半阴半阳证D.虚证 E.寒证
28.首选砭镰法的疾病为( B )
A.痈 B.下肢丹毒 C.无头疖 D.有头疽 E.附骨疽
29.有头疽实证溃脓期一般在发病的( B )
A.第1周 B.第2~3周 C.第3周D.第4周 E.第3~4周
30.患者,男,23岁。右前臂内侧有红丝一条,向上走窜,停于肘部。用砭镰疗法的
操作要点是( C )
A.沿红线两头,针刺出血B.梅花针沿红线打针,微微出血C.用三棱针沿红线寸寸
挑断,并微微出血D.用三棱针点刺出血E.梅花针沿红线打刺,微微出血,并加神灯照
法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肿疡脉弦而数,为有痰,或为酿脓。( × )
2.溃疡脉滑而大,为热邪未退,或痰多气虚。( √ )
3.男子乳头属肾,乳房属肝;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 )
4.有头疽成痈期宜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 )
5.乳房属胃经,乳晕属足厥阴肝经,乳头属足少阳胆经。( × )
6.内痔多发于肛门齿线3、7、11点。( √ )
7.筋瘤相当于西医的下肢静脉曲张。( √ )
8.斑疹、丘疹、结节、脓包都属于原发性皮损。( × )
9.凡黏膜部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的称为疡。( × )
10.化脓性外科病成脓期宜托毒透脓外出。( √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附骨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和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
2.外疡总的发病机制为 经络阻塞 、 气血凝滞 、 脏腑功能失调 。
3.颜面疔初期的局部特点为其形 小 ,根 深坚硬 ,如 钉丁 之状。
4.外疡的病理机制是 经络阻塞 、 气血凝滞 。